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治经济学的两重性——再读张闻天的《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重性论文,生产关系论文,政治经济学论文,性问题论文,再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15)03-0043-10 一、政治经济学建设跟不上经济理论的快速进步 中国30多年来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开放使经济学理论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从不承认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的非商品经济论,发展到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承认社会主义是市场经济的商品经济论。从承认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再到承认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经济理论的巨大贡献进步,标志着苏联范式的瓦解。 但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学建设并没有取得相应的进步。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即“苏联范式”作为不能越雷池一步的经典,只要与苏联范式的基本理论稍有出入,就被贴上修正主义的标签。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推动下,相当多数的苏联范式的基本理论问题已经受到责疑,被抛弃,但苏联范式作为一个理论体系,仍然像紧箍咒一样紧紧地套在经济学家们的头上。樊纲批评了苏联范式,主张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应该是“无国度的”、无“阶段性”、无“阶级性”,就被扣上批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大帽子。①我对争论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就被称为“折中态度”、“思辨性”、“经院作风”。② 从苏联范式的基本理论特征来说,苏联范式是一个计划经济理论范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是格格不入的。一些学者痴迷苏联范式,以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其实是对正在消失的计划经济理论的留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抵触。从理论上说,他们迷信苏联范式的原因在于持生产关系一重性论,或者生产关系特殊论。冲破这种现象的一个有力武器,就是张闻天的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所以,有必要重新研究张闻天的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以对冲破苏联范式的错误教条作出一点贡献。 二、研究张闻天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的文献 张闻天曾经是党的最高领导人,对党的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张闻天的革命活动和理论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一大批文章。中国知网统计,研究张闻天革命活动和理论工作的文章,从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里发表了近600篇。关于经济理论的就有数十篇文章。本文对研究张闻天的《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以后简称《张文》)的研究文章作一个梳理。 公开发表的研究张闻天的第一篇文章,可能是华卫疆的《生产关系两重性之我见》。但有点遗憾的是,这篇文章只发表了一个相当简单的摘要,没有发表全文。这可能是发表在《哲学动态》上的缘故。③ 张德荣研究了《张文》的核心理论和基本观点。④《张文》的理论核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中表现出来。所以,生产关系有它的两重性。简言之,生产关系是由直接表现生产力的方面和表现所有制方面构成的。其基本点是:要在生产关系中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不存在于生产关系的外部,而存在于生产关系内部,内在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生产关系所包含的两个方面中,直接表现生产力的是“生产关系一般”,而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和产品的所有关系是“生产关系特殊”,生产关系一般和特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实际上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具体表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与物之间不同关系的矛盾。 鲁从明着重探讨了《张文》的理论价值,有三:《张文》破除了左的思想禁锢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脱离生产力理解生产关系,夸大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作用,片面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张文》提出的新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生产关系内在的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张文》开拓了社会主义经济研究的新思想,就是从生产关系和再生产过程中,全面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两重性,要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共性和个性的研究。⑤ 崔朝栋认为,张闻天的生产关系两重性包括生产关系一般和生产关系特殊的两重属性,生产关系一般包括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体制及机制,生产关系特殊主要指经济体制。这些已经成为共识,但问题在于对生产关系两重性的研究不够,甚至存在片面性。⑥ 黄桐城认为,今天重读《张文》,对于我们深刻反省建国以来经济战线上的失误,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仍具有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意义。⑦ 李家镐认为研究《张文》的现实意义:可以科学地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一命题;可以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恰恰发生在不发达国家;可以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历史任务;可以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⑧ 经济学界对张闻天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作出了高度评价,这是正确的,必要的。但是,我认为似乎还不够。张闻天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的重大意义,就是可以引申到经济范畴的分类和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设。为了这个目的,本文首先要重新研究张闻天的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 三、张闻天的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 《张文》写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关于生产关系理论的传统观点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对自然的关系,而生产关系则是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或者说,生产力是人们用什么生产工具进行生产的问题,而生产关系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这样就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看作是孤立的互不相关的两个概念,并且把生产关系理解为只是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归属问题。我把这样理解的生产关系概念,称为生产关系一重性,或者生产关系特殊论。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一般认为是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这就是说,政治经济学就是研究生产关系的。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政治经济学就是研究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就是这样的样本。我把这样的政治经济学称为所有制经济学。 张闻天认为这个传统观点是不科学的。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第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的关系。 二者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割裂的,应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不是脱离生产力单独存在的,而存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的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即两者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二,生产关系有它的两重性。 张闻天说,“既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生产关系的内部表现出来,所以,生产关系有它的两重性。它包含着两个对立的方面。这两个方面就是,直接表现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方面和所有关系方面。” 第三,直接表现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一般。 张闻天说,“既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中表现出来,所以,生产关系有它的两重性,它包含有两个对立的方面。生产关系的这两个方面的内在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的具体表现,这两个方面就是直接表现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关系方面。”直接表现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为了进行生产,依以生产技术(即生产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情况和需要而形成的劳动分工和协作关系。任何社会形态的生产,都有一定的分工和协作的关系。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愈发展,则它的分工和协作的关系愈是发展。这种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到资本主义社会,有了空前的发展。在一个企业内有一个企业的分工和协作关系,在全社会有全社会的分工和协作的关系。整个社会的生产体系,就象人的身体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有机体一样。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有机体,对如此错综复杂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根据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把它们分解为四个方面,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任何社会的生产,都包含有四个方面,它们的社会化程度不一样。这就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所说的“生产一般”。马克思批判了只看到生产一般而看不到生产特殊和把生产一般和生产特殊等同起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但是他并不否认“生产一般”的存在。 张闻天认为,人与人之间在生产中的分工和协作关系,是一种生产关系。但这是直接表现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或者可以说是生产关系的物质方面),一个社会的分工和协作关系直接反映出该社会生产社会化的程度,直接反映出该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而且它是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所以,这种生产关系,就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它的永久性(或“继承性”、或“连续性”)。因此,这类生产关系同人类生产一样长久。二是它的易变性(或“灵活性”、或“进步性”)。它总是促进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同时也总是跟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而改变着它的关系。 马克思有时就把这种生产关系叫做生产力,或者劳动生产力,有时叫做生产方式。 第四,生产关系特殊。 关于所有的特点,首先是它的暂时性(历史性),从一种社会经济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就是所有关系被消灭为另一种所有关系所代替。其次是它的相对稳定性(保守性),一种所有关系确立后,它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可能轻易地加以改变。要改革这种所有关系,必须经过政治革命的变革。所有关系的这两个特点,正好同生产关系一般的两个特点相对立。 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矛盾,表现出了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它们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有关系对生产关系一般的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但是到一定的发展阶段,这种关系却阻碍这种发展。 第五,生产关系一般与生产关系特殊的关系。 生产关系一般只是一个抽象,它本身不能独立存在,生产关系一般只存在于生产关系特殊中。只有在生产关系特殊中表现出来的生产关系一般,才是生产关系的客观实体。这种特殊的生产关系,即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品的所有关系,任何生产关系一般,都必然在所有关系的形式中表现出来,生产关系一般是内容,而所有关系是形式。 所有关系,是表现出有复杂内容的形式。没有内容的所有,也是一种抽象,也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只有以一般的生产关系为内容的生产关系,才能是客观实体。 四、根据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的经济范畴分类 对生产关系的传统理解,可以称为生产关系一重性理论。实际上把生产关系理解为所有关系,也就是生产关系特殊那个含义。 生产关系一重性理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作了清晰的阐述。生产、或者生产方式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生产力,一个方面是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所回答的问题是人们用怎样的生产工具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生产关系的状况所回答的则是另一个问题: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生产资料由谁支配,由全社会支配,还是由个人、集团和阶级支配,并且被用来剥削其他的个人、集团和阶级。”⑨这就是说,生产关系等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等于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生产关系一重性理论虽然在20世纪30、40年代的苏联成为主流观点,但是这种观点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甚至更早一些。 生产关系一重性理论值得讨论的有两个理论问题:第一,生产关系是否等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第二,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否等于生产资料的归属?关于第二个问题,不是本文的研究任务,所以存而不论。关于第一个问题,传统观点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张闻天的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实际上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按照生产关系的传统理论,经济范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力范畴,一类是生产关系范畴。这里的生产关系范畴,就其内容来说实际上就是所有关系的经济范畴。也就是说,经济学范畴包括两大类范畴:生产力范畴和生产资料所有关系范畴。 张闻天的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告诉我们,生产关系有生产关系一般和生产关系特殊两重性,生产关系一般就是揭示分工、协作关系的经济学范畴,生产关系特殊是揭示所有关系的经济范畴。按照张闻天的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完整地说,经济范畴应该有三类:一类是生产力范畴,一类是生产关系一般的经济范畴,一类是生产关系特殊的经济范畴。 由此可见,滥觞于苏联20世纪30、40年代的经济学范畴的分类理论,经济范畴只有生产力范畴和生产关系特殊范畴两大类,缺少生产关系一般范畴。张闻天的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包括生产力范畴、生产关系一般范畴、生产关系特殊范畴三大类。也就是说,张闻天的经济范畴多了一个生产关系一般范畴。 张闻天的生产关系一般范畴指什么呢?指反映分工和协作关系的经济范畴。张闻天的分工协作关系包括企业内的分工协作关系和企业外部的分工协作关系两大类。企业内的分工协作关系,叫做技术分工,企业外部的分工叫做社会分工。技术分工与社会分工虽然有联系,但是有原则区别的。按照马克思的分析,这种区别表现在六个方面。 从产品来看:处于社会分工体系中的各个基本单位是独立的企业,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如果互相转让,就成为商品。处于技术分工体系中的基本单位,不是独立的企业,而只是局部的生产者,它们之间如果互相转让产品,就由这个基本单位的管理单位,用行政方法调拨,就像车间里面把产品从这台车床调到另一台车床一样,没有价格,不需要经济核算。 从媒介来看:处于社会分工体系中的基本单位之间的媒介,只能是通过市场的商品交换,市场是独立经济单位之间的媒介;处于技术分工体系中的基本单位之间的媒介,是由上级管理部门发出的行政命令,直接调拨产品,行政命令是局部生产单位之间的媒介。 从生产资料所有权来看:处于社会分工体系中的基本单位使用的生产资料,是有独占的所有权的,这个单位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是由所有权派生出来的;处于技术分工体系中的基本单位使用的生产资料的占有权,是由上级授权的,并没有所有权,因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 从比例性来看:在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内部,由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从而对劳动拥有支配权,使生产按比例进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有制企业内部,由国家或者集体生产资料,从而取得对劳动者的对本权,就是说,企业管理者有权管理企业内部的生产要素,使企业内部有秩序按比例地进行生产活动。 从计划性来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企业内部的计划性是预先做出来的,有计划的规则在发挥着作用。处于社会分工体系中的资源配置,由市场机制发挥着作用,只是事后作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自然必然性发挥着作用。 从权威性来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企业以资本对工人的绝对权威为前提,工人在劳动力的意义上只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工人服从管理者的指挥,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处于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企业,都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他们只承认竞争的权威,而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比如行政管理者的权威。⑩ 这就是说,处于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这些不同企业之间的联系只能通过市场,通过商品交换来达到全社会的资源配置;在技术分工体系中的基本单位,只是整体中的一个局部,它由行政管理机构发布行政命令,实现资源配置。遗憾的是,张闻天没有进一步研究分工中社会分工和技术分工的区别和联系。长期以来,不少经济学家把社会分工与技术分工相混淆。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唯一原因,技术分工不是商品经济的原因。这里所说的社会分工是列宁的规定,就是不同的劳动产品和独立的经济单位。(11)马克思的社会分工含义比较广泛,有时指不同的劳动产品和独立的经济单位,有时仅仅指不同的劳动产品。前一个含义的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原因,后一个含义的社会分工不是商品经济的原因。马克思常说的印度公社内部的社会分工,就是后一个含义的社会分工,所以不是商品经济的原因。 前一个含义的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唯一原因。马克思有一个经典性的说明:“社会分工使商品所有者的劳动成为单方面的,又使他的需要成为多方面的。正因为这样,他的产品对他来说仅仅是交换价值。这个产品只有通过货币,才取得一般的社会公认的等价形式,而货币又在别人的口袋里。为了把货币吸引出来,商品首先应当对于货币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就是说,用在商品上的劳动应当是以社会有用的形式耗费的,或者说,应当证明自己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但分工是自然形成的生产机体,它的纤维在商品生产者的背后交织在一起,而且继续交织下去。商品可能是一种新的劳动方式的产品,它声称要去满足一种新产生的需要。或者想靠自己去唤起一种需要。一种特殊的劳动操作,昨天还是同一个商品生产者许多职能中的一种职能,今天就可能脱离这种联系,独立起来,从而把它的局部产品当作独立商品送到市场上去。这个分离过程的条件可能已经成熟,或者可能尚未成熟。某种产品今天满足一种社会需要,明天就可能全部地或部分地被一种类似的产品排挤掉。即使某种劳动,例如我们这位织麻布者的劳动,是社会分工的特许的一部分,这也决不能保证他的20码麻布就有使用价值。社会对麻布的需要,象对其他各种东西的需要一样,是有限度的,如果他的竞争者已经满足了这种需要,我们这位朋友的产品就成为多余的、过剩的,因而是无用的了。接受赚马,不看岁口,但是我们这位织麻布者决不到市场去送礼。”(12) 由于引进了社会分工,每个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商品的种类并没有减少,甚至由于生产和生活的发展,需要的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同时每个产品的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种类越来越少,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就是通过产品或服务的交换。这就是杨小凯所说的“两难矛盾”。(13)引入分工提高了生产,增加了交易成本;不引入分工,生产效率低下,但是交易成本低。引入分工,增加的交易成本大大小于生产成本,所以引入分工才有很高的效率。由于引进了分工,每个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少,于是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斯密说,“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14) 这就是斯密对孟子之问的解答。孟子有一次访问许行。当初没有现代的通讯工具,孟子走到许行家里才知道许行外出了,许行的学生陈相接待了孟子。孟子和陈相进行了一场相当有学术深度的谈话。孟子问,许行只种粮食,而他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多种产品,通过交换获得,这就要与百工进行频繁的交换,许行对频繁的交换不感到麻烦吗?陈相说不麻烦。我称之为孟子之问。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唯一原因。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虽然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但是并没有消灭社会分工,所以社会主义仍然是商品经济。但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不晓得这个道理,总是认为社会主义消灭了商品经济。在理论上,不少经济学家把商品经济看作是与私有制相关的一个经济范畴。因为资本主义实行私有制,所以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所以社会主义消灭了商品经济。那么消灭了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什么呢?起初流行社会主义是自然经济的看法,后来流行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的说法。那些经济学家不了解,商品经济是生产关系一般,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特殊,所以,作为生产关系一般的商品经济的原因,不能用生产关系特殊范畴来说明,而只能用生产关系一般范畴来说明。 由此可见,生产关系一般范畴就是社会分工产生的经济关系的范畴,也就是商品经济范畴体系。商品经济范畴不是生产力范畴,也不是所有制范畴,而是生产关系一般范畴体系。 生产关系一般范畴的基础范畴是分工范畴。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第二类分工从某一方面来看,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15)马克思说的“第二类分工”就是社会分工,这就是说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立在社会分工范畴的基础上。 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一般范畴是一个范畴体系。首先要讨论劳动过程的定义。马克思说,“就劳动过程只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单纯过程来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对于这个过程的一切发展形式来说都是共同的。”(16)劳动过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马克思劳动范畴体系的核心范畴有三对劳动范畴。第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的划分就是分工。马克思说,“劳动就它表现为价值而论,也不再具有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所具有的那些特征。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各种使用价值或商品的总和,表现了同样多种的、按照属、种、科、亚种、变种分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即表现了社会分工。(17)第二,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马克思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两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18)从劳动的角度来看,劳动者就是活劳动因素,生产资料就是死劳动。活劳动和死劳动是任何社会生产都具有的两种劳动,在不同的经济时期活劳动和死劳动的结合方式和方法不同。第三,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含义。其一,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必要劳动就是劳动者生产和再生产所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剩余劳动是总劳动扣除必要劳动后的剩余部分。其二,从再生产角度来看,必要劳动是简单再生产消耗掉的劳动的补偿。剩余劳动是满足扩大再生产的劳动补偿部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不是某种生产方式特有的,而是一切生产方式所共有的范畴。马克思说,“我们把工资和剩余价值,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独特的资本主义性质去掉,那末,剩余下的就不再是这几种形式,而只是它们的为一切社会生产方式所共有的基础。”(19)这三对劳动范畴构成了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一般范畴体系的核心。 如果研究这几对劳动范畴与特定所有关系相结合,就得到生产关系特殊范畴。活劳动和死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是生产关系一般的几对范畴。生产关系一般范畴在不同的所有关系下,就形成生产关系特殊范畴,并且具有不同的性质。一般来说,在公有关系下,活劳动和死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在私有制关系下,活劳动和死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矛盾往往激化成为对抗性的矛盾。马克思说,“任何商品生产的经营都同时成为剥削劳动力的经营;但是,只有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才成为一个划时代的剥削方式,这种剥削方式在它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劳动过程的组织和技术的巨大成就,使社会的整个经济结构发生变革,并且不可比拟地超越了以前的一切时期。”(20)与资本主义的私有关系结合的,活劳动和死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范畴才具有剥削的性质,这样的活劳动和死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范畴成为生产关系特殊范畴。 传统观点由于不分生产关系一般和生产关系特殊,把活劳动和死劳动、必要和剩余劳动都看作是生产关系特殊范畴,这样就看不到作为生产关系一般的活劳动和死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矛盾,于是就不承认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活劳动和死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矛盾,更看不到这对矛盾如果处理不好,也有可能激化。这就使我们的经济理论严重脱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 五、根据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从20世纪初到今天,10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19世纪末期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初,可以称为经济学消灭论时期。这个时期也可以下延到50年代初,因为30、4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处于创作时期。经济学消灭论的逻辑是清楚的,即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消灭了商品经济,所以,社会主义消灭了政治经济学。在当时,这个逻辑的大前提和小前提是推不倒的,因而经济学消灭论征服了不少才华横溢的经济学家,成为不可怀疑的一个常识。(21) 当初不少经济学家们相信社会主义消灭商品经济。因为他们认为商品经济的原因是私有制,因为资本主义实行私有制,所以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所以社会主义消灭了商品经济。逻辑如此简单明了。这里的逻辑就是把商品经济纳入生产关系特殊之内,用生产关系特殊来解释商品经济的存亡。这些经济学家没有想到商品经济的原因不能到私有制中去寻找,只能从社会分工中去寻找。 苏联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承认社会主义需要经济学。大学和党校的讲坛上,开始讲授经济学了,但是没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材,只能根据苏联的经济政策进行讲授。1936年苏联成立了政治经济学编写小组,经过18年的努力,直到1954年才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进入了一个以《教科书》为标志的新时期。 《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也就是宣告经济学消灭论的终结。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是,《教科书》是有重大理论缺陷的,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理论建设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 樊纲把《教科书》称为苏联范式,并概括为四个基本理论: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所有制问题;价值—价格理论;生产目的和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括似乎不太全面。我认为,苏联范式的最基本特征是,把社会主义经济看作是计划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只有个人消费品是商品,劳动力、土地、矿藏、资金和生产资料等都不是商品,不通过市场交换,而由国家机关用行政方法调拨。(22)所以这种经济称为计划经济,或者命令经济。资源配置的决定性机制不是市场机制,而是行政机制,就是所谓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不能发挥决定性作用,而要服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 《教科书》之所以这么设计,就是因为被生产关系一重性理论所束缚。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有本质的区别。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则是计划经济。资本主义的资源配置是由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则由政府的行政机制发挥作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基本规律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资本主义实行按资分配,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就是说,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绝对对立的,毫无共同之处。这样的苏联范式社会主义脱离了现实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苏联范式作为一个计划经济理论体系,已经没有存在的理由。抛弃苏联范式,重新创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条件已经成熟。 中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取得了巨大进步,形成了新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可以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从理论上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与生产关系一般范畴相适应的经济学,我叫做分工经济学。分工经济学就是广义经济学。二是与生产关系特殊范畴相适应的经济学,我叫做所有制经济学。所有制经济学就是狭义经济学。研究独特的生产方式的政治经济学,如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是广义经济学和狭义经济学的有机结合。 独特的生产方式的政治经济学,比如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是生产关系一般范畴和生产关系特殊范畴的有机给合的体系,也就是分工经济学和所有制经济学的有机结合。我把政治经济学包括分工经济学和所有制经济学两部分称为政治经济学的两重性。 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缺点,不是研究了所有制,而是只研究所有关系,把分工、市场关系都看作是所有关系的起点和归缩,因而分工经济学处于不发达状态,甚至有的编者干脆删除掉了分工,把这种方法误认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原理。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缺陷就在于只重视分工经济学,抛弃了所有关系的研究。因而把经济学看作是没有“历史和社会的条件”,(23)经济关系只是几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纯数学的模型,甚至把经济学看作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这两种方法都使经济学走入歧途。 分工经济学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1)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论的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总体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逐步统一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上来。就是说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如何论证社会主义是市场经济,涉及到市场经济的原因。市场经济的唯一原因是社会分工。学术界曾经提出了多种市场经济的原因,都很快消失,只有社会分工这个原因经得住从古希腊到今天的2000来年的历史考验。用社会分工来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很简单明确。社会主义存在着社会分工,所以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市场经济。 (2)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认识逐渐深化。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关于说明和论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已经有许多现成的经典理论。 (3)实行对外开放的理论。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市场,与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其他非社会主义国家、各种性质的经济体,发生资本、商品、信息以及文化等的交换。所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可能是封闭的,只能实行对外开放。中国如果不对外开放,就不可能取得如此伟大的经济成就。 这部分理论的基础是社会分工理论。社会分工理论是生产关系一般理论,是各种生产方式共有的经济理论,不是某种生产方式特有的经济理论。马克思说,“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极不相同的生产方式都具有的现象,尽管它们在范围和作用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只知道这些生产方式所共有的抽象的商品流通的范畴,还是根本不了解这些生产方式的不同特征,不能对这些生产方式作出判断。”(24)这就是说,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生产关系一般范畴,而不是生产关系特殊范畴。 所有制经济学主要包括两部分理论。 (1)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所有制结构包括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等公有制为主体,以及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外商经济以及混合经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公有资本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混合组成混合所有制经济。 (2)个人消费品的分配理论。马克思说,“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25)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有二:一是根据劳动的质和量进行分配,这或许可以称为按劳分配;二是根据资本以及有关生产要素的贡献进行分配。不能把要素报酬看作是剥削,而是市场经济的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这两个方面理论研究在特定所有制结构下的市场经济运行。生产关系特殊范畴就是所有制和所有关系相结合的范畴。所有制显示了各种生产方式的区别点。所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有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形式。 这五个基本理论问题组成的理论体系,就是一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称为经济学的中国范式。中国范式最简单的概括可以这样表述:分工——市场经济——经济发展。苏联范式的概括可以这样表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私有制——市场经济——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公有制——计划经济——经济发展。这个范式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重新讨论。一是把私有制当作市场经济的原因。这是对市场经济原因的严重误解。市场经济的原因是社会分工,而不是私有制。所以实行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可以是市场经济,实行公有制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是市场经济。这就充分说明,市场经济与所有制的公有或者私有的性质没有必然的关系,而只与社会分工有关。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因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是一个需要重新证明的理论。过去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因是计划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其实不然。有的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整个世界历史也证明,中央计划经济模式也是不可行的,也没有经济增长;20世纪的世界历史也反过来证明,只有市场经济,才会有经济增长,才会有国家的繁荣。”(26)所以苏联范式必须推倒,必须重新建立新的经济学范式,这样的经济学范式实际上已经建立起来了,这就是中国范式。中国范式的基本特点是以公有制为主导的所有制结构和市场经济。这就要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市场经济体制,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能够取得经济的快速增长。 构筑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确立了,构筑理论框架就不是十分困难的了。每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都可以有不完全一样的编写目的。为了不同的编写目的,每本政治经济学教材可以有不同的体系设计。 创作政治经济学教材涉及到对各个流派的态度问题。论证一个观点可以运用各家的经济理论和方法。过去编写政治经济学只能用一家经济理论,拒绝采用各家的经济理论和方法,这样使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成为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无法吸引现代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我们应该改变这种做法,要采用各家理论,充分论证我们的理论。我赞成程恩富的主张,在“马学”为体的前提下,“西学”和“国学”都可以吸收。(27) 创作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还有一个方法论问题。过去的做法是有关部门指定一批人组成官方写作组。官方写作组拥有丰富的资源,拥有某种学术垄断的作用。学术史告诉我们,官方写作组没有成功的例子,出不了名著,效率十分低下。例如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36年组成小组编写《教科书》,编写一本教材耗时达十八年之久,可能是世界上时间最长的经济学著作编写组。经济学说史上的名著,没有一本是集体创作的,凡成功的著作都是个人创作的,比如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凯恩斯的《通论》、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等等。所以我主张鼓励私人创作经济学教科书。政府可以引入竞争机制,竞争能够出效率,竞争能够出名著,竞争就能推动经济学的创作。竞争是经济学的繁荣之路。 注释: ①樊纲:《“苏联范式”批判》,《经济研究》1995年第10期。吴易风:《两种范式危机论》,《当代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 ②朱正国:《也评“苏联范式”之争》,《荆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6期。奚兆永:《苏联范式之争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命运》,《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杨永华:《评“苏联范式”的争论》,《经济研究资料》1996年第10期。 ③华卫疆:《生产关系两重性我见》,《哲学动态》1988年第1期。 ④张德荣:《张闻天的生产关系两重性思想及其重大意义》,《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⑤鲁从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创见——读张闻天〈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党史纵横》2000年第4期。 ⑥崔朝栋:《论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关系》,《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论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关系及其生产力的关系》,《经济经纬》2009年第5期;《由生产关系两重性引起的思考——兼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改革》,《经济经纬》1994年第4期。 ⑦黄桐城:《从生产关系两重性原理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⑧李家镐:《张闻天同志的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经济研究》1993年第11期。 ⑨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编:《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7页。 ⑩杨永华:《卓炯商品经济思想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2-73页。 (11)卓炯:《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74页。 (12)(17)(2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4-125,54-55,132页。 (13)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1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04页。 (16)(19)(25)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9,990,13页。 (18)(20)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4,44页。 (21)杨永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0-169页。 (22)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478页。 (23)《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6页。 (26)韦森:《世界经济格局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前景》,《南方经济》2014年第2期。 (27)程恩富:《论马克思主义:“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人民网,2009-04-15。程恩富:《“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重建中国主流经济学范式》,上海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标签:政治经济学论文; 劳动经济学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经济学论文; 生产资料所有制论文; 张闻天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经济学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特殊过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