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学的几个热点问题——评论家雷达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评论家论文,热点问题论文,访谈录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王童(以下简称王):几次想采访你,你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一些大块的评论文章,你是否认 为文学批评本身已经整体落伍了?
雷达(以下简称雷):尽管今天人们对文学批评指责颇多,整体上看,文学批评还是思维活 跃的,就发展态势看,它的学术空间和理论视野在不断扩大,所以,对不加分析地把批评现 状描绘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并且动不动就宣告“文学批评的终结”的看法,我难以苟同 。
王:能具体谈谈吗?
雷:比如说,在不少领域的研究取向上,就比以前更明智,更清醒,更辩证了。80年代中 期搞观念革命,大量引入西方现代思潮,自有积极的一面,冲击力很大,但也不无追新逐奇 的一窝蜂现象。正像黄子平开玩笑说的“新观念像条狗,撵得人连撒尿的工夫都没有”。到 了90年代初,又有一种笼统地拒斥现代西方思潮,盲目尊崇国粹的倾向,继而,又出现了脱 离 实际大谈“后现代”、“后殖民文化”的“后学”之风,这些都有其产生的历史、社会的原 因,但毕竟显出了不成熟的浮躁之气。一个好的情况是,近年来,文学界形成了一种占主导 性的诉求,那就是努力站到人类精神文明的高度,先进文化的高度,从中国实际出发,从本 土实际出发,以宽阔胸襟努力寻求不同文化的互补性发展,进而大力发展本民族的文学,这 也许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文学界的表现吧。第二,我一向认为,有健全的批评才会有健全的 创作,今天批评对创作的影响力更内在,更具渗透性了。尽管有的作家硬着头皮说他从来不 看评论,但批评对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对文体和方法的广泛思考,已经散播在精神的空气 中了,而这一切正是许多作家苦思而不得的东西,他不受影响才怪呢,哪有不呼吸空气的呢 。第三,新的批评人才和批评家的不断涌现,正构成新的风景。有的是学院里的专业人士, 有的是留学生,但也有不少人是从编辑和创作的实践中冒出来的。总的说来,现在已逐渐进 入了一个文论时代,虽然有作家自称他从不看评论,但批评本身的概念已从文本的批评进入 到了对时代精神、人文关怀、对文体、对方法的思考。作为一个作家你今天要是不思考 这些问题,你就没办法写作。
王:这是否也就像一种观点阐释的,到了后现代时期,批评将占主导地位,具体创作已退 到了次席。
雷:还没有那么严重,但可以这么说,文论,包括那些思想随笔、思想性散文以及一些文 化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最重要的文体,看的人不比小说之类少,甚至悄悄地左右着人 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
王:说到文学批评,人们一般总希望批评家们能像俄罗斯的别林斯基他们那样,对文学创 作真正起到指点江山的推动作用,可我们的别林斯基呢,你认为我们有吗,做到了吗?
雷:你这不是什么新问题,许多人都提出过同样的问题,问中国为什么没有别林斯基呀等 等,这就跟问现在为什么没出现鲁迅一样伟大的作家一样,我只能含笑不语。这使我想起你 发表在《北京文学》上的一篇小说的名字,叫《把耶稣逗笑的日子》。是啊,人类一思索, 上帝就发笑。脱离历史语境的空话我不想跟你扯,我只想告诉你一句话,不要单就文学谈文 学,那是谈不清楚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四处都弥漫着一股报喜不报忧的风气,单 让一个批评家去赴汤蹈火地扭转整个社会风气,扭转不了就把责任加到批评家头上,这不是 一件很堂吉诃德的事吗。
王:你对当前文学批评的肯定的是不是过头了?批评的缺点你怎么不谈?
雷:别忙,当然要谈,缺点也很突出。依我看,从根本上说,文学批评在面对当今急剧变 化的时代思潮、历史语境、现实生活、创作问题时,还是显得被动,窘迫,乏力,缺乏主体 性强大的回应和建构性很强的创意。这跟我上面的肯定并不矛盾。再追问下去,根子还在于 批评的理论资源和精神资源的匮乏,对基本理论的研究和整合做得很不够,于是面对陌生的 文学现象就有点束手无策了,这又叫失语症。还因为,文化批评虽然扩大了文学批评的视野 ,但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文学批评,还因为,确实存在着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疏离、隔 阂、各说各的话、互不搭界的现象。批评学的学科意识独立了当然好,但批评离开了创作便 如无活力之水。更普遍存在的问题当然是,受市场化、功利化的影响,或者走向了酷评,或 者走向了谀评,或者蓄意制造文学事件以耸人听闻。后一点也被有的人叫做批评的传媒化。
王:针对一些不好的作品,我们需要能发出一种尖锐的批评的声音,您为什么很少写过这 样的文章呢?
雷:你批评得对,这样的文章我的确写得不是很多,这是老实话,这个问题朋友们提过多 次,我一直勇气不足,做不出动作来。这也许是我的性格悲剧。我很难以一种酷评者的姿态 出现。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我觉得还与前些年老强调的“不争论”的要求有关。但我以为 ,基本上我还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我对一个作品的看法,如果基于环境和氛围的关系有一 点偏差,但作品的要害我最后总是忍不住要指出来的,不说出来就不舒服,这也是我的性格 ,得罪了人自己还不知道。哈,这叫“噘嘴骡子卖了个驴价钱”。
王:刚才你提到了传媒化、炒作什么的,可你本人不也经常介入到媒体中吗?除了在报刊上 写文章外,你还经常在电视上抛头露面地评世界杯足球赛,谈茅盾文学奖什么的。 雷:你别老打岔好不好?我上过电视、媒体,就永远无权批评他们了吗。我觉得重要的是学 理化和媒体化的结合做得怎么样。介入媒体有的我是愿意的,比如说谈足球,对此我有兴趣 ,我也并不是说完全回避媒体,但媒体里有些事我还真不敢沾。
王:是不是媒体里曾经有过煽风点火、惟恐天下不乱的不实之词?
雷:没错,拿你刚才提到的茅盾文学奖,我只不过是评委之一,但有些现象实在可气可笑 。奖评完了之后、马上就有媒体捅出消息说,中国作家协会接受了八万元的贿赂,把一个作 家的作品搞掉了,把另一作家的作品提上来得奖了。这样天方夜谭式的无稽之谈竟然就能登 在我们非常正规的大报上。有些媒体在片面追求新奇刺激的时候,已经到了信口开河、不负 责任的地步。类似的例子和亲身遭遇还能举出一些,不过不谈了,尽量少招惹媒体为好。
王:既然话已说到这了,我就想接着问下去,由于你经常参加一些文学评奖活动,可否回 答 ,为什么每一次奖评完之后,人们都会议论纷纷,提出异议,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是不是真 的就像媒体里说的,现在的评法很不公正呢?
雷:在今天这个时代,几乎没有一件事不引起人们不同的议论,应该说这是社会的一个进 步的表现。在这个前提下,一个评奖要想让各方面都满意是件很困难的事。就拿茅盾文学奖 来说,之所以它还能引起议论纷纷,说明人们还把它当回事儿,它还有一定的威信。当然它 并非不存在缺点,对它的缺点完全可以争论,商榷,批评。而有的奖,除了得主比较兴奋, 就没多少人关注了。至于绝对的“公正”,我以为用萨特所说的“荒谬”这一哲学观念有时 可以缓解钻牛角尖的劲头。另一方面要看到,评奖对创作有推动作用,但这作用不宜夸大, 失了度,反而不利于创作。现在的各种文学奖也确实多,好作品生产的速度都赶不上评奖的 频 率和速度了。我有时想,二三十年代没搞评奖,大作家好作品照样出了不少,鲁迅就是在没 有评奖鼓舞的情况下崛起的,甚至是,在没有鲜花和掌声,只有荆棘和利剑的环境中诞生的 。有人说,我太需要得个大奖了,有了这个我就能写出大作品了,我不太相信,冲着评奖恐 怕出不了大作品。忘掉了这世界上还有大奖可得,还有那么多好事等着你,也许才能出不朽 之作。我还是相信“文章憎命达”,“诗穷而后工”一类话的。我说这话肯定大煞风景,让 人讨厌,尤其是已经习惯于得奖,不得奖就不舒服的人。当然,在这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条 件好了,评奖多也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也是太平盛世的表征之一,但要谨防异化。尽量别 把一种审美活动的继续,变成一种利益的再分配关系。
王:你读的作品很多,加之你这评论家的身份,你能不能宏观地分析一下当今文学的整体 态势?老实说,现在眼花缭乱,理不出个头绪,大家也想听你谈谈这方面的看法。反正这几 年我听得最多的还是“边缘化”呀什么的,不知你怎么看?
雷: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重物轻生,重实用轻意义,像文学一类精神性很强的审美活动 ,处于边缘化的位置,是一点都不奇怪的。作家们产生了角色焦虑,也不奇怪,这年头人人 都会产生角色焦虑的,都会面临我是谁,我能变成谁,我为什么要扮演多重角色的困惑的。 当惯了启蒙家,代言人,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人,有朝一日忽然发现听众跑了,冷场 了,大家各忙各的没耐心听你摆活了,怎能没有边缘之叹?可虑的是,生态上的边缘化,再 加上作家自我的“边缘化写作”,会不会更加边缘化?我在想,如果有相当一部分作品,能 密切关注民众的生存、呼声,能涉笔重要的物质问题和精神问题,整个文学的边缘化处境或 会缓解,相反,如果人人都关起门来搞“回到自身”,“私人化写作”,那只能一味地“边 缘”下去。我不认为,作家都要变成张平式的,周梅森式的,文学的天空应该无限广阔多样 ,但他们的创作至少说明“边缘”与否对作家来说并非全然是无能为力的。
王:你还是具体谈谈文学本身的发展趋势好吗?
雷:恐怕很难谈清楚。在80年代你可能用不多的几句话就概括出来,现在就不可能了。让 所有的人都同意你的分析,更不可能。
王:那你从你的角度谈嘛,想怎么谈就怎么谈。
雷:依我的看法,现在的文学,至少呈现出五个突出特征,我把它归纳为“五化”。一是 ,题材品类样式的纷繁化,杂多化。过去我们常讲突破禁区,我看今天才是走向了无边界的 广 阔了,从历史故事到当下都市,从家族小说到市场化,从社会化到个人化,从政治到性,从 官场到女权,几乎无所不涉及。二是,作家人文态度的分化。现在一个很大的不同是,作家 们的人文立场的价值判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观察生活的眼光和审美意识,特别是价值 体系与精神追求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里面有理想主义的、文化激进主义的,也有文化保 守主义的,还有现世主义的比较宽容的,被叫做新现实主义的,还有所谓欲望现实主义, 小市民的现实主义之类,另有一些则强调女权和宗教的价值观。第三是世俗化,第四是日常 化,第五是个人化写作。后面这几点等一下再详谈。
王:你对各种文体的小说阅读面比较广,你认为现在的小说创作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雷:80年代的创作手法和意识尽管也很多样,但是作家的价值立场和价值体系多是在同一 个渠道中的,无论是伤痕文学、改革文学,或寻根文学,都离不开一个命题,就是新启蒙精 神。中心议题就是人道主义,强调解放个性、思想,强调反对封建和习惯势力,尊重人的权 力和尊严。它是与整个思想解放潮流相联系的。
王:照你这么说,到了90年代是不是启蒙阶段就是完成了呢?
雷:没有完成,任重道远,随着文明的发展,启蒙的内容也在发展。现在有种说法是要用 后现代话语代替启蒙话语,我看是脱离实际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大众文化替代了所谓的精 英文化,不再像80年代,有一个人振臂一呼,便会有许多人激情地响应,现在就是有人提出 十个新奇口号,人们也不会太热衷了。用精英姿态和语言写成的启蒙色彩很强的作品,往往 遭到冷落,销路可忧。这可能是事实。大众文化的声浪确实比较大,文学的娱乐功能在扩张 ,它使得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都不得不调整自身。
王: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认为,到了90年代已经没有了那种激动人心大起大落的革命激 情 了?
雷:还不能这么说。要看到这与文学功能的变化有关。我们历来讲“兴观群怨”,讲“文 以载道”,讲文章者兴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诗教传统一以贯之。缘情派也一直存在着, 讲性灵,讲童心,赏小品,但势力不大,从来都是前者占压倒优势。到了“利用小说反党是 一大发明”,就完全工具化了,变成阶级斗争的工具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同意回到 文学自身的说法。文学的发展和大环境有关系,举例来说,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化的加速 对文化和文学的影响就相当大。作为一种反弹,消遣、娱乐功能受到重视了,文学功能全方 位地展开了,但也不是不存在问题。社会要求,市场要求,还有文学自身的要求,老是在打 架。
王: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认为,由于计算机的发明,电脑电视的普及,我们的写作方式也产 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电脑打字打得快了,长篇的产量也多得多了,这虽说是一个技术手段, 但这是不是也让人的文学思维改变了,把那种原生态的东西过滤掉了。
雷:你说得有一定道理,现在也许连作家的手迹、手稿都不好找了,但这只是一个方面, 关键还不在这里,重要的是人的思维方式起了变化,今后还会起更大的变化,甚至网络有一 天会替代书本。毫无疑问,今后视听化语言和网络文学将会大幅度地覆盖文坛和文学。网络 文 学更自由,更没有前文本的压力,没有模式和套路的束缚,可以直呈自身,作者有一种安全 的隐匿感,因而有可能因其自由无羁和真实度的推进,改变整个文学的面貌,开始一种全新 的审美时代。当然现在还不到时候。现在的网络文学混乱,毛病很多,还不成个样子。
王:我认为这种变化正是因为信息网络出现的原因……今天的小说给我的感觉怎么总是显 得那么平庸呢?
雷:平庸?看怎么理解了。今天的小说主体部分确实已经告别了那种惊雷闪电、风口浪尖、 荷马史诗式的东西了,相反写日常生活的东西在盛行。
……你不能只看见一个外壳和形式,你认为历史是完全循环、原地踏步的吗?我认为从主题 到人物到对生活的看法,甚至说一种生活的哲学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是什么形式问题。 我甚至认为这一切与冷战思维的结束,与非此即彼的思想方式的淡化消解都有关系。原来有 一种说法是救亡和启蒙的变奏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的文学创作,后来有人认为不妥,又加上 了“翻身”两个字,变成了救亡、启蒙、翻身的变奏,好像全面点儿了。与之相联系的,17 年的文学创作,重要的作品大都是写革命战争,写人民革命的颂歌,写群胆英雄的传奇,写 知识分子毛病及与工农兵相结合才有出路。到了80年代后期90年代以来以至新世纪,也即全 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加速度以来,这种作品就不占重要位置了,即使重写也要作出新的 解构。代之而起的是日常化写作的潮流,其原因是很深层的。
王:所以我才说这只是一种重复上演,延续了一种传统,并没有什么创新。
雷:你这人有点固执了。我刚才讲了日常化,但这决不意味着突发性的东西没有。我们肯 定日常化上升为生活的主要形态,因为这是普遍的事实,但我想强调的是,别走极端,别用 一种东西掩盖另一种东西。逼近真实的日常性,回到原生态固然不错,但满足于这样,停止 于此,没有足够的道德理想之光照耀,会逐渐让人厌倦,也是写不下去的。同样,世俗化往 往与英雄化、贵族化相对立、相并举,今天不能用前者来否定后者,简单地说我们进入了非 英雄化时代,那是毫无根据的,我们依然是一个非常需要英雄的时代。现在的文学在这两个 问题上都有缺失,都不够有力量。
王:别那么故弄玄虚好不好,能具体一点儿吗?现在我专门提出被大众广泛接受的两个作家 刘恒和铁凝,他们都异曲同工地出现了市民化创作的倾向,你能谈谈他们的创作风格及相关 问题吗?
雷:这两人我都写过文章评过,而且不止一篇。这两个作家很难类比,至于你说的两人都 不约而同将视点对准平凡的小人物、小市民身上,是不是就叫市民化倾向,恐怕不是。我倒 有点感想。我觉得同样是写小人物,同样是写市民,还存在一个怎么写的问题,站在什么样 的精神高度去写的问题。拿《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来说,实际上是带有尖锐的反讽性批 判性的作品。原小说的背景主要是“文革”时期,当张大民的物质生活(住宅等)匮乏到了极 点,精神就需要找到一个释放的出口,精神释放的方式就以语言的畸形膨胀(耍贫嘴)的方式 出现,靠说废话般的语言膨胀来宣泄内心的压抑,这是以乐境写哀。但后来的某些影视戏曲 把它改成了一个轻喜剧,用自得其乐、自我解嘲来解脱自己的困境。观众也很满意。这是中 国人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滑头哲学,这哲学再向前跨一步就变成了阿Q精神啦。
王:铁凝那一篇呢?
雷:铁凝那个也不错,《永远有多远》里的白大省这个女孩子一辈子都在替别人着想,一 个最仁义的女孩,对每个人几乎都做出了奉献,结果三次婚姻都失败了,实际被抛弃了。她 付出爱,却得不到真爱,最后甚至羡慕像西单小六那样放荡的女人。我从中读出的是,她所 身体力行的那种道德道义的生活准则已经过时了,她也因此而过时了。不知道是她出了毛病 还是时代出了毛病。这种过时感是一种深刻的悲哀。铁凝自己怎么理解我就不知道了。
王:但《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这次没评上鲁迅文学奖,也让人纳闷。
雷:是呀,比较遗憾,第二轮投票时只少了一票,还有毕飞宇的《青衣》。
王:我们换一个话题来谈,你能不能简单地说一下,你认为谁的中短篇写得好,谁的长篇 写得好?谁写得不好?
雷:这话叫人没法谈,文学不能简单用谁好谁不好来评判,好坏构不成一种审美判断,正 如好人坏蛋的判断不是文学判断。你要我例举长中短篇小说中我喜爱的作家作品,漫无边际 地扯,怕是扯到天黑也扯不完,还是不谈了吧,让文学史家慢慢总结去吧。这两天我忽然有 个念头,觉得90年代以来倒有四本书影响力很不小,很值得回味,有一本还找不到出版社出 版 呢。
王:哪四本书?
雷:很怪,这四本书还都出在西部,一部是《白鹿原》,一部是《废都》,一部是《大漠 祭》,还有一部到现在也还没有出版,就是近两年在《上海文学》一直连载着的《夹边沟纪 事》,被有人称为中国的《古拉格群岛》。
王:这是不是和你的西部家乡观念在作怪呀?你这西北人,一直对西部作家推崇得很。
雷:这你就冤枉我了,我是站在全国角度说话的,这跟我的地域观念毫无关系。我喜欢的 作家从最南到最北,从最东到最西,但我现在不想开那种长长的名单,没意思。我告诉你这 四本书比较重要,这决不意味着别的书就不重要。你总不能不让人说话吧?比如陈忠实的《 白鹿原》,不管陈忠实以后还能写些什么样的作品,不管以前写了些什么作品,但他就是弄 出了一部厚重的《白鹿原》,这是别人很难企及的作品。《废都》的麻烦就要多一点。它有 许多毛病,但它有它的深刻,它的挽歌式的,写出了某种世纪末的情调,写出了大转型中一 部分人文知识分子的某种悲凉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在意义上和风格上对整个文坛都产生 了影响。这两部书都出在西部,很巧合。《大漠祭》出在大家不怎么瞧得起的甘肃,作者雪 漠是河西走廊沙漠边缘的一个小学教师,很穷,这本书写了十二年几易其稿,终于在上海文 化出版社出版了,不到一年已是第三次印刷。它对西部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有深邃的刻画 ,它虽然主要写了一家人,但概括力不小,它对西部风情以及对我们整个民族的苦难意识的 表现是独特的。它的语言也很精粹。我坚持认为,它是2000年最好的长篇之一。我不担心 我的偏见,我担心的是文学界对甘肃这么一个无名作者能承认到什么程度。说句无奈的话, 这年头多好的东西埋没了也就埋没了,就像足球裁判判你点球就是点球,赶上了就是赶上了 ,错了也就错了,一点办法没有。想到存在本身的某种荒谬性,有些事不必太较真。
王:那《夹边沟纪事》是怎么回事?
雷:《夹边沟纪事》是纪实性的中短篇系列。它的作者叫杨显惠,是天津塘沽的一位作家 ,写过《爷爷、孙子、海》,他的《这一片大海滩》曾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他本人却是甘肃 兰州人,当年农十三师的知青,后来跟着老婆返城到了天津。《夹边沟纪事》是写酒泉夹边 沟右派劳改农场的往事,十分惨痛,包含的历史教训太深刻了。杨显惠完全是自费采访,大 海捞针般地寻找幸存的人,因为那个农场经过饥饿年代几千人只剩下几百人,他付出的辛劳 可以想见。这部作品还没有结集出版,出版了估计会很受人关注的。顺便说一下,我最近补 读了一直没顾上读的尤凤伟的《中国1957》,是很深厚的作品,好啊。
王:另外像王蒙的小说,刘恒的小说、张洁的小说、余华的小说、莫言的小说,阎连科的 小说,还有你喜欢的阿来的小说呢?
雷:这么多人,今天谈不了,以后吧。
王:现在的文学创作,个人化写作的倾向是不是越来越严重了?你怎么理解目前最时髦的个 人化写作这个词儿?
雷:首先说明,个人化不是个人主义,个人化也不是指创作劳动的个体化特征,也不是指 文学形象的个别反映一般的特点,否则这词儿什么新意也没有。目前这个词还是很含混的, 说不清。如果作比较正面的理解,我认为所谓的个人化是一种人文姿态,是知识分子对个人 独立性和写作的自由意识的追求和确认。它的提出,可能因为现代人面临商品、财富、权力 、欲望对人的个性、独立性、主体性的重压,容易被消解到无个性的群体、符号化生存中去 ,作为反弹,它是现代人自我拯救的一个方式。在今天,一些知识分子有感于自由精神在 曲折历史逐渐剥蚀的经历,强调回到鲁迅的起点,重提张扬个性,坚持独立品格和批判精神 ,这好像也是个人化的题中之义。当然,并不是自称是个人化写作的人都这么认识的,更多 的人把个人化理解为我行我素,写我个人的极端感受、体验,拒绝集体化叙述之类。
王:你这样明晰的说法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你刚才提到鲁迅,现在也有人对鲁迅提出异议 ,比如王朔,你怎么看?
雷:王朔这小伙子喜欢讲歪理,人极聪明,但歪,歪得让你哭笑不得。他的原话我忘了, 大意是说,鲁迅作为大师根本戳不住,从全世界看,没听说光靠十几个短篇小说和一堆杂文 就能当上文学大师的,说白了还得有拿得出手的长篇小说,又说,世人对鲁迅的崇拜,已经 到了让人呼吸困难忍无可忍的地步云云。很明显,王朔在刻舟求剑,是在脱离开鲁迅当时所 处的文化围剿和民族危机的历史条件,强人所难,是以不变的文学教条来苛求前人。曹雪芹 可以披阅十载,鲁迅那时能坐下来十年磨一剑地经营一部长篇吗,出来了又能怎么样?
王:但鲁迅作品中对国民性的批判,实际上在梁启超时就已经开始了。
雷:那倒是,很多人都探讨过国民性的问题,但鲁迅有他极为独特的深度。我想,假如在 学 术范围内对鲁迅提出商榷和质疑,没有什么不可以,也是正常的。
王:我在你的一篇文章中读到,你说,凡是引起轰动的作品在艺术上往往是粗糙的。
雷:好像是引叶兆言的话,但我很赞同。原话是这么说的,凡是在一个短时段引起轰动的 文学作品在艺术上往往是粗糙的,而在艺术上有所追求的文学作品又往往被人们忽视着。
王:这话怎讲?
雷:这基本是文学艺术发展的一种质文互变、文野交替的规律,形式僵化了,就需要内容 上的刺激、打破,但一味停留在问题的呐喊上,肯定行之不远。正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不是 以引起轰动与否来体现其价值的,轰动,往往是文学作品以外的一些东西起作用,而不是文 学作品本身。
王:王你还曾提出,你反对小说的新闻化,事件化倾向。从这个角度来看,你恐怕是不会 欣赏我发表在《小说界》上的《美国隐型眼镜》这种小说吧。
雷:不是一回事。我反对小说新闻化事件化,主要指当前反腐小说满足于案件和耸人听闻 ,而不能提升到艺术层面的倾向而言的,你的小说是另外一种东西,罕见而且难得,习惯于 传统文学规范的人一时接受不了也可以理解。你的作品,新闻性、政论性、思考性都比较强 ,内在的反叛精神也很突出,这在你的《懂事的年龄》中看得很清楚。我比较欣赏的是,你 善于把国际知识、政论色彩、人物命运,好看的故事巧妙的糅合在一起。从思想上看,有一 种文化激进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倾向。你的小说,有的以波黑战争为背景,有的以美国轰炸中 国驻南使馆为背景,当然只是背景而已。有些人可能不习惯,觉得贴得太近,人们广泛接受 你的小说,似乎还需要时间。你知道老作家鄂华吗,他当时从未出过国,却在60年代初写出 了国际题材的《自由神的眼泪》得到周扬的赞许。你好好干吧。
王:我写这类小说有这样一个想法,就是在20世纪发生了那么多的天灾人祸。战争、瘟疫 、政治运动、法西斯主义、各种各样的恐怖主义,而我们的文学视点为什么在这样一些惊心 动魄的事件中一直逃避呢?谁规定文学就不能写这些,难道说这只是一种新闻的特权吗?
雷:说得好,对我有启发。我觉得我们越谈越严肃了。……
王: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今天文学发展的状况?
雷:让我说一句哲言我说不出,我总的认为今天的文学最重要的问题是要尊重人、尊重生 命、热爱生命。最根本的就是要关心人——以人为本。文学的发展有没有前途关键就在于此 。
王:作家梁晓声在青创会上的发言引用过你的一段话,说文学总要去思考点什么吧,你这 是针对什么呢?
雷:我不为文学能有很大的使命——但我同时又认为文学必须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陶冶 人的心灵,让人性回归,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责任编辑注:经作者同意,本刊略有删节,特此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