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论文_刘芳媛

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论文_刘芳媛

七台河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154600

摘要:中国如今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为了支持工业化的发展,能源大量消耗。与此同时,资源消耗带来的环境破坏也是巨大的,绿色发展理念开始进入到社会、人民的视野中,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趋势。人民生活状态变好,生活条件提高,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如何合理地规划城市建设就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房产商、专家学者投入到了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所以,在城市化建设脚步逐渐加快的今天,对于城市的生态建设已经尤为重要,只有将生态理念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前提条件,才能够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意义,这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有很重大的意义。

1生态城市的内涵简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加大了城市规划设计的压力,优化城市环境,突出城市的功能性和地域特色,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谱写生态城市新篇章成为城市规划设计的主旋律。生态城市具有可持续性、高效性、生态性等特征,生态城市建设能够通过调整资源的运用,保证资源运用的合理性,满足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通过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提高了资源的运用效率,强调资源的循环使用,促进各行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把生态平衡和城市系统相融合,呼唤人们回归自然,使人们更关注健康,倡导人文精神,提现人文关怀,使人和自然协调统一,共同发展。

2影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问题

2.1水资源污染方面的问题

由于城市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城市的居住人口也越来越多,从而加剧了城市的工业化进程,而在工业生产与加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向河流等地排放大量的污水,同时,有部分城市只关注工业的发展,忽略了对污水的治理,使污水直接流入到城市充分河流中,进而造成河流的污染,直接影响了城市内部环境的质量。此外,在城市化京城的快速发展中,由于人口数量的激增,城市内部的用水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而很多老城区内的污水管道不足,导致城市中的水体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污染,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城市的环境情况,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们生活的舒适度。

2.2城市规划设计与绿色生态不协调

在中国的城市规划设计中,为了促进城市的生态发展,必须重视城市规划设计中绿色要素的应用。城市规划设计与生态设计的相结合,在理解层面上不可只浮于表面,应深刻理解。今天的城市规划和设计与绿色生态不相匹配。中国的城市生态建设多是基于原有的城市建设进行绿化发展,并没有对新技术合理运用,使得城市规划生态化局限于绿色景观,没有更好地发挥环保价值,难以满足城市生态要求。

3优化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策略

3.1低碳能源使用规划策略

现在整个世界几乎都在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循环利用,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不但有效节约了资源,而且为城市的生态系统做出了贡献。合理使用资源,拒绝浪费,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就要避免使用高污染的材料、能源,充分利用可循环材料,减少对一次性物品的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选择低碳生活,低碳能源所释放的危害物相对来说较少,对环境、对身体的危害程度低,甚至还对人的身体有益处,可以更好地实施生态城市规划工作。低碳生活,比如节电、节气一小时,比如植树等方式。这是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不仅仅对完成生态城市规划有好处,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

3.2生态交通

交通运输是城市的枢纽,是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力度,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如电动车,构建低碳环保的城市生态交通运行体系,运用网络优势,提高各个交通网点之间沟通联系,将各个路段的交通信息实时传递给交通运行的管理部门,实现对城市交通的实时监控,不断提高交通运行的效率。从实际出发,倡导绿色交通,多步行,尽量少驾驶私家车出行,乘公交车代替私家车,减少污染和噪音,加大绿色出行方式的资金投入,在城市的街道上设置共享单车,既环保,又能增强人们的公德意识,通过生态交通体系的构建,推动城市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加强城市居住区的生态规划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资源浪费的现象也越严重,很多自然资源都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节约资源以及利用可再生资源的规划必不可少。其中对于自然资源的规划包括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水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的规划等,通过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来实现城市的长久发展。做好城市居住区设计首先要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状况,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能源、供水、供电以及信息网络和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规划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才有了基本保证。并且城市居住区的生态规划要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把生态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既能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要,还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进行城市居住区设计时,要以城市实际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为立足点,进行符合当地区域特色的住区设计。加强居住区绿化,在居住区设置集中绿地,提高居民住区的绿化覆盖率。对于一些城市来说,要在加强一些经济发展好的城市经济的基础上,带动其他城市、城镇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另外还要重视生态保障设施的建设和改善,节能减排,加强排污处理,修复重要生态区域生态环境,使周边山岭、河流和湖泊的生态功能得以保障。

3.4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例如在城区内应加强对一些较大的河流的保护,在人工河道设计中,应尽量保留自然的堤岸曲线,并通过绿化设计,保护水土,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既有助于调节气候,又起到优化环境的作用,对防风固沙,抗洪排涝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人文、经济和环境因素,调整各个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将设计方案和实际考察的资料相比对,反复推敲,加以修正,保证设计方案科学合理,通过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促进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结语

在信息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环保、健康舒适是人们的心理诉求,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健康生活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内涵,采取加强绿化,优化城市环境、减少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构建绿色海绵城市、降低能耗,优化能源使用、生态交通、道路设计、重视生态景观设计,突出城市特色、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等优化措施,突出生态城市特色,彰显城市独特魅力。生态城市规划是一项艰辛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和未来的发展,需要我们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减少环境污染,优化能源结构,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节约不可再生资源,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经济的腾飞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于杨.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233.

[2]伍超雪.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8(9):211-212.

论文作者:刘芳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7

标签:;  ;  ;  ;  ;  ;  ;  ;  

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论文_刘芳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