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设计的民用建筑设计应用论文_姚露

建筑防火设计的民用建筑设计应用论文_姚露

广西华蓝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由于现代建筑工程工程量不断增加,结构复杂,而且机电安装工程的数量增多,这些都使得民用建筑工程存在很多火灾隐患,事实上也发生了很多比较严重的民用建筑火灾事故。所以在进行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时,防火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设计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1建筑防火工作难点分析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土地稀有度增加,建筑楼层越来越高,高层住宅的密度也越来越大,存在着比较多的消防隐患,这些问题都被人们所关注。一是,火灾发生的概率高。为了满足更多的功能要求,现代建筑内部设备安装数量往往较大,铺设了很多电缆线路,电气设备数量极多,尤其是夏季用电需求加大,设备热量散发过多,很容易造成火灾。部分线路铺设的位置比较隐秘,而且交错铺设,在进行维护的时候也很困难,容易遗漏掉检查,容易产生如此故障问题和电线老化问题,进而引发火灾。二是,火灾发生的隐患多。在高层建筑中分布的垂直孔井比较宽大而且分布范围也比较广泛,比如排气管,管井,楼梯,电缆井等,这些垂直孔井给火灾的蔓延提供了助燃条件,一旦有火灾发生,会加速火势的蔓延。三是,容易发生拥挤和踩踏事故。目前,一些建筑的楼层越来越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安全通道之间的距离。很多人在火灾发生的时候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疏散,甚至会出现拥挤和踩踏。四是,消防安全管理难度较大。民用建筑内设置的消防设施的种类繁多,有些人不能熟练操作各种消防设施,这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

2建筑防火设计的民用建筑设计应用

2.1防火分区设计

防火分区的作用在于发生火灾时,将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建筑设计中应合理划分防火分区,以有利于灭火救援、减少火灾损失。虽然各国划定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各异,但都是要求在设计中将建筑物的平面和空间以防火墙和防火门、窗等以及楼板分成若干防火区域,以便控制火灾蔓延。在2018年修订的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明确规定,需要合理地划分防火分区。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允许建筑面积1500m2,当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了防火墙,且相互间的疏散和灭火设施设置均相对独立时,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的火灾相互影响能受到较好的控制,故裙房的防火分区可以按照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建筑的要求确定。如果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间未采取上述措施时,裙房的防火分区要按照高层建筑主体的要求确定。设置在地下的设备用房主要为水、暖、电等保障用房,火灾危险性相对较小,且平时只有巡检人员,将其防火分区允许建筑面积规定1000m2,以利于解决其安全出口布置问题。总之,设计人员要根据有关规定,对防火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从而使得整个建筑的防火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2.2安全疏散距离设计

高层建筑中的安全疏散距离极为重要,建筑设计标准相关规范已明确了安全疏散距离设计的参考数值,但实际把握仍有一定难度,安全疏散距离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安全出口设计时,采用平开门作为安全门,门开启时,不能对人员撤离造成不良影响,不能将门槛设置于空间狭小、人员密集的区域。二是,加强安全距离设置,确保火灾发生时人员迅速撤离。三是,在严密计算基础上设计楼梯,适当控制楼梯宽度和数量,科学布置疏散楼梯,根据不同安全出口容纳的人员数量和相应的安全距离科学确定楼梯数量及位置。

2.3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民用建筑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需要使用水进行火灾扑救,因此对于消火栓给水系统的选择至关重要。现代民用建筑的消防给水系统通常分为消防给水系统和区域集中的消防给水系统,而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区域集中的消防给水系统。而随着现代民用建筑的层高不断增加,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分区给水设计和不分区给水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分区给水设计对于民用建筑防火安全性能来说作用明显,分区给水主要分为并联分区供水、串联分区供水、减压阀分区供水三种形式,这三种供水形式各有利弊,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根据民用建筑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设计和选择,从而在保证民用建筑防火性能的前提下,能够做好用水的经济合理。

2.4防排烟系统设计

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必须要充分做好“防烟”以及“排烟”两项工作。通常状况下会将防烟设计成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如果超高层建筑具有非常高的高度,那么就能够采用自然排烟法,有效发挥大气压力的作用达到排烟的目的。在开展设计工作时,需要对建筑区域的布置及火灾事故的危险性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在进行自然排烟时,可以充分发挥外窗与阳台等的功能进行排烟。不仅如此,还需要对风向以及风力等诸多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在对超高层建筑进行防烟设计工作时,要结合实际状况合理选择不同的防烟设计方法。在开展排烟设计工作时,对于每个防火分区都需要设计超过两个的排烟口。需要将排烟防火阀门设计在防火系统的总管道上。在终端应该选用离心机完成排烟操作。如果出现火灾事故,那么排烟风口就会打开,不仅如此,排烟风机以及侧墙上的补风口也会打开。如此一来,就可以顺利地排出烟气。如果燃气的温度超高于300℃,那么建筑中全部的排烟防火门均会关闭,而且也会切断风机的电源。

2.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高层建筑消防系统一般使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时会参考建筑的用途、消防安全系数、人员疏散难易度、火警扑救难度等因素进行设计,在设计审核中,如果是普通住宅,并且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住宅户内部分可以不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如果是商住楼的公共部分及住宅的公共部分,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则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布置自动喷水系统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一是,控制好喷头合理布局,在安装喷头时,要计算好喷水面积和距离,从而保证喷射的强度和覆盖面能够满足灭火的需要;二是,灵活配置,喷头设置并不是生搬硬套,需要灵活配置、保证均匀洒水,避免出现空白区域和重复覆盖;三是,喷头周围不要有障碍物,在布置喷头时,要考虑到热烟、周围障碍物等因素对喷头打开时的影响,从喷头打开到开始喷水有一个时间过程,确保喷头打开和喷水不受影响。

2.6火灾报警控制系统

群众反应时间指火灾预警发出后从建筑内疏散到全部撤离至安全区域所花费的时间。人员疏散时间越短,逃离火灾现场的成功几率越大,故建筑物内要设置科学灵敏的火灾探测系统,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报警装置。大多数高层建筑都采用感温、感烟探测器,及时为人员发送报警信号,延长安全疏散时间。合理设置安全消防广播系统,在火灾探测器探测到建筑火灾发生后,通过消防广播系统向建筑内人员传递警报信号,引导人员避开火源,迅速撤离火灾现场,故需保证建筑内各角落人员都能听到广播警报信号。根据高层建筑自身特点,需合理设置火灾探测系统,缩短人员的反应时间并增加疏散时间。火灾探测系统可利用光感、光温感及烟感等功能进行设置。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建筑不断向大型化和高层发展,这给建筑的防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相关的人员一定要意识到建筑防火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建筑防火设计水平,有效地保护此类建筑的消防安全,更好地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效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屠卫东.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方式分析与阐述[J].甘肃科技纵横,2017,46(3):39-41

[2]陈磊.探讨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7,8(9):4

[3]韩岩松.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J].河南建材,2018,(01):269-271.

论文作者:姚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  ;  ;  ;  ;  ;  ;  ;  

建筑防火设计的民用建筑设计应用论文_姚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