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绥芬河 157399
【摘 要】目的:探讨儿科优质护理中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 2014年 1月 ~ 2014年11月收治的 100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支气管肺炎患者对照组50例,入住非试点病房; 5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入住试点病房。将20 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 2 和对照组 2 各 10 名,对照组护士按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护士按支气管肺炎(非重症)临床路径护理观察组患儿。观察、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胜任力、护理记录用时、护士接瓶次数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平均住院时间(t = 3.26,P < 0.05)、两组护士接瓶次数(t = 7.98,P < 0.05)和记录时间(t = 6.48,P < 0.05)、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X2= 7.34,P < 0.05),差异均显著。结论:在儿科中实施支气管肺炎(非重症)临床路径,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路径;儿科优质护理;应用
前言: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肺炎,是小儿疾病中的主要常见病,大部分患者是婴幼儿,多发于气候变化时和寒冷季节;支气管肺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近年来,由于新生儿数量的增多,尤其是二胎政策的开放,导致每日就诊的患儿较多。如何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临床路径是根据某种疾病的诊治要求制订的系统标准化临床路径图,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按此路径图来接受治疗和护理的一种医疗服务模式。本文就本院对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作用的研究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2014年 1月 ~ 2014年11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其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0.8-7.1岁,平均年龄2.6岁,病程8-32d,2组均分配20名护士。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齐全,且病情、性别、年龄等方面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实验组患儿采取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具体如下:首先需要对全体人员进行临床路径知识的培训,并抽取培训合格的人员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依据《小儿肺炎临床路径》的内容,制定出适合本院儿科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路径管理方案表,其中包括医生、护士的临床路径。在护士的临床路径方案表中,必须按照时间顺序详细标明护理的处置方法,支气管肺炎的观察内容、教育指导的内容等,同时还需要编制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当患儿入院进行治疗时,护理人员需要向患儿及其家长简单介绍临床路径的知识,获得患儿及其家属的认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对于那些中途不能按照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的患儿,护士人员需要做好记录,写清原因[1]。对于中途出现的突发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向主治医生报告,做好治疗及紧急护理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中所得数据利用 SPSS17.0 进行处理和分析,统计方法为对计量资料采取 t 检验进行分析,对计数资料样本率则采用 X2检验进行分析,当判断指标 P < 0.05 时,表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结束后,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6.91 ± 1.02)d,对照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9.13 ± 1.24)d,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比较(t = 3.26,P < 0.05),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这表明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可以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节约经济成本,尽早促进患儿康复。同时,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满意25例,一般 15例,不满意10例,满意度为 80% ; 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满意9例,一般7例,不满意34例,满意度为 3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X2= 7.34,P < 0.05,符合统计学标准,这表明对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可以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儿的疗效。
3.讨论
3.1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点
支气管肺炎在临床中又称小叶肺炎,是儿科治疗中最常见的肺炎。有调查显示,在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而且其病死率和患儿的死亡率也高于发达国家[1]。在我国目前现状中,小儿肺炎也是影响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其他疾病。因此如何降低肺炎的病死率,提高肺炎儿童的存活率,在临床中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当儿童患有支气管肺炎时,其起病一般较为急和缓慢。对于急发的患儿,通常在临床上会表现出发热、拒食或呕吐、嗜睡或烦躁、喘憋等症状。其在发病前通常有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其体温较高,通常多为 38 ~ 39℃,部分患儿则高达 40℃ 左右,大多为驰型或规则发热。对于那些较为弱小的婴儿,其发病较为迟缓,发热不高,咳嗽和肺部体征均不明显,通常在临床中会表现出拒食、呛奶、呕吐或呼吸困难等症状,给儿童的生命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儿童进行早期治疗,促进其早日康复。
3.2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随着当今医学的快速发展,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逐渐发挥其重要性。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标准化、科学化的护理模式,可以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有严格的工作流程以及确切时间要求,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对患者的病情的预见性;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避免产生护理差错,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时间的发生;这种计划性的护理方案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可达到使患者快速康复的效果。临床路径的实施是以患儿为中心的诊疗护理计划,根据患儿病情、主管医生的治疗计划,护理人员按照路径表内容进行护理,减少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不必要的重复,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在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护士是主动地、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和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积极性,融洽了护患关系,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本院经过研究得出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作用较明显,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罗 丽,袁兆康,钟荣梅.临床路径在儿童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2012,52(5):80-81.
[2]占琼英,周兰英,杨少强,等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7):31-32.
[3]梁美华优化护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963一964.
论文作者:吕志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肺炎论文; 患儿论文; 支气管论文; 路径论文; 满意度论文; 儿科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