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人口不断增加,房地产行业迅速兴起。社会对于建筑施工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混凝土施工作为建筑施工整体布局中的基础性工作,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住房的迅速兴起都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展提供了机遇与可能。建筑施工行业的各项细节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广泛,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方面的每一个举动一直以来都为大众所关注,其应用方法也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然而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在漫长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笔者有多年相关从业经验,对混凝土结构模块施工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基于此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与见解,希望能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设计;
前言
混凝土建筑结构是当前建筑施工产业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在处理复杂建筑结构面前有着不小的优势。所谓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是指在建筑过程中依照混凝土构件的预先设计及采样要求进行制作,从而最大程度的保障混凝土结构的稳定可靠性。本文从混凝土建筑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开始讨论,重点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解决措施与建议,希望能够缓解相关领域的困境。
1.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结构模板保养维护颇具难度,费用较高
混凝土建筑施工中的模板选用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一般来讲在完成现场考察、技术选用后便会准备制定相应的结构模板。在结构模板设计施工过程中要考虑模板承受能力、模板材料成本等多个问题,还不可避免的要考虑结构模板因长时间使用所导致的变形破损问题。在建筑结构确定后,一般需要运送相应数量的建筑模板,在统计完好无误后,施工人员将根据施工计划与图纸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及模板的搭建。该模板一般以钢板、钢筋和复合材料构成,其本身成本就较高,近来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模板的承压力与耐用性,很多模板制作企业都加入了全新的材料与工艺,无形中提高了建筑模板的成本。然而建筑施工过程中,模板需要固定、塑性的浇筑混凝土大多有几吨乃至几十吨重,在漫长的时间考验下,再强劲的材料,再坚固的结构也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因而在风吹日晒下,建筑物外层模板很容易出现变形扭曲的情况。这类情况的发生不仅仅是表面问题,也会导致建筑混凝土结构内部发生变形、扭曲,严重的会影响整个建筑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其次,混凝土模板的维修保养费用十分高昂,在特殊裂痕出现的情况下甚至会比重铸一块模板的成本还要高,这都影响了结构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2技术人员流失严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混凝土施工可以分解为多个环节,其中混凝土浇筑模板领域属于专业性极强的部分。当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专门负责浇筑模板的技术人员存在较大缺口,由于该工作较为辛苦,工作程序十分繁琐且薪酬不高,很多职工选择辞职,因而技术工人大量流失。建筑施工企业每到施工前都要到当地人才中心招录大量的临时工人,极大的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按时交付。模板施工人员的大量流失对于建筑施工行业来讲已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其次,建筑施工存在各种可能与偶发情况,需要模板施工人员有丰富的经验与专业技巧,然而当前的相关施工人员与此要求相差甚远。很多技术职工都是从专业院校毕业后直接录用的,其专业素养与实践经验严重不足,缺乏对于各种情况的临场处理能力。而另一部分工作人员则是从人才市场进行招录的,这部分人大多从漫长实践中学习积累经验的,缺乏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探索,对很多结构问题不甚了解,因而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模板原料承压能力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要
现代建筑正朝着更高更庞大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建筑物单位面积承载的重力往往更大,相比于以往,单位建筑结构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这对建筑结构的精密性、对建筑选用的材料都是极大的挑战。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建筑结构混凝土施工模板起到了基础性也是关键性的作用。传统的模板在面对庞大的建筑群时,其承压能力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单位面积内模板承载超重会导致模板结构变形、表层破裂等问题,更有甚者会影响到建筑本体的塑性与结构安全。没有模板的支撑,建筑物本体无法按照预定计划筑型,会出现微观上的走形、偏移,最终导致建筑事故等问题,因此创新模板构成材料,提高模板的承压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2.解决相应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2.1注重建筑结构模板的日常保养,降低维护费用
在建筑结构模板使用过程中,要时刻注重避免过载对其造成的损害。一般来讲,要避免在湿阴天气条件下的安装施工,防止阴雨天气长期持续对模板的损害与消耗。其次,在进行模板施工前,要准确有效的判断该建筑模块的重力构成,分析建筑结构模板将要承受的压力范围,妥善的化解承压困难。在建筑模板加装后,要定期检查模板使用情况,确有必要的可以通过专业设备进行检查,防止细微破损对整块建筑模板定性能力的损害。在发现确有无法及时补救的破损时应当及时将该模板卸载,以完好的模板进行补救支撑。对变形、破损的模板及时进行补救维修,节约资源,避免浪费。在日常检查过程中,遇到细节问题不要拖延,尽量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2.2注重培养后备工作人员,加强专业技术培训
要注意培养建筑模板施工领域的后备工作人员,及时传递模板施工的新兴技术与全新资讯,适当提高工作薪酬,改善工作条件。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新老职工职业技能依次传递机制,老职工在离职前,适当的将专业技能教授给下一代技术人员,保证浇筑模板技术能够流传下去。其次,要加强建筑模板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定期开展专项技能培训会,宣传学习最新的模板制作与施工机制,确有必要的可以选派企业内部优秀技术人员到其他部门、企业进行交换学习,从而提高本企业员工对相关技术的理解与掌握。技术员工要善于活学活用,创新研究模板施工工艺,争取制作出高强度但重量更低的模板材料。
2.3创新建筑模板构成方式,开放新型模板原料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进一步提高建筑模板施工能力,良好的模板材料是成功的一半。面对当前越发复杂的建筑结构,相应的建筑模板需要提高单位面积的承压能力与弯曲度,要通过复合材料加工等方式降低模板的脆性,提高其柔韧度与耐久性。要加强与国际国内先进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及时了解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通过技术研究,最大程度的提高建筑模板的抗压能力。要鼓励企业职工在工作时间外研究相关技术,争取在企业内部形成争相创新发展的风气与传统。企业内部的研究室应当对多种建筑材料进行对比研究,找寻最为合适的材料进行进一步加工与完善。
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并长期处于上升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建筑自身结构形式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创新,其中的模板施工技术也从原先的单层模板支架技术转变为多层模板支架技术,其更具灵活性与安全性。从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的主要环节来看,最为复杂的应当是模板制作与混凝土的板内安装,其次为模板的养护与处理。想要进一步提高相关领域的理论层次与实际施工水准,就要不断在理论与实践中结合、摸索,最终找到合乎规律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孟庆锋.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J],门窗,2015,11:103-104.
[2]王劲.对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117-118.
论文作者:马绍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模板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