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体系:马克思列宁_认识论论文

辩证法体系:马克思列宁_认识论论文

辩证法体系:马克思与列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辩证法论文,列宁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的新世界观体系的提纲性蓝图,列宁《哲学笔记》中的证法要素16条》是列宁当作世界观和认识论理解的辩证法体系的要素性蓝图,两者集中地体现了两位经典作家的哲学世界观倾向,我认为两者既有较大的倾向性差异,又可以互补,现作一点比较研究。

马克思是紧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之后写下这一《提纲》。马克思在《手稿》中首先批判了“现代国民经济学”的所有前提和规律及劳动价值论,独创了劳动的对象化和劳动的异化理论,提出了扬弃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实践的人本主义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并通过“实践方式”、“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解决了哲学史上的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彼此间的对立,进而扬弃了费尔巴哈人的本质异化的辩证法和黑格尔的否定性劳动辩证法,创立了作为世界观历史观理解的劳动实践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集中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创史观,进一步把实践的观点放到群众这一历史主体上,创立了“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这一群众实践创史观,并以这一作为世界观理解的历史观重新审视了近代形而上学本体论哲学史,用群众实践的观点彻底消除了“精神和物质(批判称群众为‘物质’)的对立”,认定“唯灵论和唯物主义过去在各方面的对立已经在斗争中消除,并为费尔巴哈永远克服。”①正是在以上群众劳动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写下了这个《提纲》,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宝贵文件,我认为这一新世界观就是把人的感性现实世界和历史当着实践来理解的新世界观和新历史观,是马克思的实践世界观和实践历史观体系的提纲性蓝图。

列宁在写下《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前五年写作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主要以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诸文本及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近代唯物主义者的文本为根据、批判了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尤其是认识论,阐发了他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列宁是以《唯批》的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认识论审查判据、彻底地颠倒了黑格尔逻辑学的客观唯心主义本体论体系,即“打倒天:唯物主义”,并从中扬弃出辩证法的天才内核。在扬弃《逻辑学》的辩证法行将结束时,列宁提出了辩证法要素16条。国内研究《哲学笔记》的学者普遍认为辩证法要素16条是列宁草拟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体系的雏形②。

既然两者集中代表了两位经典作家的哲学世界观倾向,对此作一点比较研究,讨论一下其间的差异以使更合理地互补或统一是有意义的。

(1)哲学对象的比较。马克思的《提纲》第一条首先提出“对事物、现实、感性”应该作怎样的哲学理解,我认定这“事物、现实、感性”就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对象,这一对象决非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整个宇宙的物质本体即“自在之物”。马克思通篇没有涉及客观存在的“物质”和“自在之物”问题,所谓“事物、现实、感性”是与人的活动有关的感性现实世界即属人的世界,随后几条涉及的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现实的世界”、“世俗基础”、“世俗家庭”、“人的本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市民社会”、“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所以我认定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的对象就是由人的活动、人的关系组成的“人的感性现实世界”,还认定这是对传统物质本体论对象--整体世界形上本体即“自在之物”的彻底否定,是哲学对象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革命!列宁的辩证法要素的第1条则是“观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技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观察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或观察方法,那么作为世界观的辩证法要观察谁的客观性,列宁明确讲是“自在之物本身”即存在于人之外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自在之物本身的统一和发展的规律,而决不是通过人的意识和实践改变了的“为我之物”。16条的辩证法讲的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辩证法及人对这一客观事物辩证法的认识,根本不涉及人的实践改变事物的辩证法,不涉及人的存在、人的本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唯有一处提到人,但讲的是“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是认识论问题,不是实践论问题。也就是说列宁复归了旧唯物论的物质本体论的对象--“自在之物本身”,这与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的对象是有区别的。(以上引文均取《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载《马恩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一卷第16-19页,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238-240页,以下只注明其条数而不注明出处。)

(2)哲学的基本问题和逻辑基石的比较。《提纲》的11条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就是说马克思把“改变世界”视为自己的新世界观的基本问题,而这一基本问题不再是本体和派生物、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而是主体和客体的改变和被改变的关系,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第3条)”的关系。对这一基本关系及由这一关系所产生的“事物、现实、感性”、就不能象“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那样“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也不能象“唯心主义”那样从抽象的人的思想的能动性方面去理解,而只能“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于是“实践”的观点就成了马克思把握人的感性现实世界的最基本的观点,实践范畴则是马克思新世界观逻辑体系的“基石”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就是“实践世界观”。由于列宁把“自在之物本身”即宇宙的形上本体视为哲学的对象,于是“自在之物本身”和由此派生的“实例”之间的关系及客观的“自在之物”及人的主观精神之间的关系则成其基本问题,在其它条,前者展开为现象和本质的本体论辩证关系,后者展开为人的认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认识论辩证关系。由于这一关系是本体与派生及主观和客观的反映被反映关系,而不是改变和被改变的关系,于是就不必要从实践的角度而只从客观性角度来把握就行了。所以列宁的第一条首先把“观察的客观性”视为他的世界观的最基本的原则或方法,联系到列宁《唯批》中的“物质”定义即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及客观性是物质是物质唯一的特性的判定,可以说列宁是把“物质”视为其辩证法体系的逻辑基石,也是观察世界的最高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就是辩证物质本体论,唯物辩证法即物质本体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就是辩证客观主义的认识论。这与马克思的实践活动基础论及马克思批评唯物主义对感性只是从客观的形式去理解而未当作实践去理解的思想也是有差别的。

(3)逻辑轴心的比较。马克思将人的劳动、实践视为自己的“人的世界”观的逻辑基石,进而以劳动实践的辩证法作为体系的逻辑轴心或骨架建构起新世界观的大厦。在《手稿》中,马克思从人的对象化劳动出发,展开为劳动的分工、劳动的异化、劳动异化的扬弃、劳动的社会化、劳动的自由化,正是以这一否定之否定的劳动辩证法为轴心建构出他的实践的人本主义即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提纲》从更普遍的“实践”出发,揭示了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实践关系,揭示了宗教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二重化、进而揭示了“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的辩证法、揭示了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揭示了人类由“市民”社会向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即共产主义的发展趋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更具体地把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视为“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把“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视为人类“创造历史”的前提,进而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市民社会的交往形式和政治、意识形态交往形式、观念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辩证关系,由此建构起一个实际地反对和改变现存世界并使之革命化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亦即劳动实践的新世界观理论大厦。可见劳动实践的辩证法正是马克思新世界观体系的逻辑轴心或骨架。由于列宁所草拟的辩证法体系以“自在之物本身”为对象,以物质的客观性为逻辑基础,那么建构的辩证法体系的轴心或骨架则是自在之物本身的辩证法,如事物的关系、事物的发展、事物的矛盾倾向、事物的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及斗争或展开、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无限过程、事物的否定的否定的发展趋向、事物从量到质和从质到量的转化等等,以自在之物本身的辩证法为本体论基础又揭示了认识的分析和综合、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的辩证法。这里根本不涉及劳动和辩证法、实践的辩证法及人的现实感性世界的辩证法。那么列宁由自在之物辩证法为骨架草拟出来的世界观和认识论体系必然是形而上物质本体论世界观和客观实在主义的认识论,而不是马克思那种劳动、实践活动论世界观和认识论。

(4)认识论比较。

《提纲》的认识论思想集中在第2、第8条:“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解决。”通常我们认为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解决了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问题,列宁在《哲学笔记》其它地方也多次如此认为。但我认为这非常不够!实践在马克思这里决不只是充当一个检验真理的小角色或实践仅仅是认识的一个环节,马克思在这里认定理论的问题本质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认识不过是实践的一个环节,而实践问题是历史观问题,所以在马克思这里实践活动论和社会历史观是认识论的前提,认识论问题只有放到实践论和历史观中才能解决。马克思这里特别强调“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里强调的不是理论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的狭隘认识论问题,而人的思维活动能否通过实践转化为属人的现实,以证明人的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即此岸性即精神变物质的现实力量。这就使认识论提高到实践论和社会观的高度,使认识论从“经院”回到“世俗”,这应是马克思的认识论的最大特色。列宁16条中直接涉及到认识论的有三条:第1条“观察的客观性”,这可以说是“自在之物”本体论辩证法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第7条是分析和综合的辩证统一;第11条是认识从现实到本质的无限深化过程。这个唯物辩证法体系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到唯物主义辩证法最后又回到辩证唯物认识论。认识论既是前提又是归宿,所以有列宁的“辩证法就是认识论”的命题,体现了列宁将本体辩证法认识论化、方法论化的倾向,这无疑是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的一个超越。但列宁的16条走到认识论就止步了,没走进费尔巴哈的人本论,更没走到马克思的实践论。认识是人的认识,是人特有的功能,列宁根本不涉及人性、人的本质、人所构成的社会、类等问题,更没有涉及决定人的类特征的劳动实践活动。16条无实践这一概念,甚至于与实践含义相近的概念都没有。如果说列宁在其它地方把实践“引入”认识,使实践成为认识的一个环节、推理的一逻辑的格,检验真理的标准,到这里实践则被领回认识论的后台。更能说明这一纯粹认识论倾向的是随后的《谈谈辩证法》,这里将16条的辩证法进一步认识论化。比较一下《提纲》可明显发见有两点差异:其一,《提纲》认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当然包含列宁所谓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笔者释)的主要缺点是对现实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当作实践去理解,而列宁则认为“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其二,马克思把认识论问题放进实践论历史观,使认识论成为辩证实践认识论,而列宁将辩证法用于唯物论的反映论,认识论成为辩证唯物认识论。

(5)世界观与历史观的关系之比较

由于马克思将“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及其历史发展视为新哲学的对象,所以在马克思的《提纲》中“新世界观”也即是其“新”历史观,可称之谓实践世界观和实践历史观。马克思的新哲学根本不研究与实践无关的“自在之物”或“自在自然”,他的自然观也是实践自然观或人化自然观。所以在马克思的《提纲》里就不存在一个自在世界观和自为历史观的划分。在列宁的辩证法要素中,因为根本不涉人、实践、社会这类自为世界,所以他当成世界观理解的辩证法就是一个自在世界观,即“自在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的学说亦即列宁所名命的辩证唯物主义。16条不涉及社会历史观问题。社会历史观列宁表述为“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笔记》中先后有八次提到“历史唯物主义”,(见《哲学笔记》71、202、203、348、349页)均是列宁对费尔巴哈、车尔尼雪夫斯基、黑格尔的思想的评价,其内容均是在社会历史问题上合于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观点,所谓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唯物主义,或者说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社会历史中的推广和应用,前者是一般,后者是特殊,或前者是整体后者是部分,是两个层次的理论,不象马克思哲学,世界观和历史观大体属同一层次。后来斯大林更明确地将辩证唯物主义视为一般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中的推广并形成“两分模式”,是遵从了列宁的思想。

(6)思维方式的比较。哲学是人们掌握世界的总体思维方式,哲学的变革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在马克思前、欧洲哲学史大体经历了本体论思维方式、认识论思维方式、人本论思维方式,这里形而上学本体思维方式是传统哲学的基础,其基本特征是在感性现实之外去思辨超感性的世界本原,或物质或精神,然后以其一极解释世界的本质,由此形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是什么?正在于他用实践活动论思维方式解构了形而上学本体思维方式。在创立新世界观时期,对于传统形而上学问题马克思拒绝回答和讨论,甚至于是极端的反感,在《手稿》中马克思用实践方式克服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创立了实践的人本主义世界观。在《神圣家族》中马恩批判了近代形形色色的形而上学,克服了形而上学中的物质和精神的对立及由此产生的唯灵论和唯物主义的对立,尖锐地批判了“‘批判’又重新以最可恶的形式把这种对立变成教条,并促使‘基督教德意志的精神获得胜利”(《马恩全集》第2卷120页)甚至马克思把对形而上学的批判等同于对宗教的批判。到了《提纲》,马克思集中抽象出他的实践思维方式,把人的现实世界当作实践来理解,实现了思维方式上的哲学革命。在这里马克思完全摈弃了本体论思维方式,根本不讨论整个宇宙的形而上学问题,没有一条是讲世界本原问题的,没有一段事关“物质”或“自在之物”,没讲一句形而上学!通篇洋溢的是实践精神,难怪海德哥尔说马克思已经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的终结。对黑格尔哲学,马克思颠倒的决非仅仅是其唯心主义,而是其形而上学本体思维方式,马克思的“扬弃”也并非是打倒其绝对精神汲取其自然辩证法或物质辩证法,而是克服其精神异化史观吸取其劳动的辩证法,这在《手稿》中特别明显。列宁在《唯批》中极大地恢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权威,痛斥了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并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建构的辩证物质本体论奠定了认识基础,制定了“物质”的认识论定义并视为唯物主义大厦的基石,这就从认识论上审查和判定物质本体论是可能的是科学的。由此物质本体论即唯物主义则成为列宁根深蒂固的哲学思维方式。到《哲学笔记》列宁以十分强烈的物质本体论化倾向和物质本体论思维方式来解读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哲学史,遇理首先问一个是“唯物”还是“唯心”,充满唯物精神。正如列宁所说:“我总是竭力用唯物主义观点来读黑格尔的著作:黑格尔学说是倒置过来的唯物主义(恩格斯的说法)--就是说,我大抵抛弃神、绝对、纯粹观念等等”(《哲学笔记》104页)。《摘要》充满着这种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颠倒,如“打倒天:唯物主义。”“打倒神,就剥下自然界了”“概念出现在生命或有机界这一自然阶段上--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唯物主义的前夜。”“认为在自己面前真实存在着的东西是不以主观意志(设想)为转移的现在的现实--这是纯粹的唯物主义。”“倒转过来=纯粹的唯物主义。卓越、深刻、正确!!”如果说黑格尔形而上学本体论体系有三大项:天(绝对观念)--自然界--精神,列宁的颠倒就是打倒占宇宙本体地位的绝对精神换上自然界或物质这一宇宙本体,把绝对观念的辩证法复归于“自在之物本身”的辩证法,于是辩证精神本体论就变成了辩证物质本体论,辩证唯心主义就变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由于16条中根本不涉及人的实践问题,当然也不会有马克思《提纲》那样的实践思维方式的变革。16条的变革实质就是黑格尔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本体--绝对观念打倒换上了“自在之物本身”并给出了“观察的客观性”的认识论保证,使“自在之物”即“物质”取得了牢固的“本体法人”地位,然后将黑格尔的全部精神辩证法财富继承下来发挥下去,于是就草拟了这个自在之物即物质辩证法体系。“一个形而上学命题颠倒过来依然还是一个形而上学命题”(海德哥尔语),一个形而上学体系颠倒过来还是一个形而上学体系。列宁的16条草拟的仍然是一个形而上学体系,是与黑格尔辩证精神本体论所不同的辩证物质本体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在这里,列宁所坚持的物质本体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独创的实践活动思维方式是有倾向性差异的。

以上从6个方面做了一点比较,可明显看出二者的明显差异。那么两者如何统一和互补呢?关于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差异,国内哲学界普遍认识到了。一种观点认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是针对客观或直观唯物主义而言的,辩证唯物主义是针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而言的,可以互相补充为实践的辩证的唯物主义。这是非常便捷和经济的办法。还有的观点认为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狭意的,主要是“人的世界”观,尚不涉及整体世界观,而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是广义的世界观,是对马克思的世界观的拓展、补充和发挥,以至可以说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列宁主义哲学阶段。这很符合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是很保险的办法。但我觉得将两者互补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要花很大的气力,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结构、不同的哲学体系之间的互补。于是国内又出现了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只归于一种模式,可以有几种模式,实际上国内当下至少出现两种模式--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这是否可能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多元论。在我看来应该互补,问题在于如何互补,在尚难统一之前不妨各自发展。我还认为,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一应主要依据马克思的文本,不然就不能称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二结合当今人类和中国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其真正成为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注释:

①参见《马恩全集》第二卷140页

②参见高清海《论辩证法就是认识论》载《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2期,黄坍森《列宁<哲学笔记>与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卞敏《列宁<哲学笔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标签:;  ;  ;  ;  ;  ;  ;  ;  ;  ;  ;  ;  ;  ;  

辩证法体系:马克思列宁_认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