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后,国家对社会基础建设投入增大,土地资源管理规划改变,城市规划发展和管道通道的限制,新的电力改造工程建设中,架空线路入地已成为电网建设的主要选择。然而,原有的城市管道线路错综复杂,通信、燃气、给排水等管道都集中在相近、交错的位置,电缆线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施工难度、后期其它线路改造配合等要求。因此,合理的电缆类型和截面的设计和选择,接地和铺设方法、线路路由的合理性,尽可能的降低实际施工的难度,减少施工过程的中隐性成本。
关键词: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施工思路
配电网是整个电力系统的极其重要的一环,通过配电设施面向各级用电客户,完成电力系统最后的任务,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必须有可靠及安全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后,城市的高速发展,生产生活的电力量快速增加,我国对配电网规划设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每个五年计划中,都会投资仅万亿资金完善、改良配电网系统,城市配电网系统智能化、远程控制等技术配合,原有的电缆下地的劣势逐渐消除。
1.城市配电网电缆线路规划建设的基本概念及原则
城市配电网电缆线路规划是在对未来负荷增长和城市配电网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计系统基础建设和扩容改造方案。配合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案,以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设计不同的配网网络架构,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实现居民用户和其他相关部门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在国家节能环保高效的提倡下,电网建设在考虑经济效益的问题,还要考虑社会、环保、惠民方面。电网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低投资高效率,满足未来发展要求,低运行维护成本,确保优质安全的电力能分配到负荷末端。在配电网规划建设以及业务扩张的过程中,应体现以下两个原则:(1)除了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未来的负荷发展预测,合理的确定设备位置以及线廊走向,还需能在必要的时候两到三个设备能相互调控负荷,确保供电安全高效。(2)电网的总体规划中,应体现电网规划信息化,平台数据化,与仿真数据中自动交互,提高配网自动化效率。
2.电力电缆的选择和接地方式设计
2.1型式与截面的选择
根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和“高压电缆选择指南”,对于重点电力负荷点,必须选择具有高可靠性且满足负载电流波动性电路的电力电缆。根据目前材料资源和技术要求,铜芯电力电缆相对铝芯电缆发热、电阻能效等方面更佳适合地底环境。在电力电缆芯线的材料和截面尺寸的实际选择,设计和施工人员应根据系统传输能力、电流谷峰波动等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电力电缆的最大负载电流不仅取决于电缆芯的类型、电缆的截面、环境温度和负荷设备特性,合理的电缆接地方式能更加高效的使用电缆材料特性的载流量。在一般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不同的厂家工艺,制作的电缆实际载流量也会有所出入。
2.2电力电缆线路接地方法设计
电力电缆线的铠装保护套应具有抵抗诱导电位的能力。过高的诱导电位会击穿电缆外层保护,并且电缆线的温度将迅速上升,这将增加电缆线的损坏并大大增加减少电缆线。交货输出能力。为了避免电缆铠装保护套上的感应电流损失,使电缆正常运行,铠装保护套上的感应电流应设置合理值。这样,铠装保护套分段接地,电力电缆线路应相互交错和紧密连接。
电力电缆应根据材料运输以及感应电流分成若干段,结合现场情况,合理设计电缆线路和接头位置。一般情况下,电力电缆线路被划分为三个多段,通过相互交织来保护电力电缆线路。电力电缆接地方式主要是三种情况:一、电力电缆线路长度较为常见的情况下,三相保护层一端使用保护器接地,另一端使用互联接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长距离输送电流中,应采用三相保护层相互交叉、两端接地的方式;三、电缆线路长度较短的情况,利用电缆接入的设备中的接地方式,完善电缆的接地要求;保护电流电缆安全运行,延长电缆材料寿命,防止电缆设备损坏。
3.城市配电网电缆线路规划建设的新思路
由于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涉城市规划、燃气、给排水、通信等不同领域的行业部门,应该与规划建设局等部门间相互协调合作,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这使得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城市配电网线缆规划和建设的各个方面,提高电网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1更新配电设备,并对配电网点进行合理规划
针对现有城市配电网中因为年代和设备制约的问题,原有配电设备布局不合理、设备陈旧等问题,在新的基础建设中,采用节能环保设备以及智能化调配终端的拓展坞。同时,设备及电缆线路的检查过程中,应考虑坏境盐度等侵蚀,导致的设备过早老化,及时更换淘汰设备,避免设备的永久性故障。另一方面,应合理规划配电网中的配电网点。配电网点的设计规划主要考虑:供电范围、选线、导线截面的确定、负荷谷峰波动性、配电站建设、用户负荷等。配电网系统的规划投资和基础建设过程中,配合城市五年或十年的规划发展的计划,合理配置电源点,避免过多的重复投资。
3.2推广城市配电线路的电缆化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
随着全国即将步入小康社会,人口优质化生存,除了居住外还多了很多健身运行、业余休闲的场所,可供电力走廊等城市配套设备的利用空间越来越小。架空线路不仅影响生活美感,还容易被各种意外触碰导致短路停电,还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合理的电网电缆规划,能降低意外故障率的发生,提高了供电安全性。新建设的电缆线路中,应优先考虑多回路电缆沟设计,未来铺设线路的情况下能以同管沟铺设电缆为优先考虑,减少电网对土地资源占用率。此外,因为电缆短路故障等问题引发的断发跳闸问题,方便抢险维修,尽量减少电缆顶管及排管铺设,不能使用直埋铺设的方式。
3.3科学规划电网网络结构,增强电网运行方式的灵活性
在城市配电网电缆线路的规划建设中,电缆线路间相互交联,互为保供电是必要的设计方向。在配电网规划中,不仅要科学安排新电网,电网之间交互应具备自动化DTU,确保多个线路可以在电网调度大厦数据处理中心中,根据电网负荷的供电容量和负荷情况,在需要调节负荷或者需要故障维修的情况下,能快速的转供电,确保不会大面积长时间的停电。
3.4电力电缆附件工作安装要求
电力电缆线路在铺设过程中,应减少电缆中间头的使用,尽量采用电缆自动化断路器箱拼接,在管沟内铺设的支架材料,应选用不饱和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
在周围管沟较为复杂的电路管沟中应具有防火门和防火包封等材料,如有需要,设置电缆GPS电子桩,确保电缆线路运行维护的高效性。
结论
电力配电站是整个电力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用户的“最后10公里”线路,其设计规划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居民与生产的用电需求。因此,在大力发展城乡基础建设过程中,电力电网必须根据我国城乡现状特色与未来发展的需求,合理、高效、科学、智能的设计规划电网,提高电力配电网的运行维护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陆飞.电力电缆线路的设计及施工思路问题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11).
[2]王强.电力电缆线路的设计及施工思路问题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3).
论文作者:邝朝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电缆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城市论文; 电缆线路论文; 负荷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