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顾钱晨,226002
摘要:目的:消化道疾病病程长,变化快,并发症多,且消化道疾病患者多为年长者,加大了护理难度。精细话护理将护理流程细化,责任到人,在消化科应用时,有利于责任护理人员对患者合理计划饮食、进行心理辅导、加强自我护理教育,可有效地提高护理效率,优化看病体验。结果:让护理人员树立“以人为本”护理理念,优化管理制度,完善激励制度能够保证精细化护理的持续进行,为构建大环境。结论:消化科采用精细化护理能够维护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效率。消化科进行精细化护理需要设立示范点,并大力推广。
关键词:消化科;护理;精细化;前景
Abstract: Object: Nursing a patient with digestive disease is a difficult work, as most patients are elder people and this kind of disease may repeat or take a long time to recover. It needs the nurse in response help patients make diet plan, health education, which can help them relax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Results: It showed that “people-oriented” concept, better management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could noteworthy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nursing. Conclusion: Accurate nursing can prominently enhance nursing efficiency and facilit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s. Accurate nursing has great prospec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Gastroenterology; nursing; accurate; prospect
1.消化道疾病
1.1 消化道疾病的概念
消化系统是机体八大系统之一,是完成机体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消化系统的疾病种类复杂,病程长,变化快,并发症常发,需要注意改善生活习惯,容易反复发作。
1.2 消化道疾病的护理要点
消化道疾病的发作起因与诱因多样,也是由于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消化道疾病的安全隐患远高于其他普通疾病。部分消化道疾病需要有效、长期的科学护理才能根治[1]。而且,消化内科患者普遍年龄偏大,加大了护理工作的难度,需要工作人员更加细致对待,才能对护理风险采取有效控制[2]。
2.精细化护理
2.1 精细化护理的概念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于1911年提出了精细化管理,它要求对常规管理的深化理解[3]。护理是疾病诊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医疗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精细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文化和服务理念,将护理流程细化,责任到人,关注病患的病情变化并及时与主治医师反映沟通,包括治疗方面的护理,对患者的心理指导、生活习惯纠正、出院后的回访等。曹丽霞[4]早就提出,要实行现代护理管理,转变医学模式、精细化服务是现代医学精细化管理是必经之路。
2.2 精细化护理的优势
已有许多研究表明,精细化护理在不同的科室护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护理质量、控制护理风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精神科护理中采用精细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病人家属的满意程度,更可有效激发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降低医护的风险[3]。右民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在2010-2011年期间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比2008-2009年期间的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发现,实行精细化之后,这些指标都极显著地提高[5]。采用精细化模式有利于构建和睦的医患关系,在门诊护理中心服务区,患者对就诊的满意度提高了10.6%,投诉率降低了七倍[6]。在神经内科,采用了一年的精细化管理的模式,选用护理合格率、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调查问卷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分析显著地提高了护理质量[7]。在消化科,引进了精细化管理三个月之后,对比三个月前后患者满意度由91%升高到99%[8]。
3.精细化护理在消化科护理过程中的具体措施
3.1 构建“以人为本”的护理文化
消化系统疾病由于其病程长,病情反复,易影响到病人及家属的情绪,需要护理人员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端正的职业观,夯实基础知识和护理技能,强化服务理念,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积极配合医生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关注病人的病情发展、情绪波动和预后情况,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繁琐的工作细致化、条理化,使护理工作高效、温暖地运行[9]。
3.2 细化管理模式
好的管理制度可以优化资源分配,合理安排人手,让每一个患者都感到可信任。消化科护理过程中,可采取分组管理和护理查房模式,实行连续性排班与弹性排班相结合[7]。每个病床由1个组长和2个护士负责;责任明确细化到病史的询问、病历的填写、巡视查床的频率等等;每个责任护士负责病人在院期间的全程护理。责任护士需要重视主治医师对病人病情的询问与指导,并及时与医师沟通患者的情况,关注病情发展,避免因并发症或病情反复而延误病情。分组护理之后,减少交接班次数,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7],[10],[11]。
3.3 注重突发情况的备案
消化道疾病种类多、病情变化快,患者年龄普遍较大,相对而言并发症几率更大,因此对护理人员控制护理风险的要求较高。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病人情况,对紧急情况有较强敏感度,在病房内明显位置贴上提示标语,方便病人家属在看护时关注病人情况变化。特别对于老年病人和术后病人,要着重防止其摔倒、滑倒等情况发生,在易摔易滑地方放置防滑垫,墙上设置防滑扶手。在看护过程中,要重视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提高自身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根据患者的情况,判断是否有并发症等风险,提前做好备案,准备好常用应急药物。与患者家属要保持良好的沟通,不仅有助于患者及家属心情的放松,更有助于其配合护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双方配合控制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 制定合理饮食计划
消化科住院患者一般病情都较严重且病情易反复,更需要细心合理的护理,需要按照病人的病情轻重制定合理细致的饮食安排。在对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饮食护理中,何芳[12]按照病情Ⅰ、Ⅱ、Ⅲ、Ⅳ级制定不同的饮食计划,如流食或进食、少渣半流质、半流质、清淡饮食。每个人都要自己的饮食习惯,而且并不容易改变,而对于消化道病人而言,调整饮食习惯,优化饮食计划是预后良好的有力保障。在病患治疗之初,护理人员需仔细询问患者的职业、日常生活习惯、是否经常应酬、饮食习惯、是否酗酒等。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指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在患者治疗完成出院时,护理人员需及时进行电话回访,监督病人保证饮食计划的实施,避免患病后饮食的急剧变化,保证患者规律饮食[13]。
3.5 注重心理辅导
消化道疾病的易受情绪影响,要求护理人员可以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导,疏导病人不良情绪,放松精神压力,配合以合适的食物,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心理辅导是随时的,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关注每一位患者。可以在患者病房适时播放舒缓的轻音乐,帮助患者放松紧张情绪。
3.6 加强自我护理教育
进行自我护理教育不仅可以帮助消化科患者认识自身所患的疾病,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而且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加强其对护理和治疗工作的配合程度,提高对护理人员服务的满意度[10]。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患者在生活中主动避免刺激,控制疾病诱因,并且能积极互动的遵从医嘱,配合复查和用药,减少疾病的复发[15]。在消化不良疾病的护理过程中,通过自律训练建立良好生活习惯可以显著改善症状并治愈疾病[14]。对120例消化科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教育,对比一般健康教育组发现:普及自我护理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在生活中的保健意识[15],[16],[17]。
自我护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⑴ 患者所患的疾病的概况,如起因、诱因、症状、并发症等,让患者了解自身状况;⑵ 治疗该疾病常用的药物和副反应,对于所使用药物种类超过2种的病人和年长病人,需着重强调服药顺序及服药时间;⑶ 帮助患者掌握简单的护理操作,注意一定要确保患者及家属正确掌握;⑷ 询问患者饮食习惯,并纠正其不良饮食习惯,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调整精神状态,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在自我护理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使用过多晦涩的专业词汇,要符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表述即可[17],[18]。对于长期住院的病人,可每周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自我护理教育,有利于医师了解患者病情和精神状态,可以更好地对后续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进行调整[19]。
3.7 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
坚持实行精细化护理,有利于优质护理的持续进行,优化护理环境,建立良好医患关系[20]。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都承担着极大的压力,要保证高质量的护理工作,保证工作积极性,合理的激励手段是必要的。精细化护理因其步骤细化,明确了各个成员在护理过程中的角色与责任,在评价工作方面有了更加细化的指标,有利于建立健全激励制度,保证精细化护理的长久实施[21]。
4.结论
近年来,由于社会老龄化,环境污染严重,致使消化道疾病患者有增多的去势。而医疗护理人员数目捉襟见肘,在大力支持培养护理人员的同时,需要提高护理效率,优化患者的看病体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消化科采用精细化护理能够维护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效率,需要设立消化科精细化护理示范点,并大力宣传推广。
参考文献
[1]丛晓霞. “以人为本”理念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中国卫生产业. 2016. DOI: 10.16659/j.cnk.1672-5654.2016.03.011.
[2]余祖琳. 消化内科中的常见护理风险与对策.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 23(23): 145-146.
[3]李金惠, 张露莹, 姚晚侠. 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3, 27(10): 3281-3282.
[4]曹丽霞. 血液性传播疾病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J]. 护士进修杂志. 1999, 14(1): 51-52.
[5]周惠芳, 黄彩芬, 赵华殿, 等. 精细化管理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右江医学. 2013, 41(5): 739-742.
[6]赵丹, 田静, 岳伟. 精细化管理在门诊中心护理服务区运用效果分析[J]. 护理研究. 2013, 10(27): 125-126.
[7]刘昭君, 岳仕鸿, 钱涵等.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30(9): 54-56.
[8]吴之茵, 傅根莲, 许蓉云. 精细化管理在消化科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医刊. 2014, 46(6): 102-104.
[9]陈湘玉, 谢玮伟, 王毅, 冯敏, 王睿, 曹红梅, 陈璐. 精细化管理保障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J]. 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9): 615-616.
[10]钱英. 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15): 1394-1395.
[11]郭玉荣. 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实用医药. 2015,10(4): 259-260.黄春美. 精细化管理在消化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 24(2):103-104.
[12]何芳. 分期饮食护理在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护理研究. 2014. 18(8): 318-319.
[13]王芳婷, 郭百叶, 黄凡. 护理程序在消化科饮食护理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 2014, 157-158.谢桂兰. 自我护理教育对消化科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当代护士. 2012, 8:30-32.
[14]谢桂兰. 对消化科住院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当代护士. 2012, 6:28 38-40.
[15] 张翠红, 杨杰. 护理干预对 1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0, 35(4): 428-429.
[16]庞虹,李权春. 对消化科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 2013. DOI: 10.16659/i.cnki.1672-5643.2013.29.013.
[17]庞春. 精细化管理在护理中的应用. 护士进修杂志.2010. 18(13): 1254-1258.
[18]唐志华. 细节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吉林医学. 2015, 36(2): 336-337.
[19]王洁, 霍孝蓉. 护理查房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13): 1183-1185.
[20]王文妍,李冬梅,林红兰. 精细化管理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中国病案. 2009, 10(10): 46-47.
[21]谢骊. 饮食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5, 35(10): 1336-1337.
论文作者:顾钱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患者论文; 精细化论文; 疾病论文; 消化道论文; 病人论文; 病情论文; 饮食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