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糖尿病血糖检验的临床分析论文_朱艳1, 戈惠丽

朱艳1 戈惠丽2

(1常熟市任阳卫生院 215539)

(2常熟市医学检验所 215500)

【摘要】 目的:探讨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早期临床诊断的价值及意义,以及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进行讨论。方法:将本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80例从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尿清蛋白/肌酐(UALB/Cr)、血清中α1-微球蛋白(α1-MG)、C-反应蛋白(CRP)、血清胱抑素C(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联合检测与单一检测阳性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尿UALB/Cr、血清α1-MG、CRP、CysC、HbA1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4.6%,显著高于单项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基本控制在10.9 mmol / L以下。结论:糖尿病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均可于不同时期发生变化,可以作为糖尿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对糖尿病的早期筛查与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对保证患者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血糖;糖尿病;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184-02

糖尿病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带来很大的伤害,而且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也会造成很大危害[1]。目前,糖尿病的发生率呈现连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并选择正确的可以将患者身体和精神的伤害降到最低的治疗方法,并对治疗后患者血糖检验进行临床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通过对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80例患者多项生化指标的测定分析,了解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的诊断,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进行糖尿病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男43例,女37例,年龄40~60岁,病程2~7年不等。所有患者均未并发其他基础疾病,排除尿路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80 例从健康体检人员中筛选,排除与被监测组有相似症状相关等其他疾病, 其中男41 例, 女39例, 年龄40~60岁。经过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合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等条件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饮食疗法

在饮食中,要对患者实施科学的评估膳食疗法,注意能量和营养的合理搭配。在饮食中,做好膳食结构合理的同时,要尽量减少患者对糖分的过量吸收,减轻患者糖分解的压力。如果糖尿病患者属于肥胖型患者,在饮食供给上也不能考虑到是否会引发体重下降的趋势,这一措施主要是减少饥饿性酮症的发生概率。

1.2.2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糖尿病干预疗法,在控制血糖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是一种简便易行且不良反应很低的干预措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运动疗法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可以有效分解体内糖分。运动疗法种类较多,比较常用的是餐后慢跑与散步,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保持在30min左右即可。

1.2.3 药物疗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糖检测,对血糖检测结果没有达到标准的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对于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和用法,遵循目前胰岛素统一使用标准进行:中效胰岛素的量约占全日胰岛素治疗用量的30%-50%,其余的胰岛素用量可以按情况进行三餐前常规胰岛素治疗。并且,胰岛素的用量还要随着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而有所调整。

1.3 研究方法及参考范围

所有待检者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采集。迈瑞BS-4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液。检测指标及标准参考范围如表1所示:

表1 生化检测指标参考

注:联合检测某一项为阳性即可判定为阳性

1.4 血糖控制标准

对血糖控制的好坏,要有一个参考标准进行衡量。血糖控制标准包括:患者的饥饿感较低;患者空腹血糖指标在3.3-5.6 mmol/L之间;一日三餐的血糖控制在3.3-6.7 mmol/L之间。

1.5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标准设定为a=0.05,当P<0.05时认为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生化指标检测数据比较

由表2可见,观察组尿UALB/Cr、血清α1-MG 、CRP、CysC、HbA1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比较(x-±s)

2.2 观察组各项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情况比较 

UALB/Cr检测阳性75例(93.75%),α1-MG 检测阳性68例(85.0%),CRP检测阳性57例(71.25%),CysC检测阳性52例(65.0%),HbA1C检测阳性50例(62.5%),5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4.6%,显著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治疗效果

研究组患者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基本控制在10.9 mmol / L以下,仅有6例患者的血糖浓度在10.9 mmol / L以上,(见表3)。

表3 血糖控制结果

3.讨论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尿液生化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通过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阳性率的比较,提示尿UALB/Cr、血清中CRP、CysC、HbA1C、α1-MG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阳性率。糖尿病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均可于不同时期发生变化,掌握其变化规律,可以作为糖尿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目前,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医师采用了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药物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以多种方法相互协作的方式来适应病人现实生活状况,以最大程度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看出,对4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后,患者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血糖基本得到控制,且大部分患者血糖控制在10.9 mmol / L以下。这一结果也与国内相关报道结果类似,进一步证明了对糖尿病的早期筛查与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对保证患者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伟,宋倩.糖尿病循证营养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糖尿病教育与管理杂志,2010,7(1):18-23.

[2] 陈晔,唐玲华.妊娠期糖尿病9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21-22.

论文作者:朱艳1, 戈惠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6

标签:;  ;  ;  ;  ;  ;  ;  ;  

探究糖尿病血糖检验的临床分析论文_朱艳1, 戈惠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