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10800
摘要: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建设行业也获得非常迅猛的发展,发展过程中国家对于建设相关行业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通过在工程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将营改增运用到造价及计价体系过程中,进一步降低工程本身税收负担,为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为良好的帮助。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保证工程本身发展建设,实现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关键词:营改增;工程计价体系;工程造价变化;影响
引言
实行“营改增”政策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各个建筑企业要能够掌握我国税收政策的各种变化。只有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建设,才能更好的开展工程造价环节,才能抵御未来工作中的不确定性,才能最终为企业获得更好地发展机会。
1营改增的内容简介
营改增主要是指国家为了降低不同行业内部企业自身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发展从整体上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动力的有效政策。营改增在不同行业实行对企业发展所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简单来说可以将营改增称之为是一种减税政策,就是通过原本的营业税改收增值税的方式,将原本需要交收较多的营业税收改为简单、合理地收取增值税收的方式来降低企业所需要承担的税收负担。同时为了避免行业内部出现重复税收,避免和防止行业内部出现重复交税限制行业发展的现象出现,必须坚决推进营改增在我国经济发展全范围内的实行和发展,对于不同行业来说都能够起到有效减轻税收负担,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和发展能力,促进行业整体发展的作用。总体来说营改增不仅仅能对企业运营成本起到良好控制作用,还能够为行业缴税途径起到拓宽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成为其中的重要决定之一,也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家广泛推行。
2营业税与增值税计税方式分析
就工程项目而言,“营改增”后,原有造价模式必然发生相应变化:不仅其课税对象、计税方式以及计税依据改变,而且工程计价规则、计价依据、造价信息等也都发生了变革。第一,建筑业的增值税就是建筑施工企业的销项税额,即把建筑施工企业作为销售方,建设单位作为采购方,项目本身被视为一个产品。销项税额就是建筑施工企业售出项目而需缴纳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应缴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第二,“营改增”税收制度实行之后,建筑施工企业纳税额的增加,是由于合并了进项税金额与应纳税额。如果建筑施工企业有足够多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那么实际纳税额并不会因为“营改增”而增多,因此,“营改增”并不一定增加施工企业的税负。第三,“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实施,形成建筑业环环相扣、层层抵销的税收状态,可以有效减少营业税的重复缴纳,降低企业赋税,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助于规范建筑行业市场。另外,由于现在计入工程造价的人工、材料和机械等都是不含税价格,“营改增”实行后,建筑施工企业对造价的要求变高,尤其针对造价的信息采集和整理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
3营改增政策大大影响了工程计价系统
(1)改变了计税税率,在营改增政策实行的过程中,《营业税改增值税方案》也在不断地修订,最终在相关部门的准许下面世,这一方案加快了营改增政策的发展步伐,使得计税税率大大变化。方案提出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增值税占总资金的11%,不再需要缴纳3%的营业税,这就使得建筑工程减少了应交税费,从而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收益。明确的税率变动改变了工程计价系统,还让部分企业想出了定额取税的税务模式。营改增政策让建筑工程缴纳相关费用时,可以抵扣一部分增值税,不同于传统营业税额的是,这样既完善了工程计价系统,又降低了增值税税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尽管逐步推行的营改增政策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大部分单位和企业还不能接受定额取税这一缴税方式。(2)价税与工程计价系统分离开来,为了推进税务变革,企业在营改增政策的支持下减少了应交税费,还扣除了3%的工程总报价费中的营业税和原材料税费,企业的项目部门通过实际调查详细的了解市场实际原材料所需费用,避免报价范围出现错误,有利于企业更好的购买原材料。这样使得价税脱离了工程计价系统的范畴,也让工程造价更接近“裸价”,原材料的价格更真实明了。价税分离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可以使企业减少重复缴税的风险。传统的纳税方法是征收营业税,计算应收价款,这种方式让纳税企业不清楚交税的正确时间和方式,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营改增政策将价税分离出去,不收营业税,使得工程项目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这样让企业节省了一大笔钱,来投资一些重点施工项目。
4“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企业中,营业税属于价内税范畴,主要对施工中的各项活动进行全额征收;而增值税属于价外税范畴,主要是差额征税。由于征税对象的不同,因此,相比传统的造价模式也有一定的差异。在营业税模式下,收入含税,实行“营改增”后,当期确认收入应按照税率计算并剔除销项税额,同时,还需要在进行成本分析时,将与原材料、租赁等相关项目的进项税额剔除。此时,如若工程项目的某些进项税额无法开具专票或专票无法抵扣时,就会使成本升高,提高工程造价。所以,“营改增”在影响产品定价的同时,也会对工程行业的建设投资、招投标以及房地产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材料及设备价格的影响(1)材料及设备成本占总成本比例高达60%,因此,合理的造价控制直接决定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施工所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如地材及混凝土等,很大一部分由当地供应商提供,因其规模较小不具备纳税人条件或在“营改增”后无法开具发票或只能开3%增值税专票。此时,主要工程所用材料无法取得发票,或只有3%增值税专票,这大大降低了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致使施工企业税负增加,间接提高了工程造价,减少了利润空间。(2)“营改增”后,如若钢筋、混凝土、电料等工程用主要材料或大宗材料由建设单位提供,那么,建设单位作为材料采购方可以获得供应商开具的增值税发票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施工方无法取得施工用材料的增值税专票,几乎没有进项税额可以进行抵扣,但同时承担着营业收入中甲供材料以及甲供设备等相应的销项税额,会造成多缴纳增值税,导致施工方实际税负增加。
结束语
实行"营改增"政策对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只有不断适应新的政策,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营改增"对于造价预算产生了巨大影响,直接改变了企业纳税比例和纳税成本。国际通用的增值税如图1所示,如果企业在“营改增”之后仍然采用原来的项目成本估价模型,计算的造价预算和实际的预算成本将会产生很大的偏差。按照原有的成本核算体系,建筑行业的纳税比例约占投资总成本的3.41%。在实行全面"营改增"政策之后,这种评价方法会发生很大变化,税收的种类和形式都做了一定的调整。
参考文献:
[1]袁建文.谈营改增后如何控制工程造价及工程成本[J].山西建筑,2018,44(28):210-212.
[2]孙婷,王韶东.论述营改增对工程计价体系及工程造价变化的影响[J].建材与装饰,2018(06):165-166.
[3]王俏俏.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建筑企业的影响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4]时钟强.营改增对工程计价体系及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探索[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7):243-244.
[5]贾相枝.“营改增”对工程造价及计价体系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7(06):73.
论文作者:杜俊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税额论文; 增值税论文; 工程论文; 进项论文; 营业税论文; 企业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