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分析论文_陈启波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分析论文_陈启波

陈启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530021)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中风偏瘫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两组有差别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配以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中风偏瘫患者使用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针灸;中风偏瘫;总有效率;住院时间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314-02

前言

中风偏瘫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中老年是主要的发病群体。目前,医学上尚无一种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治疗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经过比较研究,发现中医针灸在治疗中风偏瘫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且均经头颅CT检查确定。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25例女性、18例男性;年龄55~74岁,平均年龄64.69±5.63岁;病程5~32d,平均病程11.25±5.87d;其中,17例左侧偏瘫、26例右侧偏瘫;14例完全偏瘫、29例不完全偏瘫;14例合并冠心病、10例合并高血压、5例糖尿病。对照组43例,26例女性、17例男性;年龄54~75岁,平均年龄65.32±6.21岁;病程6~35d,平均病程11.31±6.12d;其中,18例左侧偏瘫、25例右侧偏瘫;16例完全偏瘫、27例不完全偏瘫;13例合并冠心病、11例合并高血压、3例糖尿病。患者均存在语言功能障碍、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临床症状。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⑴对照组:该组患者使用常规西医治疗。如使用维生素E、B,脑活素、胞二磷胆碱、脑复康等,用以改善患者的脑功能;颅内压升高明显者则给予积极的降颅压治疗,同时进行合并症对症治疗,如降糖、降压治疗。对于符合手术指证的则给予手术治疗,尽快清除脑颅中的积水、淤血。⑵观察组:该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配以中医针灸治疗。针灸主穴分别为水沟、三阴交、外关、内关、极泉和尺泽。配穴的选择则根据患者的中风原因进行选择,例如,痰热雍实致中风偏瘫者取内庭、曲池;肝阳暴亢致中风偏瘫者取太溪、太冲。另外,再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取穴。例如,伴有尿潴留、尿失禁者再取曲骨、关元;半身不遂者取太冲、阳陵泉、环跳;言语障碍者取廉泉、通里、哑门。针灸前先用酒精对进针部进行消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进针时采取捻转的方式,手法可多种多样,如在极泉穴针刺时应避开动脉,采取提插法,直刺入针;针刺水沟时以眼球湿润为宜,采取雀啄法;对委中、尺泽采取直刺进针等。行针后留针25~30min,以10d作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定

显效:患者能独自行走,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活基本能自理;

有效:患者患肢不能完全活动,但能进行部分功能活动,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部分生活能自理,但大多情况下仍需要协助;

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生活无法自理[1]。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19.0软件,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进行检验。x2用来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且P<0.05,具体见表1。另外,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28±3.69d,对照组为28.69±4.25d,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P<0.05。

表1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4314(32.56)25(58.14)4(9.30)39(90.70)*

对照组438(18.60)24(55.81)11(25.58)32(74.42)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x2=3.96)。

3.讨论

根据研究报道,偏瘫是中风的主要后遗症,临床表现为语言障碍、半身不遂、口歪眼斜、肢体麻木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中风偏瘫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关键[3-4]。我国中医认为中风偏瘫主要病因是风挟“血、火、痰、淤”引起机体气血紊乱和脏器功能失衡导致。针灸是祖国医学的常见方法之一,并有悠久历史。通过对特定的穴位进行针灸,能对机体产生刺激作用,化解血管内血栓,促进脉络畅通,加速血液微循环,从而起到调节病情、帮助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5]。

本研究中,观察组中应用针灸法治疗,通过取主穴以及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加刺副穴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针刺主穴选择四肢和头部,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帮助醒脑开窍。该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也相应缩短,这些研究成果与其他文献资料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中风偏瘫患者使用针灸治疗的效果确切,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冀徽.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07(03):239-241.

[2]龙世标.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8):398-399.

[3]段德才.针灸治疗中风偏瘫142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1):34.

[4]秦达.探讨中医针灸在中风偏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5,28(12):177.

[5]阿达勒别克·闹乎旦,米华加迪.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23):460.

论文作者:陈启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2

标签:;  ;  ;  ;  ;  ;  ;  ;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分析论文_陈启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