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桩基础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其施工工艺水平与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用年限等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性这一实况,本文通过分析提出要做好桩基施工技术实施作业的建议,具体是对钻孔灌注技术和人工挖孔技术进行探究,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项目;桩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行业在获得发展空间的同时也要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随着建筑构造日趋复杂,桩基础施工形式和要求同时也趋于规范。为了确保桩基础施工的质量,施工人员明确施工要点是施工的关键,管理者重视质量检查是保障。对于这情况的发生,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桩基础施工技术所适应的施工情况的基础上,对相关的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管理工作要点进行讨论。
1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在新的时代,我国的科学水平不断的提升,建筑行业总体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许多工业建筑共和民用建筑在施工过程当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桩基础结构进行施工。桩基础是广告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了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可以有效的避免发生的沉降。
1.1人工挖孔桩
首先,对被挖孔方位和中心点进行精确的定位,并借助打造一个十字架形的调测实现检查的目标。做好孔洞内的空气质量检查工作,确保有害其他排除的时效性,其次,施工人员对桩基规划孔洞深度进行严格的把关,及时的清理洞孔底部杂物,进行地基能力承载测试,展开桩基内部植入主筋,在通常情况下被植入主筋的根数不少于4根。最后,在对桩基浇筑混凝土的环节当中,必须要管控好串筒底部和混凝土表面的间距,通常情况下不大于2m。每次浇筑的混凝土高度为0.3~0.35m时,必须要对其进行充分的震荡,若桩孔内水量过大,施工人员就应该考虑应用水下灌注技术[1]。并且在施工的时候加盖工序应该体现出规范性。
1.2钻孔灌注技术
首先,在进行桩基础施工这一工序时务必带有精确性,护桩环节落实最大的功能就在于为日后施工人员检查桩基孔洞位置的准确性提高有利的条件,其次,确保保护筒敷设的紧凑性,施工人员必须要把周围的建筑杂物清楚干净,保证护筒中的泥浆面高于施工现场水准的1m以上。并所构建的泥浆池也必须要满足施工的需要,其容积大小和桩基直径、孔洞深度等因素有着紧密的关系。泥浆沟长度得到了保证的同时确保其表面的平滑性。为了降低桩基础施工过程当中孔洞直径或者长度缩短等问题出现的概率,施工人员还应该密切关注钻孔内部的地质土层变化情况,确保其和地质勘察环节当中所获的数据信息的一致性。桩孔清理环节必须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严格的把关,使其和国家下达的规范相匹配,比如:桩内含砂率不高于2%,泥浆的浓度在1.03~1.1区间取值和黏度取值范围在18~20g等,最后,在对桩基灌注混凝土之前,必须要检查导管的严实性,当然接头衔接紧凑性的检查工序也要严格的检查,是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例如桩基第一次灌注混凝土时,混凝土量的多少和导管敷设的深度有关,通常情况下其与地表的间距大于2m,最后取值范围为2~4m,不能大于6m,保证拆卸的频率。同时监测桩斗的承载力和第一次灌注标准是否匹配等,都是成为能否顺利完成基灌注环节的重要因素。
2工程的概况
以某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为住宅工程,地上28层为住宅,地下两层作为停车室,地基基础的深度是7.0m,工程项目基础采用筏板基础和剪力墙配合模式。因为该建筑工程周围都是居民区,建筑施工场地面积比较小,水位的变化幅度比较小,在地下水的影响下,项目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很容易出现侵蚀。在该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场地属于软场地类型,其抗震位置位于不利的地段[2]。
3桩基础施工的质量管理
3.1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和处理的措施
(1)孔洞的塌陷问题,质量问题的成因比较多:包括现场制作的泥浆性能和施工标准之间缺乏的匹配性,桩孔中有承压水、强透水膜或者是孔中水大部分缺失等导致水头高度存在的缺陷,护筒敷设深度的不达标和钻机震荡过于剧烈所导致的桩孔塌陷等。具体处理方法有:(1)选购高性能质量的泥浆,确保水头高度的稳固性,(2)对桩基础施工的时候,最大限度的降低与孔壁碰撞时间出现的概率[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钻孔倾斜的质量问题,具体发生的问题有:(1)钻机底座在安放环节中缺乏了平衡性,(2)钻杆发生扭曲后降落缺乏了均称性。解决的措施有:维护钻机底座安置的平整度是基础,同时确保转盘,卡钻和地面之间的垂直性,对于一些土质复杂的施工场地,转机运行速度必须要受到严格的管理,在检测钻孔垂直性环节上应该体现出时效性[4]。
3.2预制混凝土桩和钢桩质量的管理
混凝土和钢桩质量问题通常是以断柱和废柱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施工人员在打桩之前了解场地情况,包括岩层分布规律、埋设深度、形态趋向和溶洞规格尺寸等,其中桩基的有效桩长度=地面高度+实测孔深一桩顶标高。最好应用于静压施工技术,在桩机压力表数值的帮助下对桩承载能力有一个粗略的认同,同时借此辨别桩基的完好性。此外,还可以借助加大桩本强度,参照工程实况来减缩桩尖钢板厚度等方法去实现优化桩基施工质量的目标。
3.3灌注施工的质量问题
理论上讲,初灌量=超灌高度×充盈系数+导管深度。对于灌注桩施工进程当中孔壁塌陷、柱身缩短和膨胀、钢筋笼上升、孔底杂质量过大等问题的处理方法和对策的选择。都可以借助钻孔灌注桩技术来进行操作。在桩基上端持力层钻进的时候,钻斗提拉的速度不宜过大,孔中水面和地下水位间距要高于2m,进而在孔中水压力的作用下使孔外压力得到管制。倘若持力层内有流沙或者淤泥滞留,洞孔清洁务必要开展起来,并且在采购高质量泥浆的基础上科学的应用机械设备,经过多次振捣后使孔中残渣被置换出来,孔洞清理的时长由泥浆循环次数来决定的。,且维持桩孔中水头高度、体现灌注施工的连贯性和快捷性。
4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4.1施工前预案方案
桩基础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机构质量的案例,因此,在施工前要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组织专业施工队伍,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拟定具有针对性的方案。在实施过程当中要严格的执行,出现的问题更要马上解决。比如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是保证桩基础施工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规范每个施工工作人员的质量行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于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施工前施工单位就需要应对施工机械开展全面的检修[5]。测试、使施工机械的各项参数符合需要后,还有报告给监理电网验收同意才可以使用于工程。4.2施工过程预控措施
同时,桩基础施工必须要有针对性的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在桩基施工的过程当中,严格的根据专项方案进行施工,根据施工的经验,桩基础施工当中的很多质量问题都可以有效的避免开来[6]。如,要做好施工过程当中随时监测桩的定位工作,还需要压桩施工前清理桩位里的障碍物,检查桩机的垂直度等,检查预制的桩质量,发现有开裂桩,在搂桩施工的时候还需要对连接处的杂物、水分等清理,上节桩和下节桩要运用在同一轴线上,这样可以放置接桩出现了松脱的开裂情况。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桩基础施工的要点就是钻孔灌注技术个人工开挖技术,同时还初步了解到了断柱和孔坍等质量问题的成因和处理措施。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科学的利用施工技术,按照施工程序,施工设计落实每一道工序,对孔内的水位进行实时测量,为优质化的施工成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颜蔚.桩基施工的技术要点与质量管理途径研究论述[J].江西建材,2017(24):295-295.
[2]陈成刚.建筑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07):37+94.
[3]刘锐锋.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探讨[J].居业,2018(3):80-81.
[4]李小平.探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18):160-161.
[5]佚名.桩基施工的技术要点与质量管理途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No.492(7):168.
[6]廖武戈.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4).
论文作者:王增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桩基论文; 桩基础论文; 孔洞论文; 钻孔论文; 泥浆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