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轨道交通行业迅猛发展,导致地铁专业人才,尤其是运营人才紧缺。为了做好新建地铁运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克服运营人才紧缺的困难,可通过管理的一系列活动来实现。做好人才培训、培养工作,团队建设工作以及绩效考核等具体工作,是做好新建地铁运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新建地铁;运营;人才;队伍建设
1前言
目前,全国已有42座城市获国务院批准修建地铁,轨道交通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是对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导致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新修建地铁的城市,必须要成立大型企业组织,负责地铁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如何做好新建地铁运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对运营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地铁运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其本质是对企业人的管理,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的一系列活动来完成。目前在地铁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重学历,轻技能
专业学校或高职学校的学生或教师,那就是低人一等或被人瞧不起。在职业学校任职的教师与全日制学校的教师也是不能相比较的,职业学校的教师不能安心工作,也就在学业上不能要求进步,甚至有的优秀教师跳槽到一些重点高中或者通过自己各种努力而跳出职业学校这个范围等。一些各级政府也缺乏对技能型人才重要作用的认识,对职教投入甚少,使本来开发缓慢的职业教育更无法进行各方面的改革、调整、布局等。
1.2重理论,轻实践
我国的教育制度实行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再加上财政资金的缺乏,教学设施严重落后于时代,实训实验设备、硬件条件简陋陈旧,因此严重制约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建设,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课程安排与实际操作脱离,使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培养的人才缺乏实践技能,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不能适时为企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创新性工作。
1.3管理体制不协调,专业设置欠合理
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学校进行撤并整合,使职教布局总体上趋于优化,但由于主要是政府行政性调整,缺乏市场推动力,职教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没有在调大调优办学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建名校、出名师、出名生,真正整合成规模大、功能强、机制活、各具专业特色的技能型人才教育和培训基地。还有就是一些职业学校缺乏办学和教学理念,在专业设置上立足于传统专业,缺乏前瞻性,缺乏市场调研,与市场需求脱节,无法开辟一些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新专业等,因此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需求,这样生活不足、生源质量不高就成为高技能型人才教育和培训的瓶颈。
2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包括根据组织架构设计、岗位定岗定编,制定人员招聘到岗计划,以及制定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应达到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水平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企业不同层次人才、其素质能力要求的不同,人员招聘可划分为骨干型人才招聘与基础型人才招聘:对于骨干型人才招聘,通常是通过社会招聘的方式,引进其他地铁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工程师以及有经验的生产技能人才;对于基础型人才招聘,通常是通过学校招聘和订单班、委培班等方式,招收零工作经验的生产技能人才。骨干型人才的招聘到岗计划要与运营企业的管理要求相结合。企业成立之初,为了使运营企业尽快运作起来,首先要解决高层管理人才需求,其次是中层管理人才需求,再次是技术人才、工程师需求。
3组织管理
3.1筹备阶段的要项工作之一由于地铁运营人才紧缺,新线运营筹备阶段,社会招聘的骨干人才经常是提升了一个岗位级别。因此他们对新岗位的能力有所欠缺,需要上级进行培养。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企业一定要建立上级培养下级的培训机制,做到每一位人才都能明确自身岗位能力需求、能力提升计划。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还要进行阶段性评估及成果总结。
3.2基础型人才培训——夯实地铁
运营人才队伍的根基基础型人才从“不会干”到“会干”,必须要以专业理论知识、实操技能为基础,并通过运营实践积累,才能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完全胜任本职岗位工作。对基础型人才培训,可分为5个阶段进行:岗位认知培训、理论培训、实操培训、实操强化培训、实战积累培训,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其中实操强化培训就是通过重复的实践操作,强化操作行为、进而具备熟练操作的实操技能。
4领导管理
4.1领导团队时要做到引领、指导团队成员
重点工作、困难工作,领导冲在前面、引领团队成员;当团队成员完成工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及时予以协调或指导。如果员工因为非工作态度、主观原因造成工作任务没有按要求完成,应该帮助指导员工分析原因及改进措施,进而帮助员工不断成长,最终才能使整个团队不断进步。
4.2把骨干型人才磨合管理作为运
营筹备阶段管理的要项工作社会招聘的骨干人才往往来自各个城市地铁、乃至各行各业。由于各个骨干人才的工作经验不一样、文化背景不一样,必须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做到岗位与岗位之间配合默契、部门与部门之间配合默契。因此企业要特别注意不但要建立各级组织内部沟通机制(如定期例会制度),还要建立跨组织岗位之间、组织之间的外部沟通机制。通过既有“纵向磨合”、也有“横向磨合”的方式,能够以最快的时间磨合各级管理人才、工程师以及生产技能人才。
5控制管理
1.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能做到由上而下控制人才队伍建设全局,一定要形成企业统一的岗位管理体系,人员晋升、奖惩制度以及人员培训、培养管理办法。其中系统的岗位管理体系是基础,它要最终形成岗位说明书与岗位评价结果,明确岗位目标,上、下级关系,工作职责,工作任务,考核标准,任职资格,权利与责任等等。2.新建地铁运营企业要用好绩效考核管理手段。虽然新建地铁运营企业成立初期就用绩效考核手段,不利于凝聚人心、团队建设。但是绩效考核手段用好了,更有利于迅速提升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业务技能。为做好绩效考核管理工作,要注意明确绩效考核管理的原则:绩效考核管理是提升员工及组织工作绩效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不能为了考核而考核。绩效考核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围绕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企业、上级、下级的共同进步。在绩效考核管理过程中,直接上级对员工的沟通与辅导以及绩效反馈中给员工提出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对于员工认识目标,提高执行力非常重要。为做好绩效考核管理工作,还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岗位采用不同的考核手段。对于管理层,个人绩效可直接与组织绩效挂钩,绩效考核要侧重于目标结果考核、且考核周期要相对长一些(例如可按季度考核)。对于生产一线员工,个人绩效要侧重于生产过程行为考核,考核周期要相对短一些(例如可按月度考核)。
6结束语
为了做好新建地铁运营人才队伍建设,而不仅仅是把各岗位招满,必须要加强对人的管理。为做好新建地铁运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骨干型人才招聘到岗计划要与运营企业的管理要求相结合。做好骨干型人才培养,以及基础型人才培训工作。基础型人才的培训组织要做到系统、科学,可按5个阶段进行:岗位认知培训、理论培训、实操培训、实操强化培训、实战积累培训。加强团队建设,把骨干型人才磨合管理作为运营筹备阶段管理的要项工作。要做好岗位管理以及绩效考核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徐笔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地铁经济发展[J].科技经济导刊,2016(14).
[2]石军.西安地铁线网运营人才培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6,14(8):186-187
论文作者:宋尚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人才论文; 地铁论文; 岗位论文; 企业论文; 绩效考核论文; 队伍建设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