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历史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质论文,地位论文,历史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中的里程碑。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思想,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在全会的正确思想方针指导下,经过近20年的艰辛探索,终于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个理论,归结起来就是两大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二是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就二者关系而言,前者是目标问题,后者是道路问题。目标是道路的前提,也是道路的方向。道路是目标的实践过程,离开具体道路的目标只能沦为空想。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正确回答了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正确回答,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巨大的理论飞跃。本文仅就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历史地位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探索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一)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发展。40年代末50年代初形成的美苏对峙的两极国际政治格局,由于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由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而向多极化发展。这是时代主题由战争和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的具体体现。多极化格局的发展,改变了国际竞争的准则和国家安全的内涵。过去国际集团和国家之间军事优势的竞争让位于综合实力的较量。国际形势的变化给社会主义国家提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重新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大事。(二)科技革命的挑战。5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而且相应地改变了各国国内的产业结构、阶级结构、社会结构。因而,如何改变传统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改革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的首要问题。(三)社会主义国家中改革潮流的推动。50年代,南共联盟和中国共产党在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反思的基础上,进行了突破苏联模式的尝试。60年代,匈牙利的“静悄悄的改革”以及70年代捷克的“布拉格之春”都体现出对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和模式进行改革的强烈愿望。尽管这些改革尝试皆以失败告终,但却意味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股要求改变苏联僵化模式,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探索本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生力量。70年代末,中国开始的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行动,既是这股改革洪流的继续,又是对过去探索经验的总结。
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历史实践经验的总结与飞跃。
社会主义思潮是作为资本主义思潮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前者以社会公正为核心,后者以个人自由为核心。社会主义思潮,如果以莫尔的《乌托邦》问世算起,已有4个世纪的历史。社会主义定义很多,瑞典前首相欧罗夫·帕尔梅说:社会主义定义有七十一种,如果我提出第七十二种并不会因此而好些。社会主义定义虽然很多,但从内涵上来界定社会主义的只有三种:一是,以理性观念来界定社会主义的;二是,以历史发展方向来界定社会主义的;三是,以社会模式来界定社会主义的。
空想社会主义以理性观念来界定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理性,即公平、平等、正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而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就在于它是反人类理性的,是人类理性的迷误。因而,人类只要从这种迷误中解脱出来,恢复人类理性,理想社会就可以实现。为此,他们用说教和进行实验的方向来向国王和富人说明实现公平、平等、正义,即社会公正的必要性,以图唤醒他们受蒙蔽的人类理性。在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看来,只要富人良心发现,从而拿出占有社会财富的一部分,提高下层人民的福利,改善人民的生活,社会公正即可实现。可见,空想社会主义者心目中的社会主义就是社会公正。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以历史发展方向来界定社会主义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运用自己的政治统治,要“尽可能更快的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2页。),要采取一系列过渡性措施来逐步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实现工业与农业的结合,城市和乡村的结合,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最后,“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3页。)这是从历史发展方向来界定社会主义的本义所在。这里有三个重要思想:(1)“尽可能更快的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是生产效率的问题;(2)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这是社会平等问题;(3)代替资本主义旧社会的自由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这是目标问题。在此,马克思恩格斯尚未对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作区分。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界定可看作是:生产效率+社会平等=社会主义。这是二元结构的社会主义理想。在此结构中,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生产效率的问题,在他们看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既是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实现社会平等的基本前提,又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物质保证。
列宁和斯大林从主导方面来说,是以社会模式来界定社会主义的。列宁和斯大林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在理论上没有忽视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生产效率和社会平等之间的统一问题,但在实践中却犯了为了发展生产力和提高生产效率而忽视甚至牺牲社会平等的错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维埃俄国,外有资本主义包围,内有反革命叛乱,国民经济实际上已经解体。在这种情况下,列宁把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生死存亡的大事,这是完全正确的。因而,对社会平等问题有所忽视也是有情可原的。列宁逝世后,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经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而宣称建成社会主义。历史表明:无论是社会主义工业化还是农业集体化都是以牺牲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切身利益为代价的。无论其原因如何,这也是对社会公正的巨大牺牲。苏联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这样斯大林认为在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这是从社会模式来界定社会主义的。即,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后来,许多共产党人把这种模式看作是普遍意义的。从而,将这种模式的特点看作是社会主义理想的本身。
在建国之初,中国共产党是按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这是因为当时的苏联是现实的社会主义唯一可参照的样本。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到苏联模式的一些弊端,试图按中国国情来建设社会主义。1956年,中共在“八大”会议上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既是对马恩关于社会主义设想(生产效率同社会平等相统一)的恢复,也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为了生产效率而牺牲社会平等)的否定。由于党内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八大所确定的正确路线没有得到落实,在实践中党的工作偏离了八大的正确路线,即离开生产效率来抓社会平等。这样就出现了在工作中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修正主义来批判,把“三自一包”作为资本主义尾巴来割,把个人利益作为资产阶级法权来批判。后来又发动文化大革命,把坚持八大正确路线的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来批判,使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破产的边缘。
如果说斯大林是以牺牲社会平等来抓生产效率,那么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是以牺牲生产效率来抓社会平等。生产效率和社会平等是社会主义的两个基本内核,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片面强调一个方面都是不完全的社会主义。
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探索。80年代初,邓小平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甚至在整个80年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还没有最终形成。比如,他曾用如下几种表述来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不同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页。)“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页。)“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这些表述是从不同方面来讲社会主义的,还没有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具体分析起来可分为三个部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
(一)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物质基础上的体现。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把发展生产力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但都没有讲到社会主义社会还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这个“讲全了”其意义是极其重大的,因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还要根据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是生产力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二)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历史过程中的表现。从历史发展过程上看,剥削的存在和阶级的存在是密切相连的。邓小平讲消灭阶级是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前提的,而消灭阶级又给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指明了方向。在此,邓小平只指出了消灭阶级的历史发展方向,而没有限定消灭阶级的具体的时间,这是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邓小平把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连在一起提出的,其意义也是重大而深远的。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社会两极分化可以产生阶级,但是阶级消灭了,两极分化不会随着阶级消灭而消除。这就是说阶级消灭了,人们之间的贫富差别仍然存在。可见,邓小平把消灭阶级和消除两极分化看作是一个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区别的统一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恐怕不是短期所能完成的。
(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目标上的体现。所谓共同富裕并不是说让所有的人一同富裕起来,历史表明这是不可能的。邓小平说:“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6页。)可见,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的核心思想是先富帮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包括物质生活、政治权利和道德规范三个层次。从物质生活方面来说是人人富裕;从政治权利方面说是权利平等;从道德方面来说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道德观念体现。它是在物质生活达到人人富裕的基础上,权利和道德的统一。靠劳动致富是个人权利的问题,先富自愿自觉地帮助后富是道德问题。
总括起来说,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涵: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效率问题;消灭阶级和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平等问题;共同富裕从价值层面上讲是道德问题。所以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界定可概括为生产效率+社会公正+道德规范=社会主义。如果同马克思恩格斯相比(生产效率+社会平等=社会主义),这种界定既是回归又是超越,这就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要意义之所在,也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历史地位。
标签:共同富裕论文; 两极分化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论文; 历史地位论文; 邓小平文选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主义阵营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斯大林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