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项目前期阶段造价管理策略探讨论文_谭学政

市政道路项目前期阶段造价管理策略探讨论文_谭学政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天津 300300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市政交通工程的内容,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项目,政府、企业和机构将予以大力支持。因此,市政道路项目前期成本的规划和管理已经成为项目前期非常重要的工作。有必要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以避免管理不善造成资金浪费和经济损失。

关键词:市政道路;项目前期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引言

市政工程主要是指非盈利的、具有服务性质的公共场所的生产和生活建设。它包括许多项目,如绿化、照明、消防、道路交通、水利系统等。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有必要对市政工程造价进行规划和管理,尤其是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早期阶段。作为城市运营的命脉,有必要在市政道路项目的早期阶段讨论成本管理问题。

1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1.1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投资决策(可行性研究)阶段是建设项目的起始阶段,也是工程造价的产生源头。投资估算的精度大小决定建设方案能否正确选择,而建设方案的选择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整个项目的投资。据有关资料统计,投资决策阶段对一个项目的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可达到80%~90%,所以项目前期的投资决策直接关系到整个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高低。但有些建设单位为了满足立项的审批条件,随意压低投资估算,或者主观臆断随意确定建设规模,或者投资意图不明确随意确定建设方案,这些都会对后期工作产生影响,从而造成投资损失或浪费。

1.2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在工程项目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影响项目造价的关键阶段。有资料显示,一般设计费占工程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不到1%,但设计本身对项目造价的影响程度却可达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对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设计保守,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考虑造价影响;设计深度不够,寄希望于后期变更;设计生搬硬套,与现场施工条件不对应,导致设计文件不能用于施工,影响施工进度;不同专业设计人员间缺少沟通,导致不同专业设计图纸间互相矛盾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项目的造价。

2 市政道路项目前期造价管理需要注重的问题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造价主要受项目方案的规划、工程建设的时间、原材料造价、工程项目结构等方面影响。一般来说,市政道路工程规划方案由项目内容决定,需要从实际情况、建设方案等方面综合考虑,像是桥梁、隧道工程,排水工程等内容,就必须考虑到道路行进范围的地质地理特点进行线形选择。线形的选择决定了道路、桥梁、隧道、排水管网等的长度,也就直接影响项目的占地面积、土石方的利用情况等具体工程数量。而项目工程建设的时间规划必须考虑到开工时间、项目工程的总工期以及各个阶段的施工时间节点和进度。如果不考虑到开工时间,出现季节差异,项目工程的各个阶段时间节点必然受到影响,项目的总工期也必然发生变化。而项目工程的时间节点出现变化,会影响到道路工程的造价,也影响到运营成本,造成资金浪费。道路工程结构的规划,是市政道路项目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成果,也是造价管理中占比重最大的一部分。一材料般来说,道路工程结构的造价约占市政道路工程总价的六成,其中包括了道路工程结构施工的费用和工程建筑的造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工程原材料的选择也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管理,目前建筑市场材料种类繁多,特点各有差别,如果选择了不合适的原材料或是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材料,不光会影响到项目工程的造价,还会为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合理选择工程原材料,这也是市政道路项目前期阶段造价管理必须注意的问题。另外,不同的建筑工艺、施工方法、工程器械等条件也对道路工程的造价管理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在市政道路项目的前期规划阶段予以重视。

3市政道路项目前期阶段造价管理措施分析

3.1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首先作为工程项目的建设主体,项目建设单位应该实事求是地从拟建项目的建设地点、建设目的以及项目建成后的使用功能出发,仔细进行调研和考察,并根据征地特点,合理规划功能分区;其次根据建设需要,对项目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条件进行研究,也即是对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对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即是对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最终选择出技术上可行、造价上合理的建设方案,并编制出高精度的项目投资估算,使其真正起到控制工程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3.2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一是保证地质勘查结果的准确性。地质勘查是设计工作的基础,地质勘探结果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设计方案是否可行。二是设计招标制度的完善。在满足设计任务书的前提下,把设计作品的经济性也纳入设计招标的评标条件之一。设计招标制度的推行不仅可以提高设计单位的竞争意识,使其自身能不断地与时俱进,还可以通过评标过程选出既能满足工艺和功能要求,又能节约造价的设计方案。三是实施限额设计。即根据获批的设计总概算来作为施工图设计的基础。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算着画”,不仅要考虑现场施工的可能性,还要考虑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四是推行奖惩制度。通过对设计作品建立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对因设计问题而增加工程造价的设计单位给予惩罚,而对于设计作品优秀的设计单位给予奖励,从而调动设计单位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责任心。

4 市政道路项目前期阶段造价管理具体办法

市政道路项目工程的规划设计应以经济性、实用性为基础。在前期工程设计规划阶段,对项目建筑材料、工程构造、施工工期等影响项目经济性的因素进行研究。只有掌握了足够的工程建设资料,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项目工程的造价,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根据项目特点,在同样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选择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应当根据专家评审和勘测的数据,进行技术经济指标对比,得出符合市政道路项目规划要求的项目工程设计方案和工程造价的报价表。根据得出的结论,综合考虑道路的后期管养维护费用及材料的使用寿命,最终选出最适合工程项目的工程构造和工程材料。同时,还需要根据得出的工程构造和工程材料,结合实际施工条件,为项目施工选择合适的施工工法。一般来说,市政道路建设可以通过人工开挖、下管、保护性施工完成,也可以通过机械进行水平定向铺管。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人工工程可控性强,但施工工程大,工期强,风险也更大;机械定向操作则具有施工速度快的优点,但工艺复杂,且对材料的强度有要求,可控性较弱。这就需要在前期规划阶段做好方案设计,从经济性、实用性角度出发,得出最适合的施工方案。

结语

总结可知,市政道路项目工程建设,离不开前期规划阶段工程造价的分析和管理。需要在项目决策阶段,通过讨论、对比、参考同类项目等做法,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及合理化建议,最终得出最符合社会效益需求和经济效益需求的工程规划。

参考文献:

[1]陈 学.浅谈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3):1523.

[2]宋 勇.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7(22):245

论文作者:谭学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项目前期阶段造价管理策略探讨论文_谭学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