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陈文清

土建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陈文清

陈文清

珠海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伴随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土建工程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对保证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形成了重要保障。本文就以我国某城市一处土建施工为例,对施工过程中所运用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土建施工;高支模;技术运用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带动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人们创造出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且不断带动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向前发展。在城市当中很多大型建筑被兴建起来,比如体育场、博物馆或者是大型商业建筑等。在针对这些大型建筑来讲,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传统形式下的施工技术基本上无法充分满足施工的需求,高支模施工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具有范围更加广泛、承载能力更强等方面的特性,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运用起到非常明显效果。但是,在当前的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某城市的土建施工进行了分析和调查,重点对土建施工过程中的高支模技术进行分析,并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有效解决策略。

1.工程概况

通过对我国某城市的土建工程为例,该建筑工程总建筑层数为23层,总建筑高度达到了75.6m,建筑总面积大约为36588㎡,该建筑第一层设置为公建商铺,首层高度为6.0m,内部梁体结构面积为650mm×1300mm,梁体的最大跨度为7.5m。次梁横截面积为250mm×750mm,250mm×780mm。在对该建筑施工过程当中,相关施工人员所需要搭设的模板支架的高度需要超过4m,只有在模板支架超过了4m以上才可以充分保证支护性能的稳定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支架附近安装4排呈垂直状态的纵向支撑,同时每间隔两米距离就要设置相应的水平支撑点。如果混凝土结构处于支撑辅助状态下,可以达到8m甚至8m以上的施工跨度,梁体可以承载的施工负荷为15Kn/㎡,在充分满足了以上所述的施工要求之后,就可以进行后续的高支模施工环节。

整体上来分析,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整体施工难度相对来比较大,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风险也被比较大。尽管在当前阶段,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张,但是其中大部分的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对高支模施工技术都有着一定的理解,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对施工中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还是存在漏洞。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在正式开始运用之前,需要对土建工程施工要求有着深入了解,要求施工人员依照施工标准来进行施工。

2.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2.1高支模安装工作之前的检查

在该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在对高支模支架进行安装和规划过程中,施工单位安排专业技术层次比较高的施工人员在进行作业,同时需要与现场施工人员做好工程的交接工作,对高支模安装进行仔细的检查,避免其中产生施工误差或者是质量问题。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强化不断提升高支模施工效率,安排了专业技术施工人员来进行有效指导,对安装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充分保证高支模整体施工质量。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自我监督意识,建立起完善的施工监督管理体制,通过这种施工管理方式来不断提升施工过程中对高支模的施工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高支模的安装过程

在施工过程中对高支模的安装工作,相对来讲是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安装的顺序方面需要放出轴线与梁体位置,做好水平控制点的标准高度,通过梁体和板门的方式来安装脚手架,同时搭设的梁体在门式架顶托上面,在梁体的底部模板与侧向模板的安装过程中,搭设底板木枋在门式脚手架的顶端,施工中梁体模板与板钢筋的铺设过程中,需要拆下脚手架和梁体顶部的可调节模板,并且在拆除模板的过程中,对拆除脚手架钢管环节上,需要充分注意整体模板结构的稳定性。在模板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第一,在模板的安装过程中,要是没有在顶端支柱的基础上进行回填土的分层处理,很有可能造成基础下陷问题,造成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受到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工作之后,再进行后续的脚手架的搭建;第二,在脚手架钢管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参照工程建设施工标准,选择质量合格的施工钢材,针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对高支模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第三,需要充分做好建筑支撑体系的衔接部分的施工,同时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要是高支模支撑结构产生松动,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处理,避免产生水平方向或者是垂直方向的应力,依照工程施工要求的相关标准来进行设置,保证高支模的整体结构不会受到严重影响。

2.3高支模支架的拆除

高支模施工支架作为建筑工程中的辅助性作用,在土建工程中主体部分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将高支模支架进行拆除,并再次进行安装和运用。同时,在拆除的过程中须做好后续的处理工作,方便对支护支架进行循环运用。在拆除模板过程中,须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拆除时间问题。对高支模的模板不能进行随意拆除,并且在拆除之前,专业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将工程施工进度与混凝土强度作为根据。通常情况下,板跨度需要小于或者等于2m,达到混凝土立方体的抗压强度标准的50%以上;板跨度大于2m小于8m,达到设计混凝土立方体压强标准值的75%以上;板跨度大于8m,达到设计混凝土立方体压强标准值的100%以上。剩余部分的混凝土施工强度需要保证施工的标准强度,只有在这些施工条件充分合格之后才可以进行后续的拆除工作。

在模板拆除工作的顺序方面,在高支模超出之前,必须要对脚手架上的施工设备或者是存在的各种杂物进行处理,并且在拆除过程中需要放置警示牌,无关人员不能接近施工现场。对高支模支架拆除之后的材料处理,施工人员需要将高支模架拆除完成之后,在最短时间范围内可以将拆除下来的模板与对应的构件进行仔细的检查,对产生损坏的部分需要及时的进行维护或者替换,并且需要将损坏的构件依照不同的损坏等级进行统计和存放,方便后续的处理。同时在拆除高支模支架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保证相关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严格依照具体的施工标准和规范来加以执行,防止因为个人原因造成高支模衔接部位产生问题,同时还需要避免在拆除工作中产生高支模基座滑动的状况。

3.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土建施工过程中,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可以总结出在当前我国土建施工过程当中,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运用非常广泛,对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稳定性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保障作用,相关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中充分注意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和效率,这对工程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也起到了充分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玉明.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用,2018(11):150-151.

[2]赵海涛.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简述[J].四川水泥,2017(10):231.

[3]史磊.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铁路土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7(28):164.

[4]曹国祥.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02):31-32.

[5]吴国民.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5(51):31-32.

论文作者:陈文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土建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陈文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