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硕[1]2002年在《试论匡熙民的《延吉厅领土问题之解决》》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共分叁大内容。一,《延吉厅领土问题之解决》一书的时代背景,二,《延吉厅领土问题之解决》的主要内容,叁,《延吉厅领土问题之解决》之简要评析。 简要概述如下: 第一部分,简略论述日本帝国主义制造“间岛问题”的阴谋,指出这一主权之争是事关延边领土主权,进而东北利权的重大问题,也正是匡熙民先生撰写此书的现实背景,从这种背景,反映出匡先生撰书的爱国动机。 第二部分,笔者是把它当作论文的中心内容来展开论述的。首先对《延吉厅领土问题之解决》的第二部分《自序》、《例言》部分和正文部分的四个章,进行分块研究分析,指出作者的写作背景、动机、目的,特别是匡熙民从通行的近代国际法和国际关系角度,利用各种资料综合对比分析,力述延边领土主权属于中国的各种历史和法理的根据,以及作者所认为的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法。 第叁部分,对作者的研究法和一些着书法进行简要评析和粗浅探讨,指出作者运用的(一)文献研究法,(二)比较研究法,(叁)分析研究法,(四)综合研究法,以及所采用的传统着述法和近代着述法。笔者对作者在撰写中出现的难以避免的一些错讹,也进行了一些更正。同时,把该书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环境,对其文献价值和意义,略作评述。 笔者认为,对匡熙民的《延吉厅领土问题之解决》一文的研究上,这篇论文有一定创新价值。特别是对匡先生所综合运用的各种研究之法的分析,笔者的沦文有一定的创新和填补空白的作用。从文献研究角度,对所研究的文献的错误进行更正,也是这类论文应有的内容。
王鹏辉[2]2014年在《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上半叶,西学东渐和西力东侵交汇而来,中国进入数千年尺度的历史变局,西北陆地边疆和东南海疆首当其冲。龚自珍和魏源从今文经学视野出发,共通发明西北一东南边疆轴向历史空间互动结构的边疆建设方略。康有为和梁启超从今文经学会通中西的君主立宪维新变法,以"五族合一"和"中华民族的大民族主义"进行中国现代国家的国家建设,吸收了 "龚魏"的边疆建设方略。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黄兴和章太炎的"排满革命"登上历史舞台,发动武装革命来推翻清王朝,创建共和国的中国,具体方略则为东南沿海的边疆革命方略,忽视了非汉族群聚居的西北陆地边疆。吴禄贞正在此时,从长江中游的武汉穿越东南海疆,东渡日本留学陆军士官学校,并与孙中山、唐才常、梁启超交游,投身自立军起义。吴禄贞毕业回国后又与黄兴交游,在武汉和长沙进行革命聚义。革命党人吴禄贞北上入职清廷中央练兵处,结束了他的东南革命。东叁省爆发的日俄战争刺激清王朝进入预备立宪的新政阶段,边疆危机为前奏的国家和民族危机引发了清末中国改革与革命的双重变奏。1906年上半年,吴禄贞跟随理藩院尚书肃亲王善耆考察内蒙东四盟,亲历亲见了已经变为蒙汉杂居的传统塞北边疆,对内蒙东四盟进行了现代性的社会调查《东四蒙古实记》,并制定了一套经营蒙古的战略改革方略《经营蒙古条议》。吴禄贞以西方民族国家的观念来思考清王朝的边疆危机,依据近代国家主权、领土、人民的要素制定蒙古地区的改革方略。1906年下半年,吴禄贞得到练兵处的派遣穿越中原前往西北新疆的伊犁调查军政,而日本陆军少佐日野强和俄国陆军上校马达汉分别接受各自国家参谋部的派遣,与吴禄贞同时出现在中国西北边疆。吴禄贞的《沿途日记》与日野强的《伊犁纪行》及马达汉的《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1906——1908)》互相参证,反映了民族国家国际体系和清王朝视野交互下的西北边疆历史面貌。1907年,东叁省继新疆建省、台湾建省后从军府制变革为行省建制。吴禄贞以军事参议的官职跟随首任东叁省总督徐世昌来到奉天任职,随后奉派前往吉林省延吉厅调查吉林与韩国界务。朝鲜与清王朝的宗藩关系在日本控制朝鲜主权后逐渐解体,两国的边界图们江经过重新确认而遗留江源边界的争议。日本随即寻找各种伪证制造"间岛问题",图谋侵占中国延吉厅领土。吴禄贞针对日本制造的"间岛问题",运用测绘等各种近代地理科学技术和近代社会调查手段勘查了延吉的历史、政权建设、地理、韩民越垦和入籍中国的历程以及吉韩界务的交涉历史,把日本提出的伪证一一推翻,证成延吉为中国领土,为清王朝提供了维护国家主权的依据。1907至1909年,吴禄贞先后任职吉林边务帮办和吉林边务督办,驻扎延吉厅,与日本在延吉非法建立的"统监府间岛派出所"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抵制日本对延吉中国主权的侵犯,同时展开各项内政建设,以民生为本确立越垦韩民的中国国民的法律地位,并参与清王朝中央外务部与日本的谈判,终于使日本在《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承认图们江国界,延吉厅为中国领土。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以近代主权国家的原理依靠国民推进了边疆中国的近代国家建设。纵观革命党人吴禄贞的一生,身处清末改革与革命争锋的时代,在日本接受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洗礼,既有参加东南革命又有参加西北边疆建设的历史际遇。吴禄贞从最初的"排满革命"到经历内蒙东四盟、西北陕甘、东北延吉的边疆调查和国家建设,其国家疆域空间的观念比较孙中山、黄兴、章太炎更接近历史和现实,接上了龚自珍、魏源、康有为和梁启超的脉络。吴禄贞以革命党人和清王朝的官员双重身份,通过边疆建设追求中国现代国家的国家建设。吴禄贞深度介入了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体现了民族主义潮流中中国由王朝国家向主权国家转型历史进程中的历史连续性。
姜龙范[3]1999年在《近代中朝日叁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分绪论、正文、结论叁大部分。绪论简单地叙述了课题的含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视角及内容、使用的资料及研究方法、体系、当前中外研究动态等。研究目的、意义大致有叁个方面:其一搞清这一阶段的历史事实及问题的本质;其二是澄清当代学界某些糊涂观念和错误认识,使人们不仅要正确地认识过去,而且要正确地对待现在,以便促进中国与有关国家关系的健康发展;其叁是搞清几个相关的理论认识问题:行政管辖对确定历史上疆域范畴的重要意义,如何用国际法来衡量中日两国政府所订《间岛协约》有效与否,“间岛问题”内在实质(即国家主权)。因此,本课题主要是从近代中、朝、日叁国政府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人手,来揭示日本妄图霸占延边地区的野心。内容涉及的范围是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初期。 论文的正文是主体部分,共有六章。第一章主要叙述中朝两国的边界沿革情况及清代两国所奉行的边疆政策。前者重点叙述明、清两代中国对“间岛”的管辖情况,证明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一历史事实,这是判定“间岛问题”是非的重要前提。第二章主要阐述清末中朝边务交涉与两国对朝鲜移民的政策,揭示李范允等朝鲜边界官员以种种借口侵占“间岛”地区的企图以及中国为维护领土主权所作的努力。第叁章主要叙述日本介入“间岛问题”以及中、日关于“间岛案”的交涉,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展示中国政府和边疆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所进行的正义斗争情况。第四章主要阐述中日两国在“间岛朝鲜人”国籍问题上的政策纷争,尤其是就中国政府为维护领土主权对“问岛朝鲜人”所采
参考文献:
[1]. 试论匡熙民的《延吉厅领土问题之解决》[D]. 李硕. 延边大学. 2002
[2]. 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D]. 王鹏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3]. 近代中朝日叁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D]. 姜龙范. 延边大学.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