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间合作:全球进步_数字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间合作:全球进步_数字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馆际间的合作:全球性的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球性论文,进展论文,图书馆论文,馆际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G252.4

“仅仅做为贵图书馆馆内的一员是再也不够的”。我想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开场白,大家一定会觉得有点怪。且容我在以下文章中说明我为什么这样说。

你或许早就说过,仅仅作为一个图书馆内的管理员是不够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加入美国图书馆协会和其11个分协会、23个相关机构、无数的分会,以及圆桌讨论会等等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组织并参加各种地区性的机构,如美国东南部研究图书馆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ern Research Libraries,ASERL)和其分支:美国东南部图书馆网络联盟(the Southeastern Library Network,SOLINET),我们都不希望局限于自己馆内的活动而已。

是的,这就是我们所以创立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the Chinese American Librarians Association,CALA)和来自美国7个分会,加拿大,中国、香港、新加坡、台湾等地的会员们,积极提倡推动图书馆服务社会人群的宗旨[1]。这也是我们很骄傲地参加了图书馆主流社团组织,因为他们使我们迈出一己的图书馆,并能够和全球的同道们,分享经验,共谋解决问题的方案,建立我们个别图书馆独立无法达成的种种计划,帮助我们联合起来,准备成为本年度大会主题:“21世纪的图书馆专业人员,对新挑战的应对和解决办法”[2]。

你也会正确地说,图书馆的本质,专业人员的本职和本性,就是要合作。图书馆长久以来,都在努力增加藏书的渠道,简化业务的运作,以及运用合作的方式,改进服务。我们许多图书馆界的机构和组织,已有50年以上或更久远的历史[3]。华人图书馆员协会也是在1973年成立了,从1976年开始,华人图书馆员协会积极加入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成为ALA的附属协会,也成为美国全国图书馆与情报协会理事会(Council of National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Associations,CNILIA)的一员。过去多年来,图书馆界的机构和组织及会员们,努力合作成功地完成了多项工程,如:编目标准和政策,联机联合目录,馆际互借服务,专业发展培训等等项目。

此外,我们成立机构,集体性地带领我们进入信息电脑化的新纪元。主要的例子有OCLC和RLG。OCLC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创立于1967年。原名为俄亥俄大学图书馆中心(Ohio College Library Center),1987年改名为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OCLC是它的缩写和简称。RLG研究图书馆集团(the Research Libraries Group),创立于1974年。RLG是它的缩写和简称。RLG已于2006年与OCLC合并[4]。全球联合目录(WorldCat)是OCLC一个全球联机联合编目的数据库,由OCLC成员协力共同创建,提供检索、寻找、选择、采购、编目、流通和维护传统文献信息资源等等系统。

我们不但走出各自的图书馆,更超越了国界。现在全世界有112个国家和地区,采用OCLC的服务,参加的会员及国家[5],不断地增加,2007年3月,增加了来自中国台湾202个图书馆,采用OCLC编目的全部流程[6]。毫无疑问,大多数的人都注意到,OCLC的NetLibrary。它向全世界供应著名的电子图书数据库系统,去年(2006)秋天它增加了从华艺数位股份有限公司(Airiti Inc.)引进的三种中文数据库[7]。同时,大家都知道,国际图联(IFLA)已把全世界许多图书馆联合在一起。

我们图书馆界的合作计划,很多是很成功,合作美好的。特别是当一些图书馆,有某种共同的需求而能满足其所需,或如研究图书馆集团大小相似的会员,或对某种专业学术团体,如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CALA)的运作。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像其他的机构一样,能够不受地域性的限制,自由发展,像OCLC,本着既定的目标和使命,与世界上许多图书馆协同合作。CAIA的目标包括:“提供在美华人图书馆员与其他志趣相同的同道、协会、组织机构等等一个合作的桥梁。”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的活动包括带给中国图书馆馆员的“21世纪中美图书馆实务培训系列”[18]。

既然,图书馆员们已经继续不断地与馆外同行开展合作项目,奉献所长,为什么我要说“仅仅做为贵图书馆馆内的一员是再也不够的呢”?也许我应该修改我的说法为“现代的图书馆专业人员,仅仅做好你自己图书馆范围内的业务是不够的”。我的意思是现在有些正在进行中的新合作方式——不同的合作方式,使我们服务的对象,不限于亲自进入馆内的本地读者,而是要指引读者也能从外地图书馆借到或查阅到我馆书架上没有收藏的书籍刊物等等。

今年四月,有几位从上海来的图书馆同道,到美国国会图书馆来拜访我。他们参观国会图书馆,当然,也参观了国会图书馆的亚洲部的馆藏,我们也特别介绍一些较新且饶有趣味的电子资源给他们看。这些是他们和其他千百万人一样,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上网共享的网上资源。

举例来说:美国国会图书馆有一个网站称为“全球网关”(Global Gateway)[9]。该网关就有关美国国会图书馆和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协同合作建立的数字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目前,我们已与巴西、法国、荷兰、俄罗斯及西班牙完成合作。我们计划与更多的国家合作。这是一个很全面的网站,提供无与伦比的全球信息,每个数字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内容重点包括各国文献、图录、档案等,能够反映该国地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美国和该国的历史关系。这些数字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都可以经由电脑,从国际互联网上免费检索查阅。

在我们的“全球网关”网址上,就有许多其他电子资源。其中一部分称为“国际典藏”(International Collections)。提供来自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数字化的展览文献和艺术展品。包括选自我馆收藏的纳西手稿。这些稀世特藏,收藏185件中国南方云南省纳西民族有关创造世界宇宙观的手稿,可能是当今世上唯一继续使用象形文字绘写的文物资料。网上并附有整个纳西特藏的简介目录[10]。

网上有关中国的例子还有许多。很多人都曾经到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的阅览室阅览使用各种文献。在我们的网站“全球网关”上,亚洲部设计了一个“中国门户”网站(China portal),连接到有关中国的著名网站,现包含17项主题,即:一般资源,商贸经济,文化,教育,大使馆,地理与环境,政府、政治学、法学,保健,历史,语言与文学,图书馆、档案馆,媒体与通讯,国家安全,组织,休闲旅游,科技,搜索引擎等等主题。这个网站正在不断地扩充[11]。

美国国会图书馆另一个网站称为“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这个网站的资源,除了选自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藏之外,还包括与其他重点图书馆合作的数字化特藏。包含千万种与数字化有关美国文化和历史的多种专题文献,包括美国国会的文件、历届总统的各种文件、法律,19世纪的期刊和书籍、图片、南北战争手稿、图像、地图,并包括大量收藏关于农业、教育、艺术、宗教、政治学等等主题项目,供人们上网浏览检索。其中也包括由加州历史学会和加州大学图书馆共建的有关华人数字化珍藏,标题为:“华人在加州,1850年至1925年”(The Chinese inCalifornia,1850 to 1925)[12]。

美国国会图书馆继续努力,使更多的文献资料以数字化方式,贡献给和本馆以外的许许多多人们使用。阿尔富雷德·史隆基金会(Alfred P.Sloan Foundation),最近给本馆200万美元,作为书籍数字化上网之用。这个工程我们特别先将那些易碎的纸质馆藏图书,以数字化方式保存起来,以免日后不能修复而遗憾。这是我们示范性的工程,期望能帮助所有的图书馆,提升他们的能力,利用高科技,扫描并转换为数字化,抢救保存在他们馆内濒临毁失的馆藏。这个工程,可以使我们把更多成千上万的藏书,扫描数字化而上网,造福许多机构和学者,方便世人浏览或做研究之用[13]。

众所周知,美国国会图书馆并非唯一瞄准图书数字化而在开发这类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图书馆。美国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和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也都是创建网上资源的先锋。这两大图书馆所开发的藏书数字化工程,“美国的建立”(Making of America)项目,包括350万页至12000多卷书籍和期刊,经过扫描,数字化的数字图书馆。内容着重美国社会历史和文化遗产[14]。另外一个数字图书馆的先锋,是维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所建立的电子文库中心(EtextCenter)的数字图书馆。该大学的电子文库包括上万种的电子资源,超过16.4万个电子图像,公开而免费可供大众上网浏览下载[15]。另外,古登堡计划(Project Gutenberg),这是最早生产大量版权过期而进入公有领域书籍的一项数字图书馆协作计划。目前已提供1.8万余部网络免费电子书籍[16]。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资助开发的“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National Science Digital Library:NSDL),提供超过7百余种针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学与研究的数字图书馆资源[17]。同时,大家都知道,卡尼基梅隆大学图书馆(Camegie Mellon University Libraries),正在与中国和印度结为合作伙伴,建立一个号称百万册图书的“寰宇图书馆”(Universal Library)。他们希望今年完成这个目标。这将是一个全世界任何人,不费分文可以上网阅读检索的数字图书馆[18]。大家的图书馆内想必也有许多自行开发和投入使用的类似的数字化资源的例子,可以加入以上的例子。

重要的是,一旦把馆藏数字化后,你就开始为全世界的读者服务,你不会知道那些读者为何许人,只知道他们点击到你的网站,或经由“谷歌搜索”(Googling)而连接到贵馆的数字化资源。所谓“谷歌搜索”,就是利用谷歌国际互联网的搜索引擎来检索,正如谷歌或全球联合目录(WorldCat)或有些线上自动搜获书目的软件系统一样。图书馆馆藏数字化之后,特别是特藏馆中的珍藏,对上网检索的读者和在馆中阅读的读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而另一个同等重要的要点是,目前互联网上已有大量且与日俱增的网上资源,可帮助贵馆一般读者,查获他们所需要的资料。

你能这样做吗?你能赶得上图书馆界各种电子出版物,如同赶上一般传统印刷的出版物吗?我一开头就说“仅仅作为一个图书馆馆内的一员或只在一馆做事是再也不够的”。你说有没有道理?

让我引申这个问题到更高的一个层次。在这个革命性的电子资源时代,我们经由国际互联网,帮助读者搜索寻找信息,已从本馆的有限馆藏,扩充到世界各国图书馆的网上资源。其实,各图书馆的网上资源,已经渐渐融合为一,共建,互惠,共享,进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现代的图书馆已演变成一个无围墙的国际图书馆馆藏的世界。

就拿“百川聚源数字图书馆工程”(Aquifer Projiect)这个项目来说,这项工程是数字图书馆联盟(Digital Library Federation:DLF)创建的。数字图书馆联盟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机构,致力于合作开发数字图书馆的项目。目前,该联盟具有35个“战略性”和4个“同盟性”的会员。大多数成员来自重点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包括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等等。虽然,这个联盟是美国人于1995年成立的,但近来,成员已国际化,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Bibliotheca Alexandrina in Egypt),英国大英图书馆(British Library),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 of the United Kingdom:JISC)等等,也纷纷加入为会员[19]。

数字图书馆联盟,倡议而建立的所谓“百川聚源数字图书馆工程”,其目的是使学者、教师和学生们,易于查获利用日益茁壮成长的数字化资源,推广数字图书馆,开发数字化资源,汇集网上馆藏资料,制定检索软件工具标准,以提升数字资源的检索、获取、运用和服务,进入一个包罗万象的全球资源网络的境界,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从本质上来说,这个“百川聚源数字图书馆工程”能使研究人员,上网找到许多图书馆的资源,就像从单个图书馆找资源一样。用户也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作深度的检索,运用这些获得的资料,来完成自己的工作项目。如果这个工程成功,那么,最终的成果,就是我们不需要苦苦地从成千上万的网站上去寻找。比如说,有关中美数字化的文献资料,我们就可以把找到的资料重新组合,成为自己或馆中学术和教学活动所需的教材数据库和组成的信息主题集。作为专业图书馆员,你就能在辅助当地的读者使用“百川聚源数字图书馆工程”的网上资源时,同时也能向数字图书馆联盟的“百川聚源数字图书馆工程”的虚拟图书馆,提供你们做好的数字化馆藏资源[20]。

2007年3月,数字图书馆联盟获得安德鲁·梅隆基金会(Andrew W.Mellon Foundation)81.6万美元的赞助,来推展“百川聚源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工作。这个工程是另一个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倡议,开发跨学术典藏的数字图书馆。最初的计划,是从有关美国社会历史研究的学术书刊等等数字化开始。正如媒体报道,梅隆基金会所资助的这个工程,可以减少人文和社会科学学者搜索和运用各种机关团体所开发的数字化资源时,所遭遇的种种的困难——一种令人迷惑困扰的困难,如连接界面、检索合同协定和使用权限等等[21]。

在数字图书馆联盟内,已经有几个重要成员同意把多种不同格式的数字化资源开放,以供检索。这包括美国国会图书馆历史方面所收藏的地图照片,印地安那大学大量的乐谱馆藏,密西根大学的县郡史料和田纳西大学的历史文件等等。这个工程,从2007年4月开始,预计2年完成。据创立者称,此“百川聚源数字图书馆工程”发展模式、协议和参与机关团体,将使图书馆能使用自身现有的设备和工具,即可提供给学者搜查无与伦比的数字化资源,以便从事他们的工作。换言之,“百川聚源数字图书馆工程”将在其本身网站,一网打尽数字图书馆联盟会员的数字化资源,而不必辗转点击,不需再将读者转到其他网址去看所要的资料[22]。

目前,欧洲一些国家图书馆也正在进行类似的工程。2005年3月,他们着手开发一个工程称为“欧洲图书馆”,即“TEL”(The European Library)的缩写简称。TEL描述他们的使命为:创建并开放一个高规格范畴的数字图书馆,包括多语种、多载体、多媒体而单一入口网站的全欧洲国家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所保存的庞大馆藏资源,知识、信息及文化遗产大全[23]。实际上,迄今,TEL在其认定的47个欧洲国家图书馆中,已经有23个国家图书馆加入,目前共有1.5万种馆藏记录,这些记录可以从其单一网址搜索查到。TEL估计在2008年前,能再增加9个国家图书馆和5千万种记录。这个网址也能使上网点访问的用户浏览各会员图书馆数字化的馆藏资源[24]。

还有一个例子,说明图书馆界是如何联合起来实施高层次合作的是:“世界数字图书馆”(World Digital Library)。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毕灵顿博士(Dr.James Billington),于2005年6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演说时,提议的一项计划,即美国国会图书馆将与其他国家的图书馆一起建设一个“世界数字图书馆”。这个“世界数字图书馆”,将经由国际互联网,免费提供全世界主流文化和重要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将呈多种语文并具备多媒体的格式。其目的,一如其正式声明中所阐述“世界数字图书馆”项目的目标,是促进国际间不同文化族裔间的相互了解和认知,给予教育家信息渠源,在互联网上,扩建非英语和非西方文化的资料内容,为学术性研究作出贡献[25]。

毕灵顿博士呼吁“经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国之努力”来处理建设这个“世界数字图书馆”的技术问题,协调各个将资料数字化的工程和项目。他说:“好一个网络世界文化计划项目!……这样的文化项目,务必由各地区的人们亲自参与,合力建设——也决不排除世界上其他如同马赛克一般多彩多姿的多元文化地区,进行发展类似的或不同的数字图书馆项目。……成立一个特别的“世界数字图书馆”的目的,是致力于提供一种基本可靠有关世界上最重要的二维文物的网上百科全书——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清查收集有关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维(立体)历史古迹目录一般。”[26]

“世界数字图书馆”的项目,很快地吸引了不少合作伙伴,同心协力地建设更多的数字图书馆资源,供世人检索使用。除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本身及美国国会图书馆外,国际图联(IFLA)俄罗斯国立图书馆(the Russian State Library)、巴西、埃及、俄罗斯(圣彼得堡)等等国家图书馆,都参加为合作伙伴[27]。2007年4月,美国国会图书馆与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Bibliotheca Alexandrina)签署了一项协议,携手合作建设“世界数字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除了提供丰富的数字化的历史文化资源外,还将帮助我们建立“世界数字图书馆”数据库,人们上网检索和寻获资源所需能显示阿拉伯文支持的搜索引擎和界面[28]。我们希望不久的将来,有更多包括从亚洲来的伙伴,加入我们这个旷世工程。

或许,在扩展和简化搜索数字图书馆资源项目中,最宏伟而有魄力的合作计划就是“开放内容联盟”(Open Content Alliance)了。“开放内容联盟”指出,该联盟是“代表来自世界各地,由文化、科技、非营利和政府机构合作组织的团体协同努力开发的。为的是帮助建立一个数字化的多种语言文字和多媒体内容的永久性的数字档案”。该联盟称,其档案内容,不久便可从其网站并可经由雅虎搜索获得[29]。

作者最近查了一下,“开放内容联盟”现有42个赞助会员,提供服务、设备、场地、工具、资金等等。这些赞助者包括许多大学图书馆、波士顿和旧金山公共图书馆、全录公司(Xerox Corporation)、亚多比系统公司(Adobe Systems Inc.)、惠普基金会(Hewlett Foundation)、因特互联网档案(Internet Archives)等等。后者,因特互联网档案,对该联盟的创造,扮演着最大的推手。大多数会员来自美国,但也包括一些加拿大和欧洲的档案馆和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30]。

2006年12月,史隆(Sloan)基金会,赞助因特互联网档案100万美元,为美国4大图书馆提供资金,选择馆藏,从事数字化工程,以便将来可以从“开放内容联盟”网站来检索。这是史隆基金会在赞助美国国会图书馆书籍数字化工程后,又一桩美事。大约同时,“因特互联网档案”宣布成功地数字化10万本书,并即可经由其网站服务器操作使用。这些数字化图书,大多由“开放内容联盟”会员提供[31]。更多的数字化资源将源源不断地建成。

以上种种例子,反映当今的图书馆,明确认知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来临,纷纷应变,都致力于贡献新的学术文献资源的使用渠道。现代的科技,可使图书馆把远在天边的数字化资源,供给近在眼前的读者检索使用,也可能给远在天边的读者研究人员,提供馆内近在眼前的数字化资源。因此,服务已无疆界可言。那么,还要我再说一遍“仅仅做为一个图书馆的一员,或只为一个图书馆独善其身,不向外发展是不够的”吗?

啊,我想你看到这里,心里一定在想,作者写了半天数字化的工程,怎么都没有提到谷歌呢?难道谷歌不是捐了300万美元给“世界数字图书馆”吗?谷歌不是最近还完成了一个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合作计划,把美国国会图书馆5000多本书数字化,也把美国国会图书馆内的法律图书馆的一些资料数字化了吗[32]?说实话,谷歌不是正在进行把英美5大图书馆,即:纽约公共图书馆(New York Public Library)、牛津大学德利图书馆(Oxford University Bodleian Library)、哈佛大学图书馆(Harvard University Libraries)、密西根大学图书馆(University of Michigan Libraries)和史坦福大学图书馆(Stanford University Libraries)大部分资料数字化吗[33]?谷歌不是最近又和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维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t Madison)、德国巴伐利亚州图书馆(Bavarian State Library)、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Catalonia)和马德里大学(University Complutense of Madrid)签约,要从他们的图书馆中所提供的几十万本书籍扫描转换为数字化吗[34]?说真的,谷歌不是自命它的使命是以有系统地组织全世界的信息资源并使其普及使用为己任吗[35]?

以上种种问题的答案都是:“对的!”作者所以迟迟等到现在才谈到谷歌,是因为作者之前不想涉及著作权的问题。这个问题对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很可能会产生障碍,也是需要图书馆及政经界高层研讨,及合作克服的难题。

所有以上作者描述的数字化资源工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数字化典藏,其他图书馆数字化的无数珍藏,经由国际性合作者有如:百川聚源数字图书馆工程(Aquifer Proiect),“欧洲图书馆”(The European Library),“世界数字图书馆”(World Digital Library),“开放内容联盟”(Open Content Alliance)等等。凡此种种工程,只能限于处理在公共领域,即没有版权或经由作者或出版社授权,可以扫描成为数字化的书籍和资源而已。这表示成千上万的书籍,包括20世纪和21世纪出版的大部分图书,除了一部分在商业市场上能得到电子版本之外,都仍然不能以电子方式来检索浏览。

谷歌声称也会遵照版权法来做数字化的工程。谷歌数字化图书计划方案的做法是这样的:每当书籍经谷歌扫描之后,谷歌搜索引擎会读取所有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建立图书索引词汇。建立索引是为了让一个搜索引擎对用户的查询,能显示与之相匹配的网页,一旦用户搜索谷歌,在“谷歌搜索框框”(Google Search Box)键入所要的名字、词汇或主题,谷歌如含有匹配用户的搜索词,网页就会出现含有相关名字、词汇或主题的那些书籍,链接在其搜索结果的页面上。接着谷歌会显现有关该书的内容,包括用户可从哪一个图书馆借到这本书,或者哪里买得到这本书。如果这本书在网络上是属于公共领域,谷歌可以让你免费在网上,一行行,一页页地阅读,甚至于可以下载或打印出来。如果这本书有版权限制,而出版商或作者参加了一个“谷歌合作伙伴”计划,那么,你只能看该书少数几页内容,否则,只能允许你浏览有关搜索结果的零星片段报道——这种零星片段,谷歌认为依版权法中的“公平合理使用”条例(Fair use),是可以依法提供的。但是,就为了让我们能看看这些片段,谷歌也必须把每一本书数字化。不论有无版权限制,一经谷歌图书馆伙伴许可扫描,则本本皆需数字化处理。有一个例外,就是,如果出版商通知谷歌,不希望某些特定书籍以电子方式翻印,那么谷歌就会遵照其意愿,不去数字化那些书籍[36]。

有些愤怒的出版商和作者,为了阻止谷歌数字化复制某些书而告上法庭。美国出版商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AAP)、国际出版商协会(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Association,IPA)、作家协会(Author's Guild)、美国笔(PEN USA)声称,版权法规定谷歌在以电子方式复制任何有版权的作品,必须事先得到他们的书面许可。版权法并不要求他们乞求谷歌把某种特别的作品,挑出来不去扫描[37]。然而,谷歌认为扫描书籍和从网站上拷贝或做索引没有两样。为了让世界各地的用户可以运用谷歌搜索引擎浏览享用世界各地的馆藏资源,谷歌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施密德博士(Dr.Eric Schmidt)说,“如果我们不这么做,那么,徒有个实用的搜索引擎又有什么用呢!”[38]

法庭什么时候和如何判决这个争端,就很难说了。但是,我们图书馆专业人员,不会坐在图书馆内干等别人如何裁定并公平解决数字时代的版权问题的。美国国会图书馆设有版权部门专门经管出版法。在2005年4月,美国国会图书馆召集一个称为“第108条款研究小组”。这个名称出自美国版权法(Copyright Act)之第108条款,这条款提供图书馆和档案馆在版权限制中具有哪些例外和豁免权,可不受版权法的限制。很多图书馆专业人员,目前与其他对运用此版权法有利害关系的机构团体,正在与这个研究小组协力工作,探讨解决方案。这个研究小组的目的是:“研讨版权法中为图书馆和档案馆界所备有的例外和限制条例,特别是由于数字媒体转换而成的新产品,进行重新考量与修改。”[39] 该研究小组业已在其网站上,征求书面评论[40]。我们估计在2007年年底前可收到该研究小组的建议方案。我希望我们所有的图书馆专业人员,能团结起来,支持他们的建议,也为他们打打气。我再重申:面临这类休戚相关的需求,“仅仅做为贵图书馆馆内的一员是再也不够的”!

到目前为止,作者描述的每件事,都是有关如何把有用的文献资料,数字化上网。对可能受益的读者大众,还都没有提到。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世界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一部链接网络的电脑。网络信息最大的受益者是许许多多住在偏远地区,当地资源缺乏的人们——他们没有电脑,不能上网,也未曾受过任何电脑操作培训的人。

为了弥补这个断层,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业已不断捐出大量资金。该基金会每年捐赠金额高达100万美元的奖金给一个或几个机构,以鼓励“在美国以外的图书馆或其他类似机构,资助他们以创新的方式致力于提供大众免费使用电脑和上网搜索信息的各种项目”[41]。对于盖茨基金会这个慷慨捐赠,作者本人特别了解重视他们的善举,也知道那的确是迫切需要的。因为当年(2000)盖茨基金会授权美国图书馆和信息资源委员会(Council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CLIR)负责主持管理这项计划的申请,评审和鉴定等工作时,作者当时正身为该委员会总裁。

在2004年度,盖茨基金会把100万美元的奖金,平均授予丹麦和中国的两个机构,分别赠予50万美元的奖金。丹麦的奥尔胡斯(Aarhus)公共图书馆得到资助推行一个多种语言的计划,为该市社区内日益增加的难民和移民,培训教导他们如何运用信息新科技。在中国,有个机构称为“长青乡村图书服务中心”(The Evergreen Rural Library Service Center),得到资助推行一个项目,使农村的高中图书馆成为数字化信息中心。其功能就是为中国北方一省和西部三个省份内的学生、教师和社区人员,提供数字化资源,建立电脑教室和设立培训讲习班等等。据“长青乡村图书服务中心”主任称,“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没有设备,无法上网获取新信息。我们与当地官员合作,来帮助公立学校成为整个社区的科技信息中心”[42]。

类似的盖茨基金会的奖助金,也颁发给一些国家,如阿根廷、哥伦比亚、芬兰、危地马拉、尼泊尔和南非等国的图书馆机构。凡此种种,体现出我们能为他们所做的努力,帮助他们继续发展扩充更多更好的创新计划,来向大众普及推广和分享我们图书馆专业人员,合力所从事的浩大且内容日益丰富的数字化信息的工程成果。眼看目前数字化信息的发展程度,和无远弗届的服务领域,我们不得不以欣慰的心情坦承:“我们作为图书馆专业人员,再也不能仅仅只为自己的图书馆服务了!”

另外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至少应该让作者在此简短的说一下,那就是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保存维护。现在我们还是难以确定我们辛苦建立和数字化的那些神妙的资源,终究能保存多长时间。数字时代带给我们种种良机,自然也带来不少挑战,妥善地保存数字化资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数字化媒体缺少像纸张那么耐久的性能,由各式媒体系统转换而产生的数字化数据,一旦其系统落伍或被淘汰,则往往不能在取而代之的新系统中阅读。在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科技技术环境里,我们不知道今日的科技对长期性的科技更新,需要不时转移数据,是否有足够的适应能力来容纳未来的更新。姑且以我们建立的数字化数据的数量而言,再加上与日俱增的数字化信息和多种格式,对信息资源保存的挑战,徒增不少麻烦。面临这一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勇敢面对这个挑战——我们绝对不能将苦心经营和大力投资、通行全世界、价值连城的数字化资源化为乌有!

由于美国国会的一大笔拨款,也经由全美国多个与数字化书籍保存息息相关的图书馆和机构的通力合作,美国国会图书馆着手带领的“国家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和保存计划”(National Digit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Preservation Program),简称NDIIPP的规划工作已经开展。该计划资助一些专门为改进长期保存数字化资源内容而设的研究和发展的工程[43]。这个计划是靠着跨国界、跨行业、跨机构的合作伙伴,由图书馆专业人员和科技专家组成而努力推动的。

解决保存数字化资源内容的难题,要求高度的专业知识、技术和数额庞大的经费支援。这不是美国国会图书馆或任何一个图书馆能够独自承担应付得了的。国家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和保存计划(NDIIPP)的成员与以下图书馆和机构通力合作,如:国际互联网保存联盟(International Internet Preservation Consortium),因特互联网档案(Internet Archives)和来自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冰岛、意大利、挪威、瑞典等国的国家图书馆,参加者众,不胜一一列举。

如果世界各地的图书馆专业人员,普遍地重视和支持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并确认这种工程对每一个图书馆的读者,带来无以言喻的价值,那么,对作者上述所列举的种种工程和计划,图书馆全球性的合作是断然可行的。虽然,你在自己的图书馆中,在同一屋檐下,与同一墙壁打照面,一日又一日,但我希望你能看透这墙壁不该局限你专业的发展空间。我希望你能明察为什么从任何一个图书馆数字化的馆藏资源,能够变成另外一个图书馆的数字化的馆库泉源。我也希望你看到目前的种种可能的契机而欢欣鼓舞。如果我们继续不断地建立数字化馆藏,如果我们能成功地使上网更快、更方便和更多信息资源传递到更遥远的地方,如果我们学到了保存数字化资源内容的办法,我们不就都能在这美好的世界中,实现成为世界图书馆人了吗?

译者注:2007年6月24日,马迪娜博士在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年会大会上,应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的邀请,作主题演讲时,曾引用本文章部分的内容。

(来稿时间:2007—09—25)

译者注:2007年6月24日,马迪娜博士在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年会大会上,应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的邀请,作主题演讲时,曾引用本文章部分的内容。

标签:;  ;  ;  ;  ;  

图书馆间合作:全球进步_数字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