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田美慧

浅析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田美慧

黑龙江省伊春市中医医院 15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份间收治的面瘫患者中抽取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分组对比,针刺加灸法组为30例,单纯针刺组为30例,对两个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统计对比。结果:针刺加灸法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无效0例,单纯针刺组有效率为96.7%,无效1例,治疗组的效果显然要比对照组的效果更好,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比性强。结论:针刺加灸法对面瘫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消除水肿,刺激血液循环,从而恢复面神经的正常功能,针刺加灸法的治疗特点是疗效显著,疗程短,恢复快,后遗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灸;穴位;面瘫;临床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facial paralysis.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60 cases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2016 May were paralysis patient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group,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group was 30 cases, acupuncture group of 30 cases, the patients of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statistically contrast.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group was 100%, 0 cases ineffective, the acupuncture group was 96.7%, 1 cases were invalid,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mparability.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facial paralysis is significant, which can eliminate edema, stimulate blood circulation, so as to restore the normal function of the facial ner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is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short course, quick recovery, less complication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clinical analysis of facial paralysis acupoint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面瘫在祖国医学上有“口僻”、“歪嘴风”、“口蜗”、“口眼蜗斜”之称,现代医学上是指面神经麻痹以致形成面部肌肉歪斜,即西医学上所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主要由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引发,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多发病[1]。面瘫的产生因素最主要的即是风寒外邪对人体面部神经的侵入,导致气血不畅被阻,面部肌肉不收。患有面瘫者多在睡醒后即发觉面部一侧有口角下垂歪斜、鼻唇沟变浅或消失、患侧无法皱眉、眼裂变大、额纹消失、面肌板滞现象,还有一些患者会有味觉减退或消失、耳后疼痛、听觉过敏等情况。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上非常宝贵的一项治疗技术,尤其是随着人们对针灸治疗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健康、安全及合理的消费理念使得针灸的接受度得到了极大地提高。针灸在治疗面瘫的医学史上是非常悠久的,拥有很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作为治疗面瘫病症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在目前看来是普遍得到认可的一种疗法。以下,就是我院针对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面瘫患者中抽取的60例患者的治疗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60例面瘫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均为单相波或无动作电位,显示中多相波减少,有患者甚至出现纤颤波与正锐波。所有患者经确诊为面瘫病症后,进行随机分配,治疗组即针刺加灸法组为30例,对照组即单纯针刺组为30例,此病一般发于单侧,面部两侧在比例上无太大差别,第一次发病为51例,第二次发病为9例,所有患者病情程度不尽相同。60例患者中男38例,占63.3%,女22例,占36.7%;年龄为15~61岁,平均约为42岁;病程为1~60天,其中1~10天为28例,占46.7%,11~20天为20例,占33.3%,21~40天为9例,占15%,40天以上为3例,占5%。在进行分组后,治疗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为16~60岁,平均约43岁,病程3~60天,左侧面瘫18例,右侧面瘫12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12~61岁,平均约为41岁,病程1~58天,左侧面瘫16例,右侧面瘫14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上无明显差异,可比性强。(P>0.05)

1.2 诊断标准。对面瘫的诊断标准主要参照《面神经麻痹》与《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主要的体征表现有:①爆发突然,无其他前兆;②患侧的鼻唇部位沟痕变浅或消失,嘴巴歪斜,有朝健侧牵引的趋势;③患侧眼睑无法闭合,眼裂增大,有流泪现象,无法皱眉,额上皱纹消失;④出现听觉障碍与味觉障碍,乳突部位有疼痛现象,耳廓和外耳道出现感觉障碍或疱疹,唾液与泪液有所减少;⑤不因其他因素引发的继发性面神经麻痹[2]。

1.3 选取标准。患者年龄控制在15~65岁阶段,已被确诊为面瘫患者,病程在1~60天内,坚持按照治疗计划进行治疗者即选取为此次研究病例。

1.4 治疗方法。

1.4.1 穴位选取。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必须选择好治疗穴位。主穴位:太冲、合谷、双侧风池。①辨证取穴法:辩证取穴的主要依据是通过对穴位的功能特性辨证分型进行取穴。采用辩证分型法来治疗面瘫,当为风邪袭络、营卫不固型时,应取阳明经络为主;当为寒邪侵入、气血虚弱型时,应取足太阳经与手足阳明经为主;当为风热郁络型时,应取少阳、阳明经为主,配以厥阴穴;当为气滞血阻型时,应取阳明经为主,配以少阳、太阳、厥阴穴。选取患侧合谷、颊车、地仓、迎香、颧修、四白、鱼腰、阳白为主穴,根据症状选取足临泣、太冲、风池、太阳、翳风[3]。②透穴法:面部五透法主要包括阳白透鱼腰、攒竹透鱼尾、四白透地仓、地仓透颊车、太阳透颊车,并配以其他穴位进行治疗。③择时取穴法:采用灵龟八法,主穴为临时所开之穴,每次必须使用,配以对穴,选局部配穴。若是完骨处或耳后有触痛或疼痛之感的患者,应轮换配用翳风、风池、完骨穴;若是眼睑无法闭合,眼裂变大,额纹消失者,轮换配以攒竹、丝竹空、阳白穴;若是无法鼓腮吹气,应轮换配以颊车、下关穴。④四关穴:即双侧太冲、合谷。⑤两圈一点法:以合谷、翳风为两点,下关透颊车、四白透下关、地仓透四白、颊车透地仓为一圈。治疗时均选取患侧穴位,直刺两点穴,直到出现酸麻胀感。在一圈穴位针刺后,直到无酸麻胀感即可。

1.4.2 治疗步骤。治疗组在进行治疗时主穴选取两对,随症取穴选取3个,循经取穴选取3个,辩证取穴选取2对,其他各个穴位则轮流使用。在进行针刺加灸法前,需对穴位的皮肤进行消毒,然后选择1寸的毫针对准穴位刺入大约1~3分深度,确认得气后,即留置约30分钟,并每隔约10分钟就行针一次,此法每天一次,一周即为一个疗程。艾灸治疗步骤:选取患者的患侧迎香穴、地仓、太阳、下关、四白、阳白及对侧合谷穴,使用隔姜灸治疗,对每个穴位都灸三壮,均是每日一次,一周为一疗程。对照组在选取穴位与治疗方法步骤上与治疗组是相同的,但对照组仅进行单纯的针刺疗法,无需进行艾灸治疗步骤。

1.4.3 疗效标准。对60例面瘫患者进行三个疗程的治疗后,将最终的效果进行统计。痊愈:所有的体征与症状均已消失,外观正常,面部表情运动两侧对称无异常,面部肌肉功能全部恢复正常;显效:体征与症状基本消失,外观大致如常,面部表情在静态时无异常,笑时嘴角存在轻微的歪斜现象,患侧做皱眉与鼓腮状时仍有一定影响;有效:体征与症状有所减轻,外观较为正常,动态时面部症状较为明显;无效:体征与症状均无改善,歪嘴斜眼的情况依然存在。

1.4.4 统计分析。对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记录,选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准确地分析统计,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显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在60例患者中,痊愈有40例,占53.3%;显效有16例,占36.7%;有效为3例,占7%;无效1例,占3%。其中,治疗组30例中痊愈24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0例;对照组15例中痊愈16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1例。在所有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3%,无效率为1.7%,疗效显著。

3 讨论

面瘫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多见于冬季与春季。祖国医学对面瘫的看法是,因风寒之气侵入少阳、阳明经络,人体中脉络空虚,正气不足,卫外不固,筋肌纵缓不收,风邪乘虚入侵,经筋失养,从而产生面瘫疾病。针对发病因素,针刺加灸法的治疗原则主要为开合腠理、温经散寒、扶助正气、调整阴阳等,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具体治疗。面瘫在发病的前期多是在表面,病情较轻浅,待时间一久,邪气由浅入深至内部筋肉,与体内的痰湿相混杂,即可形成痰瘀内阻之证,所以,治疗面瘫越及时效果越好。面瘫在急性期的中医治疗法,需按中医辨证,以驱除邪气为主,从而使体内少阳与阳明静脉得以疏通,达到气血调和的目的。采用针灸治疗法,主穴位是下关、阳白、合谷、颊车、地仓,这五大穴位除去合谷外,均在面神经与其主要分支旁分布。通过针刺阳明、少阳穴位,可达到散寒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同时还有祛邪扶正,预防邪气再次入侵的效果。合谷的位置离面神经较远,是手阳明经的原穴,可合谷的经脉却是上至于面部,祖国医学中还有“面口合谷收”的说法。依据经脉的分布路径,通过针刺合谷具有行气活血、疏通经络、驱邪扶正之功效。之所以选取以上五个穴位作为主穴,其功效才是最主要的选择依据,同时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选取穴位。隔姜灸手足少阳、阳明经穴对人体也有很好的作用,可激活面神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恢复气血。灸法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扶正祛邪、温经通络,与单纯的针刺相比,效果更为明显。从本次的试验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针刺加灸法在治疗面瘫中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可消除水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恢复面神经正常功能,具备单纯针刺法所不具备的特点与优势。针刺加灸法治疗面瘫的各类文献报道较多,已得到了医学界的肯定,但在临床上的应用却有待进一步推广。

综上所述,从临床治疗的经验中可得出结论,要快速恢复面神经与肌肉的正常功能,应选好穴位,准确掌握针刺的方法与力度,与灸法配合使用,坚持治疗,完成所需疗程,即可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代谢、减轻面部水肿、扩张血管与提高面神经兴奋度的目的,从而有效治疗面瘫,恢复健康。针刺加灸法在治疗面瘫时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治疗疗程,降低后遗症的产生,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与临床研究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赵鲁琦,崔静.针灸治疗面瘫49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4):5960-5961

[2]杨国良,姜宏睿.浅谈周围性面瘫的针灸疗法[J].针灸临床杂志,1998,14(1):15-16

[3]饶燕.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1)

论文作者:田美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6

标签:;  ;  ;  ;  ;  ;  ;  ;  

浅析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田美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