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范建军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范建军

南通城市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006

摘要:现阶段,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也对建筑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提升更加重视起来。传统的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工程发展进程,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施工质量又是整个工程的核心,可见其二者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主要对目前我国施工过程当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质量控制;施工管理;控制策略

引言

当前,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建筑工程不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施工,或者施工时违反操作规范,导致建筑物或多或少的出现很多质量问题。本文分析了导致这些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1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意义

(1)质量控制管理是保证建筑质量必然要求。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各项管理体制初步开始完善,人们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关于建筑项目的质量管理机制也在逐步健全、深入。这是因为,建筑工程的质量事关建筑的使用价值,也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要想保证工程质量,就需加强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保证工程建设品质的必然要求。(2)质量控制管理可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衡量一个建筑工程是否成功,工程质量是重要的指标。而如果工程的质量管理不严格,甚至流于形式,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建筑的质量,甚至会留下各种隐患。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时,良好的质量管理机制可以推动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2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技术的规范问题

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根据建筑工程的类型不同,就需要施工技术人员掌握不同的施工技术。但是很多施工人员没有受到足够的专业技术教育,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往往按部就班地进行施工,这就会导致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在我国的很多沿海地区,建筑物在一开始都需要做软地基处理,因此要使用软土施工技术。但是对于内陆地区,不需要进行此处理。但是内陆的工人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到沿海地区的施工技术,这样做会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此外我国很多工地的施工人员并没有受到过系统科学的专业培训,他们所掌握的技术往往是由经验总结而来,而这些经验很难跟上迅速发展的施工技术,因此在施工过程当中可能由于自身施工技术能力的限制,无法很好地达到规范要求。

2.2材料问题

目前,我国建材市场上鱼龙混杂,各种假冒伪劣建材产品屡见不鲜,一些黑加工坊甚至某些企业大量生产不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的建材,如钢筋等各种钢铁制品、各种标号的水泥制品,以及木材、塑料制品等建筑施工所需要用的建材产品,它们或者质量差,或者等级低,或者根本就是虚假产品,不能用于施工。这些产品没有厂址、商标、标识名称,或者贴上仿制的名牌商标标识,极大的混淆了采购人员的认知,这些材料一旦流入了施工现场,就将威胁建筑质量安全。

3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措施

3.1提高人员素质

在工程建设中,企业应尽力提高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改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具体措施就是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向员工传授先进的施工技术、安全教育,以强化其质量意识。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另外,当员工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有所完善使,在采购建材时就能把不合格建材拒之门外,只选择符合工程标准的合格建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深化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主要还是以宣传教育辅之严格的奖惩措施,通过宣传教育让管理人员明白建筑质量对企业的重要性,其利用奖惩措施来强化管理人员执行质量控制管理的纪律性和自觉性。总之,完善人员综合素质,就是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

3.2保证材料质量

(1)钢筋。对于已经进场的钢筋,通过砌筑砖垫,使进场的钢筋架空,避免其直接接触地面,从而有效保护钢筋。同时,将加工后的箍筋放置在木板上,从而避免其直接接触地面,防止生锈。另外,应时刻注意天气情况,必要时用苫布对露天的钢筋进行了覆盖。(2)混凝土。混凝土在浇筑前应对模板进行充分湿润,从而避免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粘贴过紧,在拆模时导致混凝土棱角缺失。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对于浇筑面是平面结构的混凝土,宜边浇筑成型边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可有效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损失,从而有利于混凝土表面裂缝的控制。(3)模板。模板在进场时应该进行检测,确保其强度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对于进场后的模板,露天摆放时要注意做好保护措施,如用苫布覆盖,避免其受到暴晒和侵蚀。另外,模板在加工时应该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所需的尺寸进行加工,避免返工,从而避免浇筑后的混凝土侧面出现不平整的现象。

3.3加强企业对整体施工过程的控制

在进行项目决策时,施工企业要做好充足而全面的准备工作,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办理有关的施工手续,为后期施工项目的开展奠定基础。同时,还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组建专家小组,对整个项目进行评估,以便建立合理完善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方案。在招标的过程中,保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确保整个招标过程公平公正,根据项目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施工队伍,并对后期的施工质量进行明确的规定,只有这要才可以在工程项目结束后得到与预期相符的成果。在进行项目的设计过程当中,施工企业要对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审查讨论,以便得到最优的设计方案,尽量避免后期由于设计图纸的问题,导致施工方案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施工工作的开展。在进行技术交底时,双方要充分的沟通协商,保证后期工作顺利展开。在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施工单位要时刻对施工状况进行检查监督,一旦遇到问题,就要找相应的专业人员商讨解决措施,避免发生更加严重的质量问题。施工企业要在工程施工的一开始,就制定出合理的施工周期,且不可以随意对其进行更改,这样就可以避免施工人员为了按时完成任务而降低施工质量,导致后期在交付验收的过程中出现质量不过关的问题。最后,当整个施工项目进入尾声的阶段,有关人员要做好质量验收工作,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进行验收,遇到不合格的地方要及时上报,要求施工队伍给出解决方案并及时返工,直到所有项目都验收合格为止。

3.4进一步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及法律法规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来讲,制度与法律法规就是其实施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这就要求有关施工单位要不断地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及法律法规等,切实实施相关管理人员考核工作。同时,建筑企业还应当建立健康的奖惩制度,利用科学、有效地管理模式来对其有关工作进行管理,敢于转变以往传统的管理制度与模式,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另外,建筑企业还应当建立相关完善的法律体系并以此为准则严格落实,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制定出合理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并保证其可以顺利有效的开展,对建筑施工项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整体项目的顺利展开,不仅可以使企业按时交工,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将企业效益最大化。所以,施工企业要对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有足够的重视,不断更新团队的管理思想,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从而获得企业的长久发展。

[1]涂永忠.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2]黎绍邦.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其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年07期.

[3]赖学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途径[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

论文作者:范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范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