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杏园小学 276000
在当今社会青春期普遍提前到来的大环境下,如果你发现班里的孩子出现以下明显情况:一贯品性温顺的孩子情绪失控的情况突然增多;平日活泼开朗的孩子连续几天缄默不语;各方面都表现极为出色的孩子被其他孩子控告有不良行为;成绩优异的孩子考前突然发烧不止……这些异常的情况已经影响到孩子的日常学习,明显超出孩子可以自己处理的范围,那么我们就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年级下学期,班里这种类似的情况越来越多,在与出现问题的孩子家长单独交流的时候,家长们都普遍反映对自己家孩子的变化无所适从,孩子的心理难以捉摸。其实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现实情况,在青春期普遍提前的05后孩子的身上,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都普遍提前。而我们仍然以固有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对孩子的变化没有做出及时的觉查和认识,更谈不上与孩子及时交流身心各方面的变化。而本文开头所阐述的几种异常表现仅仅是青春期孩子心理变化的一部分外部表现行为。如果不及时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和孩子沟通,那么我们的孩子整个青春期出现叛逆的几率非常大,这也势必会成为今后几年我们的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
针对这种随着年龄增长而越来越普遍的情况,我专门邀请了我班的一位资深心理教育专家,给我们上了一堂特殊的心理辅导课。
在上课之前,我们提前在班里做了一次匿名的问题搜集,找出孩子普遍比较关注的问题,以便集中讲解。为了让孩子写出自己最苦恼的方面和具体事例,我们要求孩子不署名,只是按照顺序写出问题的答案。这些问题分别是:1.最近有没有和父母吵过架?2.如果有,具体是什么时间?3.你生气时一次大约多长时间可以平复?4.平时和谁聊天比较多?5.和父母中的谁沟通比较多?6.最近有什么非常困惑或者让你伤心的事情?
在收上来的匿名问题答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与父母的沟通出现问题,集中表现为:1.父母不理解自己的想法。2.父母喜欢替自己做决定。3.父母不能以身作则,比如自己在玩手机却不让我玩手机。4.父母亲关系紧张或者发脾气时,让自己做挡箭牌,让自己很为难。
这些透漏出孩子内心不满、不安和恐惧的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行为、父母的关系、情绪对于孩子的巨大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本次匿名收集问题时,甚至出现了“生活无味”、“为什么我回家就不想吃饭”、“生命是为了什么?爱还是恨”、“为什么我一回家就不开心”、“为什么我晚上总是失眠”……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我们初步确定了心理课的主要方向,从孩子的角度让孩子去接纳、理解父母,最终与父母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并且达成共同目标。为此,我们针对性的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环节一:自我介绍练习。
我是×××,我来自××区,认识我是你们三生有幸,我有成千上万个优点,今天我只告诉你三个,我××、×××、××!
这个环节辅导老师先给全班同学做示范,然后找了班里一个平日最没有自信的孩子在讲台上做练习。在这孩子声音越来越低甚至说不下去时,辅导老师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在辅导老师的带动下,全班同学都给予他积极的鼓励,在这个孩子说第三遍时,他已经可以用比较自信从容的语气介绍自己。(事后分析:长期处于被否定状态的孩子无法建立自信,积极的改变必须有持续的后续支持。)
环节二:区分父亲和母亲的行为和爱。
父母的行为方式是我们不喜欢的,可同时看到这些行为背后的爱。比如:在收集问题中出现的“父母喜欢替自己做决定”,如果打分父母的行为可能不满意,同时要看到父母给我们的爱一定是100分。
我们的父母从他们的父母的养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收到一些传统的教育孩子的方法,这些方法我们有可能觉得不适合我们,甚至我们很反感,但这个方法的背后所传递的爱,我们一定要看到。
环节三:区分自己的事和父母的事。
孩子们要明白父母关系是父母的事,尊重父母的婚姻相处方式,偶尔争吵、打架,是他们的相处方式,因为父母不会合适地表达爱。比如:有一个孩子写“每次爸爸喝酒,妈妈就会生气和爸爸吵架,妹妹哭,我睡不着觉”。喝酒对身体不好,母亲并不想让父亲喝酒,这是母亲对父亲的爱,可是父亲因为其他事情免不了喝酒。正是因为父母之间表达爱出现了问题,所以才导致了孩子的失眠问题。
环节四: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首先问孩子们:喜欢父母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爱我们?如果父母不会用这些方式我们该怎么对待?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向父母正确地表达,态度温和。我们前期收集的问题中,几乎全部的问题都是与父母沟通出现问题,因为父母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面对父母的不理解,孩子无法取得父母的支持和鼓励,无法获得正确的处理方法,孩子很有可能通过一些我们不理解也不认可的行为去处理,那么孩子的青春期真的可能就变成了叛逆期。作业一,接受父母法:1.放松。2.看着对方的眼睛。3.表达自己感受委屈、不满、愤怒可以释放情绪。4.拥抱父母,说“我爱你”。5.与父母心平气和地交流,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缩影,孩子需要学习成长,父母更需要学习成长。青春期已经悄然降临,在人生道路的这个美好关键的时期,我们的孩子不只需要学习课本知识,同时需要学习在面对问题处理事情的能力。因此,与孩子一起成长,这应该是每个家庭都要达成的共识,不让青春期变成叛逆期。
论文作者:时金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1
标签:孩子论文; 父母论文; 青春期论文; 自己的论文; 环节论文; 情况论文; 心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