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养殖:几家欢喜几家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家论文,特种论文,几家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已经过去的2014年中国的特种养殖业像是遭遇了一场“寒冬”,毛皮收购价格下跌、免业发展受阻……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奇、特”本来是特种养殖的三大优势,但近年来,反倒成了行业发展的绊脚石,如何准确把握市场“脉搏”,成为特种养殖从业者们深思的问题。 兔业正前行 2014年10月14日,第四届兔业发展大会在四川德阳市举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秦应和指出,从经济角度来看,由于养兔的成本低,繁殖快,在农村和较贫困地区,发展养兔业是一个很好的助农增收项目。从生态角度考虑,养兔使用的是粗饲料,其中主要为草,是生态饲养的很好体现。而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秘书长何新天表示,要发展好免业,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此外,还需要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坚持产业化方向,走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化的道路,以促进养兔业蓬勃发展。 蜂业求变革 近年来,中国蜂农艰苦的生存状况和中国蜂业的发展现状已引起相关部门和机构的高度关注。 中国作为产量大国,却是蜂产品产值的创效小国。中国蜂王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明虎和蜂农蜂产品打了40多年交道,他说,目前,中国蜂产品主要出口地是欧洲和日本,少量出口到东南亚及中东地区。以蜂王浆为例,蜂农出手价每公斤100~110元,出口欧洲价为每公斤30多欧元,当地蜂产品商将中国蜂王浆重新包装加工后以每公斤400多欧元售出,两者间的价格差显而易见。 目前,我国蜂产品安全和质量控制都已步入规范阶段,成熟的市场竞争应该是质量和品牌的竞争,而不是恶性的低价争斗。中国蜂产业求新、求变的目标已经明确,但实际困境短时期难以化解。 鹿业谋发展 2014年9月份,在辽宁省西丰县第五届中国鹿业发展大会暨中国(西丰)鹿与生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西丰县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长春市东大鹿业有限公司等国家科研单位及知名鹿业企业签订了鹿与生命健康产业战略合作、国家种源基地等5个鹿业发展项目。 中国中药协会执行副会长张世臣认为,鹿业发展现在面临的一个主要瓶颈就是只有马鹿能够加工入药,而梅花鹿不可以。但是,近期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如何解禁养殖梅花鹿可入药问题,这对广大鹿产品加工企业是一个好消息。 驴业建联盟 2014年8月25日,中国国家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新疆成立,以推动中国驴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据统计,饲养一头奶驴年可增加纯收益6000元以上,是可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当地驴存栏量的30%用于生产驴奶,年可增加纯收益6亿元,能解决1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困难群众生活问题。如果将生产的驴奶全部进行深加工,其产品产值则超过40亿元,是真正的“一头毛驴就是一个小银行”产业。 毛皮业遇冷 2013年年底以来遇到了全球性“寒冬”,中国作为最大的毛皮动物养殖国、最大的加工国、最大的消费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国,在这次市场低谷来临的时候,首当其冲。 在中国最大的生皮毛交易市场河北尚村,主要交易来自山东和东北地区的生皮。相关数据显示,国内貂皮价格在2002年达到最高,每张为800元,2003年猛降至每张200元;之后呈震荡走势,2010年曾达到每张400元。 去年2月份,哥本哈根皮草拍卖会上,连年上涨的貂皮拍卖价开始下行,到6月份的拍卖会时,拍卖价跌幅最大的貂皮品种,距离最高点已经“腰斩”。 对于国内市场而言,皮草等高端奢侈品市场也开始不景气。目前,原价在万元以上的貂皮大衣,现在几千元不等。 联系电话:0351-4282462特殊的繁衍:几个幸福的家庭和几个悲伤_特种养殖论文
特殊的繁衍:几个幸福的家庭和几个悲伤_特种养殖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