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与进步,各类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城市当中拔地而起。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愈发被人们所关注。当前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工程管理的需要,因此需要相关的研究人员能够就建筑工程当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具体的分析,进而实施针对性的策略来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文章就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展开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1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1.1管理意识不强,培训没有落到实处
对于管理而言,管理方法是基本,但是管理最终还是落实到人的执行力上,因此,管理者素质和管理意识将是最根本的保障,但是,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发展飞速,城市化步伐也非常快,相对而言,相关专业的建设管理人才队伍就显得非常匮乏,大大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难度。另一方面,我国对于建筑行业从业者的主动教育和培训体系还不健全,尤其是在民营企业中,建筑项目的进度往往大于一切,这也是酿成建筑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在全社会中大力开展对建筑从业人员的准入和培训制度,高度重视建筑管理中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保障从业人员的质量,也是对建筑行业质量的一大支撑,从主观性上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中质量问题出现的概率。
1.2建筑工程管理存在不规范问题
项目管理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管的上面,对管理的要求也要科学有效,尤其是对于较为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建筑工程,如何规范、有效、科学的管理将显得非常重要。规范意味着专业和科学,建筑行业的管理随着工业化和机械化进程的发展已经从粗放的管理迈向精细化的管理,如何进行精细化、专业化的管理需要因地制宜,这些给建筑工程施工和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因此,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应当高度重视施工工序管理、现场安全和作业秩序管理、注意对施工中高新技术的使用管理,对于可能引起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事项要被列为重点管理类别,杜绝建筑施工中的恶性事件发生,此外,规范的管理还应当结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完善企业相关管理标准以及管理机制,认真落实相关管理制度等,才能真正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最终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3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不协调问题
建筑工程往往具有时间跨度大,同时也存在任务安排和统筹不合理的情况,尤其是在工程施工的某一段时期,容易出现项目管理中的各方搭配不协调的情况。尤其是在市场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中恶性竞争的发展,同时行业标准不统一,导致许多人可以有空可钻,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项目管理的难度,同时也对管理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给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带来极大影响,最终出现建筑工程整体效益、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等。多个方面不相协调的情况可以通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等来看,有些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忽略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不按照科学的作业规律作业,导致施工进展的杂乱无章,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难
以协调,导致最后工程质量的大打折扣,安全措施、管理措施等得不到全面落实,给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带来严重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2.1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全面提高管理意识
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不断加强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提升建筑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有效提高施工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和质量安全意识,在关键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上,需要大力发展和完善现有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在建筑企业的正常运行中,建筑工程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和认真实施,必须在充分利用相关优秀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才能使建筑工程管理的运行机制、工程建设标准等得到有效构建,最终达到让施工人员互相监督和相互管理的目的。
2.2规范从业者行为,提升管理的精细度
在科学的制度和施工准则上,企业需要严格把控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与准则,对现场的管理应当注重实际可行性,并在制度和条例的基础上,强化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稳定性,对一些重要的安全和施工过程管理,需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制度,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责任问责制度,并且在制度上督促责任人对管理的部分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通过有效监督和控制来及时消除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保障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同时,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安全防范意识。由此可见,通过员工的积极参与,对责任担当的具体落实,能够让建筑管理的各个环节高效运行,并对提升建筑安全性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这种细致化、具体化的分工合作,对于优化建筑工程管理的环境有着极大作用。
2.3注重施工现场各种施工材料的管理
施工材料是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一环,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控是有效提升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面。目前,建筑工程的耗材开支占据了工程总投入的相当一大块,因此,注重施工现场各种施工材料的有效管理,提高建筑施工材料的有效利用率,才能真正减少施工材料浪费情况,最终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在建筑材料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监管:一是对建筑材料做好进场前的质量检查工作,必须对入场施工的材料进行合格检查,对一些起着绝对性作用的施工材料,需要进行实地试验后才能使用;二是对建筑材料要做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这要求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的需求做好统计,对建筑进场的时间做好统筹,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图纸和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三是对进场的建筑材料必须做好全过程的监督和跟踪,保障材料供应、存储、发放和使用过程中的科学有效性,从系统性的管理上做好施工建材的质量和成本控制。
2.4注重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及时消除各种隐患
正如前文所述,工程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工程管理的最终实施者是项目的施工者,因此,企业必须加大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培训力度,在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上进行培养和训练,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和工程建筑质量的绝对保障,是企业不断壮大的重要途径,因此,注重他们的专业技能提升和培训,认真贯彻和落实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政策,才能提高施工人员对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两者关系的认识,最终真正维护建筑企业的利益、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效用。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也应该随着变化,创新出最先进的管理模式。需要建筑工程的从业人员不断的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不断的研究,确保管理系统的时时更新,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宇.量化评价在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3.
[2]王清梅.信息学院教学楼改造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5.
论文作者:陈金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