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他者”的逆袭-后现代主义视角论文

女性“他者”的逆袭-后现代主义视角论文

女性“他者”的逆袭
——后现代主义视角

贺娜娟**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0)

摘 要: 主体遭到解构的过程就是他者不断显现的过程。后现代女性主义者关注女性“他者”的差异性和自身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德里达利用“延异”的方法对传统哲学二元对立思维方式进行解构,对逻各斯中心主义进行批判。西苏提出“阴性书写”将身体置于女性书写的重要位置。列维纳斯认为他人具有不同于我的绝对异质性,他人之脸背后的道德律令是我对他人负有不可推卸责任;伊利格瑞提出在性别差异的视角下建构女性主体,尊重作为“二”的文化。本文试图从他者的概念的变化阐明女性主义的变化发展。

关键词: 女性他者;后现代主义;性别差异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盛行,哲学上的普遍理性主体遭到否定和突破,我与他人的问题开始显现;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遭到解构,人们关注非理性因素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关注处于主流文化边缘的问题。“他者”概念作为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中心概念之一,对全球范围内的女性解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女性他者经历了从否定的他者到相对的他者再到绝对的他者。整体上看,后现代主义反对将女性气质看作一成不变的东西,把女性特征普遍化和总体化。她们是在开放性、流动性、差异性和包容性中来解释女性这种正面的积极的存在。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女性主义者在提及女性的权利方面,不再是激进的通过贬低男性抨击男性来张扬女性的权利和女性的存在,相反,她们以更加平和温柔的方式为女性发声。

一、他人/他者、他性

他人,强调自己之外的人,也就是别人,与自我相对。一般是一个实体性的概念,具有可视性。“他人”一词的哲学概念最早是黑格尔在分析“主——奴”关系的辩证法时提出来的。“自我意识只有在一个别的自我意识里才获得它的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自我意识成为主人,而另一个自我意识成为属下,前者是主人,后者则成为奴隶。自我与他人二元对立,自我处于中心和肯定的地位,“他人”则是否定的和边缘的那一方。黑格尔理解的自我与他人互相依赖。没有他人的存在,我们无法认识自己。自我一开始就是一个他人,他借助于他人而存在,自我对他人在根本上具有依赖性。“他者”的概念是从“他人”这个概念发展而来的。

(3)ES 提供了RESTful API,使用JSON 格式,提供了非常优秀的外部交互能力,使得搜索引擎能够支持多种文件类型的搜索。ES 项目提供了多种语言版本的客户端,包括Java、Python、.NET 和Groovy,提供了友好的二次开发平台。

到二十世纪,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第一次对“他人”和“他者”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拉康第一次用小写的other表示他人,用大写的Other表示他者。“他者”是一个一般的的概念,具有抽象性,“他者”是一个不可视的在场者,他者的语言是无意识。他人具有可视性,可以通过语言来把握,而“他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他默默向我们诉说。

拉康的文本谈论女性时没有跳出精神分析学的窠臼。在一次研讨课上,拉康讲到:“凡经我假定有知识者,才是我所爱的人。女人并不知道她们在说什么,那便是她们与我之间的全部差异所在”精神分析学的基本预设与父权制社会共享一套广为流传的逻辑。即只有在男性主体所设计的律法中,女性特质才会发生。女性必须永远固执于对父亲的欲望,臣属于父亲及其律法。“男人根据其幻想来制定律法,现实整体全部都被围堵在男人的论述之中,亦即根据男性的论述而为之定义。”

波伏娃认为女性要实现自身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就要追求与男性平等的权利。波伏娃的继承者们西苏、伊利格瑞对前辈的观点批判性的吸收,重视性别差异,建构女性话语,倡导女性书写,以此颠覆男性思想占主导地位的西方形而上学话语体系。在“他者”概念的使用上,一方面,他们同意女性他者所具有的“第二性”的从属含义,强烈反对任何形式的性别歧视和压迫;另一方面,她们从更加积极的方面去阐释“他性”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从而不断的扭转对女性他者的认知。

二、建构“女性”他者性的理论基石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对哲学元话语中的普遍理性主体进行消解。其中,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列维纳斯的“绝对他者”理论,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等都是女性主义借鉴的思想资源。她们要产,名女性他者不在是一种边缘、对象化、第二性的存在,而是能够自我主导、自我更新的自在存在。

后现代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是他者,他性即她性。但她性不在是一种欠缺,一种错误,而是具有无限的差异性和无尽的可能性。伊利格瑞与西苏等人采用了一种自我宣传和肯定的方式,质疑女性无主体地位、颠覆作为父权制根基的以逻各斯为中心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她们相信女性气质可以超越和打破父权制的逻辑。西苏倡导并践行“阴性书写”,勇敢的展现女性的身体和感受,强调我与“他者”之间无限的差异空间。伊利格瑞对哲学话语追本溯源,在文本中解构传统形而上学。她书写他者的女性气质和女性性征,张扬女性的女人性、性差异。提出建立一种承认性别差异基础上的两性关系,既要承认主体,又要尊重他者。她们的最终目的是使两性都摆脱性别压制,实现自我解放。

④[法]艾玛纽埃尔·列维纳斯.总体与无限[M].朱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5.

随着科技的发展,核电厂主控室人机界面实现了全面的数字化,使操作更快速、准确、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系统可用性和可靠性,产生了巨大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操作界面巨大的信息量,增加了操作员的认知负荷,极易造成系统故障,甚至重大事故。据统计,目前所有人-机系统失效事件中70%~90%直接或间接源于人的因素,而人机界面设计的不合理则是导致人因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女性“他者”的逆袭

相对于主体来说,无论是“他人”还是“他者”,都具有一种“他性”。人们一般总是将他性与劣等性和边缘性的事物相联系,但是后现代主义完全把他性颠倒过来使用,他们不把他性理解为应该被拒绝的处境。他者性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充满了差异性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后现代女性主义者通过对“他者”概念的建构以及建设性的阐述来实现对女性自身的建构。

西苏的女性书写理论深受拉康“前俄狄浦斯阶段”和“想象域”理论的影响。拉康认为,在婴儿心理发展的前俄狄浦斯阶段与母亲关系最为紧密,二者是一个整体。进入想象域之后,由于父亲的介入及父亲律法的约束,儿童渐渐投靠父亲且与母亲疏远。拉康认为,女性停留在想象域,不能安全渡过俄狄浦斯时期。与拉康不同,西苏认为想象域包容多元性和开放性,停留在此的女性可以自由写作,发挥自身的优势。受到德里达“延异”概念的影响,西苏倡导“阴性书写”理论,并指出“要给女性的写作实践下定义是不可能的。”其后果又会囿于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西苏拒绝对写作进行性别式的划分。和西苏一样,伊利格瑞的理论通过精神分析学和哲学理论对男性语言系统进行分析,并将女性丧失主体性归因于传统哲学中的菲勒斯中心主义,在《他者,女人的窥镜》这部著作中,伊利格瑞对柏拉图的洞穴喻进行重新解读。

2.2 血流动力学指标 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SpO2组间和组内T1-T6与T0比较,统计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 组 HR 于 T2时明显高于 T1(P<0.05);B组HR于T2-T6时均明显高于A组(P<0.01)。A组MAP 于 T3、T4时间点低于 T1 (P<0.05);B 组 MAP于 T2、T5、T6时明显高于 T1 (P<0.05);B 组 MAP 于T2、T5、T6时间点明显高于 A 组(P<0.05)。 见表 2。

柏拉图著名的洞穴比喻,旨在说明受教育者与其他人的区别:处在洞穴中的囚徒四肢被困,只能看见洞穴后壁的倒影且视这些倒影为真实的事物,在柏拉图看来,受过教育的人才能区分真相与假象,最终进入理念世界。伊利格瑞批评在柏拉图的洞穴喻中,火光就相当于最高的理念,洞中的一切都暴露在“光”之下,囚徒所听到的和看到的只不过是理念的复制品。这种隐喻使男性的同一性处于至高地位,决定着事物的再现;与此同时,代表着女性身体的洞穴在黑暗中无法呈现,伊利格瑞把洞穴比喻为女性的子宫,这个孕育生命的子宫,男人居住其中的场所却遭到了他们的抛弃。而洞穴通道——女性的产道“已经成为被遗忘的存在,洞穴只作为男性自我同一性的投射而存在,女性被排除在这一场景之外却作为这一场景的支撑和表现的条件”

⑤马琳.列维纳斯与女性主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4).

四、结语

德里达在阅读和注释他人作品的过程中,批评传统哲学在处理同一与差异的问题上,总是把具有差异的各项纳入到普遍的范畴之中,限定差异以达到巩固同一的目的。为此,德里达提出了——延异(différence)的概念,有两种意思,一个含义是非同一性,差异性,他者性。另一个含义是拖延,延期。按照德里达的解释,延异表示一种张力,延异既不是在场也不是缺席,对它做任何确定的描述都是冒险性的、策略性的,德里达没有给延异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延异所强调的不仅仅是不同而是产生,构成不同事物和差异的分割,区分的过程”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和差异理论对后现代女性主义影响深远。他认为延异体现在作品中的思想与西苏的女性书写理论相契合。他强调差异理论,伊利格瑞张扬性别差异,站在正面的立场上强调女性他者所具有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女性主义运用德里达对文本的解构颠覆男性中心主义话语,解放女性他者。

[ 注 释 ]

①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121.

②Irigaray,luce:This Sex Which Is Not One,Trans.Catherine Porter and Carolyn Bruke.Ithaca:Cornell University,Press,1985:117.

③杜浦江.后现代女性主义主体性问题研究[J].黑龙江大学,2017.24.

列维纳斯提出“绝对他者”理论,“这一他者具有绝对的道德要求的其他人,这一绝对的道德要求无条件地、不可谈判地要求我对其尊敬和负责”“责任”、“绝对他者”是列维纳斯“他者”伦理学中与女性关系最为紧密的两组关键词。对列维纳斯而言,主体就意味着责任,更明确的说,是建立在我对他人负责的基础之上。例如我对他人的面孔必须做出回应,这就是我对他人的一种责任,这种责任是无可推卸的,无限的责任。正如马琳所说“列维纳斯在女性中看到了他所寻求的他者概念的踪影、原初形态,甚至是完美的体现”列维纳斯的责任观和他者哲学为后现代女性主义哲学家伊利格瑞思考性别差异提供了哲学范式。

为了彰显女性的存在,为女性发声,伊利格瑞提倡性别差异,致力于建构具有差异的两性主体。在伊利格瑞看来,女性是非“一”之性:一方面,指的是女性性征相对于男性性征而言并非“一”,女性性征是多元的;另一方面,指的是人类社会并不是只有一种性别(即男性)一种理性。女性性征与单一的男性性征不同,“她的性征至少是双重的,事实上更是多重的”女性性征的多元化和流动的力比多反击了单一的菲勒斯中心思想。对于女性的出路,伊利格瑞提出了建构女性系谱和女人的关系模式,如“女性认同”“女性言说”“女同性恋等”。伊利格瑞的思想是:男人和妇女必须发展他们自己的作为男性和女性的独立身份,发展为真正具有创造性的、没有剥削的两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基础的身份。

由于承担该课程教师在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经验不足,因此教学多依赖于教材,而教材内容未能与近些年国家快速更新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类法律法规、标准及时跟进,导致教师教学内容陈旧和过时现象时有发生。

一座城市从根本上来说,是给人居住的。因此,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都要从城市居民的需求出发,保证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能满足居民的要求,体现城市规划建设过程的人文关怀。

⑥[法]西苏.美杜莎的笑.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97.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⑦刘岩.差异之美:伊利加雷的女性主义理论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0.

⑧Mary Evans,Feminism——Critical Concepts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104.

**作者简介: 贺娜娟(1992-),女,汉族,山西临汾人,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 I565.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20-0100-02

标签:;  ;  ;  ;  

女性“他者”的逆袭-后现代主义视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