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赵小丽

读写结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赵小丽

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即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其中,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

关键词: 读写结合 训练方向 训练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这样定义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即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因此,语文课堂上必须进行读写结合。读写结合,就是把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紧密联系起来,读写结合,能形成有效的学习链,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理清四个步骤,确定四个环节

阅读教学中首先要确定四个步骤:1.通读课文,感知课文。2.找准重点,以读悟写。3.读写迁移,以写促读。4.课外拓展,形成能力。其次要做到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第一个环节,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整体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获得对事物感受,让文字所表现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让书本的语言化为学生头脑里的内部语言。再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语文的了解、对事物的认识、感受,把头脑中鲜明的形象说出来,让内部语言化成外部语言。第二个环节,引导学生抓文章重点(拓展点),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语言魅力,学习写作知识。第三个环节,以写作为手段,在习作实践中运用阅读时学到的知识,训练作文能力,同时使读的效果得到巩固。第四个环节,紧扣读写连结点,拓展到课外的阅读和表述中,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加深理解,使学生的读写能力都得到发展。

二、确定训练方向,找准训练点

1. 从优美的词、句入手。

丰富语言积累,才能使学生才思泉涌,妙笔生花。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

都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在阅读教学中,我在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尽情地品读,背诵积累,把已理解的语言变成自己库存的语言,丰富语言材料的储量。

如《桂林山水》一课中有许多排比、比喻句运用的准确、生动、奇妙,教完此课,我便让学生仿照课文用排比句式描述天空中的云、风,公园的花草等。在习作中也可看见学生运用排比句的身影。在读了《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后,知道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都是千古名句,让学生引用其中一句写几句话,比如停电了,可是还没有写完作业,怎么办?于是你……这真是……这样的例子,只要老师有心在每一篇课文中都可以找到。

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学会运用。

2. 从典型的段落入手。

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掌握一定的篇章结构知识,可以考虑利用范文引路,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积累的语言,在课堂中进行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六自然段,先用一句话概括“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接着从鸟的天下——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使人确定西群岛是鸟的天下。分析完段落,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段落结构特点,我又指导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写段训练。之后,扩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运用此法写任何一个他们喜欢的人物或小动物,把人物的一个特点或性格品质写具体;把小动物的外形、性格、特点等写具体。为此,我设计了一个提示填空:

(1)我的爸爸工作可认真了,( )。

(2)我的( )真( )啊!

在语文课文中,还有很多典型构段形式,有总分总结构的,有分总结构的,还有的是中间过渡段。遇到这些典型处,我都会及时地引导学生“画瓢”,甚至遇到一些典型句式,我也会引导学生说上一两句。通过这样有步骤的从读到写的训练,有效地形成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使学生写作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 从文章的空白入手。

大多写人叙事的课文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但这并不意味有关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方方面面都得写实写满。事实上许多课文都根据各自的匠心或多或少地留有“空白点”,待我们去回味思索。利用课文里的各种“空白点”,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填补空白。

如学了《给予树》一课是一篇爱意流动的课文,在文章的结尾,在感悟语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语境,领悟文情,理解教材内涵之美。教师动情地引导:在金吉娅的帮助下,圣诞节那天晚上,那个小女孩收到她曾一直盼望的洋娃娃,假如你是这个小女孩,你想对金吉娅说些什么?写下来。有的同学这样写道:“金吉娅姐姐,谢谢你让我在圣诞夜收到了我心爱的洋娃娃。我会将它带在身旁,也会记住金吉娅姐姐给予我的爱,等我长大了,也要把自己的爱献给更多的人……”学生与教材进行了生命的对话,在对话中还原了人性之美,明白了使别人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的道理,进一步丰厚文化与精神底蕴。

4. 从故事的结局入手。

续写,就是根据提供的文章开头,通过合理想象,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接写故事。阅读课上的续写是在学完课文后,根据原文的体裁、中心、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根据自己的想象再续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来,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学习了《坐井观天》后,让学生续写青蛙会跳出井口吗?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说些什么?

学习了《小木偶的故事》后,可以让学生写写小木偶有了表情后,会发生什么事情。看到学生五花八门的创编,真有些令人感叹。谁说孩子没有想象能力,一旦打开了闸门是一泻千里的。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潜在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要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为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语文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充分发展。让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以读促写,真正地让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交流与互动舞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如同鱼儿在水中奔跑、跳跃、呼吸新鲜空气。

参考文献:

1、黄桂林撰写《读写训练须凸显语言特质—读写结合新探》 2010年17期

2、范梅花撰写《浅谈随文练笔》 2011年28期

论文作者:赵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

标签:;  ;  ;  ;  ;  ;  ;  ;  

读写结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赵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