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行车调整手段探讨论文_郭楠

地铁行车调整手段探讨论文_郭楠

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为了保证地铁列车运行的稳定与顺利,一定要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并且在事故发生时选取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控制。一套完善的应急行车调整方案对于地铁列车在行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保证地铁服务的安全与顺利。因此,地铁列车的应急处理方案,一定要在严格遵守应急处理原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不断的应用与完善,增强地铁列车的服务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地铁行车;调整手段;探讨

1地铁行车调整的重要性

调度是城市地铁轨道系统的极其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地铁运营管理的核心工作。所谓地铁行车调整是指调度员在地铁列车运行过程中,通过观察列车自动监控系统、与车站及司机等人员通话,综合视觉及听觉等外界信息做出分析判断,最后通过调度设备人机操作和调度命令完成反应动作。地铁行车调整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人一机一环境系统,调度员是调度系统的指挥者,凡与列车运行有关的各部门、各工种都必须在行车调整员的指挥下统一进行活动,特别在地铁出现故障和突发事件时,调度员要准确、及时的进行判断,科学的制定调度调整策略,来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尽管随着地铁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地铁调度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可靠性水平越来越高,大大降低了由行车调整员失误引发事故的可能性。但同时,由于人员拥挤、信号故障、火灾爆炸等不可预见因素所引发的突发事件依然屡见不鲜,如果调度员处理不及时、判断不合理,将会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例如在2011年9月27日,上海地铁10号线两列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284人受伤,其中20人重伤。经事故调查发现,事件起因是由于工程施工造成停电,地铁现地控制设备瘫痪,采用了电话闭塞法行车,调度员在没有明确故障内列车位置的前提下,就盲目下达继续行驶的命令,直接导致两车追尾碰撞的恶劣结果。再例如在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中央路站发生人为纵火引发的火灾,火灾发生之后地铁调度员指挥不当,没有给予对面驶入的列车任何指令,导致另一辆列车进入火灾现场,两列列车全部被烧毁,造成198人遇难,147人受伤。据统计,在地铁轨道交通运营发生的事故中,人为原因引发的事故比率高达70%,由此可见,即使在地铁调度高度智能化的今天,行车调整员的角色依然十分重要。

2行车调整的主要原则

2.1导向安全

应急情况下进行行车调整时,要注意列车运行的安全,将其引入到正确的渠道进行运行。并且在调度的过程中,注意列车中的人财物安全。确定行车调整线路是否存在故障与阻碍,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对列车的行车方向进行调整与改变。

2.2先通后复

先通后复是指在保证列车顺利运行的前提下,再对其进行恢复运作。这样能够尽量地降低突发事件对于列车运行产生的危害,保证列车的运行通畅。在列车运行安全的基础上,合理的解决突发状况带来的危害,使列车的运行与事故的处理之间的矛盾合理的解决。

2.3快速全面

不论是在列车正常运行还是应急处理过程中,对于列车运行方向等状况,要做到发现速度快、处理及时、解决全面。这样才能够更有效的将列车可能出现的事故,以及相关危险降到最低,最大可能地减少列车行进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维护列车营运的安全。

3地铁行车调整方法

3.1应急情况下行车的调整与处理方式

(1)扣车或者临时停靠列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旦列车的行进出现紧急状况,要对该列车的后续列车进行扣车或者临时停靠列车的指令安排,并且将扣车与停放列车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使放行工作顺利进行。在列车进行临时停靠时,要及时通知乘客,使其了解列车行进的现状。(2)限速并增加停站时间。限速并增加停站时间措施主要是为了故障车辆有足够的时间处理故障,将故障进行顺利的排查与治理。适当的增加停站的时间,能够使车辆之间的运行更加合理顺畅,保证事故车辆的状况能够及时的化解。(3)调整线路运行列车数量。一旦列车的运行出现故障,要及时地将其进行停运或者下线处理,在处理好列车上的乘客之后,合理的将其退出运营。但是该方法一般适用于在始发站或者终点站时乘客不多的现象,适当减少列车运行过程中对于乘客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尽量减少线路中故障车辆的运行,缩短车辆到站的等候时间。(4)组织列车小交路运行。一旦故障车辆暂时时间较长,就会对该条线路上的车辆整体运行造成影响,不能及时将故障车辆移除,便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该条线路出现拥挤,车辆运行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的状况。为了减少这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可以组织列车小交路运行。在保证故障车辆顺利清除顾客时候,通过渡线将车辆转移到另一方位进行运行回控制点。(5)组织列车单线双向行驶。车辆运行出现故障,可以适当的组织列车单线双向行驶,但是一定要保证对于其源头的控制是合理安全的。单线双向行驶可以适当地降低行车路段的拥挤,处理好事故车辆的排查或者修复工作。但是,由于这种行驶方式会造成车辆之前运行时间加长,增加旅客的等候时间,要审慎进行使用。(6)组织列车站前折返。组织列车站前折返能够合理的减少车辆往返耗费的时间。但是这种处理方式会一定情况下占用行车通道,对后续车辆的运行造成影响,或者是在车辆交汇处出现混乱。这就要求车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控制。(7)救援故障列车。一旦故障车辆的故障比较严重,或者是会影响到整条线路的行进,便要对故障车辆的前后车辆中的人员进行清理,为故障车辆进行及时的救援。保证故障车辆及时的返回到控制点进行检修,减少故障车辆对于线路整体的影响。

3.2应急事件处理后恢复运行的行车调整方法

(1)减少停站次数或时间。如果故障车辆出现长时间的延误,影响到作业的时间,便可以适当地减少停站次数或时间,如果遇到站台人流量较大、车站发生状况等现象便可以安排列车不进行停靠。但是,这种现象不能经常出现,会对人流量较大的站点的运行造成不利的影响。(2)组织列车加开、替开。列车减少停靠时间或者越站一旦导致人流不能及时的输送,可以适当的组织列车加开、替开,选取合理的备用车辆进行运输。在起始点或者终点处停靠的列车,直接利用备用车辆进行替代,保证其运营的通畅与顺利,尽量提升地铁列车的服务能力。(3)始发站调整发车。车辆的始发站是列车存在较多的区域,为了保证列车的运行能够合理有效,需要对始发站点的车辆进行合理的控制。适当的提前或者延迟发车,可以有效地减少车辆的拥挤程度。(4)始发站更改列车。在始发站点处可以适当地将折返回的列车进行后续发车处理,使得该车辆的延误时间能够通过后续的变动进行弥补,尽量减少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延误。

结束语

行车调整工作是地铁运行体系的核心和关键,能够为地铁的日常运作提供强有力的调控保障,以此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强化地区交通运输效率。特别是在地铁设备出现故障、交通网络瘫痪或突发应急事件发生时,更需要地铁行车调整人员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案,将其所产生负面影响缩小至最小。由此可见,地铁行车调整应急处理能力的提升与强化则显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梁展强.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调度调整方式[J].科技经济导刊,2016,15:198-199.[2017-08-16].

[2]段世龙.地铁行车调度班组应急响应中的人因失误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15:195-196.[2017-08-16].

[3]黄林义.论非常情况下地铁行车组织对乘客的影响[J].科技经济导刊,2016,16:175-176.[2017-08-16].

[4]黄创坚.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21:56-57.[2017-08-16].

论文作者:郭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0

标签:;  ;  ;  ;  ;  ;  ;  ;  

地铁行车调整手段探讨论文_郭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