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定不移地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特区论文,坚定不移论文,办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特区试验回答了什么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十五周年。十五年来,经济特区进行了一系列
改革开放的试验,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提供了许多新鲜的经验,归结
起来这个试验已经回答了四个问题。
(一)对外开放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建立经济特区,试验对外开放
,中央确定特区的建设资金要以利用外资为主,在采用外国先进技术和
先进管理方法方面,要放手去做。这是与我们过去三十几年所走过的完
全不同的建设发展道路。在当时确实是有人担心、有人害怕。担心经济
特区变成过去上海、天津那种外国租界,害怕利用外资多了、外商投资
企业多了搞成资本主义。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那样:“对办特区,从一
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搞了一辈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忽然钻出个资本主义来,这个受
不了,怕。”经济特区的建设实践和成就明确地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
担心害怕的人。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定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有了可靠的政治保证,只要政权在我们手里,外商
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这样,对外开放,让
外商来投资经营,发展各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合作和交流,都不会导致资
本主义,都不可怕。到1994年末,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
经济特区共批准外商投资30081项,实际吸收外资163.8亿美元,是我国
外商投资最密集的地方,这些外商投资对特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
的作用。而与此同时,经济特区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起来了,国有资产在
整个经济的发展中壮大起来了,仅深圳经济特区在这十五年中,从无到
有,积累起了一千多亿元的国有资产,这些国有资产并且控制着关系国
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部门,体现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就是
邓小平同志得出的结论:“特区姓‘社’不姓‘资’。”外商投资占有
较大比重的经济特区尚且如此,其它地区就更没有理由“怕”了。
(二)对外开放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发展是硬道
理。”加快经济发展,是建立经济特区题中应有之义。经济特区所取得
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0年的
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1.1亿元,到1994年已经发展到1124.1亿元,14年增
长了50多倍;1980年的工业总产值只有11.2亿元,到1994年已经发展到
1397.3亿元,增长了120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6 亿美元发展到
483.9亿美元,增长了300多倍。这样的发展速度是前所未见的。特区的
经验表明,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条件,完全有可能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生
产力的发展。
“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这是邓小平同志关于
经济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经济特区正是抓住国际机遇发展起来的
。80年代初,世界兴起新的科技革命,导致国际性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
,给我们提供了吸纳境外劳动密集型产业,开拓经济振兴之路的难得机
遇。经济特区先行一步,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充裕
的劳动力资源,低廉的土地和劳务费用等鲜明的比较优势,率先发展起
来了。到了90年代初,经济特区已经建成良好的投资环境,积聚起各方
面人才资源,又迅速地转向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抓住机遇是发展的关键
经济特区必须发展外向型经济,这是成败的重要标志。1985年夏季
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谈话中说:“特区的经济从内向转到外向,现在还是
刚起步,所以能出口的好的产品还不多。只要深圳没有做到这一步,它
的关就还没有过,还不能证明它的发展是健康的。”这个重要讲话促使
了特区经济向外向型转变,在80年代中期的3 年多的时间里经济特区的
产品出口率从百分之三十几迅速地提高到百分之六十左右,实现了向外
向型经济转变的要求,使特区经济在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资源、两
个市场的基础上健康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特区经济的重要特色。
(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试验,
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在建立经济特区
之初,中央就确定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体制。在当时,城市的改革
还没有启动,基本上还保持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央允许经济
特区先行一步,试行在国家宏观指导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体制。经
济特区在这一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试验中,进行了大胆的
也是艰难的探索。改革计划体制、投资体制,改革金融体制、价格体制
,逐步建立生产资料市场、劳务市场、土地市场、证券市场等等各类生
产要素市场,形成市场体系,较早地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建立现代
企业制度,把各类企业推向市场,使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迅速
扩大,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创造了一大批“最早”和“第一个”的经验。
经济特区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试验是成功的,搞活了经济,促成了经济
的高速发展。
在经济特区进行的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试验所取得的经验和教
训,对中央在十四大作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
目标的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对外开放,搞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两手抓”。打开窗户,新
鲜空气进来了,苍蝇、蚊子也会随着进来。对外开放,特别是像我们这
样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开放,这会给我们
带来一些风险,会引来一些坏东西,带进来一些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
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腐朽的思想文化,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甚
至黑社会也会渗透进来,建立经济特区也是检验我们经受这种风险能力
建立经济特区之初,邓小平同志就告诫这样的风险,并且提出要两
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
一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也一再强调:“只有旗帜鲜明地坚
决严肃地开展反对资本主义思想腐蚀的斗争,才能正确地健全地实行对
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
经济特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科
技、教育、文化事业,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和
社会秩序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
的地方。1989年6月, 邓小平同志在一次重要讲话中说:“八十年代初
建立经济特区时,我与广东同志谈,要两手抓,一手要抓改革开放,一
手要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两点论。但今天
回头来看,出现了明显的不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
相称,配合得不好。讲这点,可能对我们以后制定方针政策有好处。”
1992年,他在视察经济特区时又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
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这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
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经济特区的试验表明,我们搞对外开放,搞市场经济,会带来一些
消极因素,会带进来一些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会有一些风险,但“只
要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坚持两手抓,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就可以搞上去。”
经济特区这个试验所回答的这些问题,为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
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新鲜经验,是对我们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
史性贡献。正是在这一点上,怎样评价经济特区的作用也是不过分的。
要坚定不移地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
我们建立经济特区,进行了15年改革开放的试验。经济特区的实践
,使我们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遇到的许多新情况、新
问题增进了认识,这是一件比几个经济特区自身经济和城市建设高速发
展所取得的成绩更有意义的事情。经济特区是否已经完成了历史性使命
呢?还没有。这是因为我们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许
多问题还没有完全认识,还要试验,还要探索,还要开拓。所以经济特
区这个试验还要继续下去,要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正像江泽民同志所
说:“要把发展经济特区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那种
认为在全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新形势下,经济特区的地位和作
用可以削弱甚至可以逐步消失的看法,是不对的。”他强调:“中央对
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中央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
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不变。”体现了中央的决心
,也回答了对于建立经济特区思想的种种责难和反对。
现在,经济特区进行改革开放试验的条件比较当初更好了。当初,
全国改革开放还处在初始阶段,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试验某种意义上讲
是在主体体制外进行的,受到许多条件、环境、思想因素的制约,受到
许多条条框框的束缚,主要依靠中央特殊政策的支持。现在,中央已经
决定在全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经济特
区调整为在体制内,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进行探索、试验。经济特区试
验的普遍性意义也就更大了。
经济特区这个试验,从体制外转到体制内,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建立经济特区的基本指导思想没有变,经济特区仍要坚持在改革开
放中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思想。中央已经决定我国今后15年经济工作
要实行两个转变: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新形势下,经济特区要利用有利
的国际环境,发展和增创15年积累起来的优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在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框架的基础上,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建立全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积极探索和创造更多的经验;进一步加快
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同国际经济的必要接轨的步伐,调整经济结构,加
快技术进步,继续保持特区经济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大力加强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使两个文明同步发展。抓住机遇,充分运用好外部和
内部的有利条件,为实现两个转变闯新路,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
建设就一定能够登上新台阶,更上一层楼,为实践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作者:国务院特区办公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 雷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