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骨伤科医院 湖南浏阳 410327)
摘要:目的 分析膝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 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0 例,25 例患者接受膝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25 例患者使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预后效果和术后后倾角、内翻角度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8.00 %,对照组为72.00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后倾角和内翻角度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膝关节镜下内固定术可有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膝关节镜;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knee arthroscopic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and the effect on the knee function of patients.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7 and January 2018 in 50 patients with fracture of tibial plateau of our hospital,25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internal fixation under the arthroscopic surgery treatment,as the observation group,25 patients with 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therapy treatment,as the control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gnosis after effects and postoperative obliquity,varus Angle.Results the rate of good and excellent treatment was 88.00 %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2.00 %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Postoperative 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total weight bearing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number of postoperative dip Angle and varus Angle,P<0.05.Conclusion knee arthroscopic internal fixatio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and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improving the knee joint func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 knee arthroscopy;Tibial plateau fracture;Internal fixation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疾病,调查显示,胫骨平台骨折占全身骨折5 %左右。由于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支撑关节,因此临床治疗中对胫骨平台的要求较高,对于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其关节面受到严重的损伤,造成外踝骨和内踝骨难以保持在稳定的位置,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主要治疗方式,传统切开手术术中会对患者的韧带软组织、半月板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影响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膝关节镜逐步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基于此,我院分别使用膝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术和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术进行胫骨平台骨折治疗,并对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 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5 例患者接受膝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术,作为观察组,25 例患者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5 例,女性10 例,年龄23~55 岁,平均年龄32.57±3.18 岁,受伤至入院时间2 h~7 d,平均时间3.15±0.76 d,交通意外14 例,跌落伤7 例,暴力伤4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6 例,女性9 例,年龄21~54 岁,平均年龄32.95±3.24 岁,受伤至入院时间3 h~7 d,平均时间3.66±0.81 d,交通意外13 例,跌落伤7 例,暴力伤5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进行治疗,即选择患者膝关节内外联合的内侧做9 cm~10 cm手术切口,将骨折部位的碎骨取出,对塌陷的骨骼进行修复,使用克氏针暂时固定,而后沿患者的半月板将关节囊切开,使关节面完全暴露,直视下对关节面进行修复,使用C型臂X线机对复位效果进行检查,确定复位满意后,在适宜的位置放置锁定钢板,并拧入自攻锁定钉。观察组患者使用膝关节镜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即常规麻醉,对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进行检查,依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案,自患者膝关节的后外侧置入关节镜,将关节腔内的骨碎屑[2]、积血清除干净,在关节镜的辅助下,行全关节系统修复检查,对患者半月板的损伤严重程度进行检查,修补受损的韧带组织和半月板,或将镶嵌的软骨组织和骨折断端的半月板切除,术后2 个月内,使用铆钉、缝合线固定韧带的止点,定期回医院复诊。
1.2.2 评价标准 以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预后效果和术后后倾角(PA)、内翻角度数(TPA)作为评价指标。其中治疗效果使用膝关节功能恢复评价量表(HSS)进行评价,优:HSS评分≥ 85 分;良:HSS 评分70~84 分;尚可:HSS 评分60~69 分;差:HSS评分< 60 分,预后效果考察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PA、TPA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效果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治疗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8.00 %,对照组为72.00 %,见表1。
2.3 术后内翻角和后倾角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后倾角和内翻角度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内翻角和后倾角比较(?x±s)
3.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疾病,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多是暴力损伤所致,患者多合并半月板、韧带功能不全和关节面塌陷,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关注的焦点。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是临床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常用术式,其选取膝关节中间入路[3],切开复位后进行内固定,可取得良好的骨折稳定性和关节面恢复效果,但是由于术中造成胫前区域血流量不足,对软组织进行剥离时,会造成新的创伤,从而引发合并症,影响手术治疗效果。膝关节镜内固定术采用膝关节镜辅助技术,避免了传统切开内固定术对患者韧带软组织和半月板的进一步牵拉[4],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同时膝关节镜手术创伤较小,患者术后预后效果良好,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膝关节镜下内固定术可有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金国华,赵胜春,陈欣.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应用膝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治疗对改善其膝关节功能的效果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6):1171-1172.
[2] 王勇.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膝关节镜下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3):29-30.
[3] 权良忠,王辉,桂召柳,等.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8):744-746.
[4] 白晓军.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5(5):40-42.
论文作者:张炬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膝关节论文; 患者论文; 胫骨论文; 平台论文; 术后论文; 关节论文; 效果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