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论文_张宗妍

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论文_张宗妍

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 404100

摘要:工程造价预算是施工过程中材料消耗的总成本,是施工方控制建设项目阶段性投资的重要措施和依据,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造价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受人为因素和市场变化的不同影响,导致工程造价预算,经常出现偏差和超出预算的现象,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按时完成,达到预期的投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控制的要点,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对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工程造价

1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重要作用的现实意义

从工程预算实际来说,主要是对工程投入的资金以及费用加以控制。因为建筑工程资金构成较为复杂,做好精准预测能够保证资金投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实现工程造价的有力控制。工程预算的合理应用,优化了资金配置,提高资金利用率,保证造价控制的效果。在工程造价管理实践中工程预算的作用具体如下:①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准备的质量。通常来说,开展施工作业前,若想掌握建筑工程的工况,需要对工程各细节部分实施全面预算。完成预算工作后,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具体情况,准备工程资金和原材料等物资,推动建筑工程的有序开展,以免资金和材料等的影响,保证准备工作的质量。②便于工程施工方案的调整。从建筑工程建设实际来说,受到天气因素和施工风险因素等的影响,使得建筑工程施工难以有序开展,造成经济损失。通过预算的执行管理,做好动态化调整,比如优化施工方案等,能够增加经济效益,助力企业持续化发展。③提高资源利用。基于工程预算,结合利用BIM技术或者其他信息化技术等,辅助造价控制管理,能够确保施工工期,同时还能够提高材料和资源等的利用率。

2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中的作用

2.1助力企业经营发展

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践来说,结合工程的特点和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工程预算,规划设定发展方向以及目标,通过加强对工程项目设计以及施工等全过程的把控,严格按照指导标准,创新工程施工技术,引入新的造价管理方法和理念,指导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助力企业持续化发展,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在工程预算工作中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等,提高预算的精准性,为后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助力,最大程度上将降低成本支出。

2.2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具有科学性

在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中,起点为工程预算,经过大量的计算和评价,最终制定了相应的工程文件。设计预算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以编制投资计划,作为签订合同和贷款合同的依据保障。此外,建设项目的科学性体现在合理的工作预算上,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建设项目和产品的初步基本计划书。因此,项目预算也保障了投资者的基本利益,为双方达成共识,签拟合同提供了标准。建设工程预算统计好后,经国家有关部门科学、合理地审查,审查通过后便可发放贷款,贷款金额与提交申请的金额不会相差很多。

2.3有利于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编制

通过工程预算,可以对造价成本加以预估,并科学编制设计图纸。施工方设计施工方案时,会根据有关施工标准,计算工程量,确保工程预算的科学性,编制设计图后,人们会计算图纸中需要用到的施工费用,按照费用计算施工成本。不仅如此,利用工程预算可以协调投标报价与施工费用,使二者趋于一致,确保建筑工程顺利完成。

2.4有利于提高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控制与管理,需要以工程预算为基础,围绕图纸和组织设计情况分析施工成本,从而有效控制施工中各项费用。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施工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将成本控制与施工效益相结合,确保二者之间不会发生冲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控制成本,实现施工企业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工程预算属于基础性工作,只有做好工程预算工作,才能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2.5促使工程造价控制落实到具体

工程造价涉及面广,面临一定的挑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有效的方法是依靠项目预算,项目预算的制定为项目成本控制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成本控制中,根据施工图纸,控制者将组织设计与资金投入有机结合,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因此,项目预算的制定可以促进项目成本控制的实施。

3发挥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作用的有效措施

3.1加大建筑工程预算审核力度与监督力度

为了实现工程预算的科学性,建议加大预算审核力度,提高监督力度,发挥工程预算对造价控制的积极作用,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水平。管理人员开展工程预算审核工作时,需要把握好审核的重点,构建科学的审核制度,明确承包方、发包方以及贷款方之间的职责。审核时,如果发现虚假工程预算或者超出工程预算问题,应加以重视,从材料差价、套价等方面确保实际工程量与预算工程量相符合,保证施工材料与市场材料的价格一致。建议企业建立建筑工程预算监督小组,或在监督机构的帮助下确保工程预算的规范性,提高预算工作的质量,从而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

3.2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造价预算

建筑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阶段就是施工阶段。这一阶段需要耗费大量材料与物资,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施工,高度重视施工阶段的工程预算,加强控制造价,防止实际成本超出预算。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材料的预算工作,了解新材料和原始材料的产地、市场价以及运输成本,应用有效的检测方式确保材料的性价比。

施工时期,很难节约预算费用,资金浪费与资源浪费情况比较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人为因素和非人文因素。施工中不可预测的浪费就是非人为因素,这一部分不可控制,人为因素指的是人为造成的工程预算浪费,建议加强对该部分的有效控制。

预算编制人员需要做好工程施工现场的签证工作,深入了解合同中的各项内容,计算合同内所有费用,了解各项支出与浪费情况,通过科学控制防止施工阶段有超额支出现象。如果施工中发生了超额预支问题,建议施工企业及时向建筑企业反映情况,阐述超额预算的具体原因,双方进行协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程预算超额带来的经济损失。施工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工程预算、签证工作以及审核工作,保证施工企业与建筑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

3.3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已经不再是秘密,因此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建设工程预算的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建设工程预算的质量,从而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我国工程方面的预算和成本统计方法还比较落后,各种数据无法有效地保障控制工程的成本,也无法具体的呈现给大家。许多重要的基础信息没有经过有效的存储和利用,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工程造价控制的效果便可想而知了。因此,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开展项目工程的预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施工单位要善于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平台有效管理工程项目预算,只有这样才能加大管理的力度,保证工程预算的有效控制,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

3.4加强对建筑工程预算实施的审核和监管

为了保证建设预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严格审查和监督建设项目,真正发挥建设项目预算的作用。在建设项目预算审计过程中,要明确预算审计的重点,建立一套科学的审计程序和审计规则,落实承包人、贷款银行、等双方的权利和责任。施工企业要杜绝虚假预算和超预算现象,并对此现象进行严查,然后从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如收费、工程量、材料差价等涉及花销的地方进行检查,分析所花金额是否与设计阶段的预算金额相符。遗漏或错漏,材料价格是否与市场价格一致,收费标准是否及时等,计算和监督标准能够规范管理人员的预算工作行为,保证建设项目预算工作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造价控制工作透明化,真实化,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时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基础,也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提高预算工作的科学性,有利于推动工程顺利完成。要求企业管理人员与预算人员提高对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视,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系统化预算管理工作,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恩德.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8):15

论文作者:张宗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论文_张宗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