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提高能效进行研究,首先对能源矛盾突出进行介绍;其次对公共建筑耗能严重问题展开分析;最后对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管理问题角度详细探索,目的是提高暖通空调系统能效,节省更多能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进步。
关键词: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资源利用;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能源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这种能源短缺问题的产生对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和限制还是比较大的,基于此,切实提升能源应用效率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并且应该较好落实到各个行业中。针对公共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来说,其确实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公共建筑的应用效果,也提升了人们的舒适度,但是同时也必然会产生较大的能耗,针对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很多能源消耗并非是必不可少的,而是被无端浪费掉,因此,针对这些能源进行相应的控制和优化,进而也就能够提升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应用效率。
1、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能效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资源能耗大国,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能源匮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问题正逐步显现,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在建筑领域这种现象体现的尤为明显。我国建筑行业的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的比例普遍已经超过了28%,在很多地区这个比例甚至达到了40%。可以说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了能源的重要消耗方向,而在建筑行业中,建筑能耗都属于暖通空调能耗,暖通空调能耗在建筑行业能耗中的比例还在不断上升,激化了能源的供求矛盾,也制约了建筑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现有的节能技术水平下,完全可以做到节约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能效节约设计目标
实现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目标,就要在工程设计阶段,注重将节能有效措施加入到工程设计方案中。因此,工程节能方案的设计应以节能目标为向导。
2.1 负荷计算要科学
一些暖通工程在计算负荷时,在确定了负荷量后,会在其基础上增加至少1/2负荷。然而这些增压值不仅没有在暖通系统实际运用时发挥作用,反而增加了工程的前期投入。致使大量设备的闲置,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就公共建筑的节能标准来看,,设计单位在对暖通工程进行设计时,应以12月为周期,逐项定期的对暖通工程的负荷进行动态计算。供热与制冷的最低消耗与最高消耗都要详细记录,作为计算负荷的重要依据。
2.2能效控制要有效
暖通空调工程中的重要组成之一是输配系统,在公共建筑中,输配系统的能耗占暖通工程总能耗的65%~75%,输配系统的能耗也是影响整个暖通系统能耗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输配系统的能耗成为降低暖通系统能耗的关键。例如,合理的运用变频技术,降低水泵、风机的能源消耗;科学的确定冷暖风的供输线路,节省其在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2.3 建筑设计要合理
建筑工程的防热隔冷设计合理性也是节省暖通工程能耗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对暖通工程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工程的室内设计特点,科学计算出不同建筑室内环境温度,以此作为暖通工程负荷计算的依据。据统计,在夏季制冷期间,每降低1℃,就要增加能耗9%~11%;冬季供暖期间,每升高1℃,就要增加能耗6.5%~9.5%。同时,在对暖通工程进行设计时也要考虑到人体的实际需要,过热或过凉对人的身体健康都是不利的。
2.4节能新技术的应用
在暖通工程设计阶段,可以将节能新技术应用其中。有些节能新技术需要的工程投入较大,此时,就要综合考虑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平衡初期经济投入与后期节能之间的关系。近些年,不断涌现出来的节能新技术的使用成为节能方案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例如,前面提到了变频技术、变风量空调系统、太阳能技术、热泵技术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高暖通空调系统能效的措施
3.1优化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对于公共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应用中能效的提升来说,首先就需要重点从设计方案的优化入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把关,这种设计环节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点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1)优化输配电设计。输配电设计同样也是整个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和相应的能耗同样也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对于输配系数来说,更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基于这种输配电方面的合理设计来说,变频技术的合理应用是比较有效的一种解决和优化手段,在设计中恰当应用变频技术的价值和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其对于控制参数的调节是非常有效的。
2)恰当设计公共建筑室内环境参数。对于公共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大小来说,其室内环境参数的大小确定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室内环境参数如果设计过高的话,不仅仅影响到公共建筑的正常应用,还会造成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增加,进而产生能源的浪费。因此,结合人们的正常需求特点恰当设置合理的室内环境参数也就显得极为必要。
3.2 完善管理体系
首先,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需要明白自己应该承担的工作情况,明白管理工作的意图和重要性,合理地运行管理系统。其次,企业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任务。
3.3进行能量回收
能量回收是一种新的节能技术,它体现了新技术对暖能工程能耗节省上作用的发挥。能量回收系统的装置是新风换气机适用于时间集中、人员密集、存在大量怪味与烟气的场所。它是由两台风量相等的通风机组成的,其中一台是将场所在污浊的空气给排放到室外,另一台则是将室外新鲜的空气置换到室内。而在空气转换的过程中,还会利用全热交换器,完成热量的转移。既不会室内的温度产生影响,还不必再需要更多的能源消耗。
3.4冷热量计算
暖通空调系统可以与风机盘管相结合,温控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组合。它设定的项目有温度、风机、模式,可以控制室内温度、空气流通量以及室内的舒适度。还可以在风机的盘管上装配一个电动两通调节阀,来实现盘管内水量的监控。温度的调节可以通过温度旋钮来进行设置。如果暖通系统使用效率较低,对升温和降温的速度要求较快的场合,可以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室温的调控还可以在回风管道上加一个传感器,用于检测回风的温度,并将信息返回到控制器上,这样暖通系统就可以根据传输回来的信号来调解温度了。
3.5水力平衡装置的使用
水力平衡装置的运用可以防止系统水力失调、节省能耗,水力平衡装置也是当前暖通工程中的新技术。在使用水力平衡装置时,首先要确定流量,影响流量的因素有管径、流速、压力等。其次,在确定工程规模,水力平衡装置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暖通工程,它只适用于规模较小、供热管线路较短的工程。为了保证水力平衡装置作用的发挥,可以在建筑物的热力入口位置添加一下静态水力平衡阀。
4结语
现如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在公共建筑中,中央空调系统的使用得到了普及,居民对于建筑内部环境的质量与品格要求越来越高,空调系统的设计理念和装修的技术也不断得到提高。目前,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暖通空调系统的重要性,更加关注系统能效的效果问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也不免需要考虑怎样才能降低消耗提高能效。因此,设计时注重提升系统的能效,将成为空调系统设计者的一个必须考量的项目。需要加强设计工作人员以及管理工作人员对于本身工作的重视以及关注,并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暖通空调系统。除此以外,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关规定,确保暖通空调系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侯春林.试论暖通施工管理[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
[2] 李本健.暖通工程的施工技术之我见[J].江苏商报(建筑界),2013.
[3]关丽国.浅议暖通工程系统中节能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3.
[4] 杨东亮.暖通工程施工中暖通设计的问题研究[J].江苏商报(建筑界),2013.
论文作者:薛君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暖通论文; 空调系统论文; 工程论文; 公共建筑论文; 节能论文; 能效论文; 水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