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族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历史责任与贡献_西部大开发论文

汉民族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历史责任与贡献_西部大开发论文

西部大开发中汉族的历史责任与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族论文,大开发论文,贡献论文,西部论文,责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0)06—0001—06

一、大批汉族积极参加西部民族地区的革命与建设

我国西部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据《中国民族统计年鉴》1995年统计,西部10多个民族省区(内蒙古、西藏、甘、青、宁、青、川、滇、黔、桂)面积为651.8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7.9%,其中甘青宁新4个省区占全国总面积近30%。历史上西北地区战乱、灾害频繁,森林草原惨遭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唐代诗人就有“春风不渡玉门关”的诗句,可见一千多年前,大西北荒凉沙化就十分严重。解放前,西部民族地区人口稀少,交通闭塞,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文化极为落后,大多数兄弟民族从事传统落后的农牧业,几乎没有现代工业,许多兄弟民族没有自己的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队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决心改变西部民族地区的贫困落后面貌。建国初期,国家派遣大批汉族解放军和汉族干部进入西部民族地区,肃清匪特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维护社会稳定和边疆的安全,全心全意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依靠各民族群众,实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压迫制度;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培养出一大批劳动人民出身的少数民族干部;全面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各民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平等自治权力。大批解放军官兵、汉族干部和科技专业人员,长期扎根边疆民族地区,为民族地区的革命和建设,流尽了辛勤的汗水,不少人献出宝贵的生命,从根本上改变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兄弟民族称汉族解放军和汉族干部为“新汉人”、“老大哥”、“老西藏”、“老新疆”。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自治区。新中国建立前,新疆仅有皮革、土糖、粗瓷、土纸等小厂和手工作坊,年产值仅1000多万元。1954年,以汉族为主体的十万名官兵,组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昔日的荒漠戈壁上,建立了14个师局,12所高等院校,172 个机械化农业团场和100余座现代化新城镇。兵团建立初期, 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节衣缩食,先后兴建了七一棉纺厂、八一钢铁厂、十月拖拉机厂、六道湾煤矿、苇湖梁电厂等100多个现代化工矿企业, 无偿交给了民族自治地方,为新疆快速发展现代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汉族干部、科技、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人,是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和主力军

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上种种原因,与现代化无缘。各少数民族中,基本上没有工程技术人员和现代化建筑施工队伍。建国后,民族地区所有的现代化重点建设工程,几乎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建筑施工队伍承建的。50年代的青藏、川藏、新藏、滇藏公路;60年代的成昆铁路,大多数是解放军官兵和工程兵修筑的。新疆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储藏量最丰富的地区,解放前,全疆只有150名石油职工,土法炼油, 根本谈不上石油工业。1956年,全国16个省区、35个城市,成千上万的汉族青年,支援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建设,如今克拉玛依早已成为一座现代化的石油工业城。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是西部资源的聚宝盆。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气候环境恶劣,是被称为“生命禁区”的戈壁荒漠。为了开发柴达木,内地成千上万的汉族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不畏艰难,扎根柴达木;不少英烈,为了祖国的石油工业和西部的开发建设,葬身于柴达木的冷湖烈士陵园。近几年国家投入10亿元,几万名汉族石油职工日夜奋战,初步探明,柴达木石油储量41.7亿吨,天然气1.05万亿立方米[1]。

电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与动力。西部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水、煤和油气资源。解放前,绝大多数民族地区没有电力工业,全西藏只有1 座125千瓦半瘫痪的小电站,首府拉萨市居民靠酥油点灯照明。 解放军和汉族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为发展西藏的电力工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武警水电三总队广大官兵,在高寒缺氧,人烟稀少和地质复杂的西藏高原,先后修建了羊湖、满拉、沃卡、查龙、普兰等一批水电站,使60万西藏农牧民结束了烧草皮、树枝、牛粪、点酥油灯的历史,使230 万西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政治、经济效益[2]。

水是生命之源,我国广大西部民族地区,大多数干旱少雨,人畜饮水困难,严重制约西部经济的发展。在国家计委、水利部和地方政府协调组织下,大批汉族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与当地少数民族一起克服各种困难,先后在甘肃、青海两省民族地区建立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等大中型水电站。不仅解决了黄河中上游灌区的人畜饮水困难,而且保障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3省区100万亩有效灌溉,新增灌溉面积500多万亩,年增产粮食150万吨[3]。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是继长江三峡水库、黄河小浪底水库之后的第三大水利工程,总投资60亿元。每年向内蒙古、山东输水13亿立方米,年产电量27.5亿千瓦时,主要用于内蒙古准噶尔、东胜煤田、山西平朔和陕西神府煤田的开发建设[4]。宁夏回族自治区修建20 世纪中国最大的水利扶贫项目——杨黄工程,总投资达27.67亿元。竣工后,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万亩, 100万回汉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使宁夏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粮食基地[5]。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人畜饮水问题。国家地矿部实施“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特别计划”,组织动员一批以汉族为主体的水文地质勘察队和打井队,历尽千辛万苦,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依靠高科技和对兄弟民族的深厚感情,相继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中地区、宁夏西海固、青海东部等少数民族干旱缺水区,打出多口可供人畜饮用的甜水井,深受各少数民族的欢迎。新疆南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常常饮“涝坝水”,多次发生流行传染病,严重影响少数民族群众的身体健康和人口素质,在李瑞环等中央领导的直接关怀下,全国工商联积极动员内地民营企业家支援南疆“打井工程”,组织精兵强将,苦战3年,打出100多口饮水井,解决了459.69万少数群众和1528.87 万头牲畜饮水问题[6],有力地促进了新疆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三、汉族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历史重任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文化发达,主要是汉族聚居的省市;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根据东、西部自然条件环境不同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总结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决心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锅饭”和不计效益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提出要允许有条件的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和帮助后进地区的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新的发展理论和思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西部发展差距明显拉大,西部许多少数民族干部和知识分子思想不通,出现了反梯度发展理论。邓小平同志总揽全局,论述了“两个大局”的发展思想,一个大局是指东部沿海地区加速扩大改革开放,尽力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指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即“在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7]东部要顾全这个大局。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西部大开发,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的发展战略思想。西部大开发,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与动力,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心任务。在西部大开发中,汉族肩负着重要的历史重任。首先,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1.99%。 而西部10多个民族省区,总人口为24189.23万人,其中汉族人17590.2 万人,占总人口的72.72%;其次,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西部,199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东部高出西部一倍以上, 有条件支持西部加快发展;第三,东部科技文化水平、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竞争水平普遍高于西部,有实力参与西部大开发,帮助西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西部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开拓西部市场,加快东部自身的发展。西部地区经过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基础设施有明显的改善,农(牧)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现代工业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优势产业正在逐步显现,特别是西部各民族干部和群众,积极投入西部大开发。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进程,2000年1月19日至22日, 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讲话中,强调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意义,要求各部门、各地区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上来,推进西部地区大开发[8]。目前,西部大开发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汉族作为人口最多,经济、文化、科技相对发达的大民族,和西部各兄弟民族一道,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西部大开发的历史重任,正在积极参与和推进西部大开发。

首先,国家进一步加大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十五”计划时期,国家将向西部投资几千亿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势产业的投入。南疆铁路是国家“九五”计划的重点项目,全长1446.37 公里(其中吐鲁番至库尔勒476.49公里,1984年建成通车),总投资63亿元,是新疆第二条铁路大动脉。铁路途经的新疆南疆地区,面积达106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1%,是全国最大的棉花基地和石油资源接替区。铁道部第一、第十五工程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一师、乌鲁木齐铁路局等单位的1.5万多人,组成筑路大军,在“无水、无电、无路、 无人”的茫茫戈壁滩上,春搏狂风沙暴、夏战酷热烈日、秋抗蚊虫叮咬、冬斗冰雪严霜,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苦战3年零3个月,不少筑路职工病倒在工地上。乌铁局南疆铁路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常务副总指挥长高祥生,为加速南疆铁路建设,带病坚持超负荷工作,先后5 次病倒住进医院。广大筑路职工,经过三年多的昼夜鏖战,南疆铁路于1999年12 月6日,全线开通运营。南疆铁路的修建,对周边国家产生了积极影响。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与我国协商,将中国南疆铁路延伸为中、吉、乌国际铁路。3国现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条件成熟即将动工。 该线全长577公里(中国境内166公里),直接与中欧、南欧和西欧铁路联网,新构成第3条亚欧大陆桥,为我国东部发达省市与西亚、 近东和南欧国家商贸往来提供便捷的陆地丝绸之路。因此,南疆铁路对西部大开发,东西部经济互惠合作及加速新疆经济发展和增强民族团结,都将发挥重大的作用[9]。

西藏是我国唯一没铁路的省区。80年代修建青藏铁路,只从青海西宁修通到格尔木,全长845公里。因资金和技术等原因, 未能修到西藏。“九五”期间,铁道部门已完成格尔木到拉萨铁路线的勘探和总体设计,总投资额超过100亿元,将于2010年之前动工兴建。竣工后, 从北京坐火车可直达拉萨,沿线将增加大批人员就业和带动西藏的发展。西部省区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1999年,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1220亿元,重点建设宝珠寺电站、二滩电站及二滩电站50万伏输出、攀钢二期工程、成(都)绵(阳)、隆(昌)泸(州)、成(都)乐(山),成(都)雅(安)、自(贡)宜(宾)高速公路和全省光纤宽带网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这批重点工程,已先后建成投产。2000年,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1400亿元,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10]。

内蒙古12个盟市有48万平方公里,757万人口, 属于西部大开发地带。内蒙古将加大交通运输的投入,计划建设4条高速公路,4条一级公路,17条二级公路,25条三级公路,全线贯通两横九纵十二出口,主动参与西部大开发[11]。青海省规划修建13座大中型梯级水电站,带动电解铝、镁、硅铁等高耗能优势产业的发展[12]。

其次,大力兴修水利工程。我国是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占有淡水只有世界人均的1/4,2/3以上城市缺水。大西北是严重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只占全国总水量的7%,大西南水资源丰富, 但洪涝灾害频繁,利用率低。因地制宜,兴修大中型水利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与历史任务。世界最大的长江三峡水电工程,库区就在大西南中心城市重庆市所辖地区域内。跨世纪的长江三峡工程,对于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华中、华南地区的发展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云南澜沧江小湾水电工程,位于滇西南涧彝族自治县和凤庆县交界的澜沧江中游,为澜沧江中下游规划开发的第二级电站,总装机容量42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90亿千瓦时,静态投资186亿元。第一台机组2009年投产发电、 每度电价约0.28元。该电站建成后,可使澜沧江中下游已建、在建和拟建的漫湾、大朝山和景洪等三座电站,年增加发电量26亿千瓦时。小湾电站兼有防治、灌溉、航运及旅游等综合功能与效益,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工程,将对加速云南经济发展和“西电东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3]。近些年来,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断流日益加剧,严重制约了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和水利工作者林一山(水利界元老)、陈傅友(中科院资源综合考察委员)、蒋本兴(水利部副部长)、郭开、于招英等人,经过考察论证,提出大西线调水工程方案。即从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调水1506亿立方米;从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调水500亿立方米,经青海扎陵湖、 鄂陵湖和从四川若尔盖沼泽地开辟人工运河,将水引入黄河,蒙北草原,河西走廊,柴达木、塔里木、准噶尔三大盆地,可使20亿亩沙滩、草原得到改造,从根本上解决大西北缺水问题。具体实施这一宏伟工程,还存在不同意见和许多实际困难。但不可否认,这一宏伟计划,无疑是中国21世纪最伟大、最艰巨的水利工程[14]。如果大西线调水成功,将会重新改写中国西部史,彻底解决中国的粮食肉类供应问题,控制和减轻下游东南亚国家的洪涝灾害,其意义和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第三,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好坏,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健康与发展,所以,生态环境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对保护生态环境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显著的效果。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相当严重。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面积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1/6和27.3%,大多数河流、湖泊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西部民族地区由于滥伐森林、毁草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和沙漠日趋扩大;西南咯斯特地区石漠化日益加剧,滇、黔石漠化面积达9万多平方公里, 广西石漠化也相当严重。由此造成长江、珠江下游生态环境恶化,3 省区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加大。所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推进西部大开发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朱镕基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闭幕的讲话中指出:“停止长江、黄河上中游天然林砍伐,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搞好天然林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步骤。一定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标本兼治。”[15]西部各省区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已经深刻地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于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重要性。内蒙古已将生态环境建设列入规划,突出5个重点区域和5项重点工程。5 个重点区域是:黄河上游及黄土高原区、阿拉善风沙区、科尔沁沙地区、阴山北部风蚀沙化区、草原沙化退化区。5个重点工程是:大兴安岭天然林保护工程、29 个国家生态重点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防沙治沙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00年,内蒙古将建设6.5万亩良种基地,115万亩采种基地,19万亩苗圃基地。力争“十五”期间,新增水土保持面积3000万亩,造林4000万亩,建设草场10500万亩,治理荒漠化面积17500万亩。到200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7%以上[16]。甘肃省荒漠化面积21433.5万亩, 计划2000年退耕还林(草)200万亩,10年后,退耕还林(草)8000 万亩。甘肃省决心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把退耕还林、还草与扶贫开发、治理荒漠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计划2015年,全省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42.3%[17]。宁夏规划10年内,退耕还林草20万亩。

四川省在原始森林禁伐之后,制定了“绿化全川”战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300万亩退耕还林试点工程”。甘孜、阿坝、凉山等少数民族自治州的564万公顷天然林停伐后,已完成造林14.8 万公顷,封山育林68万公顷、森林抚育28万公顷,基本上实现了由砍树到种树的历史转变。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5万平方公里, 为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减轻三峡库区泥沙淤塞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8]。云南、贵州为了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实行了禁伐、退耕还林、种树和封山育林。

西部各省区退耕还林(草)、种树种草、治理和绿化荒漠是利在当代,功在长远的系统的环保工程,对于优化中国的生态环境,经济持续良性发展,21世纪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毋庸讳言,禁伐和退耕还林(草),给西部各民族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加重了部分民族自治区地方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困难。种树种草、治理荒漠,需要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在短期内,又难以收回投资,产生经济效益。而西部大多数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困难,无力承受环保产业巨额资金的投入。西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减轻了黄河、长河中下游地区的早涝灾害,提高了水质、增加枯水期的供水量,促进了中下游汉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内蒙古生态环境的优化,东北3省、 河北、首都北京和天津人民直接受益。因此,受益的汉族地区应给予西部系统环保工程一定的支持与补偿。国家可以通过税收、电力收入转移支付一部分,加速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另外,东部发达地区,利用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合作参与、开发西部水电、环保工程项目。

第四,依靠科技,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西部大多数地区农牧业、工业相对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因此,科学技术是开发、振兴西部经济的关键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大批汉族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在西部开发建设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改革开放后,相当一批汉族知识分子和科技专业人才“东南飞”,但仍有不少人扎根西部的科教文卫事业,多数人成为各条战线的专家和骨干。青海省来自五湖四海的十万科技大军,在青海开发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全省引种小麦品种1680个和国内外50个良种家畜,推广杂交玉米、小麦57万亩。青海农科人员,培育出小麦高产新品种高原定506、高原338,分别创亩产792.5 公斤和1013.05公斤。全省已推广高产春小麦130万亩。培育出毛肉兼用的青海细毛羊和适合青海生长的优良牧草新品种,推广扩大人工种植面积。在工业领域,经过几代汉族科技人员的艰苦努力,建立了青海的化工、机械、电子、军工、冶金、电力工业,科技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青海生产的铁合金、特殊钢材、工业硅,出口量居全国之首,大型机床达到80年代的国际水平。柴达木建成为全国第四大油气田[19]。依靠科技,青海省形成电力、盐化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四大优势支柱产业[20]。

西部科技人才集中的四川省,先后在成都、绵阳、乐山、自贡建立了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发出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如“烟气脱硫装置”、“大屏幕投影电视机”、“可录可抹磁光盘”、“磁悬浮列车”等等。1998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达380亿元, 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8.4%[21]。

以汉族为主体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一支扎根新疆的农业科技队伍,他们是新疆农业科技的排头兵。先后培育出新疆优质细毛羊、“胜利一号”、“海军一号”、“新海8号”长绒棉和“军棉一号”、 抗虫棉、彩色棉等棉花新品种。率先在全疆推广新品种和棉花地膜覆盖新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现在新疆已有13 个县市的棉花平均亩产100公斤,兵团最高单产超过150公斤,棉花单产、总产和人均产棉都创造了全国之最。仅棉花一项,新疆每年增收在14亿元以上[21]。

多民族云南省,是举世瞩目的“生物基因宝库”和“生物资源王国”。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绿色经济强省”和“中华生物谷”的发展战略,充分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开发绿色资源,实施生物创新工程,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华生物谷”、绿色烟草、绿色旅游、绿色矿业、绿色能源、环境保护、省地县绿色产业群、人力开发和科技创新体系九大支撑体系。用10年时间,在昆明建成“二区、一廊、七园和十六个基地”。[22]绿色经济是近代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大转折的标志,云南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符合21世纪现代农业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和要求,是推动云南社会经济跨世纪发展的科学选择。

旅游业是西部大开发最具潜力的第三产业。我国现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景点23处,其中西部有16处,占总数的43.78%。我国55个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世居西部地区, 有特色各异的、丰富而奇特的民族风情与文化。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生态环境逐步好转,旅游业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发展前景。1999年,到西南边陲云南省旅游人数38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04 亿元,比上年增长49%,旅游创汇3.33亿美元[23]。广西旅游热点桂林市,1999年接待旅游者900万人次,全市旅游收入近40亿元, 比上年增长20%[24]。昔日较为封闭的西藏自治区,大力发展旅游业。1999年,进藏旅游达44.8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10.8万人次,旅游收入5.7 亿元人民币,创汇360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8%和13.5%。 全区旅游从业人员6000多人,间接为旅游业服务就业的达3万多人, 旅游逐步成为西藏经济的支柱产业,大有发展前途[25]。到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的国内游客,绝大部分是汉族群众。通过旅游,增强了族际交流和不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了民族友谊与团结。

从上面论述中可以看出,西部大开发,是中华各民族的共同任务,汉族具有人口、经济、文化和科技优势,责无旁贷地承担重大的历史任务;同时西部是各兄弟民族聚居区,各民族在开发和建设西部边疆民族地区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大批汉族干部、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和劳动群众,和西部各兄弟民族一道,积极参加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步,深得各民族群众的拥护和好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之间因不同利益产生的矛盾,比计划经济时代明显增多。西部大开发,必将需要和吸引大批汉族知识分子和工程技术及施工人员,参与西部各项开发和建设。如何处理好民族关系,协调照顾各民族不同的利益,是西部大开发中重大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需要认真总结各方面的经验教训,深入加以研究。一方面要创造宽松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吸引东部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另一方面,必须保障各民族的切身利益,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21世纪是高新科技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产业结构和开发模式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西部大开发,必须建立在有利于高新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而发展高新科技关键要有高素质的科技队伍和专业人才。目前,西部人才极缺,每万名劳动者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职称以上人员仅92人,不到东部地区的1/10。人才极缺, 成为制约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因素[26]。为加强西部大开发的科技实力,中国科学院推出西部行动计划六大措施,如成立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拨款2.5 亿投入西部知识创新工程,加快西部地区各研究院所吸引、稳定优秀青年人才和创新队伍的建设[27]。

从本质上讲,西部大开发和现代化,最根本的是人的现代化。西部大多数地区,基础教育比较薄弱,青少年文盲半文盲比重偏高;人们开放意识和市场竞争观念滞后;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中,除了鼓励引进高素质人才之外,关键在于提高西部各民族劳动者自身的素质。所以,西部在加大基础设施和环保建设投入的同时,加大对教育、科技的投入和汉族对西部科教的支持力度,无疑对于加快西部大开发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具有重要的决定意义。

收稿日期:2000—03—02

标签:;  ;  ;  ;  ;  ;  ;  ;  ;  ;  ;  ;  ;  

汉民族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历史责任与贡献_西部大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