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E教学模式的动物福利学校课程结构设计_动物福利论文

基于5E教学模式的动物福利校本课程结构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设计论文,教学模式论文,福利论文,校本课程论文,动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人类文明出现以来,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理念就一直为社会道德体系所认可,这是动物福利理念的雏形。20世纪60年代,“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这个概念首次公开出现在公众面前,此后半个多世纪,社会各界对动物福利及相关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大[1],随之而来的是公众对动物福利教育的需求。当前的动物福利课程主要是针对高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而对正处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而言,系统的动物福利教育则明显欠缺,因此进行面向初中学生的动物福利相关课程的开发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动物福利》课程设计的背景分析

1.动物福利教育对促进初中学生形成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圣雄甘地曾说:“一个国家的伟大可视其如何对待动物加以衡量”。动物福利教育属于生命伦理教育的一部分,它对于推动文明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价值。一个社会对动物的态度反映了这个社会生命间相处的模式。一般来说,一个善待动物的民族会把生命的价值与尊严看得无比重要,他们不仅会善待本民族的人,也会善待其他民族的人;相反,一个喜欢虐待动物甚至以虐待动物为荣的民族不仅是一个漠视生命尊严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漠视甚至鄙视弱者、缺乏同情心与善良品质的民族。因此,动物福利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青春期是个体形成价值观最关键的时期,在青春期对儿童开展动物福利教育能深刻地影响学生的生命观与价值观。Kellert等人的研究发现,在童年时期残忍对待动物的人,长大后较其他儿童而言更可能具有暴力倾向[2]。因此在中学阶段进行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动物福利教育,对学生善良博爱品质的形成非常重要。

2.课程改革为中学动物福利教育提供良好契机

在国际课程改革浪潮的影响之下,为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我国于本世纪初开始了第8次课程改革。适度下放课程决策权,推行校本课程是本次课改的重要特点和任务之一。由学校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决策为开展多元化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良好的时代契机使得依托校本课程的形式进行动物福利教育变得可行。

作为国家三级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是相辅相成的,课程设计都应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核心。我国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表示初中阶段生物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能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3]。课程内容标准中未明确提及关爱动物的内容,与保护动物有关的内容仅出现在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2处。可见开设动物福利校本课程既符合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又能补充国家课程因课时所限未顾及到的教育内容,是国家课程的延伸和强化。

二、《动物福利》课程设计的整体思路

经过将近2年准备和论证,面向初中学生的《动物福利》校本课程设计已经完成,并征询了相关专家的意见。为便于生物学教育工作者了解该课程的成果,以下将从课程设计原则、授课对象、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设计思路5个方面介绍《动物福利》课程的设计思路与特点。

1.课程设计原则

《动物福利》校本课程围绕“动物福利”这一核心概念展开,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将动物福利相关科学、伦理学及法学的主要观点与当代的教育理念结合起来,以影响学生对其他生命个体的态度。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4点原则。

(1)互补性。作为三级课程体系中的校本课程,《动物福利》在课程价值、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选择上应当与国家课程在目标上一致、在内容体系上关联、在教学要求上延伸。

(2)客观性。动物福利学科涵盖伦理学、自然科学、法学、经济学等内容,在设计《动物福利》校本课程时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客观与科学,避免主观偏见的影响。注意不能仅凭设计者或教师的道听途说就纳入课程材料,更不能想当然的将设计者未经论证的观点或想法以科学内容的形式呈现于课程之中。

(3)生活性。动物福利本就是一个源于生活的话题,课程探讨的主要问题(人类应当如何对待动物)也具有很强的生活性,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历关联度较大。在设计课程所用材料时尽可能引用真实的科学数据、社会事件以及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课程的现实意义,同时现实问题情境更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可行性。在课程设计时要注重可行性,尽可能适应不同教学水平、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教学实践的需求,辅助其向初中学生开展动物福利教育,此外在设计学生活动、课时分布等的时候也要注意是否可行。

2.授课对象

确定授课对象时应当综合考虑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学生前概念水平、课程所需环境支持、课时安排、学业压力等因素。《动物福利》校本课程的课程内容与初中二年级生物学课程内容是相互呼应的,而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能够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开始形成,且初中阶段校本课程的课时量在实践教学中更易得到保障,故将《动物福利》课程的授课对象定位为初中(最好为初中二、三年级)学生。

3.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5E教学模式

5E教学模式是由美国生物科学课程研究所(Biological Science Curriculum Study,简称BSCS)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发的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和概念转变理论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在科学教育领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4]。5E教学模式的前身是由初步探究、概念引入、概念应用3个环节组成的Atkin-Karplus学习环教学模式[5],BSCS在其基础上加入了引入与评价2个环节,构成了由引入(engage)、探究(explore)、解释(explain)、扩展(elaborate)和评价(evaluate)5个环节组成的教学模式,因为每个环节的英文单词都以E开头,所以简称5E教学模式。实证研究证明,相较传统的教学模式,5E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6][7]。

5E教学模式的5个环节各有其意义:引入环节以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暴露学生对某一事实或观点的前概念,之后的学习即针对学生的前概念展开;探究环节以有针对性的探究活动促使学生通过亲身探索形成对事实或观点的深入认识,这是引入新概念或观点的重要前提;解释环节由教师提供对某一主题科学的解释或普遍被接受的观点,使新概念或观点被学生理解并替换前概念;扩展环节,学生在获得新的概念或观点之后利用新概念或观点去尝试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或解释新的现象,这是不断深入理解核心概念或观点的过程;最后评价环节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如何应用新学习的概念或观点解决问题,以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对新概念或观点的理解情况[8]。这5个环节循环作用,促进学生以正确的概念或观点替换错误概念或观点,实现教学目标。

5E教学模式中,每个环节对应的可以是一个活动,也可以是一节课的学习,甚至一个单元的学习,也就是说课程设计者可以将整个课程设计为一个大的5E教学模式,其中每个单元的教学也可以设计小的5E教学环节展开教学,本课程设计即采用这种“大5E套小5E”的设计方法。其他课程在具体如何设计与应用5E教学模式时可视具体教学目的与教学条件灵活处理。

4.课程目标

从校本课程分类的角度看动物福利教育属于道德教育范畴之内,具体归属于生命伦理道德教育之下。道德教育类课程的重点是通过对“是非对错”的教育让学生建立客观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明白作为社会人在社会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动物福利》课程的总目标就是通过影响学生对动物使用的态度,促使学生形成尊重生命的价值观,与此同时在参与课程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设定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时强调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加以影响。而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影响又必须基于学生对人与动物关系、动物需求以及动物处境等事实的科学合理认识,这就要求学生了解与动物科学有关的大量基础知识。因此,知识目标的实现是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学生在掌握知识、改变态度的同时,也应形成应对动物福利这类争议性问题的能力,包括收集信息、形成批判性思维以及作出合理决策的能力等。

鉴于上述对课程目标的分析,笔者以三维目标的形式设计了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详见下表),从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3个维度对本课程的目标进行了分析。

5.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框架设计基于5E教学模式展开

本《动物福利》校本课程框架的设计基于5E教学模式展开,分为4个单元,整个课程对应一个大的5E学习环(详见下页图1)。这4个单元与5E的5个教学环节的对应关系如下:

①第1单元对应引入环节,概要介绍动物福利的概念以及人与动物的关系。

②第2单元对应探究与解释2个环节,学生在理解动物福利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动物福利学科所包含的内容。在设计上本单元安排了动物福利评估与五大自由、动物福利与伦理道德、动物福利立法3个部分内容,以3小节的篇幅引导学生对动物福利学科包含的具体内容进行探索,并在探究之后通过事实陈述的形式传递学科基本知识,以呼应本单元探究与解释的阶段特色。

③第3单元对应扩展环节,学生在学习了对所有动物普遍适用的动物福利观点的基础上,将动物福利的核心观点应用于日常接触较多的具体某一类动物上,包括伴侣动物、野生动物、动物园动物、农场动物以及实验动物。本单元设计为知识扩展与应用的环节,学生需要结合普遍适用的动物福利观点与动物所处的具体生存环境,深入理解动物福利这一概念,理解对不同动物而言福利标准亦各不相同,以呼应本单元扩展的阶段特色。

④第4单元对应评价环节,学生在学习了动物福利相关概念的基础之上将知识转化为行动。通过小组合作拟定的行动计划、行动成果以及成果展示都将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部分,同时教师在观察和指导学生完成行动任务的过程中对学生掌握动物福利相关概念的情况进行评价。

(2)每个小节的设计也凸显5E教学模式的特色在全课程作为一个大的5E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对单元中每个小节内容的设计也遵照5E教学模式进行。在设计小节内容的时候,同样按照5E教学模式所指向的学生认知规律,依照引入→探究→解释→扩展→评价的顺序展开。具体课程设计思路如下:

①引入环节:通过一个具现实性的问题情境(现实案例或者精心设计的活动)作为引入,激发学生对本节话题的兴趣,并观察学生的反馈了解其对于某一知识或观点的前概念。例如第2单元第1节“动物福利评估与五大自由”中的引入环节就设计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对水果是否新鲜、课外补习现象的好坏、每天空气质量的好坏作出评价的,再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作出客观科学评价的核心在于寻找一个公认的客观标准”,理解评价其实是在确定标准之后将观察到的事实置于标准体系中做对比的过程。在学生理解了标准对于评价的重要性之后,学生在考察动物福利的好坏时自然会迁移,转而思考动物良好福利的标准是什么。

②探究环节:通过观察、实验、辩论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索和概括一些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客观现象或者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事物之间新的联系,以此为基础引入新的概念或观点。例如第2单元第3节“动物福利立法”中的探究部分就设计为角色扮演类的活动,学生在扮演出席“动物保护法案”立法听证会的各个角色的过程中主动探寻为保障动物福利而设立法律的价值与意义,以及立法时会有什么样的现实阻力,引导学生理解在中国为动物立法势在必行但现状又不令人满意的原因。

③解释环节:展示当前学术界对于本节内容的解释或观点,引导学生构建新的概念或者形成新的观点。例如第3单元第2节“野生动物福利”中的解释部分就基于中国林业大学陈文汇副教授《国内外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与统计研究》与美国生物学家、“生物多样性之父”威尔逊《生命的未来:艾米的命运,人类的命运》等学术书刊中对国际国内野生动物总数及濒危野生动物数量的统计与分析,阐述野生动物生存现状以及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福利的影响,以科学事实为基础传递知识与观点。

④扩展环节:提供机会让学生尝试将新构建的概念或观点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这是学生对概念或观点由表层理解转化为深层理解的过程。例如,第1单元第2节“动物福利的概念”中的扩展部分就设计让学生讨论不听话的宠物狗是否该关在笼子里、活捉到的老鼠该怎么处理、人与野生动物相冲突的时候该怎么办以及该不该吃动物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明白动物福利并不意味着即使人类的利益受损也要给动物最好的享受,而是要兼顾人类利益与动物利益,肯定人类在善待动物的前提下可以合理使用动物。

⑤评价环节:通过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纸笔小测验、动手实践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例如,第3单元第1节“伴侣动物福利”中的评价部分就设计让学生在了解伴侣动物饲养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为流浪犬设计狗舍,以此作为对本节学习的评价。为了便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以绘画加说明的形式呈现设计结果。教师依据学生设计中关键任务的体现(如是否设计温度控制设备、如何保证狗窝的舒适度等)对设计成果进行评价。

(3)建议一线教师可以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设计动物福利校本课程并开展教学实践,对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①建议将这样的课程以校本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让学生自由选择是否参与本课程的学习,对于确定选课的学生要求全程参与,并积极完成课程任务。

②动物福利这个概念对学生而言可能过于陌生,教师在开课时可以对课程名称进行一定的修饰,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使其从名称上更吸引初中学生,例如《让我们与动物共成长》、《关爱动物的故事》等。对课程中出现的一些较为抽象的术语,如果学生反映较难理解,教师也可对其表述进行灵活处理,如以“善待动物”代替“动物福利”、以“怎么做是对的”代替“伦理学”等。

③由于很多学习环节的活动性较强,学生需要分组进行活动,因此本课程学生人数不宜过多(建议将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筹备和组织学生活动需要教师付出大量时间精力,控制学生人数也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展开。

④关于如何对待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应当接受学生的观点,不要将课程的理念强加于学生之上,即使学生的观点有悖关爱动物(如提倡杀生等)时,教师也不得激烈地批评或者鄙视学生,而应以恰当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观点加以引导。

⑤教师对待动物的态度与行为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应当避免在学生面前做出不关爱生命的行为,如尽可能避免将动物带进课堂(可以选择逼真的玩具、模型或者图片替代),避免在学生面前杀害生命(即使是蚂蚁、鼠妇这样的小生命)。

⑥动物福利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社会资源可以加以利用,如动物园、饲养场、野生动物救助机构、动物保护组织等,教师要积极创造机会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

标签:;  ;  ;  ;  ;  

基于5E教学模式的动物福利学校课程结构设计_动物福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