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究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对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进行综合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钢筋混凝土;建筑工程
?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框架剪力墙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简化了建筑施工流程,提升了建筑的安全性。但现阶段,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增加了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不利于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因此,探究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概述
框架剪力墙就是指使用钢筋混凝土材质的墙板实现对传统墙板的替代,实现承担建筑内部应力负荷、控制建筑内部应力水平的目的。框架剪力墙的强度较高,会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产生较大的力。通过加强框架剪力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能够简化业主的装修流程,有利于提升建筑空间的美观性[1]。框架剪力墙的结构特性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建筑剪力墙与地面呈现垂直状态,如果建筑的抗压性能较差,框架剪力墙会出现弯曲现象,表明框架剪力墙是外力的作用较为明显。第二,一般情况下,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的受力反应大致相同,一旦框架的刚度发生变化,需要立即调整框架剪力墙的抗震等级,若建筑结构的弯矩度大于 80%,框架的刚度就会降低,需要不断提升框架剪力墙的强度,实现提升减震性能的目的[2]。
二、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一)钢筋施工技术
做好框架剪力墙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是提升框架剪力墙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效率的基础和前提。钢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原材料,具有较大的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应格外重视钢筋的施工技术。第一,在施工前,应对所购买的钢筋质量进行严格检查,仔细查看钢筋的生产厂家和质检报告,剔除不符合施工要求的钢筋,防止不合格钢筋进入施工现场对建筑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应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合理选择钢筋的型号,确保钢筋接头的可靠性,依据粘度采购计划采购相应适量的钢筋,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做好钢筋出库和入库的登记和验收工作。第二,施工人员应将施工图纸作为搭架钢筋的指导依据,确保钢筋的搭架符合建筑工程的要求,促进钢筋的最大效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钢筋施工过程中,应采用计算机智能模拟技术对施工图纸进行模拟,为钢筋施工提供科学的参考。在焊接钢筋的过程中,应根据钢筋的直径合理选择焊接方式,提升钢筋焊接节点的可靠性,防止出现安全隐患。
例如:某建筑企业在剪力墙墙面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与搅拌站进行了充分的磋商,严格控制商品砼砂浆组织配合成分。对浇筑顶梁板要求在 C30 以上,在剪力墙设计部分填充钢筋和拉结筋,浇筑时充分均匀捣实,确保砂浆饱和度水平缝大于 90%,竖直方向缝隙大于80%,针对地面的混凝土浇筑,要用平板捣振器来回打平。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提升了地面平整度和密实度,防止了墙面和地面凹凸不平现象的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通过提升剪力墙结构的刚性实现提升建筑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目的。由于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息息相关,因此,应不断完善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实现提升建筑结构安全系数的目的。第一,在混凝土施工前,应注重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查,避免使用不合格的混凝土材料。第二,应做好混凝土的配置工作,依据规定的比例进行调配,防止因调配不合理导致建筑工程倒塌的现象。第三,施工人员和施工环境会对剪力墙的结构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应将施工环境的温度控制在 30℃以下,提升施工人员素质,严格遵循混凝土的浇筑程序进行施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提升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稳定性。
第四,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做好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根据混凝土的硬度定期为其洒水,提升混凝土的硬度。
例如:某建筑企业在框架剪力墙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墙厚应大于 140mm,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大于 0.20%。对于 B、C 类钢筋混凝土房屋,其墙厚和配筋应符合其抗震等级的相应要求。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提升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三)外墙施工技术
将 PCF 墙板垂直放置于车子上进行起吊,在车子提升 30cm 后,采用手动的方式对 PCF墙板进行调整,使钢丝绳能够均匀受力,同时缓慢松开支撑柱,在 PCF 墙板的下部采用垫片焊接,实现对高程的有效控制,在距离地面的 50cm 处,由操作人员稳定 PCF 墙板,开始安装工作,在初步安装完成后,进行调斜支撑结构的安装工作,利用卷尺和红外投线仪对PCF 墙板的位置、垂直度和标高进行校对,最后对支撑结构进行合理设置。
(四)模板施工技术
做好模板工程的施工工作是建筑工程安全性的重要保证。第一,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层板与木枋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为了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应合理调整柱和梁的位置关系,在模板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加强对模板原材料的控制,最好选用厚度约为18mm 的多和胶层梁板,根据实际的施工需要,针对楼层高度的差异性合理选择拼接方式,以实现提升建筑施工质量的目的。第二,在模板安装前,应将墨线作为基准,在楼板弹出钢筋的位置放置垫板和底座,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设置扫地杆,横向扫地杆应固定在与其呈现平行分布的下方立杆上,纵向扫地杆需要将其设置在小于 20cm 的立杆上。在安装支架时,没安装完一个支架,需要对其水平与垂直的距离进行检测。
三、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完善钢筋的施工技术,能够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优化混凝土和外墙的施工技术,有利于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做好模板的施工工作,也有利于实现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目的。因此,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应用上述方法。
?
参考文献:
[1]丁茂喜.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9):56-57.
[2]刘 德 胜.框 架 剪 力 墙 结 构 建 筑 施 工技 术 在 建 筑 工 程 中 的 运 用[J].绿 色 环 保 建材,2017(07):121
论文作者:唐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钢筋论文; 框架论文; 剪力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