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旅行》导课设计
◆ 相文文 山东省博兴县博奥学校 256500
教学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门艺术。其中课堂导入是老师组织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是为开展课堂教学服务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就好似一部交响乐的前奏,能够先声夺人,拨动学生的心弦,诱发其学习欲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会起到抑制作用,令学生身心疲惫并昏昏欲睡。因此,一堂课成败与否导课至关重要。
导课设计没有固定的形式,内容不同,开头不同,不同的教师授课效果不同;即使同一内容,不同的方式导入其效果也大相径庭。
深知导课的重要性,我在《我们去旅行》这一课试讲时,先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谈话交流的方式谈起:“同学们,假期里你去什么地方旅游了?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还记得当时为什么选择了乘坐火车(汽车)吗?”(因为当时学生刚刚过完了国庆长假)接下来就是孩子们结合上面的问题畅谈自己旅游的经历。老师接着学生所说的也参与其中:“同学们说的太美了,我都心动了,大家是不是也有点意犹未尽呢?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去旅行吧!”板书课题。
本来是想:这样的导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有话想说,也有话可说。同时设计理念也符合品社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只有来自于孩子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才能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出乎意料的是,试讲结束,课堂导课环节竟没有想象中的理想,反映出这样几个问题:学生有点懵,而且像是在就回答问题而回答问题,似乎与设计意图不相符,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离得比较远,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似乎也没有想象的那样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课堂气氛也不那么热烈。
课后反思,从思维的反向考虑,也就是逆向思维这个问题:既然是外出旅行,为什么要去那里旅行呀?因为那儿美呀、险呀、秀呀等等。那么为什么我们不用这些来激发学生想去旅行的欲望呢?并且通过这些也更能直观地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基于以上分析,我重新更换了导课方式,结合“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教学目标,我把导课换成了我们中国各地风景区的精美图片,像北京天安门、上海的东方明珠、香港的迪士尼乐园等,伴随着优美的轻音乐,一张一张地展示出来。这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精美的图片配着音乐一出现就引得同学们一阵阵的赞叹:“太美了!太漂亮了!”有的地方学生去过,他们就直接喊出了这个地方的名字。图片欣赏完以后老师问:“同学们,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回答道:很美,很漂亮,真是人间仙境。后来更换更加精美的地方的图片,还配上一句诗意的解释:苏州园林甲天下,被称为东方拉斯维加斯的澳门,塞外江南——伊利,集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等于一身的绍兴,神秘的神农架,天上人间的旅游之地阳朔等。这些美得让人心醉的地方,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他们赞叹:太美了,是真的吗?导课结束后学生还沉浸其中。如此的表现,是他们在课堂上的真实感受,同时也从侧面说明这一次导课设计的失败之由:虽然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虽然符合课程理念,但是那样美得像仙境似的图片又过于空,学生感觉离自己很远,不切实际,让人望而却步,所以只是引起了学生的赞叹,并没有真正激发想去旅行的欲望。那样的方式与内容设计不能激发孩子们的热情和激情。
后来电视上热播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引起我的注意,一调查,孩子们都喜欢,节目的内容又是和旅行有关系的,我何不尝试一下用这个来导课?利用课前交流时间,我先播放了《爸爸去哪儿》主题歌,这一下孩子们的注意力全吸引到这儿来了,很多同学都不约而同地跟着唱了起来。接下来我又借用节目中“每期都要完成一项有挑战性的任务”这一形式,来激发孩子们探求新知的欲望。果然,孩子们激情饱满,很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当然也顺理成章地完成了本节课教学目标。这样的导课,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课下松散的精神能够快速地回到课堂上;并且在优质课评选的舞台上,歌曲也能缓解老师和同学们的紧张情绪。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就应抓住新课导入这一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导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新课的金钥匙。导课的方式很多,但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导课都必须遵循从学生实际出发,符合教学的目的性和必要性。如果教师的导课简洁明快,新颖别致,富有吸引力,就能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赞可夫认为:“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能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吸引力,还能使学生快速进入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状态,更能使教师引入新课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因此,课堂导入的优化设计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教师要努力在一节课的开头如磁铁一般扣住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论文作者:相文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6月总第19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学生论文; 孩子们论文; 同学们论文; 这一论文; 方式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课堂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6月总第19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