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太强:冲突淡化--霍建奇导演艺术的得失_霍建起论文

蓝色太强:冲突淡化--霍建奇导演艺术的得失_霍建起论文

当蓝色过于浓时:淡化冲突——霍建起导演艺术之得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得失论文,冲突论文,导演论文,蓝色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霍建起至今为止已经拍摄了五部影片。处女作《赢家》讲述一个残疾运动员和一名美丽的 女孩之间的爱情故事,导演撤除了影片故事发展的任何时空,似乎它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 《那人那山那狗》的场景被搬到了山村,讲述一个山村里做乡邮员的父亲和即将接他班的儿 子之间的故事,诗意化的镜头将一个原本并不出彩的故事拍活;近期他的新片、获得第十届 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影片《蓝色爱情》,则将时空转换到现代都市,但主体仍然是 一个爱情故事:一名憧憬艺术的男孩邰林违背自己的意愿当上一名刑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 里遇上了话剧演员刘云,并因此卷进一场历史的疑案中。从霍建起的这几部代表作品来看, 《蓝色爱情》无疑是他比较成熟的作品。

霍建起是一个闯进导演行列的美术师,他是用一种画家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他曾经说 过,电影里要有漂亮的演员,漂亮的颜色,漂亮的音乐,要么是美丽的湘西风光,要么是迷 人的海滨。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唯美派。在他的影片中,所有的故事、故事中的人和物都散 发着浓浓的温情,角色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分了;所有的场景在他手里都被拍摄得美丽如画。 在他的处女作《赢家》拍摄之初,他就给自己的影片定了个八字方针:英雄、理想、浪漫、 激 情!于是就诞生了这么一个故事平凡而画面优美的影片。其实影片故事只是一个老套的三角 恋爱故事而已,但就这样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被霍建起拿来大肆铺张,制造出一个生理上 有缺陷而精神上胜利的英雄来!这种对浪漫唯美的追求在他后来的影片中发挥到极致。《那 人那山那狗》中,山水有情,人自生情,父子之间的爱与恨都在山水间浓缩化解,心理上的 冲突都在浓浓的乡情中淡化。儿子背起父亲过河,父亲为之感动得流泪;儿子渐渐理解了父 亲一生努力的真实含义。当父子走过田垅时,令人想起黑泽明的《梦》,凄美怡人,但比起 黑泽明来,霍建起的山水带着中国古典哲学天人合一的意味。

正因为如此,霍建起的影片永远是那么轻松、温馨、幽雅。他的影片也因此失去本来应该 有的力度。他将残酷的现实、现实之间的冲突淡化,制作出一个又一个的梦幻。影片《赢家 》中,常平是一个从战场归来的英雄,人物的这个背景被导演轻描淡写,仅仅作为勾勒人 物色彩的画笔而已。本来,作为残疾人的常平,在影片之中始终是作为一个身残志不残的角 色来塑造。在爱情面前历尽磨难,然后,这场爱情被处理成游戏。凭直觉,有经验的观众就 能知道,这份爱情终究会回到常平的身边。常平所经历的爱情磨难,也仅仅是由于陆小杨的 不知情,常平因而心理上难以坦然接受她的追求;而现实的矛盾,对残疾人的歧视这些影响 爱情的社会因素却被简单处理,并被搁置一边。塑造常平这么一个英雄,霍导是通过他在比 赛方面取得成绩来实现的。陆小杨受到感动,在心理上接受了他。这样一来,所谓的英雄也 就是在情感上、道德上的英雄,常平在精神上胜利了,也因此赢得了女神的尊重和接受。心 灵上的创伤最终被抚平,爱情终究没有伤痕。这就是霍导带给我们的一个英雄梦!

霍建起的影片就是这样:淡化冲突,消解矛盾!当然并不是说他的影片的取材中本身没有矛 盾,没有冲突,而是说他在影片中将这些本来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在影像的流程中渐渐化解, 他更愿意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交流,而这也往往被他拿来作为弥补因为淡化冲突 而少戏的情节内涵,以此来感动观众!从这点来说,霍建起的影片牺牲了戏剧冲突,而树起 了情绪大旗!铺张情绪也就成了他的主要任务。但是矛盾的是,他又必须不断地构造戏剧冲 突来使故事能够继续讲述下去。这样看来,霍建起抽掉的只是冲突内核,而非冲突本身!在 他的影片中,冲突还是有的,只不过对于观众来讲,矛盾加剧与激化都已经无关紧要,到了 最后,这些矛盾冲突都会化解,观众因此无须紧张。霍建起因而能够腾出手去铺张他的情 节情绪,去制造他的浪漫与理想,也给观众以脱离现实问题的梦想。《蓝色爱情》中,历史 带给马白驹和李纹竹以及他们的下一代人的痛苦,仅仅在马白驹接受审讯的时候带着痛苦的 表情来表现,这段历史的苦难同样被导演轻描淡写略过,而紧接着将叙事重心转移到邰林和 刘云的感情上来。而刘云的痛苦,刘云和邰林之间的爱情,也因为人物对历史的宽容而得以 挽救。在《蓝色爱情》中更能体现霍导追求浪漫与激情,因此消解矛盾冲突的还有一个方面 ,那就是对“行为艺术”的引进。固然“行为艺术”是原著的元素,也是导演在“行为艺术 ”中找到与自己内心追求浪漫与激情的契合点:邰林被定义为一名崇敬艺术而没能实现艺术 梦 的男孩,因此他遇上了这么一位整天都在表演中的女孩。正是艺术使他们更愿意看到现实的 美丽 ,而不愿意看到直面现实矛盾的残酷!观众因为无形中跟随导演认同了这两个角色,也就不 再去追究什么历史问题了。

霍建起之所以能够做到既淡化冲突又能吸引观众,也就在于他能以情感人。情之所以生, 源于影片中对题材的处理最终都转向道德评价,引起人们对影片中人物行为的道德认同,观 众也就不再去追究现实的或者是历史的矛盾和冲突在影片中被隐藏或者被逐渐淡化起来的 叙事缺陷。《赢家》以英雄、理想、浪漫、激情为方针,奠定了影片从情感角度要求观众接 受常平这样一位英雄,接受他在进行爱情抉择时的痛苦,从而认同他基于道德考虑上的选择 。英雄在爱情上的失败,最终在赛场上得以重整旗鼓,赛场上的胜利赢来了爱情的丰收,常 平安然地接受了心目中女神的崇拜。陆小杨的转变,导演试图从心理上阐述她的心理原因, 用了陆小杨的几个心理回忆镜头,但如果以为这就是陆小杨转变的真正理由,那就被导演给 骗了。导演的叙事轨迹依然平稳地滑向结尾:陆小杨被他的精神所鼓舞。诚然,霍建起的道 德叙事策略中不是我们在谢晋影片中能够见到的:好人蒙冤,坏人受惩。因为他根本就去除 了好坏标准之分。更多的,霍建起吸收了谢晋的其中一个方面,那就是道德感化!《赢家》 如此,《那人那山那狗》、《蓝色爱情》两片中也是如此。如果说《赢家》是纯粹的道德感 化,那么《蓝色爱情》中,导演则将人物置于情与法斗争的旋涡中,让人物比以前的影片更 丰满,更有深度。但是别忘了,人物最终还是在道德的光环中升华自己的人格,而不是在法 的胜利中实现价值!马白驹的自首不是因为摄于法的威力,而是考虑到女儿的前途;邰林在 法与情之间的较量,不得已选择了“法”,但是他内心世界还是倾向于“情”的,这也就是 编导为我们设置的这位痛苦抉择的人物形象的底线。邰林的内心不平衡,最后在马白驹自首 (而非由邰林举枪将其擒获)、爱情得以挽救(刘云和他取得了互相理解)中平衡。

从《赢家》开始,到后来的《那人那山那狗》和《蓝色爱情》,故事都可以说是超时空的 ,它没有具体的时空背景,没有现实与历史的坐标,无论将它们放置到现代社会的任何时空 中,它一样可以在内部演绎发展。正因为这样,他的影片更注重的并非现实的和社会的力 量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影片中的反映,而更注重的是在一个封闭的结构中人物的自我调整,人 物与规定环境之间取得平衡,达到“天人合一”的安详与温馨!霍建起“蓝色”的唯美艺术 追求——忧郁的美——正是在这样一个封闭的时空中得以实现!这种忧郁之美,到了《蓝色 爱情》中则更加浓烈。

标签:;  ;  ;  ;  ;  ;  ;  ;  ;  ;  

蓝色太强:冲突淡化--霍建奇导演艺术的得失_霍建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