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临床治疗价值比较论文_程海英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临床治疗价值比较论文_程海英

程海英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悦来中心卫生院 638000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研观察组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观察组住院费用、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效果及安全性均较优。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病,是指病人腹腔内脏器在受到腹股沟区域缺损情况影响后,导致脏器突出于体表最终形成疝,发病原因主要在于病人腹部强度减退后,当腹内压突然升高时而诱发。现阶段临床中对于腹股沟疝患者多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术式有传统学疝修补术以及无张力疝修补术[1]。本次研究将对比此两种术式在腹股沟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院内自2016年1月起,到2019年2月止诊治的84例腹股沟疝病人为回顾分析对象,利用数字法来分组,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包括患者42例,男性31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42~86岁,年龄均值(64.1±0.3)岁。对照组:包括患者42例,男性32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41~87岁,年龄均值(64.2±0.2)岁。两组研究对象上述线性资料组间比较均衡度高(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硬膜外麻醉后做手术切口,充分暴露其疝囊,并对疝囊进行游离,无需对远端疝囊进行处理。首先将疝囊中相关物质推到患者腹腔中,同时对疝囊颈部实施结扎,采取Bassini修补术,完成后实施分层缝合,常规闭腹完成手术操作。观察组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硬膜外麻醉后切开皮肤直至其浅筋膜,对精索进行游离,直至上侧腹膜脂肪,下侧至尺骨结节位置大约2cm位置处,检查其腹股沟具体情况,采取疝囊结扎。检查腹股沟并确认疝型,对人工补片进行平整和修复,并将其覆盖在精索的后侧处,采取分层缝合。

1.3评估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包括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涉及数据均利用SPSS17.0分析,均数的±标准差以(x±s)描述,行t检验,采用率则以%描述,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为(2163.26±163.25)元、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为(1.31±0.24)天、住院时间为(3.26±1.31)天、手术时间为(52.43±12.71)min,同期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为(3254.19.263.53±)元、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为(2.64±1.57)天、住院时间为(5.62±3.15)天、手术时间为(72.63±15.64)min,观察组患者的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术后发生尿潴留者1例,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情况,术后并发症率为2.38%;对照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者2例,术后血肿者1例,尿潴留者1例,术后并发症率为9.52%,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病,是指患者腹腔中脏器经由腹股沟的缺损区域,突出于体表所形成的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在于患者腹腔中的强度下降,同时腹腔内压力上升诱发的临床疾病。腹股沟上好发于老年人群体,主要原因在于老年人各项身体机能发生衰退,再加上肌肉萎缩情况比较严重,腹股沟区域相对较薄,因此更容易出现腹股沟疝。临床中针对腹股沟疝患者多采取修补手术进行治疗,以往治疗中多采取传统疝气修补术是通过应用周边具有缺陷的组织,针对腹股沟疝病人通过对其腹股沟管的相关后壁进行修补治疗[2]-[3]。传统疝气修补术后患者容易产生复发,主要原因在于腹股沟疝病人其肌腱和腹股沟韧带组织两者具有一定差异性,通过进行缝合仍然存在一定拉力,因此手术后患者容易产生伤口难以愈合等不良情况,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除此之外,传统腹股沟疝治疗方案也会增加病人心理负担,其预后效果相对较差,患者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多,同时手术操作用时较长,对患者机体形成的损伤相对较高,进一步增加了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常见并发症有术后切口感染、术后血肿以及尿潴留等,将进一步延缓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对其术后康复产生严重影响[4]。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开始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且在腹股沟疝病人治疗中取得满意效果,该术式的优势在于操作便捷、术中的手术创口相对较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加容易,同时并不会对患者腹股沟疝区域以及腹股沟管的有关结构产生损伤,因此为患者手术后的尽快康复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通过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该组患者的相关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手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花费以及术后离床活动时间等相关指标均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并且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率仅为2.38%,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的9.52%。这表明在腹股沟上患者治疗中,通过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其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疝修补术,有助于优化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同时该手术方案的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对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传统疝修补术,有助于优化围术期指标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忠原.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23:55+57.

[2]王东明.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对比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8581.

[3]张志祥,王奇维,张家宾.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对比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05:54.

[4]秦平.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对比[J].当代医学,2013,24:118+13.

论文作者:程海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下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临床治疗价值比较论文_程海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