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会
成都五块石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多重耐药情况,为院内感染监控及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国产黑马自动分析系统,进行临床分离菌种鉴定,同时实施常用抗菌药MIC测定。结果?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18株,其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49株,占比41.52%,其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集中于内科一病房、二病房、外科,占61.23%、10.20%、16.33%%,标本主要源自下呼吸道痰标本,占66.34%,创面分泌物,占11.22%%;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耐药性最低,耐药率36.73%,美罗培南居于其次,耐药率42.85%,其它抗菌药物耐药率多处于60%以上。结论?现实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较高,多重耐药性较明显,临床须不断加强其耐药性监测,以降低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扩散。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是现代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能够诱发肺炎、皮肤感染及败血症等多类感染,此菌属除却对部分抗菌药物天然耐药之外,还能够在诱导条件下产生多类抗菌药物的继发耐药。尤其是随着近些年临床光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持续产生,且耐药性也得到了不断强化,导致医院感染率逐年增高,为临床带来了诸多不便[1]。因此在当前持续了解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及防范策略,降低院内感染尤为重要。本研究对我院细菌室分离出49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患者临床资料予以了总结分析,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整合本院细菌室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患临床资料,涵括病患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等,共收集整合标本118份,包含创面分泌物、痰液、尿液、血液、胸腹水等分离菌株,对同一病患重复菌株予以剔除。
1.2?方法
病原菌培养标本分离培养,采用国产黑马自动分析系统予以药敏试验及鉴定,采取微量稀释法,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及2010版CLSI实施。同时测定抗菌药物MIC,反应版型为NC96,抗菌药物涵括: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美洛培南及亚胺培南等,测定方法为纸片扩散法,以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作为质控菌株[2]。本研究对多重耐药菌株的定义即:分离菌株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3类者,即为多重耐药菌株。对于细菌分离鉴定,依据成都市卫生监督管理局所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73号)文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标准操作程序执行。
2?结果
2.1?标本分布
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18株,其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49株,占比41.1%,分布范围:本院各科室均有涉及,其中内科一病房30株(61.23%),内科二病房5株(10.20%),外科8株(16.33%),骨科2株(4.08%),手术室3株(6.12%),妇科1株(2.04%)。
2.2?标本来源
49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从下述标本中予以检出,其中下呼吸道痰标本检出32株(66.34%),创面分泌物检出6株(11.22%),尿液4株(7.14%),血液3株(6.12%),胸腹水3株(6.12%),其它1株(3.06%)。
2.3?药敏结果分析
从药敏结果分析可见,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于头孢哌酮耐药性最低,耐药株数18株,耐药率36.73%;美罗培南居次,耐药株数21株,耐药率42.85%;依据耐药率由低向高依次排列如表1所示。
3讨论
近些年,医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导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增高存在着多类原因,同病人疾病问题、术创、抗菌药物应用等诱因存在关联,现代临床研究证实,第三代头孢类、氟喹诺酮类广谱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主导因素[3]。因此,在处理因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诱发的感染病患时,须慎重选取应用抗菌药物。
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发生区域来看,其多发于内一科病房及外科、骨科、手术室,占总检出比例的80%以上,而该类病区患者多为基础病情较重及术创面积较大患者,整体免疫力较低且病程较长,在治疗过程中涉及到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治疗,且长时间应用激素及光谱类抗生素药物,导致菌群失调,从而产生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表明,98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除对头孢哌酮药物耐药性较低之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多处于60%之上。因此目前临床上广泛将头孢哌酮作为抗假单胞菌活性的重要药物应用,其不仅能够有效抑制革兰阴性杆菌活性,同时对相应耐碳靑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有着较好抑制效果。
基于不同医院、病区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存在较大差异,在进行治疗因其诱发的感染病患时,须依据药敏结果予以构建定向治疗方案,以强化抗感染治疗成效,具体可采取下述措施:首先须合理择取抗菌药物,在获取药敏结果前,如患者病情允许,则尽可能采用窄谱抗菌药物。同时尽量控制感染源,降低侵入性治疗操作,并定期对感染患者予以监测隔离,强化病房消毒,阻断传播路径抑制菌株的蔓延扩散[4];再者须合理制定抗菌药物联用方案,增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率,提升抗感染效果,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切实改善。
参考文献:
[1]杜正隆.治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探究[J].中国药房,2011,18(23)
[2]丁艳苓.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37(1)
[3]赵建平.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判定方法探讨[J].中国医药,2012,7(12)
[3]钟皓成.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治疗和预后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13.
论文作者:李天会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2
标签:铜绿论文; 胞菌论文; 头孢论文; 药物论文; 耐药性论文; 菌株论文; 标本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第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