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建筑设计院 广西 南宁 530023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产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抗震加固技术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各类加固技术逐步应用与工程实际生产当中,大大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对土建结构中的各类抗震加固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以期能够为土建结构抗震性能的提高提供借鉴。
关键词:土建结构;抗震加固;技术应用
1.土建结构抗震加固技术概述
1.1抗震加固技术的概念
土建结构抗震加固技术是指对建筑物抗震等级没有达到国家标准规范要求或未进行抗震设防的建筑进行了一系列抗震加固处理,使其满足建筑物结构抗震等级标准要求,进而提高建筑物抗震等级。
1.2土建结构抗震加固的重要意义
科学合理的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处理能够有效的减轻或避免地震对建筑物结构造成的损害,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保障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土建结构抗震加固的重要意义,具体如下表所示:
2.土建结构常用抗震加固技术
随着抗震加固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所取得的抗震加固效果愈发理想。在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加固处理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加固方法的选择,一般来说土建结构常用抗震加固技术主要包括:增大截面积抗震加固法、外包型钢抗震加固法、预应力抗震加固法、增设构件抗震加固法、增设构件抗震加固法以及合理设计防震缝等方法。
2.1增大截面积抗震加固法
增大截面积抗震加固法主要是指通过增大混凝土梁、柱以及板结构等建筑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进而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实现建筑结构的优化、提升建筑物整体承载力效果以及降低可能形成的威胁隐患。增大截面积抗震加固法的操作较为简便高效,对施工作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低,质量保证较为容易。但在采用增大截面积抗震加固法对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时应注意施工材料品种、规格及型号的正确选用,应选用同待加固结构较为匹配的施工材料,进而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及承载能力。
2.2外包型钢抗震加固法
外包型钢抗震加固法是指采用对建筑结构构件进行外包型钢的方式以借助型钢的强度以及韧性来增加建筑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及提高土建结构的稳定性。首先,在外包型钢抗震加固法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建筑结构实际情况对型钢型号及尺寸进行严格设计,保证型钢尺寸符合建筑结构构件尺寸,避免型钢与建筑结构构件贴合不严现象的发生。其次,应采用化学灌浆外包型钢操作方式使型钢与建筑结构构件间紧密的贴合,提升其整体性效果。最后,应对型钢进而合理的处理,避免其因外界自然环境而导致的腐蚀现象的发生,综合提升其防护效能。
2.3预应力抗震加固法
预应力抗震加固法是土建结构抗震加固的重要方法,其主要是应用钢拉杆或者是撑杆对建筑结构进行预应力的施加,进而提升土建结构的强度、刚度、承载力以及抗裂性能等结构的受力性能。预应力抗震加固法具有空间占用小,可在极小范围内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处理等且加固效果较为理想等特点,但其也具有一定的限制,其不适用于高温状态下的施工操作且对收缩较大的混凝土结构构件也无法发挥其正常的抗震加固效果。因此,在采用预应力抗震加固法对建筑结构构件进行加固处理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处理,避免加固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2.4 增设构件抗震加固法
增设构件抗震加固法主要是通过增设墙体结构、增设柱结构以及增设拉杆等方式来增加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进而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在采用增设构件抗震加固法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处理时应针对建筑结构形式及加固应用需求的不同增设构件的选择,避免随意增设造成的无用消耗,进而提高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效果。同时,在原有结构基础上对增设构件抗震加固法的应用过程中应对构件增加后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和损失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规划,避免增设构件对建筑物使用功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2.5合理设计防震缝
防震缝设计是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重要措施,其能够较好实现对于土建结构抗震加固性能的提升优化。因此,在建筑防震缝设计时应加强对防震缝的有效设计,促进防震缝的合理高效的应用。同时,对于体型相对不规则的土建结构应根据结构形式特点合理设计防震缝及把握好抗震震支座的应用,进而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实现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优化。
2.6复合材料加固技术的应用
复合材料FRP是一种新型的土建结构抗震加固材料,其主要包括主动式加固和被动式加固两种方式。主动式加固主要是指在施加荷载前将FRP材料粘贴在需加固的部位,进而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该技术的使用充分发挥了纤维材料的优势,避免了混凝土裂缝、断裂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采用此方法进行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时应充分掌握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及结构表面裂缝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FRP材料使用量的确定。被动式加固主要是指在建筑结构荷载不变的条件下子啊表面进行FRP材料的粘贴,进而实现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作用。
2.7高性能钢丝网复合砂浆薄层加固技术
高性能钢丝符合砂浆薄层加固技术是指将钢筋网铺设在处理完毕的混凝土构件表面,然后将性能较高的砂浆涂抹至结构构件表面,进而实现提高建筑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延性及抗震性能的要求。同时,此方法具有施工操作简单,成本低、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结语
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抗震效果,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概念及重要意义,为后文的叙述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对土建结构常用抗震加固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进而确保抗震加固技术能够较好的应用于土建结构抗震加固当中。
参考文献
[1]韩晓蕊.抗震加固技术措施在土建结构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4):221.
[2]杨茂林,吴琴琴.大型综合医院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技术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7(3):66,73.
[3]李辰戈.成都市某商业建筑增层后抗震性能分析和加固优化设计[D].成都理工大学,2016.
[4]刘勋,施卫星,王进.传统抗震加固技术和新型抗震加固技术的总结与对比[J].结构工程师,2012,02:101-105.
[5]程选生,贾传胜,杜修力.消能减震技术在结构抗震加固改造中的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12,S1:253-257.
论文作者:施礼德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建筑结构论文; 结构论文; 土建论文; 构件论文; 型钢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物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