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路桥施工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一旦施工技术不科学或者操作不规范,极易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给整个路桥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就路桥施工中裂缝成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路桥施工中裂缝预防治理措施,旨在有效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促进路桥使用寿命的延长,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路桥施工;裂缝;防治
引言
交通基础建设的推进关系着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关系着社会群体的生活质量,随着路桥工程建设的逐步推进,路桥施工中对于混凝土作业以及其他建设技术的应用也更为广泛,尤其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极易出现裂缝问题,给整个路桥工程埋下质量隐患,甚至会引发路桥交通安全事故。在此种情况下,对路桥施工中裂缝防治技术措施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路桥施工中裂缝成因
1.1温度因素
路桥工程作为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复杂的施工条件下,其极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尤其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极易导致混凝土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而出现裂缝问题。尤其是路桥施工环境多变,整体施工周期长且难度大,季节变化情况下施工环境特殊,这就令混凝土结构面临差异化的内外部温度环境,极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变形,对于混凝土主体来说,其所承受的压力超出其自身抗拉强度,这就势必会出现温度裂缝,进而给路桥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1.2收缩因素
路桥施工过程中,受到收缩因素的影响,混凝土体积变化的情况下就会导致裂缝出现。此种情况下的混凝土裂缝主要包含塑性裂缝与干缩裂缝两种类型,其在性质上存在一定差异。混凝土初凝阶段内,受到水泥水化反应的影响,水分蒸发速度较快,混凝土内部水分缺失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收缩裂缝。混凝土内部往往会对表面变形形成限制,此种情况下拉应力得以产生,随着拉应力的不断增大甚至超出混凝土自身抗拉强度时,就会导致收缩裂缝出现,对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1.3沉降因素
路桥施工相对复杂,对于结构基础的稳定性要求较高,一般情况下,不均匀沉降表现在结构基础的竖直方向,而位移表现在结构基础的水平方向,一旦出现这两种情况,就可以确定内部结构存在附加应力,而混凝土结构抗拉强度不足,无法有效抵抗附加应力,就势必会出现沉降裂缝,而给整个路桥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1.4养护因素
混凝土养护也是路桥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就混凝土施工实际情况来看,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并没有实施科学养护,或者养护措施选用的合理性不足,这就极易出现水泥水化反应,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凝结硬化,混凝土表面温度控制时效性不足的情况下,极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内外存在较大温度差异,进而在应力作用下出现裂缝问题,给整个路桥施工埋下质量隐患。
2路桥施工中裂缝防治技术措施
2.1裂缝预防
其一,严格控制施工温度。在路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对于施工温度条件存在着较高的要求,一旦温度不适宜,极易导致裂缝出现。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对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以先进技术设备实时监测温度变化情况,确保其处于标准范围内,一旦温度超标必须及时进行降温。在混凝土浇筑养护过程中,需要全程跟踪混凝土施工情况,并控制其浇筑养护过程中温度。要结合季节温度条件来合理调整混凝土施工时间,一般情况下夏季天气炎热,建议避开中午和下午进行施工,而冬季气候寒冷,则应避免在早上或者夜间进行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二,优化施工设计。在路桥施工过程中,需要在综合考虑多项因素的基础上来开展施工设计,将混凝土收缩与变形等方面情况纳入到考量范围内,对设计进行优化,并进行精准计算,从而有效预防收缩与沉降等方面裂缝的出现。
2.2裂缝治理
其一,表面修补法。该种裂缝治理方式就是在裂缝表面涂抹水泥浆来进行修补,也可在去除表层裂缝后将水泥浆进行渗透,从而满足深层裂缝的修补需求,此种操作方式下能够避免混凝土结构性能受到影响,因此在路桥施工裂缝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二,灌浆修补法。该种方法在深层裂缝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令大深度裂缝以及贯通裂缝得到有效处理,促进混凝土强度结构改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以专业灌浆设备为支持,于混凝土裂缝中置入灌浆材料,以便对裂缝进行填充修补。嵌缝修补法主要是对裂缝进行开槽处理,以确保路桥外观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其三,结构加固法。基于路桥裂缝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处理,令裂缝对于混凝土强度所产生的影响得到有效抵消,进而延长路桥使用寿命。以结构加固法对裂缝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通过混凝土补强加固、支点加固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2.3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路桥施工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存在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确保材料质量可靠,并对施工材料配比进行优化,将由于施工材料所引发的结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在差异化施工条件下,要科学设计施工材料配比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需采取一次性浇筑方式,避免施工缝预留,以促进混凝土凝结效果的改善。加强混凝土材料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也是防治路面施工中出现裂缝的有效措施。而加强混凝土材料的内部结构稳定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混凝土原材料中加入合成纤维材料,合成纤维材料在路桥混凝土施工工程中的运用,能够全面提高混凝土性能。而且合成纤维混凝土价格也较便宜,在路面施工中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合成纤维混凝土在提高混凝土初期的内部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也能有效防止早期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从而对混凝土裂缝进行科学防范。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对钢筋进行合理排布,控制好其中间距,对钢筋接头进行科学设计,通过此种方式来对应力变化进行预防,这就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打下良好基础。
混凝土养护是路桥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旦养护不到位,极易出现裂缝问题,影响路桥施工整体质量。因此在路桥施工过程中,要规范开展混凝土养护工作,通过有效措施来控制混凝土内外部温度差异,通过混凝土表面温度控制来防范梯度变化。冬季气候寒冷,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温度进行科学控制,令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温度得到有效控制,与常用温度相符合,以降低混凝土裂缝出现几率。浇筑混凝土后及时对其表面进行覆盖,落实蒸汽防护,以便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路桥施工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为切实加强路桥施工质量控制,必须要把握裂缝成因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从裂缝预防和治理两个方面入手,切实加强路桥施工质量控制。尤其是在规模化与复杂化的路桥施工中,必须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政策和规范要求来开展施工操作,科学防范裂缝,从而维护路桥工程综合效益,延长路桥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鲍小芳.路桥施工中裂缝防治技术措施分析[J].居业,2018(07):106+108.
[2]焦桂平.路桥施工中的裂缝防治技术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6):121+123.
[3]潘国防.浅谈路桥施工中裂缝防治技术措施[J].江西建材,2018(03):131-132.
[4]许洁晓,邵云.浅析路桥施工中的裂缝防治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9):74-75.
论文作者:刘燕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温度论文; 过程中论文; 极易论文; 措施论文; 应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