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浇筑
所谓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就是指结构断面大于一米的混凝土结构。这样合理科学的施工处理方式可以帮助混凝土保持自身结构的温度的稳定,让其在运用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其使用寿命,比如避免出现裂缝这样的情况发生。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操作方式就是将混凝土结构进行规定地点地进行浇筑,因为有水化热和温度应力的作用,混凝土的结构会发生高度的膨胀作用,从而形成了体积庞大的混凝土即为大体积混凝土。这样的技术在我国的土地房屋建筑过程中主要利用在高层建筑或者结构复杂,跨度较大的建筑中,对于施工工艺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操作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
一、把握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特点
首先,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如下:(1)量大;大体积混凝土,顾名思义,体积要远大于平常的混凝土体积,在对混凝土的用量中也是大体积混凝土用量远远大于普通的,所以量大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最基本的一个特点。(2)施工工艺要求高;因为大体积混凝土高度大于一米,所以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要格外重视浇筑的技术,注重混凝土的总体性,不能有裂缝的产生,所以就需要施工单位利用更加高超的施工技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工程质量。(3)施工条件要求较高;因为大体积混凝土其本身非常厚重的情况,所以都需要在地下进行浇筑才能满足条件,这对施工和浇筑技术有着非常大的挑战,体现出了施工条件的复杂性。(4)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条件高;大体积的混凝土相对于普通的混凝土结构有着不稳定性,比普通的混凝土更加容易产生使用过程中或者施工过程中的裂缝。所以为了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还需要在后期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比普通混凝土技术更高的养护工艺,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期养护直接可以影响着工程的使用寿命。而且养护的难度是随着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变化而提高的,一般的施工人员都是采用浇筑冷水来降低混凝土整体温度的方式来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格外地注意的一点是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是构造筋为主,辅为配筋。
二、认识大体积混凝土具体施工工艺
1、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合理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指材料选择、器材选择、施工技术了解等。在选择施工的材料时,内部混凝土一般利用粉煤灰、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水泥等。外部混凝土需要注重其需要具备抗蚀性和耐磨性、抗裂性,所以需要利用中热程度的硅酸盐水泥。另外,还需要注意施工嗯水环境的腐蚀性。如果施工水环境中有硫酸盐类的腐蚀性时,需要适当地加入一定的抗硫酸盐的水泥进行中和。在对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的器具进行选择时,考虑施工的具体过程和方式,真正的实践操作过程需要用到的器具。施工技术的准备:首先有关部门办理相关的委托事宜,并且在施工之前对施工过程进行核对,施工器具进行重新检查,在浇筑过程中发生了任何的破损进行及时地检查和修理。
混凝土是各种材料进行一定的比例的混合形成的,需要专家进行一定的环境探测过后,根据对应的理论计算和实际调整进行确定,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际调整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只有水泥保持合理的量才能有效地减少工程中出现裂缝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监督,根据混凝土的情况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还需要了解的是注重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方式和运输方式,在进行搅拌时,适当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尽可能地缩小混凝土的运输距离,非常靠近建筑的浇筑场地,并且还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运输温度。
2、了解混凝土浇筑的形式,注重后期混凝土的养护
浇筑的方式分为三种,全面分层浇筑、斜面分层浇筑、分段分层浇筑。其中对于平面尺寸较小的建筑工程主要适用于全面分层浇筑方式,在进行第一次浇筑后混凝土还未凝固时再进行第二层浇筑,再进行第三层、第四层浇筑……直到浇筑完成为止。斜面坡度小于等于三分之一的浇筑工程适合利用斜面分层浇筑工程,这样的方式还需要建筑厚度是长度的三分之一,主要的浇筑方式是从最下端到最上端的浇筑方式。而分段分层浇筑方式是从最下端浇筑到最上端,完成这个过程后再对第二段依次进行第二次浇筑。这样的浇筑方式工艺技术含量比较高,也比较复杂和麻烦,但是不容易在浇筑的过程中产生裂缝,施工工程质量比较有保证。对于一些建筑面积比较大,但是同时浇筑能力不够的建筑工程可以选择推移式连续浇筑。而真正地普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式是分层连续浇筑,这种方式可以高效地对混凝土进行降温,有力地防止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同时也非常容易搅拌,可以科学有效的保证混凝土在搅拌和运送过程的质量。在进行分层浇筑方式时,应该注意首先冲洗浇筑面上的污垢物,让浇筑面保持湿润并且没有积水,方便第一层浇筑更加贴合。同时,无论是分层连续浇筑还是推移式的浇筑方式,都应该在第一层浇筑结束后还未凝结时进行第二次浇筑,降低每次浇筑之间的间隔时间。在使用泵运送混凝土时注意摊铺厚度小于六百毫米,而非泵运送混凝土时摊铺厚度要小于四百毫米。
上文中提到过,建筑工程在完成后的后期修护非常重要,其影响着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修护工作内容主要是让混凝土的结构湿度温度保持稳定。而目前我国的养护技术主要是保温和保湿。让混凝土的整体的温度保持稳定,相差不大,从而不会因为存在着较大的温差产生裂缝。在进行保温时主要注意保证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在一定的范围内,降温的速度也要保持。保温的时间要保证在两个周以上。保湿是指让混凝土的结构保证该有的湿度,防止性能发生不稳定的改变。一般的情况下,养护的时间是一定的,如果出现了特殊的情况根据混凝土的情况来适当增加养护的时间。
3、有效调节混凝土的运输,注重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的运送是非常重要的过程,需要专业人员根据工程需要混凝土的情况来增加或者减少运送混凝土的量。不允许对已经离开搅拌工厂的混凝土加入添加剂或者原料,并且混凝土在运送后温度不能超过二十五度。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混凝土需求量更高,更需要有运送知识的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混凝土要保证质量符合标准,要在混凝土进行浇筑前进行严格地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使用。在施工方面需要工作人员注意按照要求和步骤严格地进行施工,并且派好相应人员进行现场督促,确保工程不会延误。在该建筑进行使用前还应该对建筑结构稳定度进行复检。
三、结语
总的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在建筑中非常重要,一旦混凝土的质量出现了任何的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还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安全的因素,所以需要专业的质检人员监督施工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施工,保证工程的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的结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武东钧.浅析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影响因素及其技术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8):111-112.
[2]叶正波 张慧锋.浅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7):34-35.
[3]江长明.探析房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6):155-157.
论文作者:卓莉娥
论文发表刊物: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方式论文; 过程中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