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我国新闻学研究中的几个理论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新闻学论文,热点问题论文,当前我国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10)05-0125-07
在进入社会转型期后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新闻学研究也逐年推进,获得很大发展。其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展,研究内容在不断深化,研究方法更加多样,研究成果也更加丰实。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和媒介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近些年来我国新闻学研究对涉及当前新闻传播领域的诸多重大问题均展开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热点问题。
一、媒体格局变化问题
当前世界传播领域正在发生着一场巨大的变革。这场变革以互联网的出现为标志和契机,迅速改变了原有的传媒环境,整合了传统的媒体格局。可以说,媒体格局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2009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媒体峰会,其主题就是探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所带来的媒体格局变化及应对的策略和方法。
“媒体格局”,指的是媒体间各种力量对比与组合的结构。由于发展上的不平衡,媒体间各种力量对比与组合的结构总是处在不断变动之中。而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某一临界点时,各种媒体相互之间的力量对比与组合的结构就会发生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直至形成新的媒体结构。
纵观历史,世界传媒业的发展经历了由报纸“一枝独秀”,到报纸与广播“并驾齐驱”,再到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然后是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强相争”,如今又进入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各种媒介形态相融共生的“多媒体融合并存”几个阶段。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媒体的格局也在不断发生调整和变化。
在改革开放环境的带动和新媒体技术的促进下,近些年来我国传媒业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日趋成熟,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媒体格局正在被打破,一个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多媒体融合并存”的新的媒体格局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
考察传媒业发展与媒体格局变化的历史可以发现,它是技术、市场和制度三股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现代化的传播技术为传媒市场的扩展提供了物质手段;传媒市场的需求又是催生传播技术更新发展的原动力;而相应的制度安排则是保证技术和市场发挥作用、取得效果的必要条件。
媒体格局的变化不但引发了传媒业自身结构的调整,而且也带来了舆论态势、走向和整个舆论格局以及舆论引导格局的变化。如今的舆论态势、舆论环境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多变,因此,关注和研究媒体格局与舆论格局的变化,不仅是传媒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国家发展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中就指出:“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①因此,认识当前媒体格局与舆论格局变化的特点,掌握应对这些变化的策略和方法,对于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促进传媒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转型期传媒业性质与功能问题
对转型期传媒业性质问题的认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学界和业界一直都在关心的问题。如何全面认识和理解传媒业的性质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因为作为文化产业重要支柱的传媒业其产业属性已经日益显现,而且在事业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传媒业的性质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和解释,综合起来看,社会属性、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是其三个基本属性。
作为传媒业产生标志的近代报刊,最初是以信息媒介的形态出现的。它的主要职能是传播新闻、提供信息,满足社会上一部分人群的新闻信息需要。传媒业的这种以传播新闻为主要手段满足人们新闻信息需要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属性。
传媒业是以传播新闻为主要手段满足人们信息需要的社会文化事业,但任何传媒业都不会仅仅以向社会与公众传播新闻信息满足人们信息需要为最终目的。中外传媒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传媒业作为一种社会事业产生以后,很快便成为一定阶级、政党及社会集团发展经济生产和从事政治斗争的舆论工具,成为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服务的舆论工具。服务于政治,服务于一定的阶级、政党和社会集团,这是阶级社会中传媒业政治属性的集中体现。
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揭示的是新闻事业作为一种信息传媒和舆论手段的性质,是从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和政治性质来讲的。除此之外,从新闻事业作为一种信息传媒的角度看,它还具有一定的经济属性,它属于信息产业中的一部分,是一种具有各种生产要素的经营实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机构成了市场主体,其运作具有市场化特征。在媒介运作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来调节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各个环节,使其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真正体现媒介的产业特征,为媒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认识传媒业作为一种信息产业的经济属性,有助于更好地按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来搞好媒介经营,争取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这对于传媒业增强经济实力,扩大事业规模,争取更大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传媒业的这三个属性之间是一种互为补充、相互制约的关系。社会属性决定其基本的存在形式和行为方式;政治属性决定其根本的利益方向和工作原则;经济属性决定其长远的生存基础和发展潜力。它们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又制约着其他属性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状况。政治属性要借助社会属性来体现价值,发挥作用;社会属性要靠政治属性来引导方向,规范行为;经济属性既为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提供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同时又受到它们的制约——政治属性为其把握政治方向,防止其偏离正确的行为轨道,社会属性为其确定运作范围及方式,规范其按照传媒业的特殊规律和要求来组织经营和管理。
我们需要全面和正确地体现这三个属性所蕴涵的积极功能,发挥它们的有效作用,防止随意突出某一属性,或有意抑制某一属性的现象,以使新闻事业能够健康、全面发展。
如何确保传媒业的事业性质不变形,不走样,同时又促进传媒业借助市场的力量获得更大的产业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其中,在坚持和确保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力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是一条基本原则。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理论与实践创新问题
“媒介融合”,是近些年来新闻领域出席最多的词汇之一,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都在关注和研究,探讨其给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带来的变化和挑战。2010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时就提出了要认清“各种新型传播手段的出现,给新闻工作带来许多新变化新挑战”,要“认真研究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特点和规律,努力掌握新闻工作新知识新本领”的任务。②
所谓“媒介融合”,指的是不同介质和形态的媒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从而形成复合交叉的新的媒介形态的现象。它是一种在数字化进程中产生的媒介形态演变与整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媒体格局的变化、媒介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新闻从业者的思维与工作方式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这从近些年来我国媒体格局的重组以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激烈竞争中便可看出端倪。
媒介融合得益于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正是不断出现的新技术促成了媒介形态的演变与整合,由此导致了新媒体的出现,而新媒体出现后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致使传统媒体不断进行调整、变革,并最终形成了由印刷、音频、视频、互动媒体等各种媒介形态和媒介组织组成的传播共同体。这时,一种多媒体融合并存的全新传播形态得以产生。
可以说,新技术→新媒体→媒介融合,是信息化时代媒体变化与发展的必经道路,也是其变化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Web2.0、P2P、宽带、流媒体、无线通信等一系列新技术日趋成熟并相互融合之时,博客、RSS、即时通讯、手机电视、移动电视、楼宇电视、列车电视等一系列新媒体也纷纷出现,并构成了全新的融合媒介态势。目前我国所进行的“三网融合”,也是在这一新的媒体格局下的必然选择。
“三网融合”,指的是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三网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图像等多种服务。这将使得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三大网络突破原先传统媒体行业内部之间以及与电信等相关行业之间的技术与门户壁垒,实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叉,在经营上则是互相合作又互相竞争,从而促使一度曾经出现过运营瓶颈的网络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快速发展,最终共同走向媒介融合的道路。
近些年来的实践说明,媒介融合的过程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哪一种媒介吃掉谁、取代谁的问题,或是哪一种媒介被吃掉、被取代的问题,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问题。其发展趋势将是各种媒介形态在竞争中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以实现互动共赢的目标,其结果将是使得新闻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接受更加便捷、效果更加优质,同时它也会带来整个传媒业的更大发展。
媒介融合的过程不但带来了新闻实践的变化和新闻理论的创新,而且也带来了新闻从业者思维和观念的变化与创新。它要求新闻从业者具备全球化思维和多媒体思维。即要有“全球眼光”和“国际视野”,要善于把本国、本地发生的事情放在全球视野中来考察和解读其价值及意义,也要善于把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放在本国、本地的环境中来分析和探究其相互间的联系与影响,要根据媒介融合的实际情况,从多媒体的属性、功能和要求来观察事物,组织报道。
同时,它也向新闻从业者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即要熟悉多媒体工作环境,要掌握多媒体工作手段,要实现多媒体工作目标。
总之,媒介融合是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其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其应对措施,要坚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实现新闻报道观念、内容、方式、手段的不断创新和传媒业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不断创新。
四、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问题
新闻传媒作为一种信息媒介和舆论手段所具有的传播信息、报道新闻和引导舆论的特殊功能,使其能够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到独特的影响作用。
在社会日益信息化和媒介化的时代,新闻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因此,研究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问题,特别是研究涉及国家发展全局和大局的新闻传播与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新闻学研究中始终热度不减的问题。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有10年时间,10年来,西部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西部地区地域广大,民族众多,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积极采取措施,快速提高这一地区发展和进步的质量与水平,对我国整个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西部地区由于地域、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复杂原因,在未来发展中会遇到不少难题,有些还是属于瓶颈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但会严重制约西部今后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
在西部地区发展过程中,新闻传播承担着重要功能,肩负着重要使命,如果能够发挥好新闻媒介的积极功能和正向作用,那么会对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反之,将会出现负面效果,对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
因此,对新闻传播与西部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尤其是对西部地区的新闻媒介分布、数量、人员构成、工作质量、传播效果,及其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状况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从近些年来西部地区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冲突看,特别是2008年发生的“3·12”拉萨事件和2009年发生的“7·5”乌鲁木齐事件看,西部地区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可以说,西部地区的和谐与稳定,对全国的和谐与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关注西部,研究西部,加强西部的和谐社会建设,促进西部的和谐与稳定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西部开发建设与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新闻传播的作用不容忽视。新闻媒介通过大量报道、评论、图片、广播电视节目和其他报道形式,真实、客观、充分、全面地反映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反映各族群众的团结、友谊与协作,反映全国人民对西部发展的支持与帮助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对于促进西部的和谐与稳定,开发与发展都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因此,要热情关注和大力加强对新闻传播与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研究。同时还要关注和重视社会风险与危机传播以及健康传播、气候传播、绿色传播和公共传播等方面的研究,使得新闻传播能够在上述领域发挥有效的作用。
五、新闻媒体信息传播力、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问题
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力、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我国媒体的信息传播力、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信息传播国际化的形式下,面对日益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我国传媒业如何赢得竞争优势,促进事业发展,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因此,不断强化和提升信息传播力,努力彰显和提升社会影响力,全面加强和提升舆论引导力,是当前我国新闻业实现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我们要运用各种手段,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形式大力提升我国媒体的信息传播力、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新闻媒体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职能是传播信息,报道新闻。一家媒体的立足之基,首先就在于其传播信息与新闻的能力。因此,不断强化和提升信息传播力应当是新闻媒体的不二选择。
要强化和提升信息传播力,就需要新闻媒体建立科学、规范、有序的内部运行机制。在信息与新闻的采写、编辑和制作、传播上,新闻媒体要形成一套反应灵敏、决策果断、行动迅速、保障有力的有效机制,特别是在对待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敏感事件、危机事件上更应当做到冷静沉着,从容应对,方案周密,使得相关新闻信息能够得以及时、准确、充分地传播,确保自己的信息传播力能处在最佳状态,实现最佳效果。
“影响力”,是一种实力的象征和体现。换言之,对一家媒体来说,看其有无实力和实力的大小,关键就看其有无影响力和影响力的大小。新闻媒体存在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公众的思想引导力和对社会的舆论影响力。
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全面报道有时代特色、有积极意义、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通过努力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通过积极报道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通过及时报道群众关心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新闻与信息服务,来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影响力”和“引导力”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只有具备了影响力,才能形成引导力,而如果具有了引导力,自然也就会产生影响力。新闻媒体要努力提高新闻传播技巧,掌握舆论引导的艺术,不断加强和提升舆论引导力。
新闻媒体可以根据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决策,以及党委及政府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部署,设置相应的舆论话题,吸引群众关注,引发群众讨论,从而把群众的注意力引向党委和政府所关注、所倡导、所重视的问题和方向上来,引到主流价值观和主流舆论上来。
在引导舆论的过程中,新闻媒体要注意让主流舆论占上风,要注意将以党委和政府的意见为核心所形成的舆论和民间的社会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其融为一体,特别要注意关注那些群众关注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处理好危机事件中的舆论引导问题,防止在这方面出现“失语”和“缺位”,要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彰显新闻媒体对社会与公众的影响力。
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工作需要党委和政府的支持,这就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同时要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③
六、新闻媒体国际话语权与国际竞争力问题
国际话语权的有无与大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竞争力问题。目前我国在国际传播领域的话语权还十分有限,声音不大,影响力也很小,这与我国日益提升的经济、政治、外交地位很不相称,与我们国家的整体形象也很不协调。
因此,当前需要大力加强我国的对外传播和国际传播工作,提升我国新闻媒体的国际话语权,增强我国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我国的对外传播和国际传播,其根本任务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我国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及时、准确、全面而又生动、形象、具体的新闻报道,来展现我国的改革业绩、建设成就、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人民群众的思想风貌和道德精神,并以此来发挥自己对国外受众的影响力,体现自己在国际传播领域的传播力,行使自己在国际传播领域的话语权。同时可以用我国致力于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力图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工作;用我国对国际社会的诚信、友好和责任,以及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注、支持和奉献的实际行动,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可与信赖,树立我国的良好国家形象,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当国际社会出现矛盾纷争,特别是当国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时,我国新闻媒体尤其需要掌控国际舆论的话语权,显示舆论影响力,要借助各种新闻和舆论手段发出中国的声音,阐明中国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判断,并尽可能使这些观点和意见被国际社会和国际舆论所认可。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自己在国际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赢得自己在国际传播领域的竞争力。
我国新闻媒体通过日复一日,持续不断的对外传播和国际传播,可以帮助国外受众加深对我国的了解,增加对我国的认可度及信任度,树立我国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增强我国在国际传播领域的舆论影响力和新闻竞争力,进而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七、新闻人才培养与新闻队伍建设问题
新闻人才培养和新闻队伍建设问题,是新闻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新闻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可以说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拥有竞争力,谁就能够取得新闻竞争的优势。因此,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历来是新闻业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大事,无论是党和政府,还是新闻媒体本身都十分重视此项工作。
2010年9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时,就新闻教育和新闻人才培养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要求新闻院系的学生“认真研究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掌握新闻工作的新知识新本领”,同时还要“在实践中巩固学到的知识,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④这些都是关于新闻人才培养和新闻队伍建设问题的精辟论述。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和媒体机构的共同努力。目前社会和媒体对新闻人才,特别是高素质新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作为新闻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新闻院校,尤其是拥有优厚教学资源的新闻院系,应积极调整办学思路,进一步探索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新闻媒体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新闻人才。
近些年来,由于商业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新闻从业人员中道德滑坡的现象十分严重,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四大公害”屡禁不止,新闻报道和产业经营的界限完全混淆,记者拉广告、拿红包,以稿谋私,甚至搞新闻欺诈的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这些都极大地损害了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也败坏了我国新闻工作几十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
美国报人普利策曾指出:“商业主义在报业经营中具有合法的地位,但它仅限于经理部。如果商业主义侵犯了编辑部,它便成为必然的堕落与危险。一旦发行人仅仅注意商业利益,那将是报业道德力量的结束。”他还说:“只有最高尚的理想,最严谨追求真理的热望,最正确的丰富知识,以及最忠诚的道德责任感,才能将新闻事业从商业利益的臣属,自私自利的追求,以及社会利益的敌对中拯救出来。”⑤这说明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素养和队伍素质问题,就要在树立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理想,培养其职业精神和专业理念上下功夫。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闻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有一个过程。而要完成这个过程,涉及人才制度、教育制度和媒体制度的综合建设,涉及新闻媒体内部关系的有效协调以及高校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有机配合,这众多的环节需要统一的规划、协调的行动和互利共赢的追求。
我们期待在服务国家建设大局,发展我国新闻事业的共同目标下,新闻媒体、新闻院校、新闻主管部门能够齐心协力,精诚合作,共同为加快我国新闻人才培养的步伐,提高我国新闻人才培养的质量贡献力量。
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问题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根据其所处时代政治斗争、社会变革与新闻工作的实际需要,对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基本工作原则及一般运行规律的科学概括与总结。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闻传播领域的集中反映和体现。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现了人类新闻思想史上的革命。它对于新闻传播现象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认识及理论概括成为人类新闻思想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精神宝库。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导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是科学解释新闻现象,认识新闻传播规律和研究新闻学的不可或缺的思想武器;是指引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新闻传播自身特点和客观规律,做好新闻工作的行动指南。新闻工作者需要认真学习,有效把握,真正用以指导自己的新闻传播实践。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以帮助新闻工作者更好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新闻现象,去回答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各种问题;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光荣传统;更好地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不断开拓创新,实现新闻事业的更大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在不断适应实践需要的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如今,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结合当前新闻工作实际所阐释的许多新的理论观点,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新的理论成果。这些具有时代特点和体现当代水平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新闻从业者队伍中,一些人由于受“过时论”和“有限论”等观点的消极影响,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开放性特征和历史性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前形势下和现实环境中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不应将其作为一般的新闻知识和新闻学观点来看待,而是要作为新闻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来遵循。
注释:
①《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②《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9月10日。
③《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1月5日。
④《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9月10日。
⑤转引自李瞻:《新闻学》,台北:三民书局,1983年,第196页。
标签:媒介融合论文; 新闻学论文; 新闻与传播学论文; 社会舆论论文; 传媒产业论文; 媒介策略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经济学论文; 媒介经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