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研究的绿色趋势分析与可持续创业整合框架的构建_创业论文

创业研究绿色化趋势探析与可持续创业整合框架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可持续论文,框架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正如Hall等(2010)所指出的那样,创业就像一种“灵丹妙药”,被认为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实现环境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基于这种假设,创业研究也呈现出一定的“绿色化”趋势,即创业研究开始兼顾经济目标与社会、环境福利等可持续发展的多重诉求,并且提出了“社会创业”、“公益创业”、“生态创业”、“环境创业”、“可持续创业”、“绿色创业”等不同概念。被视为创业研究风向标的国际权威创业学术期刊《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连续三年推出了分别以“伦理与创业”、“可持续发展与创业”和“贫困与创业”为主题的年度专刊。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创业研究正在从关注创业如何推动经济增长朝着关注创业如何实现绿色价值转向。

创业研究的这一转向与管理实践的变化密不可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绿色化挑战,各级管理层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如政府出台相关的监管政策,企业披露社会责任审计报告,试图改变企业“唯利是图”的目标取向,并把企业行为控制在绿色框架内。但是,与新企业相比,成熟企业更容易忽略生态方面的机会,或者说,对成熟企业进行的“绿色修补”,并不一定能够带来绿色创新(Brugmann和Prahalad,2007)。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社会企业、公益组织、环保组织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这些新组织开始致力于把绿色管理从产出端追溯到投入端,从成熟企业上溯到新企业创建。

但是,丰富多样的绿色化创业实践,并不意味着创业研究绿色化就可以泛化或无序。相反,正确区分绿色创业研究与传统商业创业研究的异同点,认真辨析创业研究相关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创业的多重价值诉求,不仅有利于厘清绿色创业研究的演进脉络,也有助于指导创业绿色化管理。“创业是一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灵丹妙药”这一假设并未得到一致性验证,因此,有必要有针对性地探讨创业者能否、如何在盈利、环保、公益等不同诉求之间实现平衡的问题,而不能想当然地妄下结论(Hall等,2010)。为了避免创业研究泛化,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和研究创业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张玉利,2011),对于绿色创业研究也应该如此。

针对丰富多样的绿色创业实践以及因此而出现的新问题,本文根据可持续发展和创业研究的经典分析框架,通过比较不同主题的创业研究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创业整合框架,并勾勒出实现创业绿色价值的关键环节,以期为优化创业绿色化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基于三底线原则的创业研究绿色化趋势

创业研究绿色化源自于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诉求,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遵循Elkington(1997)提出的三底线(triple bottom line,以下简称TBL)原则。其中,经济底线要求企业承担创造利润和增加投资分红等传统的商业责任,环境底线要求企业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而社会底线则要求企业承担对社会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责任。依据TBL原则,创业研究绿色化趋势实质上就是创业研究从只关注经济底线转向同时关注社会底线和环境底线,从而在已有商业创业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针对社会创业和生态创业等不同价值取向的创业实践的研究(参见图1)。

图1 基于三重底线的创业研究取向

(一)商业创业研究绿色化

创业研究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已经探索了创业在价值创造方面的诸多问题。长期以来,商业创业研究一直关注经济绩效,经常用经济或财务指标来衡量创业结果。但是,单纯追寻商业利润最大化的武断判定,并未在当前的商业创业研究中得到充分的支持。相反,我们看到创业者并不都是一味地谋求收入最大化,创业研究学者们也在努力拓展创业研究的视角,试图更全面地认识和科学地评价商业创业的产出结果(Cohen等,2008)。在这一研究取向引导下,融合环境和社会诉求的可持续发展主题逐步渗透到商业创业研究领域,使商业创业研究呈现出一定的“绿色化”趋势(Shepherd和Patzelt,2010)。这一变化主要集中表现在对以下两个基本问题的探讨上:

首先,为什么商业创业具有绿色属性。Dean和McMullen(2007)基于文献梳理,比较了环境经济学和创业研究的视角差异,发现前者把环境恶化看作市场失灵的必然结果,而后者则认为市场失灵会催生创业机会;有关环境的市场失灵是获取创业利润的机会,同时又能减少有损环境的经济行为,而这就是创业之所以能够帮助解决当前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Senjem和Richards(2010)通过测度识别机会和配置资源的能力发现,组织在实施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创业者的行为,尤其是“创业式拼凑”(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即“利用手头的资源来做事”,而这可以解释创业者如何应对环境约束来创造新机会。

其次,怎样评价商业创业结果的绿色程度。总体上,研究形成的共识是应该突破从经济或财务绩效来考察商业创业的思维定势,采用更加全面的指标体系来测度创业的产出结果,以便鉴别相关创业活动是否“绿色”或评定它们的绿色化程度。Cohen和Winn(2007)在假设市场失灵导致环境恶化同时又创造绿色创业机会的前提下,指出除了利润和就业等传统指标外,还应考察创业在保护自然环境、改善生活方式、利用绿色技术等方面的促进作用。Cohen等(2008)构建了一个创业研究因变量分类体系,把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三方面的评价指标整合在一起,为扩展创业绩效指标体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李华晶(2010)运用中国数据考察了生产性资源和服务性资源主导下的创业活动在绿色化程度方面(包括环境质量和环境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社会创业研究

社会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国内也有学者把它译为“公益创业”)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主要是指组织通过不同方式的创新把自身的商业利益与社会公众的利益结合起来,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增加社会福利。与商业创业相比,社会创业是一个较新的概念,迄今还没有一个得到普遍认同的定义。目前的社会创业研究总体呈现出坚持社会底线原则的取向,主要围绕以下三个主题展开:

1.社会创业使命。目前,社会创业研究基本已就社会创业使命问题达成了共识,普遍认为社会创业就是一种致力于解决自由市场体系和政府没有解决的社会问题的创业活动。例如,Dees和Emerson(2001)的理论研究表明,社会使命是非营利组织创生的催化因素,社会创业者的核心作用不在于筹款,而是通过发扬创业精神、运用管理手段,将社会使命发扬光大。Brown等(2004)通过行业分析发现,公共机构和自由市场体系并不能充分解决社会问题,为弱势群体服务,提供充足的对社会有益的产品,因此,有必要通过社会创业来解决自由市场体系和政府机构没有解决的社会问题。Sharir和Lerner(2006)基于以色列33个社会创业实例完成的探索性研究表明,社会创业应该瞄准福利国家没有或无法满足的社会需求,而社会网络、资本支持、创业团队承诺和先前经验等是社会创业不可或缺的条件。

2.社会创业者行为。社会创业者是社会创业研究的主要对象,其独特的行为属性一直被认为是破解社会创业问题的关键。Sullivan(2003)研究指出,社会创业就是社会创业者受创造社会价值这一神圣使命的驱动而开展的创业活动。不管面临怎样的困难,社会创业者始终都会努力通过采取创业行动来履行自己的使命,通过识别和开发创业机会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并在重大决策中体现创新性、行动超前性和风险承担倾向。Bornstein(2004)把社会创业者的行为描述为“用新方法解决重要社会问题并坚持不懈地履行自己的社会使命”。Alvord等(2004)比较了七个成功的社会创业案例,构建了所谓的“包括创新、领导和组织等在内的社会创业者多维行动体系”,并且认为不同的社会创业者在社会创业理念传播、能力构建和组织等方面会存在行为差异。

3.社会创业过程。现有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创业并不排斥市场力量,但社会创业在进行商业运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创造社会价值的原则不动摇。Ryan(1999)和Thompson(2002)研究探讨了非营利机构如何创造性地采用商业运作方式来提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规模、资本、流动性、响应性等四个社会创业重要因素,并且认为“大就是美”、“资本意味着能力”、“流动性至关重要”、“响应性应有回馈”。Smallbone(2001)把企业社会创业过程描述为“企业通过创造性地满足社会性需要来提升其自身的竞争能力与盈利空间”,通过分析20个社会企业案例发现:不同类型的社会企业关注不同类型的资本来源和用途,而且大多数社会企业都会参与支持其他社会企业,据此形成业务网络。

(三)生态创业研究

生态创业(ecopreneurship)又称环境创业(environmental entrepreneurship),最早由Quinn(1971)提出。在Quinn看来,不应该把生态活动单纯看作是一种额外消耗。其实,生态活动有可能成为盈利前景看好的新市场。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Quinn的观点才开始引起关注,相关研究也不断表明:创新性商业模式不仅可以用来提升环保水平,而且还可以为新企业开拓新市场创造机会,而这些新机会往往会被成熟的在位企业所忽视(Quinn,1971)。与商业创业研究相比,生态创业研究主要关注坚持环境底线原则的创业实践,具体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

1.生态创业的定义和目的。Schaltegger(2002)把生态创业定义为“一种建立在环境创新基础上的具有主动创新性和市场导向性并由个体推动的价值创造形式,或是出于绿色化目的创建环境友好型新企业”。Isaak(2002)把生态创业看作是创业者创建设计和工艺绿色化的企业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过程。Schaper(2010)在对最近十年的生态创业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以后指出,生态创业研究不是要探讨在创业过程中如何遵守相关规则,而是展现超前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战略,引导企业通过绿色化来实现经济效益,通过发挥创业的先导作用来形成一种“拉动”(pull)效应,激励其他企业更加主动地走向绿色化。与生态创业的拉动效应相比,政府规制和利益相关者或游说团体施加环保压力,则产生一定的“推动”(push)效应。

2.环保技术的作用。生态创业研究以环保技术为要点,注重剖析技术创新对生态创业的重要推动作用。一些学者把企业视为环保技术转移和创新的核心力量,认为环保技术是企业实施生态创业的重要抓手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Shrivastava(1995)基于新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等为企业提供的契机,研究了环保技术对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和创新价值的作用。Muchie(2000)通过分析非洲国家遇到的清洁技术创新障碍,Foxon和Pearson(2008)通过分析英国低碳能源创新案例,构建了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技术创新体系模型。Thiruchelvam等(2003)研究发现,企业必须把环保技术投资与经营目标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催生环保技术创新,而环保技术的商业化运作有利于实现社会价值创造。

3.生态创业机会。生态创业机会研究更加侧重于探讨对环保机会的创新性开发问题,而不是事后弥补环境亏损或者单纯满足生存需要。Gerlach(2003)根据机会识别和开发的不同阶段总结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创业策略:一是Sachs(1999)针对生态创业机会识别阶段提出的充足策略(sufficiency strategy),这种策略的出发点在于:有限的自然资源会制约经济的增长,因此应本着预防和谨慎的原则,谋求更加节约的资源利用方式;二是效率策略(efficiency strategy),这种策略对应于生态创业机会的开发阶段,强调在生态环境和社会背景下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的重要性;三是永续策略(consistency strategy),这种策略对应的是绿色创业机会的评估阶段,主要关注利用资源所开发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与环境相协调。Hockerts和Wüstenhagen(2010)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只有突破性创新才是生态创业不同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活动的关键,而渐进性创新不足以反映生态创业应对环境挑战的根本要义。

(四)可持续创业研究

有关创业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探讨,催生了可持续创业这个全新的研究主题。虽然可持续创业的定义尚未得到统一,但Dean和McMullen(2007)以及Cohen和Winn(2007)所界定的可持续创业定义还是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同。Dean和McMullen(2007)把可持续创业定义为发现、评估和开发因市场失灵损害可持续性而催生的商业机会的过程;Cohen和Winn(2007)认为,可持续创业是可持续创业者把未来产品和服务变为现实的机会识别和开发过程,最终创造的是兼顾经济、心理、社会和环境多方面利益诉求的新价值。

当前,可持续创业研究主要关注三个主题:首先是可持续创业者。Gliedt和Parker(2007)以及Zahra等(2008)都把可持续创业者定位在特定公共产品创新的“金字塔”底层,也就是说社会底层人群蕴含着巨大的社会创业力量。Parrish和Foxon(2009)将可持续创业者视为运用商业手段提高环境质量的“环保资本家”。Hockerts和Wüstenhagen(2010)基于新熊彼特学派的主张研究了可持续创业者如何识别和利用市场失衡的机会,以及推动环境和社会向更加可持续状态转型的作用。其次是可持续创业组织。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可持续创业的组织主体,不仅包括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商业运营活动的非营利机构,而且还包括通过创造性地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来提升盈利空间和竞争能力的企业组织;既有新生的绿色组织,又有出于绿色化目的进行内部创业的成熟企业(Dixon和Clifford,2007)。Meek等(2010)研究发现,不同国家的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对可持续创业的贡献各不相同,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可持续创业导向也是大相径庭。York和Venkataraman(2010)基于理论推演研究发现,新创企业与在位企业对不确定性和创新持不同的态度,当行业中的环保技术创新导致某些既有产品被取代时,新企业往往能比在位企业更加积极地引入创新技术。最后是可持续创业制度。制度理论常常被用来剖析可持续发展问题(Cohen和Winn,2007)。Meek等(2010)以美国各州为对象的实证检验表明,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导向、环保导向型消费甚至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都是驱动当地可持续创业的重要社会规范。Shepherd和Patzelt(2011)研究指出,可持续创业者通过向政府决策者提交科研报告等途径,可以影响环境友好型制度、社区制度以及制度平衡方面的决策,并最终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创业的目标。

三、不同价值取向的创业研究比较与可持续创业整合框架构建

通过以上对创业研究绿色化现状的评析不难发现,相关研究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以创业为研究对象,而不同之处在于坚持不同的可持续发展底线。但是,这些研究之间并不是彼此分立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中可以进一步勾勒出可持续创业研究与实践的轮廓(Parrish,2009; Shepherd和Patzelt,2011)。从研究范式上看,不同研究之间的共识可以为理论融合和积累创造条件(Kuhn,1974; Pfeffer,1993),而不同研究之间的交叉又为跨领域比较提供了可能(Feyerabend,1980),更有利于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Gould,1981)。

(一)基于Timmons模型的比较

美国著名创业学者Timmons教授在其提出的创业三要素模型中把创业视为机会、资源和团队三个要素之间匹配和平衡的过程。在这个著名的创业三要素模型中,机会是指创业机会或者说未被发现或未经开发的市场需求及其结构和规模;资源是指开发创业机会所需的人、财、物等不同资源,更确切地说,是指为实施创业而有效动员和合理配置资源;团队就是创业团队,现在的创业大多是团队创业,因此Timmons用创业团队来取代创业者个人。Timmons认为,这三个要素是任何创业活动都不可或缺的,而且要素之间没有好坏之分,重要的是匹配和平衡。而且,这三个要素具有动态特征,随着创业过程的推进,这三个要素的相对重要性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简言之,要想取得创业成功,就必须对机会、创业者(创业团队)和资源三者进行适当的匹配,并且随着创业进程的发展而进行动态平衡。

参照经典的Timmons模型,对商业创业、社会创业和生态创业这三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创业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这三种创业研究对于三种创业要素的侧重是不同的(参见图2),并且可据此指出这三种创业各自的特点。

图2 基于Timmons模型的不同创业研究侧重点比较

商业创业研究侧重于对商业机会的识别和开发。根据Timmons模型,虽然商业创业研究也关心财务资产等资源要素(Busenitz等,2003)以及创业带头人个人特质和创业团队素质等团队要素(Gartner,2001),但相比之下更加强调机会要素的重要性,更加重视商业机会识别和开发以及市场需求结构和规模等问题(Shane和Venkataraman,2000)。商业创业研究聚焦于机会要素这一点还具体表现为挖掘机会来源,把机会识别过程细分为搜寻、识别和评价三个阶段,提出了基于机会分类的创业与绩效关系理论框架(Lindsay和Craig,2002;Ardichvili等,2003)。商业创业研究侧重于创业机会的另一个例证就是商业模式研究,对商业模式价值链的解析实质上也遵循了创业机会识别、开发和利用的逻辑。总体而言,来源挖掘,机会筛选、评价和开发等,一直是商业创业研究关心的主要问题(Kirzner,1983;Davidsson,2007)。

相比之下,社会创业研究更加关注创业者或创业团队。在现有社会创业研究文献中,社会创业机会一般是指没有得到满足的社会需求或没有得到解决的社会问题(Zahra等,2009),而资源则包括私人捐赠、公益创投和政府资助、会员缴费等财务资源以及志愿者等奉献的人力资源(Brooks,2009)。不过,社会创业研究者更加关注社会创业者或创业团队。Dees(1998)把创业者视为社会创业的核心要素,研究总结出了判断社会创业者的标准,即是否以持续创造社会价值为己任,并且对目标群体负有高度的价值创造责任感。Bornstein(1998)把社会创业者等同于伟大思想的开拓者,并且认为社会创业者会为了实现社会变革愿景而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始终保持着强烈的道德意识。Prabhu(1999)指出,社会创业者明显不同于商业创业者,社会创业者的思想意识决定他们选择不同于商业创业者的使命、方法和最终目标。Mort等(2003)和Bryant(2009)研究发现,社会创业的关键在于创业者在面对道德与利益冲突等复杂情境时能够保持行为与愿景的一致,并努力实现伦理规范和盈利动机之间的平衡。

比较而言,生态创业研究更加关注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特别是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开发利用、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问题(York和Venkataraman,2010)。因此,资源要素是生态创业研究的重中之重。Walley和Taylor(2002)从战略层面强调指出,生态创业必须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来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Isaak(2002)认为,生态创业的关键在于:设计、工艺、制造等每个环节都必须做到绿色化。OECD(2011)为测度生态创业而考察的行业都是一些与资源有关的行业,包括污染(如空气污染、废水、噪音、垃圾等)处理行业、清洁技术开发和清洁生产行业(如有效利用资源的清洁技术、工序和产品等)以及资源友好型行业(如资源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可持续农林业、生态旅游等)。

(二)可持续创业整合框架构建

通过对三种创业研究的比较以及前文对可持续创业研究基本问题的探讨,可以看出可持续创业研究并不是社会创业、生态创业和商业创业研究的简单叠加,而是基于可持续发展背景和创业规律,对相关创业活动研究进行有机整合的结果。同样,可持续创业实践也不是对不同创业活动的简单拼凑,而是一个具有自身内在规律的系统过程,其独特的核心要素和关键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挖掘。Shepherd和Patzelt(2011)认为,可持续创业重在追逐创造未来产品和服务的机会,保护自然环境和保证生活质量,目的就是要为个人、经济和社会创造经济和非经济价值。因此,可持续创业研究的关键就是要弄清“什么应该具可持续性”和“什么应该得到发展”。我们认为,可持续创业就是创业者在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三重底线的前提下识别创业机会,动员资源来开发机会,并最终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在这里,我们结合前文分析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创业整合框架(参见图3),可持续创业的内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释:

图3 可持续创业整合框架

首先,可持续创业应当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可持续性,因此,我们构建了一个“三足鼎立”的框架。对于可持续创业而言,经济可持续性是基础,因此,争取一定的经济回报,是可持续创业得以进行的基本保证(Abrabamsson,2007)。无论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还是营利性企业,在可持续创业过程中,都必须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这样才能保证创业活动及其自身的可持续性。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创业的重要支撑,可持续创业的最终目标要通过社会公平和环境友好来实现。因此,可持续创业必须对自然环境、社区福利或社会福祉产生积极的作用。当然,可持续创业并不等同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或组织从事公益慈善活动,前者的核心要义还是立足于创业这个核心问题,而社会责任和公益慈善等则并不关注创新、承担风险和行动超前等创业导向的基本构成要素。

其次,可持续创业应该整合机会、团队和资源的“发展性”作用,必须以创建新事业为取向。根据Timmons模型,机会、团队和资源对于创业过程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创业就是一个对三者不断进行匹配和平衡的过程,可持续创业当然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可持续创业者必须根据自己要实现的创业目标,通过识别机会、创立创业团队、动员创业所需的资源来开发利用机会(Dean和McMullen,2007)。这就意味着,机会、团队和资源在可持续创业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更重要的是,三个要素动态、平衡整合的结果,就是新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如图3所示,可持续创业的创业内核、发展结果并不囿于三重底线的范围,而是通过突破性创新等来推动可持续的价值创造。换言之,可持续创业并不是一种问题解决方案,而是一种创造经济价值和非经济价值的新路径。

最后,充分发挥创新、沟通、领导在可持续创业中的作用。Timmons认为,要使创业三要素形成相互匹配和协调的创业合力,就离不开创新、沟通、领导这三个管理要素在创业三要素之间发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于必须平衡经济、社会和生态诉求的可持续创业来说,这三个管理要素的衔接作用尤为重要。具体而言,这里的创新就是可持续创业者必须创造性地整合商业机会开发和社会使命履行这两个容易对立的目标。例如,澳大利亚“家园保护区”(earth sanctuaries)上市公司把上市募集资本与保护偏远地区的自然资源结合起来,使那些有意挽救濒危动物的人们通过购买股票的方式能达到相同的目的。这里的沟通意味着可持续创业者必须通过采用适当的沟通手段在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商业机会的盈利性之间进行充分协调。例如,美国经营农产品的嘉吉公司(cargil)和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通过合资成立嘉吉陶氏公司(cargil dow)来生产和销售利用可再生资源制造的聚合包装材料。这里的领导意味着可持续创业者不能单单凭借自己的个人特质,而应通过有效的领导过程来履行自己的环境和社会使命。例如,著名的社会创投机构阿育王(ashoka)的创始人Drayton,秉持做一个为公众服务的革新者的理念,孵化培育了3000多个社会企业家。他们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为全世界300多万人提供过服务,Drayton也因此荣获了“2005年度美国最佳领导者”的称号。

图3所示的可持续创业过程突破了把可持续创业等同于商业创业手段与可持续发展目的简单相加的研究思路,对创业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机整合。该整合框架通过三底线原则既体现了可持续创业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可持续性,又反映了可持续创业追求机会、资源、团队在创业过程中的全面发展,而且还表现了创新、沟通、领导在可持续创业过程中的作用。因此,这个整合框架有助于我们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基于过程视角深入研究可持续创业问题。

四、未来研究展望

在现有可持续创业研究中,依然存在两个认识上的偏差:一是把可持续创业等同于能够带来可持续绩效的商业创业,只关注如何通过商业创业手段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问题。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创业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但仍然把创业和可持续发展分隔开来,因而无法反映可持续创业作为一种特殊创业活动的内涵本质。二是把可持续创业等同于社会创业或者生态创业,从而混淆了不同价值取向的创业的不同属性,因此,难以从理论层面规范可持续创业研究,也不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探索或指导工作。为此,基于前文的可持续创业整合框架,我们从已有研究成果中提炼出以下三个后续研究方向:

首先,可持续创业驱动因素研究。可持续创业首先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创业活动,包含创新性在内的创业导向是区别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所在。可持续创业并不是一般的公益或慈善活动,而是能够创造新价值的能动力量,因此,可持续创业的驱动因素和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深入探索可持续创业的驱动因素、不同驱动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对可持续创业过程的作用机理等问题,有利于揭示可持续创业的生成原理,也是开展可持续创业过程研究的重要前提。从图3的整合框架可以看出,创业机会、资源、团队等要素在可持续创业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推动作用,为此,有必要围绕这些核心要素开展规范性研究,尤其是基于不同管理情境的比较研究。

其次,可持续创业绩效评价研究。虽然学者们已经就可持续创业应该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诉求这个问题达成了共识,但现有相关研究并没有解决可持续创业的绩效评价问题,更没有实证检验可持续创业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后续相关研究应该关注如何评价可持续创业、可持续创业是否真正能够有利于区域环境和社会福祉的改善、可持续创业导向是否有利于组织提升自己的绩效等问题。

最后,可持续创业制度和政策研究。从区域环境层面看,创业活动必然要受到所在地区制度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可持续创业亦不例外。因此,除了关注可持续创业在组织内部的作用过程之外,后续研究还应该分析组织外部的制度体系或政策环境是否、如何影响可持续创业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性”双重目标的实现。以当前研究成果为例,欧美学者对可持续创业的关注程度和关注角度有所不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创业形式和特点也各不相同,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不同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会对可持续创业产生不同的影响。制度理论一直是创业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而可持续创业与制度和政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制度和政策问题值得后续相关研究关注。

标签:;  ;  ;  ;  ;  ;  ;  ;  ;  ;  ;  ;  

创业研究的绿色趋势分析与可持续创业整合框架的构建_创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