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工理论在区域发展规划中的作用_比较优势论文

区域分工理论在区域发展规划中的作用_比较优势论文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在区域开发规划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域论文,作用论文,区域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系统地论述了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探讨了该理论在区域开发规划中5个方面的作用。作者认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指导区域开发规划的最基本理论。

关键词 劳动地域分工;区域开发规划

中图分类号 F127

80年代以来,我国的区域开发规划蓬勃兴起,对于区域开发规划基础理论的探讨也十分活跃,而基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开发规划的健康发展。本文在总结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理论在区域开发规划中的具体作用,指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应该成为指导区域开发规划的基础理论。

1 基本观点

1.1地域分工发展论

劳动地域分工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地域分工决定着区域生产专门化的发育程度,决定着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特征,也决定着区域经济联系的内容、性质和规模等。所以,地域分工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区域发展的本质。

1.2地域分工层次论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专业化方向的基层经济区(即基层经济地域)之间的分工是地域分工的最低层次。在地域分工不断扩展过程中,基层经济区不断分化与组合,形成包括若干基层经济区或其组合的较高层次的地域分工。区内分工和区际分工是地域分工的两个基本层次,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作用。区域地域分工的发展是区内分工与区际分工共同作用的结果。

1.3地域分工效益论

地域分工可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经济效益。区域产业结构效益、空间结构效益、规模经济效益,以及由于合理分工所获得的整体功能效益——“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益等都是地域分工效益的具体体现。地域分工效益是推动地域分工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动力。

1.4地域分工机理论

区域间比较优势的客观存在和有效利用是地域分工效益产生的基础。由于各种生产要素在地理空间上分布不均,使得一些地区与其它地区比较具有生产某种或某类产品的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比较优势,从而专业生产该产品。如果各地区都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生产比较成本低的产品用于输出,同时输入本地区生产要素相对稀缺而比较成本较高的产品,就会使各地区的比较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形成对相关各区域均有利的地域分工格局,促进区域发展。比较优势是动态的。比较优势随区内外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地域分工格局的变化,产生地域再分工。在比较优势原则的支配下,区域经济总是处在地域分工——地域再分工的往复运动过程中。

1.5地域分工的组织与协调论

在正确认识地域分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人们可以自觉地调节自身的经济行为,通过地域分工的合理组织与协调,促进地域分工发展,以减少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特别是各层次、各种类型区域经济之间由于盲目竞争和经济行为不规范所导致的不合理分工。因此,地域分工的组织与协调是劳动地域分工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上述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2 在区域开发规划中的作用

2.1揭示了区域开发规划的根本目的

依据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地域分工的发展体现了区域发展的本质,而区域开发规划的目的是有效地促进区域发展。因此,可以认为区域开发规划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地域分工的发展,即通过科学地规划,使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建立在优势资源基础上的专业化部门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使区域内部城、乡之间,各经济区之间进行有效地分工与协作,并通过区际分工建立与相关地区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关系,促进区域发展。实践证明,片面追求速度,盲目扩大经济规模,单纯从区域自身资源结构出发进行顺向式开发或盲目赶市场进行逆向式开发都难以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体系,不能有效地促进区域发展。因此,我们认为,从经济地理角度来看,区域开发规划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科学规划,指导区域开发行为,以建立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体系,加快区域发展。

2.2为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功能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目前,我国地区经济开发规划中提出的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等原则,其根本依据都是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只有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才能做到因地制宜,而优势发挥的是否充分、合理其关键在于对于区域优势的认识是否正确。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为区域优势的正确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首先,所谓的区域优势是一种比较优势,它应建立在区域内部诸生产要素的综合评价分析和区际之间横向综合比较分析的基础之上。单纯从某一生产要素出发或就区域论区域是不可能确定区域优势的。其次,区域优势是动态的比较优势。区域比较优势随区内外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当前的优势将来可能转化为劣势。因此,区域开发规划中应明确区域在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比较优势,以便及时调整区域开发战略,保证区域的持续发展。第三,区域优势的确立和发挥应有利于全国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按照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区内分工与区际分工互为条件,相互作用。只有通过各地区间的合理分工与协作,才能取得地域分工的整体功能效益,形成对各地区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均有利的地域分工格局,促进各地区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共同发展。那些适于发展国家目前限制或停止发展的某产业的优势,显然不能被确立为区域开发的比较优势。

2.3是促进全国产业结构整体优化的理论指导

通过开发行为促进区域合理的产业结构建立和发展是区域开发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以及如何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都与劳动地域分工密切相关。

我国学者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1)看其能否使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能否取得最佳经济效益;(2)区域内部各产业部门之间能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是否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体系;(3)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利于推动全国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4)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具有自我调节、更新能力,能否适应区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相对先进性。根据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只有在比较利益机制作用下,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才能取得地域分工效益,形成对相关各区域均有利的地域分工格局。没有比较优势的开发与利用,就不能达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效益目标。一般,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是某项或某类资源。这种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形成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体系中占有一定地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区域主导产业。主导产业通过产业链的关联作用,带动协作配套部门和基础结构等部门的全面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主体——主导产业与其它相关各产业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功能结构也即形成,从而实现了区域产业结构功能的合理化。同时,由于其建立在比较利益机制和区际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必然有利于全国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只要在区域开发过程中依据区域比较优势的时序变化及时调整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就可以保持区域产业结构的自我更新能力,达到结构相对先进性的目标。综上所述,区域开发规划所要建立的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实际上是符合劳动地域分工发展要求的区域产业结构体系。所以,劳动地域分工理论自然应成为构建这种产业结构体系的基本理论依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全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主要是由于各地区在区域开发中忽视地域分工发展规律所造成。按照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建立全国合理的地域分工体系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由之路。

2.4为空间布局模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和网络模式是区域开发规划中常见的三种基本空间布局。三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在区域开发过程中强化区内分工发展的侧重点不同。通过强化地域分工,促进区域发展是它们的共同本质。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域分工的规模、层次等不同,所以区域开发规划中为促进地域分工发展所选择的空间布局模式亦不同。

一般,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劳动地域分工欠发育,采取增长极开发模式。其选择若干区位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城镇(增长极)进行重点开发,通过集聚和扩散效应促进区域发展。实质上,这种空间布局模式主要是通过重点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来打破由于地域分工欠发育所导致的区域经济的原始均衡和相对封闭状态,强化城乡地域分工,促进区域发展。经济处在发展中的地区,区域内部城乡地域分工、基层经济区间的分工已有一定基础,通常选择点轴开发模式。通过选择重点开发轴线和对轴线地带原有增长极的重点开发或新增长极的建设,促进重点轴线地带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发展。从地域分工角度看,其主要是通过轴线地带的重点开发进一步强化城乡地域分工,注重培养轴线地带的经济实力,促进基层经济区的发展和完善,加快区域发展。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区域内部城乡之间、各基层经济区之间的分工已达到较高水平,通常选取网络开发模式,通过空间开发重点的转移、新增长极、重点开发轴线地带的建设和老增长极、经济轴线地带的改造,形成点、轴、面相结合的空间经济网络,达到经济发展的相对均衡。这种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均衡是地域分工体系高度发达的体现,是城乡之间由于合理地分工所产生的城乡一体化的表现,也是区内分工与区际分工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区域开发空间布局模式选择的关键是从本地区劳动地域分工发展的水平出发,选择能够最有效地促进地域分工发展的空间经济组织模式,推动地域分工发展,实现区域发展的目的。地区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实质上是区域合理的地域分工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空间布局模式的正确选择是区域开发规划实现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无视本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盲目照抄照搬其它地区的模式,必然产生盲目建区设点等问题,延缓区域发展进程。

2.5为协调各地区经济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长期以来,公平与效益的关系问题被认为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难处理的问题。往往是强调公平,注重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均衡,造成经济效益低下。而强调提高经济效益常常会带来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影响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劳动地域分工角度来看,两者是统一的。区域发展的公平并不是通过区域开发完全消除客观存在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是给欠发达地区一定的发展机会和条件,把其归入到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体系中去,通过发挥其比较优势,促进地域分工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这种建立在比较优势开发与利用基础上的区域发展,可以实现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资源型省区与加工型省区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协作,促进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达到公平目标。通过地域分工发展所达到的相对公平就可以取得良好的地域分工效益,达到地区经济发展的效益目标。我国解放后经济建设中之所以一直没处理好效益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主要是没有能够正确认识地域分工与区域发展、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均衡、地域分工与经济效益等关系。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初期,市场发育程度低,价格体系不合理,加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劳动地域分工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因此,在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指导下,制定合理、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规范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给各地区创造相对公平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保证比较利益机制的正常运行,是我国区域开发规划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来稿日期:1995-11-27

标签:;  ;  ;  ;  ;  ;  

区域分工理论在区域发展规划中的作用_比较优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