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普外科护理中的优质护理效果论文_李明月,王冠颖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普外新生儿外科 250000

摘要:目的:探索和分析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促进总体护理质量的提升。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外科新生儿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平均分为成了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加入了优质护理模式。对两组患儿的康复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护理总体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8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护理中加入优质护理管理,不仅可以改善总体护理质量,提高新生儿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强化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普外科;优质护理

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疗事业在带动下有了显著的发展,护理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满足人们不断增加和提升的护理要求。优质护理就是应运而生的产物,并逐渐取代落后的传统护理,开始广泛的应用到当前的医院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工程是卫生部门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目的就是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1]。优质护理模式当前已经在新生儿的普外科护理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了进一步探索优质护理模式的开展,分析护理效果,我院成立了专门的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和护理小组,落实优质护理的开展,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普外科新生儿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采取随机方式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各40例。观察组40例新生儿中,男23例,女17例,出生时间为1~12d,平均天数为(1±8.9)d;对照组40例新生儿中,男21例,女19例,出生时间为1~15d,平均天数为(1.2±9.3)d。两组新生儿在性别、出生时间等资料差异较小(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40例新生儿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包括生理指标检测、观察等。

1.2.2观察组40例新生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了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协助产妇转换角色。新生儿在出生的一刻,产妇就荣升为了母亲,人生角色发生了变化,但初产孕妇由于缺乏经验,无法适应角色的转变,而会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在此时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疏导,对产妇提出的问题及时、耐心的解答,并详细的告知产妇新生儿的情况,将喂奶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向产妇讲明,让产妇有充分的认识和心理准备。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调整病房温度和湿度,确保产妇的舒适性,避免并发症的出现。②细致的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刚出生时,为了使其肺活量增加,应轻轻拍打新生儿臀部,使其哭闹;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要时刻关注,并确保整个过程都处于无菌操作中,防止稚嫩皮肤受到感染;对于新生儿的大小便的颜色、稠稀要细心观察和记录;倡导母乳喂养,这样不仅利于产妇的恢复,还能通过丰富营养的母乳为新生儿补充营养。另外,要注意的新生儿应多餐少食。脐带的处理是新生儿护理的一个关键环节,护理人员除了要细心观察,还要及时更换脐带夹;在给新生儿沐浴时,一定要对脐带部位做好处理,必须用医用酒精及性能高消毒,对消毒后的皮肤注意观察;此外,对于高胆红素血症要积极的预防,必要时可采取光照治疗[2]。③适度的新生儿护理。足月的幼儿在进行护理时,可采取鸟巢式体位护理。若新生儿在护理中需要使用呼吸机,一定要做好枕后部按摩,并保持2h/次。为了保证新生儿休息,应将仪器调至静音,并细心观察情况,确保机器运行。晚间22点后,要关闭强光,避免光照刺激,影响新生儿休息。④抚触护理。抚触护理是一种缓解新生儿情绪的按摩方法,不仅能够舒缓新生儿情绪,还有益于其神经发育。一旦在抚触中发现新生儿皮肤问题,要及时寻找病因加以解决。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以SPSS17.0为主要的统计学软件来分析数据,以t作为计量资料的检验、以( )表示标准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整体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对比情况

3.讨论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技能、护理水平在近年来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不断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医疗服务要求。优质护理是传统护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化护理模式,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全面促进护理水平,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出现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为主要目标。新生儿是家庭爱的延续,是家庭的中心和希望。由于新生儿出生时身体机能和功能器官都处于最薄弱的阶段,抵抗力较差,以此在出生后一定给与适当的护理,这样不仅可以改善新生儿的生存质量,还能有效避免新生儿患病,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对新生儿采取优质护理,可以从产妇和新生儿两个角度出发。刚荣升为母亲的产妇,可能还未适应新的角色,促使护理人员要协助产妇尽快转换角色。对于新生儿,护理人员也要密切观察、细致照顾,对每项生理指标做好监测,以预防新生儿可能出现的疾病。并多角度加强母婴的舒适感,促进产妇身体康复及新生儿的健康成长[3]。

从本次研究的情况来看,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足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这就说明,在新生儿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以大大提升护理满意度,对提高护理水平和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具有现实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爱华.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0:2852-2853.

[2]朱春菊.俯卧位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优质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医学,2015,11:1362-1366.

[3]嵇志娟,嵇志刚,刘宁.影响家属对新生儿优质护理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6,05:718-720.

论文作者:李明月,王冠颖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  ;  ;  ;  ;  ;  ;  ;  

新生儿普外科护理中的优质护理效果论文_李明月,王冠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