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设备应用在了越来越多的领域当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与运转状态与生产密切相关,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能够使产品有着较高的质和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和发展。但是,机械设备在运作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和问题,因此,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好机械设备保养工作就尤为重要了。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
关键字:机械设备;维修保养;问题;对策
机械设备作为一种生产工具,其诞生的意义不仅是对劳动力的解放,更是对工作效率的提高与保障。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不仅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机械设备运转正常,而且也是企业经济效益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不少企业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缺乏对机械设备的保养以及维修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无法可以正确的判断分析故障,盲目的去更换零部件,维修工作人员成分变化,管理难度比较大等,笔者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就如何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及维修保养工作水平提出了几点思考。
1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的重要性
机械设备在近年来被大量的投入到了生活和生产之中,使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都有着显著的提高。同时,机械设备投入到生产当中也提升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增强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如今,各行各业都在不断的发展中,施工与生产都有了较大的难度,这也使得公司和企业不能够完全依靠人工进行施工和工作,这就需要合适机械设备来代替人工运作。机械设备的应用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以及管理也就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起来。机械设备的有效维修和保养能够有效的增加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并且能够保证机械设备一直在高效状态下完成生产。我国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上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对于机械设备的保养也缺少正确合理的管理条例。
2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中所存在着的问题分析
2.1由于对机械设备的保养以及维修缺乏着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针对于多数的企业来说,机械设备的维修以及保养依然是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通常情况下,只有设备坏了才进行维修,然而并不是利用平常保养预防机械损耗,对于设备的保养也是存在着不够重视,从而导致设备出现故障,甚至是出现了停机,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出现,此外一些维修的工作人员没有能够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甚至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够重视,仅仅只是草草了事,导致出现了更大的维修。同时一些工作人员将其机械设备维修的费用自己私用,或者是为设备安装一些不配套的零部件从而敷衍了事,导致设备的维修存在着不及时等问题,并且也是增加了设备自身的维修概率。
2.2由于无法可以正确的判断分析故障,盲目的去更换零部件
针对于机械设备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一些维修的工作人员并不能够明确的分析出故障的位置或者是出现故障的原因,只是一味的去对机械进行拆装,不仅仅使其原来的机械设备故障无法可以得到排出,同时也将会导致出现一些新的故障问题出现,主要是因为机械设备的维修人员自身的维修技术比较差,对于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存在着不够清晰,对于这种盲目的对其零件进行更换以及拆除,不仅仅导致设备维修的时间出现了增加,同时也会导致企业自身的经济出现损失。
2.3由于一些工作人员成分变化,管理难度比较大
对于机械设备维修的工作人员而言,其更新换代跟不上,并且设备也是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老化,无法可以跟上时代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目前的操作人员多数都是面临着退休的问题,新的操作人员依然是存在着大量的一个缺口,因为企业自身的员工存在着比较大的一个流动性,这样也是直接的提高了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的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的措施
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在各种运转状态(使用、保养、维修)下,达到使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和保障条件,在此前提下,企业必须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工作,时刻掌握机械设备的运转状况,保证其安全正常的使用。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并结合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本文从以下几点提出解决办法。
3.1建立健全的管理与维修保养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亦是如此,制度的编制是其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作为企业,必须认识到制度对工作的促进作用,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工作,企业应编制完整的管理与维修保养制度,由企业内部层层审批修改,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改进。管理与维修制度的编制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如实编写,确保其科学实用性。制度的编制应责任到人,对人员与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到责任明确,要求其定期定性的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以备查用,并做到有赏有罚,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管理与维修工作正常进行。
3.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人员的培训包括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安全教育的培训,人员上岗前,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与机械设备的具体性能有计划、有部署、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检查,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人员的培训应上至企业领导,下到一般工作人员,无论什么人,只要直接或间接的从事机械设备的相关生产活动,就必须受到专业性的技术培训,做到自我保护的同时对机械设备做好管理与维修保养工作,让其从思想上认识到自我保护和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安全故障的发生。
3.3正确选型,合理调配,做好检测
机械设备由于自身性能和结构特性的限制,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和使用范围,企业在进购时应根据实际条件和要求选择能够满足与生产需求相匹配的机械设备,避免其超负荷运转或功率浪费,保证机械设备的效率能够充分发挥。机械设备是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承压和载人设备的总成,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很大的潜在危险性,易发生故障和安全事故,对操作者或他人造成伤害,以及财产的损失,因此,为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企业必须对其定期定性的进行性能与故障检测,避免事故发生,保障财产与生命安全。
3.4强化机械设备保养的技术管理
机械设备具有施工工期较强的季节性、施工作业的分散流动性和作业环境的恶劣。针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这些特点,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和及时维修是强化其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首先,加强保养,确保设备技术状况良好,要树立“按时保养、按级保养、按项保养”的思想,突出“科学性、强制性、预见性”,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精心修理,保障设备及时修复。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配备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突出预防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装配工艺和优化修复工艺。
4结束语
机械设备的管理和强制保养维护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课题,除了把好管、用、养、修关之外,还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各级机械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相关配合人员之间责任明确,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就一定能够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机械设备安全优质高效地为我们的施工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问题探讨[J].朱礼松.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05).
[2]浅谈机械设备维修改造与更新[J].刘兴玉.科技创业月刊.2017(02).
[3]机械设备维修常见技术问题分析[J].秦世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9).
[4]虚拟技术在机械设备维修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陈鹏.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4).
[5]机械设备维修技术与方法的分析[J].廖明超.化工管理.2017(21).
论文作者:王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机械设备论文; 维修保养论文; 机械论文; 设备维修论文; 工作论文; 企业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论文;