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善,行政单位的行政体制也迎来积极改革的浪潮,而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却大大降低了行政管理水平。在此关键点上,对于怎样推进其健康有效的往前发展,带动体制的完善,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如何让单位管理在新的形势下迎来新的发展与提升,就成了内部控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行政事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重要意义
1.1提高单位内部的会计信息质量
建立单位内控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内控制度的完善可以规范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的会计工作,保证每个环节都能够安排合理,确保每个阶段都有人员负责,进而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这样以来,单位的费用支出就一目了然,财务情况更加清晰透明,内控制度能够发挥职能,对于会计信息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的改正,进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水平和真实性,单位内部的领导能够更好的把握行政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方向。
1.2能够更好的贯彻国家的相关政策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控制度的实施,保证了国家政策的切实落实,内控制度能够全面的发挥监督的职能,进行自我的监管,保证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正常运作,规范在日常工作中的经济活动,一旦出现问题会及时的发现,是国家相关政策能够顺利执行的有效保障。
1.3能够保证单位内部的资金完整
内控制度能够监管到单位内部的每个环节,单位内部的资金安全也有了一定的保障,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是隶属于国家的管理,是公益性单位,是帮助国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众的,资金的来源都是财政的拨款,内控制度能够保证财务管理工作,避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错误,防止国家资金和资产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避免挪用公款的现象发生,确保单位资金的安全完整。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现状
2.1思想认识有待加强
内部控制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对各个方面都具有密切的作用。只有协调好单位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资产的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有效的防范和预防腐败、才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开展。而长期以来,由于内部之间僵化的管理制度与传统观念的腐朽,一部分的单位负责人以及大部分员工观念落后、缺乏竞争意识与风险意识,导致单位内部管理出现消极的工作状态,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意识不到位,对时代发展缺乏紧迫意识。总觉得上级的命令就是绝对正确、绝对领导,盲目服从。忽略内部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性,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在很多工作事务中不能发挥作用。同时,由于内部管理制度的陈旧繁琐,导致工作效益低下,领导缺乏创新能力,不按照相关规定办事,从而使内部控制管理存在极其严重的负面导向。
2.2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般情况下,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建立在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上,而内部控制管理更是各项工作的综合系统。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管理缺乏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完整的配套管理制度、具体的操作方法,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其次,单位具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缺乏科学的指导与严谨的思维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管理模糊,内部结构紊乱,推诿现象严重,造成工作热情不够,工作效率低等不同思想与作风问题。
2.3成本预算不科学
财政拨款是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的主要来源。由于财政拨款具有稳定性,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缺少一定的社会竞争能力与风险意识,懒政现象频繁,思想落后。同时,单位缺乏财政管理,资金短缺或滥用,主观意识泛滥与形式化管理,缺少具体的决策功能。一切按照上级的指导行事,对单位实际的项目与编制流于炫耀。具体的执行部门对各项工作的可行性分析缺少科学的论证与估算,导致资金预算出现缺口,严重影响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财会人员专业性不高
财会工作具有专业要求高、科学性强等特点。在一般情况下,对工作人员具有非常强的专业要求。而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很多单位在财会用人上出现各种滥用现象:首先,领导随意根据喜好对工作人员进行分配,对工作性质缺乏正确的管理与分析。其次,财会人员自身专业水平不够,思想意识缺乏,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约束力不足。再次,单位管理制度不完善,岗位设置不合理。最后,责任意识不明确,遇事怕受牵连,责任担当不足,拉帮结派等,使单位内部监督机制形成各种形式主义,造成财务严重失控。
三、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效益的途径
3.1提高思想认识
首先,提高领导层的思想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各级领导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根据工作性质进行分析与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细化工作管理办法,深化工作管理要求。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建立单位奖惩制度。其次,提高员工思想认识:加强单位教育机制建设,提高员工思想觉悟与工作能力,将员工事业发展当做单位重要指标,从思想上转变员工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热情。
3.2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
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现代管理结构体制,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与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职责,使各个部门之间形成健康、积极、透明的用人政策,合理分工任务。使各部门之间即相互制约,又相互独立,进而科学高效的实施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单位管理水平。
3.3科学预算降低风险
第一,更新思想观念,将单位中的各项工作预算进行思想上的更新与具体的指导。第二,扎实专业技术知识,对预算中出现的各种事项进行科学的分析、制定与研究,提高单位对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的抵抗能力。第三,合理制定相关的政策与管理制度,提高单位的科学管理水平,深度挖掘内部控制潜力,提高资金分配范围。
3.4建立财务专项监督机制
①加强财务审计监督:建立完善的财务审计政策,加强单位审计力量提升,建立健全的人才管理与用人机制。主动接受上级单位的指导与监督,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审计督查。实施“一事一议”政策,将相关的审计结果及时反映到相关部门。
②推行务实公开政策:在财务管理中,财务公开是单位管理的重要措施,只有将财务规范落实到真正的财务管理中,才能更好的实现财务公开化,有效的对其进行监督:首先,落实单位项目的前期收支计划。其次,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实时监督、讨论和审议。再次,公开财务管理方式,设置相关的群众阅览机制,及时、准确的反应相关项目内容,接受不同群体的监督。
3.5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控制
事业单位一般都拥有相当可观的国有资产,比如房屋、车辆、船、重要设备机械等等,是这些国有资产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虽然,现阶段我国针对国有资产有专门的管理办法,但计划跟不上变化快,在对这些国有资产在购买、管理、使用、处置报废等环节,采取的都是“自家人管自家人”的原则,出现舞弊行为在所难免,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因此,应当改变目前事业单位自主管理资产的现状,引进外部力量介入监督。
结语
内部控制管理是行政事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在行政事业发展中,只有将内部管理与实际工作真正的融合,才能强力的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各单位要不断的加强内部管理,积极整合单位内部结构,制定出科学、高效的工作制度,进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整体竞争。
参考文献
[1]田园.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业会计.2016.
[2]毕涛.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J].现代商业.2016.
作者简介:
徐驰(1973 11 23),性别:女籍贯:岫岩满族自治县;民族:满*;学历:大专;职称:中级 研究方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面;单位: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卫生监督所。
论文作者:徐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单位论文; 内部控制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制度论文; 财务论文; 岫岩满族自治县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