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孩子健康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您的论文,孩子论文,健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定义:健康
严格地说,光有体格健壮还算不上是健康,因为健康不只是体格健壮与否,还包括心理健康与否。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并解释: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的症状和表现,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状态。也就是说,健康与否应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来评价。
一个提示:心理问题广泛存在
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不少孩子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如忸捏、胆小、忧郁、孤僻、依赖、神经质、人际关系不良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对上海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和调查结果表明,1100名学生中有上述问题的比例最低的项目是10%,最高的项目达40%。在1007名就诊学生中因各种心理问题造成学习困难的占76%。现在还有一些学生因不能正确解决心理矛盾而走极端,出走、自杀的孩子比例在升高。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力,特别是升学的压力,使一些孩子出现厌学心理、逆反心理、恐惧心理、考试焦虑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为了更好地解决孩子们的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以外,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主要是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法。仔细看一下,你是否为孩子创造了这种不应该有的环境?
一个参照:看看你的孩子是否有健康的环境
(一)环境因素
1.过于单调的环境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过于单调的环境,特别是幼年大脑得不到应有的丰富多彩的刺激,导致脑的发育受到影响。孩子整天生活乏味,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往往感到寂寞、无聊,就会引起孤僻、退缩等。
2.过于兴奋的环境。
整天处于过分强烈、过多刺激的环境中,也会引起心理过度紧张,产生心理疾病。如十年动乱、战争年代人的心理疾病就多。教育孩子时用鬼怪吓孩子,让孩子感到过分恐怖等,也会导致心理疾病。
3.溺爱的环境。
溺爱会使孩子失去对生活的适应能力,胆小怕事。这类孩子生活能力低,在与人交往中往往碰壁,易产生不良心理。
4.不和睦的环境。
家庭中勾心斗角,整天吵嘴打架或者父母离异,给孩子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产生心理疾病。据调查,在得精神分裂症的人中,诱因是家庭问题不顺心的达52%。在成人中分居、离婚、寡妇、鳏夫的心理发病率最高。而对学生来说,缺父少母、家中关系紧张的心理发病率也较高。
(二)教育因素
1.暴君型教育。
家长对孩子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一不顺心就拿孩子出气,使孩子处于紧张、恐惧状态,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心理疾病。
2.不一致型教育。
父母之间对孩子教育有矛盾,要求不一致,弄得孩子无所适从。听爸爸的,妈妈骂;听妈妈的,爸爸打。孩子心中充满矛盾,不知如何应付,心里烦躁,心情紧张,长时间的矛盾沉积往往形成双重人格、畸型心理。
3.精神虐待型教育。
家长经常以讽刺挖苦的方法教育孩子,使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感情、性格产生变态。如有的孩子遭到家长谩骂,心里不服气又不敢说,把怨恨埋在心中,把不满咽进肚里,时间长了形成感情沉淀,成为性情古怪的人。
“精神虐待型”教育的表现形式有:
(1)讽刺。
有的家长经常讽刺挖苦孩子,看到孩子考试分数低,爸爸说:“不错呀,比零分强多了,怎么不敲锣打鼓庆贺一番呢?”妈妈说:“死榆木疙瘩!早晚是个掏大粪的货!”孩子经常听到诸如此类的话,自尊心必然会受到伤害,心理受到影响。
(2)威胁。
有的家长总向孩子发出警告,威胁孩子。妈妈说:“你再××样,我打断你的狗腿!”爸爸说:“再××样,看我怎么收拾你!”教育者企图以强大的精神压力,达到治服孩子的目的,孩子总是在战战兢兢中生活,严重地损坏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3)审问。
有的家长在了解情况时,总怕孩子说慌,于是采取审问的方式,连蒙带唬声色惧励地逼问孩子,“说,你今天到哪儿去了!”“老实坦白,到底考多少分!”……孩子在高压下,反而不敢说实话了,只得编瞎话。
(4)贬抑。
有的家长怕孩子骄傲,总是千方百计贬低孩子的成绩,夸大孩子的过失,特别爱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贬自己的孩子,“人家×××和你一般大,怎么就考100分?你怎么这么没出息!”,“跟人家××比比,我要是你早扎茅坑去了,还有脸活着!”当孩子有了成绩又说:“是不是抄人家的!这次又让你蒙上了。”孩子在这种贬抑中生活,感到没什么出路,怎么干也得不到好,上进心受到挫伤。
(5)唠叨。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总是唠唠叨叨无休止地指责。孩子犯了一点错误就揪住不放,不管在什么场合下,不管当着谁,总是挂在嘴边上,唠叨个没完,而且特别爱在吃饭时训斥孩子,使孩子心烦意乱,吃不好饭,这不但会造成孩子心里的烦恼,还会造成消化功能的紊乱。有的孩子说:“我妈是一点事就唠叨个没完,唠叨的我脑袋都胀了。”“我有个办法,只要我妈一唠叨,我就在心里数数,她唠叨的什么我也听不见了。”从心理学上讲,同一内容反复次数太多,就会使大脑皮层产生抑制,你的话本来是想强烈刺激孩子,可却变成了一种无关刺激物,甚至物极必反,造成逆反心理。
(6)剥夺、疏远。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犯错误就采取疏远的办法,以冷漠的态度,阴沉的脸色对待孩子,使孩子心里蒙上一层阴云。有的还叫全家人都不要理犯错误的孩子,名曰:“臊着他。”这实际上是关了孩子的“精神禁闭”,是一种剥夺。这对孩子的心灵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7)过于严肃,关系紧张。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严肃,孩子从来得不到鼓励、安慰和温暖,长期下去在孩子心里也会怖下阴影。有的父(母)子(女)之间,总是剑拔弩张,家庭中总有“火药味”。家长不知什么时候就变脸,一点小事不顺心就会大吵大闹,耍野蛮,孩子总处于戒备状态,心情压抑,心灵受到创伤。
小贴士:怎样赔养心理健康的孩子
要使孩子有健康的心理,家庭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家长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生长发育的温床,是塑造情感、性格、意志,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场所。可以说,每个孩子的心理都烙有家庭的印记。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要千方百计给孩子创造一个美满的家庭环境。美满家庭的标志是:
1.家庭结构完整、团结,有内聚力。
2.有共同的信仰和道德标准。
3.有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氛。
4.家庭成员关系亲密。
5.有共同的精神生活,互相尊重各自的爱好,能共同度过闲暇时间。
6.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崇尚知识,追求科学。
7.经济民主,添置东西都想着对方。
8.家务劳动分工合作。
9.有了矛盾能妥善解决,不留积怨,不互相攻击。
10.有了困难能互相帮助,有了忧愁互相分担,能原谅别人的错误,能主动帮助别人解脱烦恼。
11.家庭成员互相尊重,讲究文明礼貌,说话和气。
12.与邻居和睦相处。
(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信仰上的危机最容易使人心理上崩溃,没有了精神支柱很难承受强大的精神压力,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在孩子的个人抱负上要给以具体指导,让孩子有正确的人生态度,不怕吃苦受累,能够艰苦奋斗。
(三)帮助孩子学会正确认识事物
孩子知识贫乏,闭目塞听,就容易钻牛角尖,变得心胸狭窄。孩子小,社会经验不足,往往为一点小事就心烦,家长要帮助他们增长知识,教他们正确认识事物,辨证地看问题。要使孩子懂得世界上的事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帆风顺,在困难面前要看到前途,看到光明,从生活中挖掘积极因素,这样孩子就不会被阴暗面遮住双眼,不会被困难吓倒,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成为生活的强者。
(四)让孩子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家长要教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要教育孩子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不要为一点不满足就大动肝火。要学会对不愉快的事加以冷静地分析,学会用理智抑制不必要的冲动,不感情用事。人能以平静的情绪对待生活中的矛盾,在逆境中保持心理的平衡,是情绪健康的表现。
(五)教育孩子学会正确对待自己
家长要教育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既不自轻自贱,也不自骄自傲,这样才能正确地为人处事。否则孩子就会片面地认识别人,过高地估计自己,遇到事总感觉不顺心,不是嫉妒别人,就是烦恼、愤恨,被一些不健康的情绪所笼罩。
(六)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
丰富多采有精神生活能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心理。心烦时听几段轻音乐可能会冲淡烦恼,悲伤时听一段相声可能使悲伤烟消云散,情绪低落时看一本小说可能会被书中的人物感动,振作起精神。总之,健康的精神生活可以使人更充实,使人心情愉快,精神有寄托。
(七)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有些孩子不善交往,自己有了心事又不愿跟家长说,憋在心里,就容易憋出病来。孤影自怜,郁郁寡欢本身就会给孩子的心里蒙上一层阴云。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指导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相容、接近、融洽。亲切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家庭关系,有助于孩子心理的发展,集体的生活能给人以温暖,给人以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可以使孩子心情开朗,使人精神振奋。
(八)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幽默是一种机智,一种风度。幽默有助于以轻松的心情去完成繁重的任务。幽默是现代人心理素质的组成部分。具有幽默感的人遇到烦恼往往能自我解嘲。令人痛苦的事一经幽默,就会使人轻松愉快。风趣幽默的个性,乐天的气质,是一种心理健康的表现。在家中应允许孩子开玩笑,家里人在一起听听相声,讲讲笑话,开个玩笑,既能调节气氛,又能使孩子感到亲切,还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九)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太紧张太劳累容易“心理疲劳”。“心理疲劳”是指长期从事某一性质的活动,兴趣降低了,动机效力减弱了,因此产生烦恼,难于维持正常活动。孩子学习过度会产生心理疲劳。家长要指导孩子科学用脑,劳逸结合,学习半小时至一小时后休息一下,听听音乐,打打球,摆弄一下心爱的玩具或到外面散散步,可以减轻疲劳,提高学习效率,有益身心健康。
(十)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有的家长封建家长制思想严重,对孩子不尊重,发现问题不容分辩,举手就打,张口就骂,这些做法有损人格,刺伤孩子的心,有碍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要对事不对人。对错误要严厉批评,但对孩子的自尊心要给以尊重、信任,家长要给他们精神食粮一鼓励、表扬、肯定、赞许。
(十一)帮助孩子克服考试焦虑,消除恐惧
孩子心情紧张很多情况下是学习压力造成的。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面临升学考试,老师压,家长逼,亲友吓,使孩子处于过分紧张状态,它容易引起孩子焦虑并抑制思维能力。解除孩子考试焦虑最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只看分数,更要看真才实学,孩子考试不佳,家长不要责备,不要唠叨。考前家里的气氛要和平时一样,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合理,不要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
(十二)有心理疾病,应及时诊治
近年来心理疗法在世界上很盛行。美国每年评选十名优秀的治忧郁症的医生,并决定每年七月一日做为国家“消灭忧郁症日”。我国也有许多医生采用心理疗法治愈心理疾病。在家庭中采用心理疗法对孩子诊治也很有效,采用加倍的爱,通过诱导、启发、安慰、关怀等手段解除孩子心理的痛苦,还可辅之以气功疗法、音乐疗法、旅游疗法、体育疗法等。
标签:心理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