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杨静秋

杨静秋

(霍林郭勒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内蒙古霍林郭勒 029000)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0例手术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了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又给予了沟通性语言护理,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SAS(52.5±1.4)、SDS(50.6±1.1)评分均低于对照组(58.3±1.8)、(57.6±2.0),同时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90.0%),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引入护患沟通性语言,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护患沟通性语言;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8-0153-02

手术治疗是临床医疗中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手术室中需要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而传统的护理服务效果不理想,因此我院引进了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其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相关的治疗信息,而且还能为患者各个环节的治疗提供保障,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患者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满意度。先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对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0例手术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龄在16-88岁,平均年龄为(57.5±2.2)岁,其中18例普外科手术、27例骨科手术、7例泌尿科手术、6例神经外科手术、7例妇产科手术、7例胸心外科手术、8例五官科手术;实验组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年龄在17-88岁,平均年龄为(57.3±2.5)岁,其中19例普外科手术、26例骨科手术、7例泌尿科手术、7例神经外科手术、7例妇产科手术、6例胸心外科手术、8例五官科手术。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方面的数据差异不明显,但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又给予了沟通性语言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术前沟通性语言应用:术前护理人员要按照要求进行术前寻访,首先要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进行认真核对,并通过简单的言语告知患者手术过程、麻醉方式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从而帮助患者树立手术治疗的自信心。在手术当日还需要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对,一切正确之后才允许患者进入手术室,并告知患者:“请您放松心情,不要紧张,我们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手术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要及时告诉我”。(2)术中沟通性语言应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基本情况,并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我们会为您提供全程护理,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向我们提问。在各项操作开始之前,护理人员最好提前告知患者,例如“你好,我们开始为您扎针,该过程可能会有一些疼痛,请您忍耐”等,这样一来患者就会有个心理准备,从而愿意配合手术的进行。(3)术后沟通性语言应用:当完成手术之后,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顾,直至患者清醒之后才可以将其送回病房,然后告知患者和家属术后应该注意的事项,例如:“回去以后要确保足够的休息,恢复期间如果出现不适,要尽早和护理人员或医生联系,最后祝您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

(1)借助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进行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中涉及到20个项目,当得分≥69分为重度焦虑,59~68分为中度焦虑,50~58分为轻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中≥72分的为重度抑郁,62~71分为中度抑郁,52~61分为轻度抑郁。(2)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掌握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满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70~79分为一般满意,<70分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和%表示,组间比较借助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

通过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的SAS(52.5±1.4)、SDS(50.6±1.1)评分均低于对照组(58.3±1.8)、(57.6±2.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沟通能力已经成为临床护理人员比较重要的能力,因为其会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手术室中,传统的护理服务缺乏与患者的良好的沟通,从而导致手术效果不太理想,而良好沟通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其中的沟通一般包括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对于手术患者,可能会发生手术应激反应,而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此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引入护患沟通性语言,尽可能为患者提供疏导,从而缓解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于患者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要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服务,告知患者手术流程、手术内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从而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对手术流程有个大概的了解,提高其手术治疗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病情特点、临床症状为其提供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服务,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而且还能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保证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确保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此外,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淑梅.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6(22):98-99.

[2]郭爱芳.护患沟通性语言对500例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前沿,2014,12(5):194-195.

[3]李玉玉.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4,2(9):35-36.

论文作者:杨静秋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6

标签:;  ;  ;  ;  ;  ;  ;  ;  

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杨静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