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视角理解社会主义本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本质论文,公平论文,效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究竟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体现?这一曾经在学术界讨论过一段时间的问题,似乎现在已不再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但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社会究竟向何处去,使我们无法回避这一问题。无论是从本质与特征的关系上去理解社会主义本质,还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手段与目标的统一等方面去理解社会主义本质,我认为,要解决中国社会当前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实际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从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上去理解社会主义本质,从而保证我们的小康社会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本质,保证中国的社会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一、从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本质的生产力层面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面对当代世界实际、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变化的新特征结合起来、与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科学概括。这一概括的首要贡献就是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充分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存在的根据和准则。
一般而言,人们都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看作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层面的内容。如果我们从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视角看这一内容,就会发现在社会主义本质的生产力层面的内容中,实际蕴涵着的不仅仅是效率问题,而且还包含着公平问题。效率与公平不仅处在人与人所形成的社会中间,而且也存在于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谓效率,是指用多少活动实现多少目的的比例,即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效率通常是和资源的有效使用、有效配置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用最少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商品和劳务的资源配置过程,其目的就在于获取最佳的效益。西方数理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效率定义就是一个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定义。他认为,对于某种经济的资源配置,如果不存在其他可行的配置,在至少有一人受益的同时又不使其他任何人受损,那么,这个资源配置就是最优的,也是有效率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尽管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但是,它却在最基本的层面说明了效率是对资源最佳配置的反映,也说明了在追求效率中必须讲求公平,不要让大部分人的利益受损。社会主义本质关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强调,首先说明了社会主义发展必须讲效率,即“讲社会主义,首先就是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4页。)“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上”。(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9页。)
但是,对于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曾经走过弯路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就不仅仅只是一个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解放生产力,实际蕴涵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注重公平的意义。所谓公平,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种价值判断。公平既是历史范畴又是客观范畴,既不存在永恒的公平,也不存在一个具有相同内涵的公平。公平按其所产生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对公平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公平是现存经济关系的观念化表现,是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就我国现实的经济关系而言,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公平必须是与效率相一致的公平。社会主义本质关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强调,还说明了在追求效率中要注重公平,即在发展生产力中,必须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改革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效率与公平是统一的,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效率,无法谈及公平;效率又必须统一于公平,在注重公平中追求效率,公平会促进效率的提高。把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统一在一起,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一方面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说明了只有通过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另一方面也纠正了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忽视生产力发展、不讲效率的错误观念和做法,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既注重生产力的发展也注重生产力的解放,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更利于人们自觉地运用它来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仅意味着资源配置,而且还意味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间都包含着效率与公平统一的问题。就资源配置而言,效率既取决于主体活动的能力和活动工具,也直接决定于其活动方式,更取决于人的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决定效率的动力因素即人的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常是由公平决定的。如果一个社会公平的程度越合理,这个社会成员的贡献便会与他的所得越趋于一致,他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公平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提高“效率”的,公平成了效率的根本保证。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言,效率也必须统一于公平。现代社会面临越来越大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不能仅仅追求效率,而不关注公平。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我们仅仅追求效率,而看不到生产力发展中的环境保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会出现大量不公平现象,如代内不公平和代际不公平,这些不公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给社会造成的动荡和破坏也是深远的。我国生产力发展中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果只追求效率而不注重公平,也必然会受到干旱缺水、水土流失、沙尘暴等灾害的惩罚,将损害更多人的利益。因此,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既追求效率又要注重公平的。
从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本质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内容,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在20世纪末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目前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意味着还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则是生产力水平较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高、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要消除现实中的低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必须以邓小平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指导,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制定一个合理的指标体系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有刚性指标,而且还要有柔性指标,它不仅需要经济上的量化指标,而且还需要将制度保障、体制保障和机制保障,以及社会稳定、安定和法治保障等量化成指标,需要将国家统计局等机构制定的《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丰富和完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度保障、体制保障和机制保障的落实,要求我们从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视角理解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层面的内容。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本质才能落到实处。
二、从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本质的生产关系层面
人们一般都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看作是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关系层面的内容。显然,这一层面的内容是与生产力层面的内容统一在一起的。社会主义社会只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够“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反过来说,社会主义社会也只有真正做到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才能够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二者的统一使我们避免了从生产力或生产关系单一角度去理解社会主义本质时存在的弊端,说明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手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受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也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果我们从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关系层面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邓小平一再强调,“社会主义特征是搞集体富裕,它不产生剥削阶级”,(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6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3页。)“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的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5页。)社会主义本质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内容,讲清楚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讲清楚了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在社会主义本质关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生产关系层面的内容中,全体劳动者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充分体现了公平的意义所在。当然,公平不是平均,因为平均强调的只是数量上的均等,它暗含着不公平,即贡献小的人与贡献大的人享有同量的经济发展成果;公平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平等,因为平等并不都是公平,而公平却是一种特殊的平等,它表现为一种有数量差异的平等。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要求,公平必须是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基础上的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必须是社会上不存在两极分化。“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充分体现公平意义的同时,也强调了效率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自然条件、人们体力和智力的差别,必然会带来收入差距,这并不等于两极分化。收入差距的存在,是以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聪明才智、合法经营和生产要素的投入先富起来为前提的,是对具有不同劳动技能和贡献的人或地区的承认和报偿,是合理合法的。允许收入差距存在,目的在于使这些先富起来的人或地区,通过示范、传帮带、激励等一系列积极的效应,促使人们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6页。)这也是全体劳动者实现共同富裕的惟一现实的道路。由一部分人或地区的先富到全体劳动者或所有地区的共富,说明了公平与效率的高度统一性。如果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经济效率的极大提高,是不可能实现社会公平的。与此同时,公平对效率的促进作用也是很明显的,但必须注意把握公平的程度。具体说来,当社会存在着极度不公平,造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不平等现象时,就会削弱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效率的提高,甚至可能会导致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无效率”状态。只有承认公平是一种有数量差异的平等,是以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为前提的公平,才有利于效率的提高。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中的生产关系层面的内容,是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生产力层面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公平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重要意义的。全体劳动者走向共同富裕意味着公平的实现,意味着全体劳动者对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共同富裕、公平、共享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同富裕本身就是一种共享,共享则强调了意义上的公平,是一种存在一定数量差异的公平。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共同富裕、公平、共享的前提必须是生产力的发展、效率的提高和全体劳动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参与和促进。在这里,我们清晰地看到,公平与效率始终是统一的。全体劳动者既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成果的利益主体,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发展是为了走向共同富裕、实现公平,是为了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公平和共享,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体现全体劳动者参与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全体劳动者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挥汗出力,为自身利益、自身解放努力奋斗,目的就在于当家作主、人人平等、共同富裕。
从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本质中“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内容,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要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除了具有高水平的特点外还具有比较均衡和全面性的特点,共同富裕就是其核心内容。如邓小平所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1—162页。)在进入总体上的小康阶段,我们的目标是让“一部分人或地区先富起来”,以他(它)们的先富来带动他人或其他地区致富,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讲到底则是让“大部分人或地区都富起来”,真正走向共同富裕。这是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本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过程。富起来的大部分人,就是指占有很大比例的、享有利益实惠的人民群众。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农村3000万和城市2000万的贫困人口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解决这些人的致富问题,让高水平的小康惠及十几亿人口,让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都能充分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走向共同富裕。因此,只有研究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既坚持效率优先又兼顾公平的问题,研究了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水平的问题,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的进程更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才能真正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共享性和进步性。富起来的大多数地区,就是指小康的实现程度。在全国范围内,小康的实现程度是不均衡的,对各地区及城乡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也是不同的,这就有一个小康实现程度比较高的地区及城乡,如何发挥已有的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方面的优势,采取新的举措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问题,有一个如何以它们的发展对其他地区及城乡进行辐射,带动比较落后的地区及城乡尽早迈入小康社会门槛,实现整体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问题。显而易见,问题的关节点正是在中西部地区、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在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农村的发展决定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决定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没有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农村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就不可能有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改变我国发展不平衡和农村落后面貌的二元结构,改变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不协调状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因此,研究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研究西部大开发问题,研究如何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使广大农民都达到小康,以及如何发展西部地区,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就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重要方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实现共同富裕,要求我们从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视角理解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关系层面的内容。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本质才能落到实处。
三、从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
从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本质,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内容包含着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意义;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意味着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但是,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中,不能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同效率与公平一一对应,无论是生产力层面的内容还是生产关系层面的内容,实际都包含有效率与公平的意义。
研究社会主义本质的真正意义在于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从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本质的真正意义,则在于通过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目前,在我国现实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严重的不公平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阶层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阶层之间占有资源的不平衡,进而使他们在基本生活质量、文化教育水平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享有的资源和服务之间产生并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距。要使我国社会真正成为高水平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全面的小康社会,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本质,重要的是必须解决城乡、地区、阶层之间差距的悬殊问题,体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性。
就城乡差距而言,虽然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大幅度提高,农村的产业结构也趋于优化,农民的人均总收入从1978年到2000年增长了20多倍,农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不断增长,但是,相对于工业而言,农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农村的城镇化道路还比较落后,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农村中还有3000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城乡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民收入状况较差,是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突出表现。
在城乡差距问题上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就必须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着手。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加快农业的技术创新,从以土地、劳动力资源为主的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为以技术、知识资源为主的农业增长方式;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全面升级,调整农村区域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结合起来,把分散的农户生产和市场需求统一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发展具有城市功能的小城镇;发展小城镇,向农村传播城市文化、价值观念,提高农民素质,推广农业科技,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必须深化农村改革,既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也要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构筑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包括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公共服务如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等的投入,以及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
就地区差距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日趋扩大,其主要表现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快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日益扩大,最终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民族团结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危及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在看到差距是发展中的差距、是发展速度的不同、是先富与后富的区别的同时,更要看到差距扩大带来的危害,从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角度采取积极的措施缩小差距。
缩小地区差距,主要应从地区间部分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升两个方面进行。从地区间部分产业的优化升级来看,东部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拓新兴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将原来的主导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打开通道,把中西部地区推向更高的技术发展阶段,用更多的财力、物力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从而使自己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西部地区发展新型工业和比较优势产业,进行原材料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中部地区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科技、人才和资金优势,着力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工业化进程。通过地区间部分产业的优化升级,可以逐步形成东部地区经济加速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迅速起飞的良好局面。从提升城市化水平来看,我国目前存在着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布局不尽合理、东重西轻的状况。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把走农村城镇化道路作为中间环节,发展小城镇。发展小城镇,发挥城市的产业聚集效应和人口聚集效应,不仅可以在中西部地区形成新的生产要素聚集和扩散中心,使中西部地区极为丰富的农林牧资源能够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且可以在中西部地区积极进行产业改造和优化升级,扩建一批新兴城市,以调整我国的城市布局,促进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在中西部地区聚集金融、服务、交通、通讯、教育等各行各业和培养各类各级人才,使其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载体,从而实现中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以缩小与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
就阶层差距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也暴露出社会分化加剧,突出表现就是各阶层收入差距扩大。各阶层收入差距的扩大,并非全是合理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存在着不合理的、非规范的、非法的因素。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影响着资源的合理利用,影响着宏观资源配置的效率,现在已到了必须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在收入差距上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首先是各阶层居民都能享受机会公平,保证起点公平。对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打工者和城市下岗人员,要提高其基础教育水平并实行职业培训,保证他们找到就业机会并能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对城乡所有居民的子女,要彻底解决义务教育经费不足问题,并组织普遍的专业培训,保证他们的起点公平。其次,要依法保护合法收入,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取缔非法收入。既要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结合起来,奖勤罚懒,也要加强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反垄断已成为解决垄断引起的收入差距扩大的必要条件,成为建立公平交易与公平竞争经济秩序、促进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必要条件。对石油、电信、金融等行业的过高收入进行合理调节,是在收入分配差距上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重要内容。还要在鼓励和保护依靠合法经营和劳动致富的同时,建立权力约束、监管、制衡机制,从源头上防止和杜绝腐败的滋生和蔓延,对侵吞公有财产、偷税漏税、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收入坚决依法取缔并惩处。第三,帮助低收入群体,不断减少经济发展中的贫困人口。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一个保障穷人基本生存的“安全网”,保障穷人就医和子女就学,保障极度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需求。这是防止两极分化的重要举措。要调整税收结构,提高高收入群体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与此同时,要改革农村税制政策设计,有步骤地消除城乡不平等的二元税制结构,从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视角实行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高收入群体必须纳税,低收入群体则可以免税并得到补助,由此控制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化。
标签:小康社会论文; 共同富裕论文; 两极分化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社会公平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中西部地区论文; 经济学论文; 收入差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